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又飞花作文
山中茶事
安化是茶乡,这里湿漉漉的青山绿水,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园,山坡、溪畔、路边,这山区的茶园景色,就是浩翰的茶海。这里的林壑、山泉、竹林、茶园,把我带入茶的世界里。
茶乡和清泉,密不可分。茶之香,靠泉的养育。若隐若现的涓涓细流,隐身于茶树丛中,听着泉声就闻到了茶香。
安化茶,色翠、味醇、香郁、形美。而青山、溪泉、茶园、竹林的神韵,更使茶乡美景如画。
我经常步入梯田式的茶园,看茶农采茶。四月正是春茶下树季节,背竹篓的姑娘们星散在茶园里,红色黄色小褂一闪一闪的,远远望去像似蝴蝶翻飞。
走到一户人家,主人正在房前炒茶,炒茶的师傅姓刘,地道的当地茶农。他将一圆竹匾刚采下来的嫩茶到入很热的铁锅里,用手翻炒着茶叶,看见他的手掌上有厚厚的白皮,是经常炒茶形成的,他说道:炒一斤茶,需要几十倍重的两万余片鲜茶叶子一把一把地用手揉搓炒干。我问到,种茶收入如何。刘师傅告诉我,现在茶山承包到户,他家三口人承包八亩茶地,自种、自采、自炒,去年全家收入一万多元。采茶要特别注意时令,三天前是个宝,三天后就是草,所以,现在正是茶忙季节。
我又问道,听说湘中地区经常喝擂茶。刘师傅一听笑了:现在忙没有时间做,家里来了客人,应该以擂茶相待的。擂茶又叫三生茶,是用生米、生姜、生茶叶制成,做擂茶的时候,先将生米泡涨后,再将生姜和茶叶一起放在陶罐中用木棒擂制成浆。木棒一定要用山渣木才行。
刘师傅接着讲道:我们这里青年男女有吃茶定婚的习俗,男女未嫁娶时相聚踏歌,歌词是: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
刘师傅顺手抓了一点刚炒得的绿茶给我泡茶,只见茶叶芽毫细长,色泽嫩绿,香气扑鼻。我慢饮细品,只觉得清鲜醇厚,回味久远。只是我初喝这里的茶,感觉有些烧胃。
入乡必须随俗,各地又都形成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茶俗。如果不注意,很可能被人家怪罪下来,自己还在莫名其妙。八分酒,七分茶,待客的茶都不会斟的太满,接过茶后要先呷一口,然后要喝净,否则就是不礼貌了。
安化主要出产绿茶,最有名的茶,是云台山出产的云雾茶。马路镇上就有五六家茶厂,并生产砖茶,远销青藏高原。
成长的道路
如果一定要网罗所谓生动的形容词来刻画一段因高考衍生出的漫漫日夜,那绝不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抑或铭心刻骨。不知道时光流逝的声音是否真如教室后墙上挂钟的秒针跳动的声音那般简单而机械,却总觉得,那些埋头于难缠的理综试卷的并不怎么明亮的上午连同纠结于解析几何的黑透了的晚上,都只是平平淡淡无波无澜。然而,这样的日子却仿佛是在寡淡中凝聚某种深邃的力量,以一种直抵人心的方式,成为记忆的林里一片葱葱的绿。
曾经为严重缩水的假期里丝毫不愿缩水的作业抱怨,为跌涨的分数起落的名次迷茫。时常因多错了几个理综选择题而情绪低落,又因一线灵光解出了某个难题兀自欢欣。早读课上临窗朗读,企图凭借王逸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风雅和绵绵困意做近乎无谓的争斗。又或在语文老师陶醉于奇文佳句时任思绪游离,只听得窗外半树鸟鸣其实每个人对于高考的记忆也大抵相似,只是这些记忆在不同人的心里,会逐渐沉淀出全然不同的味道。或许于自己而言,这些回忆更像是一杯端平了的水清澈,纯粹,冷暖可辨,悲喜昭然。我们在这样悲欣交织、酸甜错落的日日夜夜里不断跌倒,不断收获。一次次从陈旧的自我中挣脱,顾不得撕裂伤口遗留的痛彻转而去寻找下一个自我,尽管结局往往也是圆缺无常。
在那些宛若兵荒马乱的时光里,自己也时而在困惑乃至怨怼中追问高考的意义。这场几乎会引发举国关注的考试,对千千万万肩膀尚显稚嫩的少年来说,除了随倒计时一日日推进一寸寸压抑的心情,抑或在面对密密麻麻的板书时愈发模糊的视力,究竟还意味着什么。后来,我逐渐而又缓慢地意识到,在为了这场考试奋斗的日子里,我们经历过冬的寥落冷冰与夏的聒噪热情,并且学会用淡然面对起落,用从容迎接无常。最重要的是,或许余下的岁月里,都不会再找到与此相似的几年只为了一件事,全心全意付出,不计得失投入,倾覆一切专注的力量。纵然铺天盖地的试卷,应接不暇的考试,令人惶恐不安分数如幽魂般如影随形。
我记得还是三月,学校的花园万紫千红园春深如海,晚上放学,竟听得亭中有人在听昆曲,待幽婉的唱腔转到那句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心中便涌起悲凉的味道。然后春色一翻,几场雨绵绵踏过,六月便已露头。唯记得离开的那日,阳光莫名的好,可心情却怎么也和暖不起来。近黄昏,楼上承载着宣泄的纸片纷纷扬扬落,看着看着,竟以为是夏日满地洁白的雪。
时间总叫人心怀期待对地遇见,不知不觉地成长,却不曾教会人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分别。然后蓦然发现,习惯往往会成为最可怕的事情,无论是对一个笑容,一句关怀,还是一份陪伴。
所以,还不知道怎样去接受。终于,再没有那个和自己在灯下操场嬉闹着踩对方影子的人,再没有那个放学铃响和自己不顾形象一路狂奔的人,再没有那个和自己每天狂抬死杠互相吐槽的人那些趁人熟睡时画在对方手上小骨头连同此前板着手指觉得怎么也数不完的日子一起,倏忽不见,还来不及好好道别。
6月8日下午,英语考试结束铃敲响,我收好东西,木然在座位上,握着手中的半瓶矿泉水,竟觉得它重于千钧。窗外是青郁的山,有温软的风吹进来,回想起这一年的种种,都凌乱而模糊,只是隐约中觉得,那就是我成长的道路。我知道盛夏开始了,我的高考结束了。
冬日的晨跑
从瓦屋出发,顺着起伏的公路,沿着隐约可见的白色公路,是我晨跑的路。住处是我的起点,长江是我的终点。
冬日里,天不见亮,整装出发。四处一片静寂,只有我的脚步声,轻便跑步鞋蹭着地面的声音。过两片楼房,过一座废弃的瓦房,迎着两边农田、闻着土地里蔬菜的清鲜,我的跑步真正开始了。
冬天晨跑的味道是安静。刚开始是自己在心底叫唤:该起床了。跑出门,连平日里隔壁叫唤最凶的狗都不理我了。跑过瓦房,就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和鼻孔里的出气声。跑过横穿公路的梯田,则是从上一块田流向下一块田的哄哄声他们也像刚刚起床一样,慢慢地流向下一处,流向沿坡而下的水沟,流向长江。
温暖的被窝还在被人们迷恋,偶尔传来几声公鸡慵懒的打鸣声,喔喔喔,拉得长长的,就像没有睡醒一样。快到江边时,就连那路旁草丛中的溪流都变得懒散了,没有了之前的清脆,更没有了暖阳下的精神。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跑到江边的菜地时,忍不住舒展一下四肢。江面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忽明忽灭的导航灯在晨雾中显摆着它们的存在。腿脚早已温暖,腰上背上也都有点汗了,可是两耳却冷得很,两个手掌握着耳垂时,温差是那么明显。
往回走时,路越来越白,水田里也明亮了起来,坡上、地里的菜,也从梦中醒来了。爬了一段上坡路,喘着粗气,迎来了一个用手机照亮的人,还有那手机上流淌而出的轻音乐。一声引擎发动的声音,我便知道,这位从未打过招呼的乡人也上班了。
我继续爬坡,脚下暖暖的。来时过来和我打招呼的那条狗没有再来,可能又在做一个美梦吧。而它的主人的灯,今天却没有亮,可能,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昨晚又折腾了吧。
还未走上大公路,车灯把两旁的树影就拉得长长的,在树顶不时地变换着方向。那位听着歌的男人,开着轿车,缓缓地上来了,从我的身边慢悠悠地过去了。刚走到路口,又是一道明晃晃的车灯,在转弯处一闪而逝。我知道,是另一个年轻人回重庆上班了。他们都是那么的准时,一切都是那么有序。
回到宿舍时,还是那么安静。和食堂的大姐打了声招呼,她笑我的坚持,我没有说什么。其实,我心里记着呢:我才刚刚坚持了三天而已,这2019年才刚刚开始。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如同这孤独的冬日的晨跑。当然,我也是有收获的,一路脚印,一路汗水,一路体悟,一路执着,还有那一路的高昂的头!
预见,遇见,欲见
再炙热的感情,缺少回应也会变得冷淡;再执着的心,伤得太深也会变得摇摆不定;再如火的青春,遇到凉水也会变得冰冷。
一直想遇到那么一个人,即使我的世界风雨不停,也会奋不顾身伴着我努力前行,然日子往来不断,大批大批的属于不同性格的人陆续走进我的世界,而后,又离开我的世界。只有那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停留在了我的图层里。我不知道,于我而言,这究竟该是无奈还是欣喜。
一直在等待那么一个人,相遇时不语,别离时,又不会怅然。不说珍重,不说再见,就默默地路过我的生命,留下痕迹却又不会让我的心泛起涟漪。
一直在寻找那么一个人,单纯而又固执,认准了一件事就再也不会回头,永远揣着一颗欢乐的心
行走在路上,和她在一起,轻松而没有负担。
我是一个执念于过去而又期待未来的人,这么多年走下来,从来都不后悔遇见过谁,只是后悔,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感性的自己。时光匆匆的脚步更迭着四季的风景,一场浅秋的雨,彻底淹没了夏日的痕迹,又不断有人走进我的世界,又不断有人,从我的世界离去。真真是应了一句话:秋风雨凉,流年无恙,人走,茶已凉。
但很快又释然,有些人魂牵梦萦,却只适合放在心里,有些人波澜不惊,却最适合相伴一生,没有人可以肯定,参与了你过去的那个人,就一定可以走进你的未来。所以,无论未来我们在哪里,只求得脚下有风,各自风采吧。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未知的旅途里,你遇见的那个人,可能是你早已预见的,也可能是你此后岁月里,欲见的人。
那就让我们,预见,遇见,而后,欲见。
寒尽又飞花
梦里一弦一馨家,心中自应有明霞。莫畏素冬火海啸,风清寒尽又飞花。
冬天的世界,只因有雪而充满异样的精彩。
爸,妈,快来看啊,外边下雪了!从小就生活在朔方的世界,每年冬天我最期待的便是那静静飘落的白雪,每一片都是那样的晶莹剔透,那样的明净纯洁。我总是忍不住伸出手,却又不忍心看着她们在我的手心融化。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把全家的人都叫到一起,来欣赏这冬天独有的精灵。
爸爸如往常一般,在我的号召下微笑着加入了我的队伍,而妈妈,却带着刺耳的高音,气势汹汹地向我逼近。
谁让你把衣服乱扔了啊?你看看,你的那些脏衣服哪里都是!就那你还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这雪有啥看的啊,你学学你哥,多懂事,哪像你那样,整天惹我生气。以前听人家说90后这不好那不好,今天才知道,你们这些90后啊,真是靠不住!看看你哥他们80后的,多让人省心啊。
我怔怔地看着妈妈,平日里对我要求十分苛刻的她,此时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这个90后比不上我哥那个80后。她犀利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我的憎恶,甚至是痛恨,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如一条利鞭,狠狠地抽打着我尚未成熟的心灵。看着她怒火万丈的面容,听着她刺耳的埋怨声,我的心河也开始翻滚,奔腾。在她停歇的一刹那,我的闷恨也如火山喷发般涌出:是啊!我什么都比不上我哥,我是个颓废的90后!
我冲出家门时摔门的那一声闷响,隔断了妈妈的牢骚,也将我推向了外边的大雪。在妈妈的眼中,我从来都没有做对过什么,我的全部付出,也比不上哥哥的丁点努力。我努力奔跑着。我要离开这个从来都不温馨的家,我要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世界。
泪水在不知不觉地流着,紧贴着脸颊,亲吻着飞雪。朔方的风从来没有温柔的时候,它们唯一的特点,就是用凛冽,带走人们身上仅有的温热。
我渐渐放慢了脚步,看看身后确定甩掉了熟悉的身影,我抖了抖双肩,才发现自己单薄的毛衣上,早已落满了冬日的飞雪。我不禁抱紧了双臂,暗暗在心中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一定不要回去,要走就走的彻底。
前行的道路总是漫长的,尤其是在孤独的时候。雪没有停的意思,路面上也渐渐有了积雪。我揉了揉发泄过的眼角,静静地听着脚踏在雪地上的声音,清晰而又沉重。我似乎没有了知觉,寒风一直在吹,而我的身躯已经没有了颤抖的力气。
小朋友,怎么了?这么冷的天,怎么不穿厚点啊?看你冻的,来,快穿上!在朦胧的意识中,我看到身边有一个如我哥哥年纪般的陌生人将自己的羽绒服套在了我的肩膀上,一股暖流,从指尖,一直延伸到心底。怎么了?和家人吵架了?下着这么大的雪还一个人在外边啊。看着他充满柔情的眼睛,听着他暖心的话,我的泪水再一次徘徊在了眼角。可是他接下来的那句话,却将我的心情再次踢向了谷底。现在的90后啊,怎么都这么叛逆,动不动就和家里人吵架,小朋友,你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我便一把将他推倒在地,愤恨地说道:我不是什么小朋友。我最恨你们80后!
泪水还是涌了下来,这一次,更加滚烫了。
雪下得更紧了,风也吹得更猛了,我残败的心情,也如它们一般,一点点地蔓延着。暮色悄悄来临,四周一片死寂,只留下那呼啸的风,和那飘飞的雪。
在愤懑中奔走了一段路途后,我突然想起自己身上还穿着那个陌生人的衣服,为了向他表明我不接受施舍,我又转过身去,朝刚才的那个地方跑去。
夜色来的很快,天空很快暗了下来。而前方,却分明如白昼般明亮。渐渐走近才发现,那里已是一片火海。
漫天的火光夹杂着呛鼻的烟气,一时间将我排斥在外,而那里,就是刚才那个陌生人所在的地方。我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只是心中充满了担忧。就在我急得乱转的时候,有一个模糊地身影,逐渐从火海中走出。没错,是他。在他的手中,还抱着两个孩子。
哥哥,你怎么了?快醒醒!他刚一出来,便昏倒在地。我把他拉到了一个安全的场所,使劲地晃着他的身躯。而他却没有丝毫的反应,我听到的,只是那两个孩子害怕的哭声。我抓起一把身边的积雪,擦在他干裂的嘴角,同时按压着他的胸腔。终于,在我的努力之下,他醒了过来。
小朋友,是你啊,谢谢你救了我啊。看到是我,他硬撑着笑了笑,断断续续地说着,你怎么又回来了啊?这里火太大了,你快点带着那两个孩子离开吧,我看到他们刚才在大火中,便冲过去救了出来,没想到跑得慢了些随后便是不止的咳嗽,声声刺入我心。
哥哥,你别说了。我是回来还你衣服的,刚才都是我不好,还把你推倒了。我愧疚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他的眼神。过去了就别提了。别跟家里人过不去,他们都是为你好。我们80后和你们90后也没啥不一样的,大家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一只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无论发生什么事,要做好自己。他用嘶哑的声音说完这句话后再也坚持不住了,我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在他的脸颊。
救护车把他拉走了,我一个人站在雪地里。
雪已经停了,风也住了,眼前只剩下那一片通天的火海。冬天的寒冷在此时似乎已荡然无存,在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新的自己的认识和奋发的火热。母亲的埋怨已被我忘记,头脑里,充斥着一份90后的骄傲与职责。顷刻间,身边似乎充满了腊梅的香味,飘飞着那一瓣沁人的心花。
呼啸的大火中,闪过一个孩子的身影。我抚摸了一下泪水滑过的脸颊,轻轻地拭去曾经哭过的痕迹,微微地扬起嘴角,朝着大火奔去。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是一个90后,我要做好自己。
坚守着宽容与原谅
随着科技的发达,媒体的兴起,各种舆论遍布我们的生活,只增不减。近日,关于李云迪在韩国首尔艺术中心的演出失误一事引起网友争议。有人搜集证据来指责李云迪在娱乐圈过分浸染,荒废钢琴事业;而有的人认为音乐会上出现失误时有发生,不必过分解读。那么,我的想法呢?
我认为:多一分宽容与原谅,少一分指责与怀疑,这个世界或许会更美好!
纷繁与复杂不再只是这个世界的代名词;简单与朴素也很难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永远不变的一点:心中保留着那一份最原始、最深层的宽容与原谅,它永远存在,却容易被人遗忘,甚至丢弃。那些搜证指责李云迪、过分解读的网友们是否坚守着一丝的宽容呢?卢梭曾说过:宽容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们的灵魂变得高尚了。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都很难透过真相看本质,更不用说我们一味的解读,所谓的认为,这仅仅只是个人的想法,是一种猜测与判断,却不是事实。
当然,我并不否认李云迪所犯的错,在国际艺术平台上失误,这让外国友人如何看待我们中国人?态度的不诚恳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国风,这的确使网友愤怒,但当国家的国风受到威胁时,我们没有一致对外,反倒去指责李云迪,这样对吗?被人指出错误与缺点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挑错的人在批评他人的同时给予一丝一毫的关心与鼓励了吗?
尝试着去原谅他人,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能日益趋向不朽与伟大。面对别人的不足,我们习惯性地批评,却很少保留一颗宽容与原谅的心,想想李云迪那些美妙动听的演奏,那些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那些成功的瞬间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这时我们该做的是鼓励他,给他加油打气,祝愿他能重新站上更辉煌的舞台。如果想欣赏他那出色的钢琴演奏,就让我们宽容并原谅他吧!
其实原谅并不难,转换一下想法,往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如宋濂面对不务正业的学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还是写了《送东阳马生序》去鼓励、教育他的学生,给人一次机会,原谅他的过错也是提升自己人格的表现。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一份宽容与原谅可以让犯错者在肯定与支持的洪流中成长、前进,也能带领我们欣赏更旖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