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整理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各小题中均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答案卷,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选项
1.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瞬间(shùn)地窖(jiào)泯灭(mǐn)忍俊不禁(jìng)
B.嶙峋(lín)厄运(è)猝然(cù)踉踉跄跄(liàng)
C.啜泣(cuǐ)反省(xǐng)酝酿(niàng)骇人听闻(hài)
D.收敛(liǎn)主宰(zǎi)干涸(hè)苦心孤诣(yì)
2.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点缀崩塌多姿多采人迹罕至
B、伶仃懊脑闲情逸致随声附和
C、嬉戏嘹亮玲珑剔透晃然大悟
D、玷污清冽惊慌失措废寝忘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向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活动。
4.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葬花、焚诗B.诸葛亮——草船借箭
C.武松——醉打蒋门神D.猪八戒——三借芭蕉扇
5.下面四句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3分)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D.乱花渐欲迷人眼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3分)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他是新调来的今年的班主任。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让孩子远离网,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二、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远远的街灯明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7、,铁马冰河入梦来。
8、不知何处吹芦管,。
8、《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9、《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亲人团聚的句子是,。
三、诗歌阅读赏析。(7分)
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后面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感情?请写下来。(3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提示:可从内容、情感、用词、修辞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评析)(4分)
四、文言文阅读(24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每空1分,共7分)《诫子书》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非学无以广才()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驰()遂成枯落()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
5、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5分)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严家训时时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3分)
五、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6分)
一天,孔雀邀请鹤做客。它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谈着。后来却为究竟谁的天赋更多而争论起来了。
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认,我远远地超过了你。”
鹤回答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是否美丽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比我的漂亮多了。但是,这美丽的羽毛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至九天云霄。从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大地,看看你在地面上如何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19.这篇文章的体裁是()(2分)
A.童话B.民间故事C.寓言D.神话
20.找出文中带有贬义的两个成语:(2分)
21.孔雀显耀自己的依据是,孔雀瞧不起鹤的依据是。(4分)
22.你觉得最能反映孔雀的性格的词是()(2分)
A.华而不实B.矫揉造作C.骄傲自满D.愚昧无知
23.鹤对于美与丑的理解是()(2分)
A.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B.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C.美丽的外表反而会使人骄傲D.丑陋的外表是有用处的
24.作者借孔雀来讽刺,借鹤来赞扬。(4分)
(二)一碗馄饨(15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侯,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26.文中有两个加点的“又”字,第一个的作用是“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那么,第二个“又”字的作用是什么呢?请指出。(2分)
27.文中第⑦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分别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分)
28.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2分)
29.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第⑨段的理解。(50字左右)(4分)
一、作文(任选一题写作)(55分)
1.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回顾过去,你有后悔的事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围绕“悔与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2.请以“我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个人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如梦想、期盼、请求、心愿、秘密、温馨的家„„,也可以另选词语填写);②叙事具体,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④书写干净整洁,字迹工整,卷面分5分。
初一语文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
1、基础知识方面
拼音、语音、字形、字词、古典文学、古诗词、名篇好文记忆背诵赏析等基础知识,要牢记。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根基。课堂专心听课,课后温故知新,要极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成语使用方面
正确使用成语是考试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成语使用的正误判断题成了现在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保留题目,因此全面正确的掌握成语误用,显得尤为重要。要从意义上、结构上、色彩上、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辨析并修改病句方面
病句修改方面主要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语序是否得当不当,搭配是否得当,成分残缺或者赘余,结构是否混乱,表意是否明确等。
4、阅读理解做题方面
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阅读理解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在做阅读理解方面,首先是要多读书,精读书。其次是要做经典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种题材的阅读理解题,可以购买相关的阅读理解的书籍。也可以参考近五年的考题去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阅读理解是拉开语文分值的关键之一。
5、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的基础是素材积累和思路的问题,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多看看优秀名篇和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融会贯通、运用,还要多注意作文的技巧,字迹要工整吗,卷面工整等,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1B2D3B4D5C6D
二、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我寄愁心与明月3、过中不止,则是无信。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6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7夜阑卧听风吹雨。8一夜征人尽望乡。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1.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此题答案较灵活,只要赏析有理有据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①内容方面:这两句诗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②情感方面: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③词语运用方面:把“日”“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④修辞方面:“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
四、1诸葛亮孔明政治家军事家孔明借东风、空城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A
3增长才干放纵懈怠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4意思对即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D
6(1)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
(2)示例一: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2)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父亲发现后,打了我一顿,严厉地告诉我“做人要诚实”。我深受教育,再也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五、1.C
2.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3.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艳丽的光彩,开起屏来艳丽多姿(2分)
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2分)
4.A5.B
6.那徒有美丽的外表而实际上无用的人(华而不实的人)(2分)
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人(2分)
(二)(15分)
1.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的关爱。
2.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了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3.“疲惫不堪”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四处寻找女儿的疲倦;“露出了喜色”表现出母亲看见女儿回来的欣喜,从而突出了母亲爱女情深。
4.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5.示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受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