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愚(南宋时期的学者、官员)简介_刘愚的个人资料
刘愚是南宋时期学者、官员,自幼好学,在太学学习,后被授予江陵府教授,为诸生讲说学业,后担任安乡县令,为人不喜欢仕途,任期满后,辞官归乡,在家乡隐居,著书自娱,对四书五经有独特的见解。
刘愚
绍兴三年(1133年)出生,字必明,龙游人。幼慧好学,家贫以束脩度日。年少进太学,有声誉,受业者甚众。侍御史柴瑾、祭酒颜师鲁、博士林光朝深器重之,多次向上奏其才华。
淳熙十三年(1186年)上舍考试居第一。调江陵府教授,早晚为诸生讲说,同僚相率以听,更加谦逊。与学者叶适、项安世论学不倦,常以隐居学道为乐。任期满,帅王蔺致书延聘,婉言谢绝,而贫不能归,乃任安乡县令。民欠赋税以万计,愚核实数,宽限期,民不见吏而赋自足。又遇灾荒歉收,出常平米赈贷,县有范仲淹读书地,为绘像立祠,兴办学校,发展教育。
任期满,不乐仕进,辞官归,同乡丞相余端礼与愚有旧交,欲加挽留,竟不辞而去。回乡后,结庐城南,颓垣败壁,蓬蒿萧然,著书自适。《书》、《礼》、《语》、《孟》皆有解。故友门人私谥谦靖先生,后更谥靖君。
嘉定八年(1215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