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3篇)
2024《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篇1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觉每个人对别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可能在第一眼看到你之后,便认定你就是那种人而且很难让别人对你改观。像是别人第一眼看到你的穿着打扮非常邋遢,便觉得你一直都是很随便的人。可能不太想跟你继续相处下去。
人生之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寻梦者。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一条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虹,现到最美的时候也是它即将消逝的时候。梦是何等神奇,令人魂牵梦绕!它引无数的追梦者背负着黄河的淤泥,手捧长江的清纯,迈着日月交替的脚步,追赶着问题的音符。这其间每一段艰辛的历程,无不饱含着奋斗的辛酸,无不需要我们以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去承受,去拼搏。
有人曾经问我,你可曾关注过空气中的那些尘埃?浩大的世界中它们什么也不算,既没有浮到空气顶层的能力,亦缺乏彻底堕入低谷的魄力,他们以一种很不起眼的姿态被夹在世界的中央。然而我要说:他们是有思想的,他们也拥有梦,他们努力争取过,可是最终他们选择了沉默,放弃了与世抗争的机会,放弃了一路的苦楚与灾难,更放弃了成功后收获的幸福。他们缺乏的是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勇气,一种不懈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
命运是奇妙的,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中将要发生什么,生活就是生活,你想这样,可它偏偏是那样。人的手掌太小了,握不住它惊喜和伤害,只是听由它倾盆而来。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勇气绝不是冲动,而是追梦者对未来对理想的一种执着。也许你曾有过这种感觉:偌大的世界你孤单地前行,丢弃了合乎自己的理想而显得空空荡荡,你以为自己还要寂寞地站很久,以为就算丢弃了整个世界也依然可以安稳地生存。这时,想想达西,想想他的勇气,也许就该知道如何去做了。
事实上,像达西这样的人物有很多。四面楚歌中,项王仍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曹孟德更是在“对酒当歌”中,一边感叹“人生几何”,一边执着地吟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此时的我们正值青春,就如绚丽的花朵在绽放,我们充满希望,渴望自由呼吸,自由飞翔。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勇气去争取。幸福那么近地悬着,亲爱的朋友,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勇者拾梦,相信破茧而出的,不再短暂,我们将拥有人生全程的美丽!
2024《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篇2
六次品读这本书,原本模糊难辨的主角达西与伊丽莎白终于变得明朗,我看见所有爱与恨、清与浊、幸福与痛苦、勇敢与懦弱在他们身上表现,同时他们都被傲慢和偏见所笼罩、所折磨,即使这样,他们也能鼓起勇气去拾梦。
不得不说,只有简奥斯丁,才能写出这样意义深刻、可以从人物一颦一笑中会出深远意味的小说,难怪爱尔蒙威尔逊这样评价她: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几乎影响了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简奥斯丁出生于朴素宁静的乡村,有淡雅的气质、敏锐的洞察力与细腻的情感,她的风格简单精致,清新得像竹间的凉风,清澈得像山间的溪流。
傲慢与偏见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制度的矛盾,是上层社会与平民的矛盾,也是人与人性格的矛盾。伊丽莎白一开始误解了达西先生从小被纵容而产生的傲慢,加上维克汉姆的挑拨,她对达西先生产生了偏见。可得知达西处处帮助她家,并如维克汉姆所说的那样时,她认识到了自己的偏见。同时达西也因为对伊丽莎白的爱慕,鼓起勇气改掉了傲慢。他们不顾人们误解和姨妈阻拦,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最终获得了幸福。
与此同时,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和达西的朋友彬格莱也打破了社会的禁锢,结了婚。我不禁感叹简奥斯丁的巧妙手法,她暗讽了旧社会那些为了金钱而活着的人们,也赞美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他们有多大的勇气!越过阻拦、承受讥讽、忍受无奈!粗鲁的班纳特太太、狡猾的维克汉姆、莽撞的莉迪亚、死板的柯林斯、好强的凯瑟琳夫人等等都是他们的阻拦。我假设过,如果在无数阻挠袭来时伊丽莎白若选择退却,还会有这样幸福的结局么?
人生之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追梦的人。伊丽莎白和达西如果谁都没有勇气去克服财产与门第的悬殊,他们会幸福吗?梦是一团飘忽在巫山峡壁上的白雾,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需加紧划桨;梦是一条逶迤向高峰的曲折小路,高处风景优美,山路却又曲折;梦是一串掠动在海浪间的珍珠,熠熠生辉却又需越过无数巉岩。梦是美好的,令人魂牵梦绕的,引无数的追梦者背负着黄河的淤泥、手捧着长江的清纯,日月交替地追赶着梦的足迹,这是一段艰辛的旅程,无不饱含奋斗的心酸,这难道不需要我们用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来承受、来拼搏吗?
有人曾问过我,“你关注过空气中的尘埃吗?”浩大的世界中,他们什么也不算,没有飞到高空的能力又缺乏彻底坠入谷底的魄力,他们以一种很不起眼的姿态被夹在世界的罅隙。但我要说,他们是有思想的,她们也有梦!他们可能也曾鼓起勇气努力过,可是最终他们选择了沉默,放弃了与世抗争的机会;放弃了一路的苦楚与灾难;放弃了成功后收获的幸福。他们缺乏的是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勇气,一种不懈追求的勇气。
看到结尾伊丽莎白可爱地对达西说:“你好,达西先生。”时,我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梦。而他们靠什么追梦呢?是勇气。勇气可以冲破一切世俗的烦恼;勇气可以抵制金钱的诱惑;勇气可以跨越世人自私的阻挠;伊丽莎白和达西因为勇气品尝到了甜蜜之果,我也想着张开勇气的翅膀,飞向那曾以为遥不可及的梦。
2024《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篇3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意思是:不能以貌取人,要看清楚人的内心,而海水也是不可以用斗来测量的。自从读了《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让我更好地看清了整个世界。
这本书讲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五个女儿的感情和婚姻。大女儿姬安,与富家公子宾利感情发展得很顺利,可是中间却出现了波折。二女儿伊丽莎白对达西村有严重的偏见,达西也很傲慢,两人明明相爱,却不断用尖锐的语言讽刺、挖苦着对方,最后,一切误会和迷团都解开了,五个女儿都有了好结果。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想给书中的人物评价一番:大女儿姬安温柔美丽、楚楚动人,谈吐、举止落落大方,就是性格太柔弱,做事不果断,一直犹豫不绝。二女儿伊丽莎白是一个有主见、有个性的女孩子,身材苗条,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对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足的是爱凭第一印象去判断人,导致把坏人看成了好人。公子宾利天性软弱,在大事上举棋不定,需要别人的指点。他与姬安一见钟情,但是宾利姐妹看不起柏纳特太太的愚笨和姬安几个妹妹的无知,在宾利刚请方面予以阻挠。而家财万贯的达西,外表十分高傲,他第一次看不上伊丽莎白的相貌,所以对她很不礼貌,而伊丽莎白对达西不刻意迎合,一直在话语中讽刺和贬低达西,而达西不但没有产生反感,甚至还对她有了爱慕之情,在第一次求爱失败后,达西完全放下了架子,抛弃了人们的家世顾虑,最终赢得了伊丽莎白的芳心。
书中还描写了三女儿丽迪娅,她追求外表英俊潇洒,但是好赌博、好赊帐的威肯中尉,不惜抛弃自己的名节与威肯私奔,早成了一段失败的婚姻。
在这本书中,让我懂得的的一个知识是:不要凭第一印象去看人,而是要深如她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判断力来分辨出他是好是坏。比如伊丽莎白第一次见到达西,见他外表高傲就对他产生了厌恶之情。而她第一次见到威肯,就被他风度翩翩的气质和善于表达的言辞打动了芳心,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个行为恶劣的伪君子。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也像伊丽莎白一样,光凭着外表就来判断人的内心,这样做是不能的,我门一定要看清他的真面目,才能下结论。
我相信,书给我带来的知识不止这些,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将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