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体裁作文 > 有感作文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600字

来源: 时间:2024-08-05 手机浏览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老谋子是改革开放后冒出来的最有成就的中国导演,也属于恢复高考的第一代大学生,受过苦,历过难,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脚印,得到了各年龄段的国人,特别是同时代人——老三届与新三届的认可。老谋子是玩色彩的大家,这次也是,但玩得更自然,让人在不经意间蓦然进入了特定的氛围,让人知道色彩除了传递七彩、丰富视觉感官,竟然可以如此酣畅地表达和宣泄心绪。老谋子曾经的`短板——故事性不足的问题,在《金陵十三钗》也有了改进。期盼老谋子不断为国人拍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大片。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战争片,是一部不一样的战争片,很震撼,也很有商业价值(票房号称要突破10亿元),值得一看。只要你是一个还有一些理性的人,你就会为影片人物的命运而感叹。侵略者的残暴与伪善(就是这一点伪善,在历史上以及在文艺作品中都很稀缺),老百姓的无助和屈辱,守城国军的英勇牺牲,以及假神父约翰人性的跨越、假汉奸孟先生对女儿进而对一群女学生生命的担当,都淋漓尽致。你会恨,你会痛苦,你会怜悯,你还会积存起复仇雪耻的念头。

  我最佩服影片中的三个人物。一是国军的优秀代表。尽管强敌之下、大势已去,但军人的责任让他和他的战友把生命献给了一群应该努力去保护的人;尽管势单力薄,但他勇于牺牲自我塑造了完美,他其实就是民族的英雄或者是杰出代表。对他,我们不应该忘记,去北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候,别忘了怀念他。二是假神父约翰。作为一个外国人,有正义感,尽管不能面对战争主持公道(他的国家也不能,也不会),但已经用他的道德、智慧和勇气伸张了正义。三是那群“商女”。国破人民贱,都是天涯沦落人。韩国有慰安妇,中国也有,但中国慰安妇除了受侵略者的凌辱外,更大的打击还在于某些国人。她们应该受到永远的尊敬。

  应该为他们洒一掬泪!

  这是一部好的影片。它应该唤起国人有点麻木的心。从阿拉伯之春到南海风云,我们生活在一个继续充满战争威胁的世界。我们不能允许侵略者的战车碾过我们的城市,不能允许侵略者的刺刀刺向我们的乡亲,不能允许侵略者的黑手玷污我们的姐妹。

  保卫国土,保卫海洋,保卫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匹夫有责。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2


  商女不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和月。

  昨天赶了一天的火车,最长的一趟车六小时。在车上分别看完了一部电影和一本书,都是预期之上的佳作,一扫舟车劳顿的疲乏感。在火车上看完的书,就是《金陵十三钗》原著。这是我看过的严歌苓第一部小说,我是通过各位大导的电影知道她的名字。上星期第二次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后,心想不能再拖了,一定要拿来原著读一下。

  慢行的绿皮火车,穿过绿野山庄,驶向我心中的秦淮河畔。我是先看过电影,再读的原著,最后了解的史实。这似乎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因为原著小说对史实已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编,而电影又在其之上进行了类型化处理,这让我不断地产生落差感。比如我在原著小说中看到“十三钗救女学生”这一段时,觉得大为不过瘾。这一情节在电影中被处理为高潮部分,极尽视听手法渲染,篇幅接近总片长的四分之一。而原著中只用十页就完成了,也并没有电影中那些感人至深的台词,甚至女学生们没有对妓女们表示感谢,更不要提她们之间的`和解。

  但当我从另一篇书评中看到历史上当时的真实情况时,便觉得自己要求太多了。说五雷轰顶可能显得有些夸张,但对每一位看过《金陵十三钗》(无论电影还是原著)的人来说,都是有些残酷的。

  当时的情境很清楚:妓女们并没有主动站出来替代良家妇女,而是被魏特琳(英格曼神父原型)鼓励,或是要求,甚至有可能被是勒令出列的。而这里的“良家妇女”,根据常识,应该是指普通的未婚或已婚女性。风尘女子从小饱受凌辱,以她们历经沧桑的面孔混在十二三岁的少女队伍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良家妇女对妓女有强烈的鄙视和排斥,认为她们已经“失身”,是肮脏的,没资格与“良家妇女”同站一个队伍;二是妓女本人自惭形秽,自觉无资格混同良家妇女;最后,才有可能是魏特琳的宗教劝说起了效,她或许告诉妓女们:你们为她人牺牲,将来主会赦免你们以前所犯下的不洁之罪,接你们进天堂。。

  在威逼与利诱之下,妓女们别无选择,踏上了这样一条令她们心碎的地狱之路。她们知道,她们身后被留下来的那些“良家妇女”其实并不感激她们,甚至觉得她们命该如此,或许还为着良家妇女的队伍终于干净了而长舒一口气。

  主动献身是“假”,威逼利诱是“真”;女学生是“假”,良家妇女是“真”;情谊真切是“假”,歧视唾弃是“真”。真真假假堆砌出我内心的落差感,重新填入的是所谓真实的人性。反回头去再看电影中妓女们在教堂外的初次登场,迎着战火而来却依旧笑靥如花,美的更像一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