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唐(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将领)简介(个人资料)
徐景唐是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将领,出生于清末,早年在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曾经在粤军中任职,参加反蒋斗争,抗战时期组织抗日活动,并且参与策划驻印远征军作战缅甸的作战部署,日军投降后代表第七战区接受日军投降,后因夫人去世,辞职奔赴香港,解放后因胆石症去世。
徐景唐
1892年出生,原名协和,字赓陶,广东东莞人。早年在东莞县立中学就读,在学期间,曾两次参加革命党人朱执信组织的活动。县中毕业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其后经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候补生队,复以优异成绩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二期辎重科学习。
1919年,从日本学成归国,任北京政府陆军部编译局译述员,旋调陆军部军务司三等科员。翌年由李济深引荐,回粤任粤军第一师少校参谋,嗣升中校参谋。
1923年,升任第一师参谋长(师长李济深),参加讨伐沈鸿英的清远战役、肇庆战役,随军入驻梧州,兼任西江善后督办署参谋长。
1924年8月,改任第一师第三团团长,10月,参加平定商团叛乱之役。
1925年率部进入广西,扫荡残余的沈鸿英叛军,6月回师广州,参加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同年8月国民革命军成立,任第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兼第四军军官学校校长,嗣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南征。南征结束后,升任第四军第十三师中将师长。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他奉命留守后方,驻防四邑西江,并兼任肇阳罗五邑警备司令。
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徐掩护军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安全撤走。期间广东省政府改组,徐兼任省府委员及军事厅长。11月,广东军事当权者内讧,张发奎失败后所部沿东江北撤,徐景唐率部蹑后追击,在五华潭下大败张军。
1928年第八路军成立,李济深任总指挥,徐景唐升任第五军军长兼东区善后委员,驻节汕头。
1929年初,改任编遣后的第二师师长。3月,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于南京汤山,徐愤而去职赴港。第五军起兵反蒋,并以其名发表反蒋通电,旋失败。
1933年,参加“福建事变”,任福建人民政府军事参谋团副主任。
1936年2月,应浙江省府主席黄绍之邀,出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7月,余汉谋接管广东军权,徐回粤任第四路军参谋长兼广东绥靖公署参谋长。
1938年10月,日本军进犯广州,徐发动军民在西江联防抗敌,后任广东绥靖公署西江行署主任。
1940年7月,调任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2年曾奉令率部分军官往印度见习特种军事训练,并曾参与策划驻印远征军入缅甸的作战部署。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代表第七战区赴汕头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副主任。
1947年10月,宋子文主政广东,徐被任为省府委员兼民政厅长。
1948年,因夫人王群英去世,精神深受打击,遂辞职赴港。
1949年4月被聘为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被选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1964年因患胆结石症在香港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