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琳之(东晋时期的官员,孔子的后人)简介_孔琳之的个人资料
孔琳之是东晋时期的官员,也是孔子的后人,为孔子第二十七世孙,早年担任大中正,当时桓玄执政,想要废除钱币,实行以物易物,他上书反对,且反对恢复肉刑,在任期间,非常清廉,一生清贫,因秉公执法被贬谪,去世后被追赠太常!
孔琳之
太和四年(369年)出生,,字彦琳,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晋代名士,领本州大中正,封为祠部尚书。桓玄执政时,曾议废钱币,以谷帛代之,实行以物易物,遭到其反对,还反对恢复肉刑,后迁任尚书吏部郎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兼平西将军,用他当长史,又用他当大司马琅琊王的从事中郎,任命他为刘裕的平北、征西将军长史,再升他当侍中。
元熙二年(420年)刘宋刚刚建立。任他为宋国侍中。再出外当吴兴太守。又因公免职。
永初二年(421年),孔琳之当御史中丞。孔琳之通晓法律,执法严明公正,曾因奏劾尚书令徐羡之而被贬。
景平元年(423年),孔琳之去世,享年五十五,被追认为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