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河湖风景的优美句子汇集56句
1、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词和诗的不同。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5、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6、自由吟读。
7、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8、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9、抄写诗歌并能默写。
10、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11、难点:
1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13、再读古诗:
14、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15、我们也应该像枫叶那样,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充满浪漫,用一颗希望的心迎接明天,用一种优雅的态度浪漫地生活。即使是在废墟中,也要像枫叶一样制造浪漫,寻找天堂。枫叶正努力让自己的凋零也充满浪漫,这样会让下一轮回的浪漫生命充满希望。
16、指名汇报词语的意思。指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17、高大的枫树已被火红的枫叶所笼罩,在经过雨水的洗涤之后,原本火红的枫叶显得格外妖艳,(www、lz13、cn)加之地上厚厚的落叶,天地仿佛已连为一体。配合着枫林间的雨雾,给人一种身临仙境般的感觉。
18、学生边讨论边自由读,然后选派代表汇报。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818、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19、检查朗读课文。
20、纯洁的,枫的颜色,玲珑透明的心,倾听着,叶子与秋风酬唱,那一尘不染的明镜般赤子的心事,那行吟如歌的温婉的游子的思乡,诉说着,爱的赤诚。
21、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
22、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3、多种形式读诗:
24、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要做到有议有评。
25、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6、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7、进行词语运用练习。
28、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29、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30、指名朗读,评议后再读。
31、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32、入情入境。
33、再次有韵味地朗读,把这首词里面的情传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34、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35、我随手捡起一片刚刚飘落的枫叶,感觉有一丝无奈。枫叶原本是枫树的一部分,而季节的交替却无情的把它们分开,虽然彼此都很舍不得,但却无可奈何。毕竟,没有枫叶的枫树,可能没有人会欣赏它,而没有枫树就更不可能有枫叶。现在它们只能远远的对望着,也许它们在伤心,也许它们在哭泣,它们是多么希望能够长厢私守、永不分离,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无情的把他们分开。
36、到了秋天,枫树叶渐渐由绿变红,红的如果大火一般。枫树上的叶子有的依然翠绿,有的绿中带红,还有的火红火红。通红的枫树叶已经摇摇欲坠,一阵微风吹过,火红色的枫树叶从树上缓缓飘落,在空中偏偏起舞,依依不舍的向大树告别,落在了地上。
37、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8、齐读。
39、指名读。
40、当我来到枫树林时,我不禁赞叹道。那一片片的枫叶竟是如此美丽。经过枫叶的包裹,整个山峦,红山、红树、红枝,每一处都红得似火,红得奔放,红得自然,红得鲜明,红得令人陶醉。满山的红叶象一幅壮锦,把枫叶的红发挥得那么淋漓尽致,使秋天的红耀眼而又生机勃勃,使秋天的红到处充满生息。红是秋天的本色,而枫叶却让这些红撒满大山大地……
41、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2、直观激趣
43、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44、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45、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46、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至少一首。
47、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48、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49、 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5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1、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52、 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53、布置作业:
5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55、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56、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 ( )
57、品读悟哲理。
5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59、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60、分析字形。
61、京口瓜洲一水间( )
62、出示佳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3、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64、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65、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
66、风一更,雪一更( ) A、ɡēnɡ?? B、ɡènɡ
67、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68、生汇报
69、在远处的山头,我一眼就望见一片鲜红鲜红的飘动。我很激动,跑近了些,那漫山遍野的红彤彤就呈现在我眼前,那些枫树的全部生命力都燃烧了起来,像一条火红的裙子舞动在山间,让人感受到西班牙女郎的热情和浪漫,深深地被枫叶这种像火一样的浪漫吸引了。
70、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71、指出下面各据分别应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72、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73、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74、出示《日积月累》中诗句,深入领会思乡之情。
75、有感情地朗读
76、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77、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78、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79、清晨,我来到公园。发现公园里的树木没有往日那样苍翠茂盛了,树叶落了一地。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便迎风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
80、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81、导语:
82、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83、想象画面。
84、指名朗读“江南好”。
85、板书课题。
86、红色的枫叶是最多的。那是一种暗红,一种很好看的颜色。我家附近的鹿湖公园里,就全部是红色的叶子,整个公园就像一片红色的海洋。这就是加拿大的国旗是一片红色枫叶的缘由。黄色的枫叶是最美的,那是一种金黄。远远望去,就像三月江南的杏林,绚烂耀眼。我和妈妈在枫树下照相,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殿堂,连妈妈的脸都变的更加漂亮了。紫色的枫叶很少,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紫色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绿色的枫叶不怕秋霜,娇嫩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87、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88、十月,最美是枫叶。枫叶红了,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晚风习习,闭上眼,满脑子都是河湖碧透泉瀑流清般的诗情画意。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夜泊枫桥的张继对着江边的枫树和船上的渔火独自感叹,辗转反侧。
89、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90、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词:
91、齐读“江南好”(体会诗人对江南景色的赞叹之情)。
92、我又从几棵树中间穿过之后,一株高大的火红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的视线立即被吸引住了,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啊!叶红似火,在燃烧着,在跃动着,在旋舞着,整棵树严然就是一团巨大的火焰,明亮得简直有些刺眼了。走近细看,却又发现构成巨大火焰的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美:正的、歪的、直的、卷的、高高翘起的,倒吊在枝干上的,不一而足。有的叶尖稍弯,好像低着头诉说着什么;有的整片叶子都卷起来了,好像因为秋天的冷而蜷缩在那里;有的两侧微曲,好像双手合十祈祷着什么,更有的整片叶子都舒展开了,好像正享受这吹着的习习凉风。
93、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94、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95、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96、个性化读词:
97、读着这一首词,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古代一些描写和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我还能将 写的《_________》这首诗默写下来:
98、模仿白居易词作,填一首属于自己的《忆江南》:设立开放性话题,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99、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
100、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
101、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10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104、介绍“词”与“词牌名”。
105、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106、交流:
10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8、检查课文内容了解情况。
109、人们对红叶的喜爱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唐代,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把红叶描绘得胜于“二月花”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春天的红花虽然色彩鲜艳,但不如秋天的红叫色泽深沉、透彻,而香山的红叶除了深沉、透彻之外,还拥有一种飘逸的美。一入秋,整个山坡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又如“飞焰欲横天”。
110、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111、枫叶,为秋时最美,。她,以饱经风霜的磨砺,装点了漫山秋景瑰丽;她,以片片枫叶片片情,承接着赞美的诗句,可知道它内心凄凉的,却又无几。
112、品读“好”。这首词中哪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
11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114、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15、当枫叶一个个打着旋儿飘落的时候,往往是最感伤的时候。风一吹来,难免显得有些凄凉,正像凄美的爱情故事,凋落的枫叶是最催人泪下的。“缓缓飘落的枫叶像思念,我点燃烛火温暖岁末的秋天”,可是正如歌词所唱的,就算凄凉的枫叶凋落得再悲伤,也要学会用浪漫温暖心灵。枫叶并不同其它高大的树木,无奈地、安静地等待死亡,而是伴着秋风旋转着身体,努力划出最美的弧线,然后轻盈地回归大地。
11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11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118、我从地上挑选出一片完整的枫叶,捧在手里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像一把小巧玲珑的扇子,又像凤尾鱼的大尾巴。粗粗的叶柄像小松鼠毛茸茸的尾巴,红色中透出绿意;乳白色的叶脉从叶柄中伸展出去,好像在比谁的个子高;大红色的叶片和叶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宛如一对永不分离的“好朋友”。枫叶中还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
119、听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120、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121、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22、读了短文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老人的儿子,我一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师生共同评价。
124、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理解《忆江南》的词意。
125、齐读。
126、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都是和乡村田园生活有关的)
127、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二句诗的大意。
128、街道上,公园里,小溪边,庭前院后,枫树一棵一棵,一排一排,一片一片,鳞次栉比。有红色的枫叶,有黄色的枫叶,有绿色的枫叶,有紫色的枫叶。枫树下,灰色的别墅,青色的草地,美丽的鲜花。那景致啊,连油彩画都绘不出来。
129、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130、树上的红枫叶,都是由稚气的淡淡的绿色叶片,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才成为了今天这片红叶,这是它生命结束之前的灿烂。很多时候,自然界其实和人类极其的相似。优美的句子
131、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3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133、“泊船瓜洲”的“泊”念“pō”,这里当“停船靠岸”讲。 ( )
134、查字、词典选解释。
135、词又叫_________,这一首分为__________两阕。
136、古诗词朗读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
137、全班齐读此诗。
138、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6138、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9、《小桥流水人家》中直接提示学生通过句子出示明确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通过事情的叙述、通过直接的表白,展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40、《梅花魂》重点引导学生作者借梅花之爱,抒热爱民族之情,对民族热爱表现在吟诵诗文的悲伤中、在对墨梅图的爱惜中、在不能回国的痛哭中、对莺儿的深刻教诲中、在送梅花手绢的泪眼中,深刻领会内心的眷恋中。培养理解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刻画了解。
141、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
142、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143、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144、学生畅所欲言。
145、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的诗人是: 【 】
146、 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147、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48、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149、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150、指名读(评议)。
151、 学生在小组内自读。
152、能正确认识、理解生字新词,正确书写“谙”字。
153、师相机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外一种文学体裁——“词”,因为句子的长短不一,所以我们又叫它长短句。
154、总结学习方法:
155、《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156、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157、欲作家书意万重( )
158、“榆关”指的是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行军途中。
159、指名说诗句意思。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了解到人很多,江很静。 二、自主协作学习第二三首诗词 1、初读感知。
160、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16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及动画吟诵体会。
16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并把课文读通顺)。
16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164、 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165、老师点拨:
166、背诵《忆江南》,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167、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168、枫叶,为秋时最美,她,以饱经风霜的磨砺,装点了漫山秋景瑰丽;她,以片片枫叶片片情,承接着赞美的诗句,可知道它内心凄凉的,却又无几。
16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70、古诗词三首
171、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172、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173、自由读。
174、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175、下面地名古今叫法相同的是: 【 】
176、枫叶你如冒险岛的枫叶一样里不开我、你那火红的颜色。令我回想起当年的我。
177、全班齐读,再次感受
178、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179、明月何时照我还( )
180、简介诗人及背景。
181、师生合作读(读出诗韵)。
182、秋天的山野,到处是火红火红的枫叶,朝霞初照,像落在山腰的红云彩;晚霞辉映,像一团团玛瑙。
183、初读感受
184、秋天的枫叶好似燃烧着的火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185、“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水”当“河流”讲,诗中具体指的是长江。 ( )
186、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187、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88、课文插图。
189、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190、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19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9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193、短文中老人对儿子的思念、牵挂,是通过对老人的心理、神情和动作的细致刻画表现出来的,其中能够让我深受感动的句子有:
194、一阵微风吹来,枫叶像一个个小铃铛发出清脆的铃声,天女散花似的落到地上。我捡起一片枫叶,用手摸摸,既不光滑,也不粗糙,红色从叶根向叶子中心延伸,叶子的五个角微带枯黄,根根叶脉呈辐射形的从叶根向上伸展。
195、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
196、那枫叶红彤彤的,像抹上了一层胭脂,天气越冷它就越红。那红彤彤的枫叶像鸭子的小脚丫。微风吹过,多么像那小鸭子在河里游泳。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一句诗“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陶醉在这迷人风光之中,在这美丽的枫叶之中。
197、讨论:
19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199、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200、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01、继续深入把握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学会把握单元学习的方法。
202、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203、 学生自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
204、熟读成诵。 三、品味语言 学完了课文,课文的语言的确很美,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205、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06、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07、《桂花雨》重点引导学生借理解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家乡给作者带来的无限快乐回忆,深刻把握母亲话语的深刻意思。
208、《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09、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10、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211、开头先以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介绍诗人,让学生对作者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直奔主题,这样既简洁又明快。
212、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213、齐读。
214、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15、自由读
216、走进山林,走进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只见一片又一片的花朵在地上,深绿的、浅绿的、碧绿的、淡黄的、褐黄的、火红的、橘红的,只看看这些美丽的树叶,我们就够陶醉的了。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金装。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再看地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
217、互助识字
218、 在班上交流,让个别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本诗的收获。
219、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220、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221、对词和词牌名的简单介绍,体现了对中国诗词文化知识的渗透。
222、试着背一背
2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
224、揭题:
225、明月何时照我还( ) A、huán ??B、hái
226、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27、春风又绿江南岸( )
228、看板书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同学相互解答,师补充)。
229、学生抢答。
230、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231、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232、枫叶,为秋时最悲,她,以自己将即落叶飘魂的残息,不断倾诉自己着凉凄,可是,无人理解和搭理。人们依然欣赏枫叶的回味,逐日枯萎的枫叶,依然饱受着寒霜的侵袭,直至魂飘落叶扑向大地。
233、介绍“词”与“词牌名”。
234、复恐匆匆说不尽( )
235、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36、短文所描绘的情景,使我想到了刚刚学过的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这首古诗:
237、练习背诵。
238、重点:
239、每当枫叶从枝杆滑落,便如雪花一般翩翩起舞。看他们的舞姿,浪漫的舞曲,自由的飘散。而与冬不同的是,一个漫冬雾雪白茫,一个则深秋玲珑金黄。
240、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241、范读。
24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243、远望那一大片枫林,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走近看,片片枫叶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一阵微风吹过,枫叶如天女散花般飘落。拾起一片仔细瞧瞧,火红的叶子底部微微泛着绿色,根根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子中心,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244、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245、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已斑。 (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4245、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46、又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叶子,那叶片便随风舞动。既是一小团正燃烧得旺烈的火苗,又是一只火红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到我身边时,风竟渐渐消失了。枫叶没了风的伴随,便荡啊荡地落了下来。
247、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48、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249、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50、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251、想一想:加“~”的句子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252、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53、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54、演唱此词:
255、三首古诗都表达了___________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_________》是写景抒情,《__________》是叙事抒情,《___________》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256、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257、“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____________。
258、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259、《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中的一水、数重离家之近、又绿、何时离家之久来表现(景-明月),《秋思》中意万重之心事重重、又开封之无限话语来表现(行-秋风),《长相思》从山一程、水一程之路途之远、风一更、雪一更前行之难来表现。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绿的美好景象、万重语言里、碎的无眠中,培养想象表达能力。
260、红叶散生在常绿林中,高大挺拔,如旌旗飘扬;纤细娟秀,撕鲜花般柔情;灿若云霞,宛如淋不灭的火焰。总是这样,我却从未发现红叶竟然有淡泊的清香。
261、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262、比较短文和张籍的《秋思》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26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64、理解“谙”的意思。
26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266、“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书”指书信“重”读“chónɡ”,可以解释成“层,种”。 ( )
267、学会生字新词,并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268、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69、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
270、背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270、京口瓜洲一水间( ) A、jiān ??B、jiàn ??
271、一缕阳光,如水,清澈小径旁的枫。谁用军营早空的红霞,深秋晨曦的白云,织成这一片凝绯的轻绡。
272、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273、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忆江南教学设计2273、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74、教师总结:
275、自己轻声读一读句子,仔细看看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76、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277、我踩在枯叶铺垫的路上,倾听着枯叶碎裂时细碎的“沙沙”声,观赏着一丝丝风轻盈地穿过树林时卷起树上枯黄苍老的叶子飘飘扬扬地旋舞状,感到说不出的惬意,忽然一阵大风吹起,千百片黄叶离开了树枝,在风中灵巧地翻飞着,滚动着,旋转着。风经过树林,又马不停蹄地向天空赶去了,那千百黄叶便如同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飘落了下来,成了铺路的黄叶中新的队员。
278、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279、在短文中的[ ]里用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80、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281、过渡:
28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283、多媒体课件。
284、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285、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
286、我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红的那样光亮,红的那样热烈。我走进枫树林,捡起一片枫叶,细细观察。这片枫叶好象一个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张开的小手掌。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仿佛自己是这里最漂亮的,可却又悄悄的为枫叶添上了一丝美丽。我又瞧了瞧枫叶,这片枫叶的颜色可真漂亮,它是大红色的,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漂亮。
287、理解词意,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得到对词文化的熏陶。
288、我赞美枫叶,它红得似火,红得似血。鲜红鲜红的枫叶啊!你把秋天的激情点燃,你把秋天的激情礼赞。我爱你的浓烈,我爱你的热情奔放,是你染红了秋色,是你给了我秋天的遐想,秋的感叹!当我遥望无边的枫叶被落日照耀得如同燃烧的火焰时,我的心醉了,醉得全身的鲜血都在沸腾激荡。啊,枫叶!你向我热烈地述说着秋的美丽,秋的灿烂,秋的金贵。你向我展示了秋的胸怀,秋的丰采,生命的秋啊!只要有枫叶的执着,也会是红到天际、红成燃烧的火焰。我愿化成一片枫叶,在秋天里高歌,在秋天里自由自在地激情燃烧。是的,我不再为人生之秋而伤感,我今后的每一天都要为秋的红艳而努力,我赞美秋天,我赞美枫叶!
289、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290、麦 哨
291、聒碎乡心梦不成( )
292、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29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294、师生共同品读,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295、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296、了解诗人的生平。
297、范读激情
298、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99、天的长城因漫山火红的枫叶声名远播,它们扎根于岩石的缝隙,遒劲有力,像点燃的野火般在长城内外蔓延,染红了长城,也染红了萧索落寞的秋天。不同于一般植物的浓浓绿意,枫树,绿时耀眼,红时更是一塌糊涂、烂漫得无止境。
300、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301、对下面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02、又一阵秋风萧瑟拂过,穿过我的耳膜,飘过我的发梢,一片枫叶随风飞舞,似一只疲惫的蝴蝶,缓缓盘旋,亲吻过我的鼻尖,落在我的脚边,我似乎听见了枫叶心碎的声音,它终是摆脱不了命运的摧残,还是与树分离,虽然它看见了树眼里的哀痛。
303、学生边读边参阅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304、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305、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06、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07、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308、组织学生,指导教学。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充。
309、在红枫叶即将落地之前那一瞬间,它的生命是几乎没有了。可是,多情的人,还是将它夹进书页,或做成标本,或做成卡片,还有的拿回家放进冰箱,总是恋恋不舍的,将它保护好,赋予它生命的延续。
310、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311、写生字“蚕”“桑”,并至少组两个词。
312、欲作家书意万重( ) A、chónɡ B、zhònɡ
31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31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315、“复恐匆匆说不尽”中 “恐”意思是“害怕,畏惧”,“尽”意思是“完,完毕”。 ( )
316、 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17、汇报:
318、他们通过文章表达着对家乡怎样的情感?又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请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
319、秋风瑟瑟,落叶飘零。湛蓝的天空,深邃而悠远。枫树脚下,红色的叶子,黄色的叶子,紫色的叶子,绿色的叶子,都懒懒的躺在清脆的草丛里,这真是一副最美的油画。描写枫叶的优美句子
320、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21、你曾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给你留下怎样难忘的印象?
32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323、指导书写。
324、“故园”指的是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是指诗中的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25、枫叶为秋时情意最重,一生的坎坷,半世的情感,风雨寒霜,相侵无怨,朴实无华,为人咏赞,成一片情、片片情的漫山流丹。相思回味谁更美,晚霞红叶激情酣。红枫倚晚霞,彩霞情相恋。
326、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327、看插图晓大意。
328、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29、 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330、王安石评价张籍的《秋思》时说:“看是寻常最奇崛。”诗中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平生最说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 )
332、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33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334、枫叶的形状极其独特,叶子像是五根手指头,它的颜色有:朱红色的、暗红色的;我把枫叶放在鼻前,清香扑鼻而来,令我喜悦。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一句名垂千古的佳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