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节支(洪泽区近代名人)简介(个人资料)
葛节支是洪泽区近代名人,出生于晚清时期,光绪年间考中秀才,后回到家乡办理私塾,因为民请命,离开家乡避难,后并入两江法政学堂就读,民国时期参政,后担任江苏省众议员等职,多次为名办事,去世后被百姓所祈祷纪念。
葛节支
1879年出生,又名永和,字浚。宝应县西湖新集乡(今洪泽县共和乡戚庄村)人。
1899年考中秀才,后回乡办私塾。因为名请命,离开家乡避难,并入两江法政学堂就读。期间,再次控告宝应县三十六图不法行为,恳请政府取消这种组织。后经勘查,认定葛反映情况属实,遂撤销三十六图,建立地方粮董制,钱粮国税由老百姓直接向县交纳,减少中间盘剥,减轻农民负担。对此,河东各图大小绅士怀恨在心,便纠集歹徒,对葛围殴毒打,幸被一旅馆老板将其装入空棺,运出城外,才幸免于难。
民国初年,他被推举为宝应县第二市议长
1921年,又被选为江苏省众议员。
1931年夏,他坐船去涂沟办事,遇一匪船拦劫。土匪发现是一带枪官船时,躲避不及,匪徒中有其堂弟葛永新,见其堂兄便连呼饶命。他声色俱厉,下令将其和众匪徒一起击毙。宝应湖、西河湖相连,渡船既少且小,交通不便,每遇洪水,常船翻人亡。经葛节支力倡,用政府资助和群众自筹的办法,办起11条义渡船,并先后开辟宝应至黎城、涂沟、仁和、岔河、高良涧5条长途客运线。每遇灾荒,便下乡查看灾情,呼吁各界捐款赈济,并带头解囊。他一生募捐救济贫苦农民之衣物钱粮,难以统计。
1935年,葛节支病逝。临终时,前庭院里跪满老百姓,为他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