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恩简介_吕其恩的个人资料
吕其恩是大连的老革命,出生于清末的渔民家庭,自幼读书,后考入烟台第八中学读书,接触革命思想,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入党,开始了其革命生涯,他发展党组织,和敌人作斗争,解放后在黑龙江工作,后病逝于哈尔滨!
吕其恩
1911年出生,别名吕志恒、吕其臣、吕光军,胶东特委书记。
1921年就读于王家岛小学
1925年在石城岛高等小学读书,后入中学。
1931年10月在王家岛小学担任义务教员。
1932年考入烟台第八中学。在校期间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与进步同学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在《芝罘日报》、《东海日报》创办副刊《草原》、《鸣铎》、《曙光》,发表学生撰写的小说、散文、诗歌等进步文艺作品。
193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吕志恒,以示革命的恒心。
1936年担任胶东临时工委书记。
1937年12月参与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1938年1月策动威海武装起义。
1938年2月,理琪在牟平雷神庙战斗中牺牲,吕其恩在危难关头主持胶东特委和军政委员会工作,毅然率部西上抗日,一举歼灭了伪福山县保安三中队,振奋了部队士气。
1939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1940年赴延安。
1945年8月根据中央指示,组织挺进东北先遣队,先后担任过庄河县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安东市委书记、市长、安东省副主席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沈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工业部长,哈尔滨市市长、市委副书记等职。曾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二届、四届委员会委员。
1979年1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