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本忠(著名的蚕学家)简介_孙本忠的个人资料
孙本忠是著名的蚕学家,出生于晚清时期,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后长期从事蚕桑方面的工作,他是我国现代家蚕育种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蚕桑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孙本忠
1897年3月24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
1921—1924年任上海合众蚕桑改良会技术员。
1924—1926年在法国蒙贝里农业专科学校蚕科学习。
1926—1928年在法国里昂大学动物学系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28年在江苏省农矿厅任蚕丝技正。
1929年兼任江苏省立蚕桑试验场场长。
1930—1932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兼蚕桑系主任。
1932—1933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蚕桑系主任。
1933—1951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1950年改名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正兼蚕桑系主任。
1951—1968年任华东蚕业研究所(1957年后改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兼养蚕系(蚕种研究室)主任。
1963年当选为中国蚕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68年8月10日逝世于上海。
主要成就
我国现代家蚕育种的奠基人之一。30年代末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黄皮蚕杂交固定新品种“中农29”,以后又选育出成对皮斑限性品种“镇3”、“镇4”等多种良种。他整理了华东地区家蚕品种、品系;提出了双杂交等良种繁育方法;主持制定了全国家蚕选种工作方案和蚕品种保育、选育、鉴定等工作细则,对指导全国开展家蚕选种工作和统一育种试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