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作家简介_于敏作家的个人资料
于敏是著名的电影剧作家,出生于民国初年没必要以山东烟台英语专科学校,抗战时期加入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在山东刚大学任教,后从事电影工作,创创作了《桥》、《赵一曼》等剧本,后病逝于北京!
于敏
1914年出生于山东潍县,毕业于山东烟台英语专科学校。于敏一度在上海当电影公司场记。
1938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新中华报》记者、鲁艺实验剧团副团长、延安中学教导主任。
1946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7年从影,同年进东北电影制片厂、电影局剧本创作所、长春电影制片厂。
1948年创作电影剧本《桥》。
1949年完成《赵一曼》。
1952年举家落户到鞍钢。
1953年后创作电影剧本《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工地一青年》、《炉火正红》等。还出版电影论文集《树人》、《探索》等。曾在中国影协任职,并于1985年任中国影协顾问。
2014年10月13日中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主要著作
著有长篇《第一个回合》、《千里从军行》、《风雨入华年》
散文《于敏散文集》
报告文学《老孟泰的故事》、《王秀兰和姐妹们》,
短篇《老杜和助手》、《冬夜》等
论文集《探索》、《银幕外的声音
电影剧本《桥》、《赵一曼》、《高歌猛进》、《工地一青年》、《炉火正红》等
传记《真正的人》,自传《一生是学生》
译著《论演员的工作》、《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