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有你我
文明互鉴有你我
文明互鉴有你我(姚建英)原创 姚建英 姚哥之道
【阅读提示】大连市高三年级双基考试已经在年前结束了,其中的作文题目引人注目。该命题不仅秉承了贴近生活的宗旨,还对政治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一点,应该说并不令人意外。近年的高考命题已经体现这样的命题趋向,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发生的重点事件给予关注本来就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建构世界观的应有途径。只是,有些学生还显得有些不适应。更需要关注的是,有些老师也有这样的不适应。时代在变,认识也要变,也许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吧。本人对这次的作文题目始终没有忘怀,课堂上的讲解还不够充分;思考良久,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呈现出来吧。当然,不能免俗的是还要推一些学生的作品,权当做抛砖引玉的,期待中肯的意见出现。
【作文材料】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观点。《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2020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荣登榜首。“互鉴”顾名思义,就是互相借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因互鉴而多彩丰富;那么对于个体而言,又该如何理性对待互鉴呢?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与立场,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本次作文文字不多,特征却很鲜明,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首先,是内容的新鲜,紧贴刚刚发生的新闻,关注我们身边的故事;涉及的“文明”内容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也是一个国家关系与国家发展中比较敏感和重要的话题。文明冲突论一度甚嚣尘上,两种制度的争斗也一度是国家间交往的首要内容。其次,材料中出现了摘录出来的话题“互鉴”“文明互鉴”,这在之前的材料作文当中并不常见。再次,材料中还出现了任务驱动的踪迹,要求表达“个人”“理性”的思考。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杂糅了多种命题优势的作文尝试;也许,这里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最新动向。
下面分析一下具体内容。材料提到了“文明因为互鉴”展现出的活力,可重点却不在这里,而在“个人的互鉴”上,而且还要求“理性对待”。这本来是善意的限制与提醒,但学生却没有注意到,还有的同学被“理性对待”撞了一下腰,写作时反而畏首畏尾,难以展开拳脚了。作文的内容可以设计文明互鉴的良好效果,但这不应该成为作文的重点,重点应该打在个人的理性体验上,也就是互鉴在个人层面的体现与重要意义。
既有的体验如果不能建立在对这次话题的恰当理解上就将失去它的用武之地,对自己特点的认知,对个人能力的估计,这些对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与价值的思考应该可以融入到这次的作文当中。正确认知,理性估计,才会不卑不亢,才会既自信,又谦逊,才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借鉴别人容易理解,就是谦逊嘛,就是知耻而后勇,就是迎头赶上啊;但别人向我们借鉴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自信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互鉴是双向的,是辩证的,而不是单向的、静止的。
【作文选登】
集百家之所长
三年三班 宋良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集百家之所长,让自己更加丰富而多彩。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原因。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不断与其他文明接触,各民族文化不断发生碰撞,相互借鉴集百家之所长,造就了经久不衰的伟大中华文明。
而在历史上文明险些断绝的事情也有鲜明的事例。清朝闭关锁国,以天主自居,万物自给自足的心态差点葬送中华文明,这正是没有借鉴文明的弊端。所以文明多才丰富是因相互借鉴造就的。
而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根据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借鉴,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得者莱昂纳多凭借影片《荒野猎人》终得所愿,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他为之努力了22年。从小李子,到中年大叔杰克,22年的陪跑经历不可为不艰酸。在此期间,他多次获得提名,但他没有满足于眼前,不断借鉴学习。集百家之所长,丰富自身,最后终于收获成功。
最近大火的一位女士名叫李子柒。她荣获2020年度文明宣传奖。她自己拍摄的视频在国内外都大受欢迎。她为了拍好纪录片,不断借鉴与学习,向师傅学习兰州拉面的做法,五月酿桂花酒,自己做蛋黄酱。这样的李子柒值得称赞,没有人与生俱来就是这样,都是后天的学习与互相借鉴造就的。
李子柒的成功,莱昂纳多的开心,中华文明的发展无不提醒着我们只有集百家之所长,丰富自身,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得到美好。
集百家之所长,相互借鉴就像是杂交育种。通过收集各种优良性状于一身,得到更优秀的植株,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就是相互借鉴,集百家之所长,得到生物界所保留下来的优良品种。
文明发展需要集百家之所长,生物界物竞天择同样留下的是优良性状集中的个体。那么人们更应该以同样的态度,集百家之所长,让自己丰富多彩。
【教者评说】作者显然看懂了作文的要求,着眼点落在了个人的角度上。李子柒、莱昂纳多的例子就是明证。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但要抓住互鉴做文章,就是他们从他人那里借鉴来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定位和评价自己的。从篇幅上看,文明互鉴的内容过多,冲淡了个人互鉴的内容。看来,作文还是靠写的,只有写出来才能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