关于冰心的读书故事范文(3篇)
2024关于冰心的读书故事范文篇1
冰心从十九岁正式走上文坛,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海”。海,是童年冰心的伟大摇篮。海以自己博大的胸怀,陶冶了童年冰心的性灵与情感。当她登上了文坛之后,就经常写作以大海为题的诗、散文和小说。她曾经说过:“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奉命到山东烟台去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冰心又跟随父母迁居到烟台。那时,他们全家就住在离大海不远的学校里。冰心有三个弟弟,他们从海边长大,大海是他们的乐园,也是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小冰心常常坐在海边看海,在他们长大了之后,还经常亲密地坐在一起,以大海作为谈论的题目。在一个宁静的夏夜,冰心和弟弟们一块儿在海边乘凉,他们就以大海作话题,比赛词汇和想象力,看谁把大海形容得最准确。她的大弟弟说海像女神,有时候艳如桃李,有时候冷若冰霜。二弟弟的想象力也很丰富,他说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只有小弟弟默不做声。冰心就想听听他的说法,可是小弟弟抱着她的胳膊说:“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听到弟弟如此简单却富有哲理的答案,冰心笑了,她说:“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既有海的温柔和沉静,也有海的超绝和威严。”
冰心十几岁时,已不再是一个调皮的小姑娘,她喜欢静静地坐在海边,看着远方的海浪、船舶、灯塔。一个除夕的晚上,冰心的父亲还在书房看书,冰心走进去,小心地问:“爹爹,新年到了,我又长大了一岁,能不能和您讲讲我的理想呢?”冰心说:“我想当一个守灯塔的人。”父亲吃了一惊,做出准备长谈的姿式。冰心又说:“因为守灯塔是一种引导人们从黑暗中摆脱的工作,守灯塔的人是光明的使者。”父亲叹口气,说:“守灯塔并不那么容易,你要学会点灯,碰到遇险船只还要放艇??”“我知道”,冰心又说:“这些我都愿去学的。”父亲又叹口气。说:“你若是男孩,是我的好儿子??可守灯塔是不要女儿家的。”冰心呆住了。冰心的父亲见她那样伤心,劝道:“你可以去做也能引导人类走向光明,又是女儿家能做的事情呀!”
果然,冰心后来选择了写作,用文字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大海,陶冶了小冰心的性灵,丰富了小冰心的想象力,后来,又赋予了冰心创作的灵感。
2024关于冰心的读书故事范文篇2
冰心4岁时,就在母亲和舅舅杨子敬的督促下,开始读书认字。母亲教她“字片”,舅舅教她课本,并给她讲《三国》故事。她7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又陆续读了《水浒》、《聊斋志异》……还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一个7岁的孩子能看《三国》“讲三国”的消息,很快在冰心父亲的同事、朋友中传开了。
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翻译的欧美名家小说《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等,令小冰心爱不释手。接着,她又按书后的书目,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购买了林纾翻译的.欧美小说来读,这样,7岁的小冰心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10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她对唐诗抱有兴趣,很快就能背诵许多有名的诗篇,并开始学作对联。11岁时,她已看完了全部“说部丛书”;并于1912年,即她12岁时,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开始了新的读书生活!童年的读书,为冰心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当她开始尝试文学创作时,一出手就震惊了文坛。
1919年9月18日至22日《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署名为“冰心”的一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冰心”这个名字很快在中国文坛名声大振。连她老师周作人在讲新文学课时,还把冰心的作品作为范文来分析,说现在文坛上流行“冰心体”,却不知道冰心就是他的学生——燕京大学的谢婉莹,正坐在教室听讲呢!
正是读书成就了冰心的文学事业。
2024关于冰心的读书故事范文篇3
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为了鼓励她用心学习,当时担任她家塾督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等讲完一段,舅舅总是再讲一回。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不能给她讲三国,有时竟停了好几天,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这时她才7岁。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有时,居然被她蒙对了。这样,她慢慢地理解一些书的内容了,她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又找来《水浒》、《聊斋志异》??母亲见她手不释卷,怕她年纪过小,这样用功会伤了脑子,便竭力劝她出去玩,她不肯。母亲只好把书给藏起来,可不知怎么搞的,那些书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被找了出来。
有一次,母亲让她洗澡,她就在澡房里偷看书,直到洗澡水都凉了,母亲生气地夺她手中的《聊斋》,撕成两半,扔到墙边,小冰心望望母亲,又看看那本心爱的书,胆怯地挪到墙角,捡起那本书,又接着读了下去。这一来,倒把生气的母亲逗乐了。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假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水兵们听说这个七岁的孩子会讲三国的故事,就纷纷围住她,当小冰心神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众人被她那稚气的神情逗得捧腹大笑。听完故事,水兵们拉着她的手,称赞她聪明伶俐,并把他们在航行中用来消磨时光的小说包了一包,送给冰心作为讲书的奖品。回到家里,小冰心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包书,那都是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早期翻译的欧美名家小说,这些书令小冰心爱不释手。
十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她对唐诗抱有浓厚的兴趣,很快就能背诵许多有名的诗篇,并开始学做对联。有一回,老师想考考她,就让她对对子。老师刚说了:鸡唱晓。她就脱口而出:鸟鸣春。老师一愣又说:榴花照眼红。她思考了一下,便从容应道:柳絮笼衣白。这可把老师乐坏了,连连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
小冰心就是这样漫无目的地,但却是兴趣盎然地在书的海洋里游泳。书海启迪了这
个小女孩的智慧,丰富了她的知识,一步步地把冰心,送入了文学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