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履吉(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简介(个人资料)
施履吉是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出生于民国时期,毕业于浙江大学,后奔赴美国留学,解放后回国,长期从事事化学胚胎学、细胞化学研究,为我国生物细胞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施履吉
1917年出生,江苏仪征人,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从浙江大学园艺系毕业;
1946年赴美留学;
1951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副研究员、生物化学系研究员;
1955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5年至195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室主任;
1959年至196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实验中心负责人、研究员;
1973年至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
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0年12月14日逝世,享年94岁
主要成就
施履吉用高精度、高灵敏度定量定位法证实胚胎发育双梯度的理论,是国际上最早发现细胞质内DNA的科学家之一;首先用受精卵作DNA受体细胞探讨DNA的作用,为高等动物遗传转化打下基础,并首先发现分离染色质可以形成细胞核。1985年提出以动物个体尤其是哺乳类的乳腺作为生物工程发酵罐,并与其合作者获得了转基因动物;与合作者对染色体鞘,及着丝粒进行系列研究获得并克隆了着丝粒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