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学优秀作文 > 《致东里书院序》作文

《致东里书院序》作文

作者:第一作文 来源:未知 时间:2021-12-23 字体: 手机浏览

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如窗外的栀子树,经历了成长的洗礼,消褪了倔强和无知蜕变成一树淡雅脱俗的栀子花,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夏的酷热是心的压抑,冬的寒冷却是心的冰封,而秋,一个素来被视为不吉的季节,是否就是心的扼杀呢?

青春舞台来来往往都藏尽了无边的忧愁,而这些忧愁却是人生路上成长的必修课。

曾经的自己在这时再也不会再洗耳恭听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教导,在成长路上,不再用眼看世界,学会用心观万物。曾经的自己豪言壮志过,不可一世过,狂妄过,放荡过,如今却宛然秋天的树,富含深蕴却宁静庄重,懂得了以前不懂。秋天的树在经历了春夏之后,面对最后度过的秋,面对最后度过的秋,终于领悟了成长是一门深奥的课,梭罗不也可以通过一片树叶而看出春夏秋冬吗?

也许朱自清也会发出天凉好个秋的感叹,忧愁,苦闷时心中的压抑无处宣泄,一阵秋风拂过,心中便觉飘飘欲仙,有时,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心情的。秋,有的人看到的是萧条,可当一个有了过去的人,一个有了故事的人,望着眼前盼望已久的秋,最容易起伤感而明理的情愫。也许细心的人会发现,秋天的叶,将它们解剖后会有一阵刺鼻的味道,我想,那该是他日日夜夜积淀出来的吧,到底是它的辛酸还是它的缠绵和无奈呢?树、叶都和人一样,都会有感情,都会有心中藏匿的秘密。无论是人,抑或是树,在经历了太多太多之后,看看眼前的秋,会豁然开朗,不会再烦忧,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时候,夏天妈妈总不让出去,说外面太热,中暑了就不好了,冬天,妈妈又不让出去,外面的雪太大,冻坏了怎么办?只有秋天,如天上的绵绵白云,给人温和感。秋风拂过,树上的红枣立即闻声而下。我喜欢秋天,我眼中的秋是潇洒的,更是逍遥的,从不会拘泥于其它。静的时候可以纹丝不动,动的时候可以让人惊骇。而我更喜欢它的静亦喜欢它的动,这样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秋,它也会有波动不平的情绪,这样不正是最真实的自我吗?

青春不仅是一本很仓促的书,还是一本内容丰富而改变人一生的书,它教了我们会成熟,从一颗稚嫩的心蜕变成一颗可以平静对待周围事的心。而秋正如青春后的宁静致远,那么不让人注意,却永远那么让人安心充实。

当心累了的时候,停下自己的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觉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国是一条射线

很久很久以前,我便在心中给国家下了一个定义:国家是一条线,有的国家是一条线段,有始和终两个端点,它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历史;有的国家则是一条射线,一端止于历史,一端则伸向遥远的未来。它留给人们的,有辉煌的历史,更有令人憧憬的未来!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它总是努力着,努力着,让自己没有第二个端点!让自己成为一条奔腾向前,永无终点的射线!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早在先秦时期,我华夏民族的老祖宗便说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至理名言,而他的后辈们便是这样做的。

沿着历史的长河顺流而下,历史便在那流年中再次显现:商鞅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的祖国,她不断探索,因为她有大理想,大报负,所以她不乎一时的曲折,她知道,目标只有一个,但路却不止一条,如果固守一条路,那总有一天,她会被危难的巨山挡住去路,让历史的长河成为一滩死水,让我中华自此被历史画下第二个端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日本鬼子投降后,知道我的祖国做了什么吗?

当西藏达赖制造事端时,知道我的祖国做了什么吗?

陈水扁闹台独时,知道我的祖国做了什么吗?

她没有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也没有处置达赖,更没有一怒之下进军台湾,骨肉相残。她用她博大的胸怀,包容了一切!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胸怀宽广者,才有资格做宰相,而我的祖国,用她宽广的胸怀,向世人证明,她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少年强,则国强

大雪没有冰封中国人的希望,地震更没有震碎中国人的脊梁,因为我的祖国有一群热爱她的中国少年,他们没有被灾难吓倒,相反,他们越挫越勇,因为他们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用稚嫩的双手扶直了祖国的脊梁,托起了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一定会很棒!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不停地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这样的中华,谁能欺之!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了一切罪恶,这样的中华,谁敢欺之!

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有一群能笑对苦难的儿女,这样的中华,谁忍欺之!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一条射线,不停地奔腾向前,向前

相处有道

在新的学校,新的学期里,赵明遇上了自己的新同桌。

彼时正是九月,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窗外的蝉聒噪得很,叫人心烦意乱。

当然这一切都没影响少年热血沸腾的心,他所见到的新学校的环境,可比他读的那小学好多了。一想到老同学在村里上完小学还得在村里上中学,再看看眼前干净整洁的教室,他松了口气。

新同桌走过来,是个戴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男生。赵明一下子站起:你好!我叫赵明,以后咱俩就是同桌了!

江楠。你好。那男生只是点了点头,坐下,拿着教课书开始翻。

赵明愣住了,眨了眨眼。是不是有点不对?新同学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也很不好相处的样子。

短短的几天,赵明发现自己的判断全部正确。在开学第一天的摸底考试结束后,满教室都是班里同学的哀号,其中自然有赵明。只有江南气定神闲地坐着,手里拿着本《古文观止》。成绩出来后,赵明拿着试卷,又瞄一眼江楠的试卷,真真是欲哭无泪。

他拿着试卷,腆着脸问江楠,可江楠眼皮都没抬一下。于是赵明一直问,一直问,不问到死不罢休。

江楠被磨烦了,耐着性子给赵明分析错误,讲解试卷,他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少的步骤解析出一道难题,赵明听着听着,嘴张着半天合不拢来。

他真是神一般的少年啊,赵明想,我要怎样才能和他成为好朋友,甚至是好兄弟呢?

他想起老师说过的话,与人相处之道,关键在于一个字:诚,诚实,诚信,诚心而一个诚字也无法概括所有,还得看这种诚意是不是能让彼此觉得舒服,也就是你们的相处是否适合彼此,如果你与他人能做到这些,那就是相处有道了。

赵明还是很茫然。怎么表现出诚而不显别扭呢?

接下来的一天,赵明表现得越发接近于讨好。江楠站起身,赵明就忙不迭站起来,你是要喝水吗,我帮你吧。你是要买东西吗,我帮你吧。你是要上厕所吗,我陪你去吧。

江楠烦不胜烦,最后以一句你太烦人。结束了这一切。

然后就轮到赵明头疼了。他一回家,就向老妈请教。老妈静静地听完,她只是微微一笑:他这样做是没用的,就算成功了,刻意讨好得来的也不会是真感情,最自然的感情才是最真的感情。

赵明听着听着,陷入沉思。

江楠发现粘人的赵明最近安分了许多后,想着终于可以松口气,然而他发现下节课是体育课。

就算是神一样的少年也有软肋,他的文化成绩遥遥领先,音乐课上那一手小提琴更是令观众如痴如醉。但是,他在体育上,连女生都比不过。

赵明看着脱下眼镜,才跑了200米就累得不行的江楠惊呆了,和他一样早早跑完的同学更是窃窃私语:

不是说那个江楠很厉害么,明明弱爆了。

啧啧,名字叫江楠,人也和个江南女子一样。

早已气喘吁吁的江楠跑过这边,也隐约听到了这些对话,他毫不在意。但他好像看到一个人默默走远,很像赵明。也对,发现很崇拜的人在另一面是个废物,谁都不敢相信吧。以后,连赵明都会疏远他了吧。也好,赵明的真诚,他担当不起。

同学的非议不算什么,早就习惯了。赵明也不算什么,也许只是以后多了一个非议他的人而已。就像以前。

我们要做永远的好朋友啊。

你这么弱,同学都在说你,我不想和你玩了。

他不想再承受那种失落。

他这么想着,却露出了苦涩的笑。

不过这一笑很快僵在了嘴角,因为他好像看到赵明在旁边陪着他跑。

戴上眼睛一看,还真是。赵明拿着一瓶矿泉水,一言不发陪他跑完全程。休息一会后,赵明把水递给他。

他听到赵明说:江楠同学,不,江楠,你是诚心对待体育课的吧,帮我分析试卷的时候,也是诚心诚意的吧。我也有一颗诚心,想和你做好朋友,好兄弟,好吗?

江楠半天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说好。

看到赵明,他不想想太多,彼此诚心诚意待对方就好,只要自然相处,不让彼此尴尬就好。

他江楠,似乎也懂得了什么是相处有道了呢。

我一定会担当起这一份友谊,他想。

灯光下的母爱

有人说母爱似风,驱走炎热:有人说母爱似雨,滋润万物:有人说母爱似火,融化冰雪。但在我看来,母爱就是那小小的莲花灯。

小时候,我十分怕黑,晚上几乎不敢睡觉,妈妈便给我买了一盏莲花灯,淡粉色如花瓣般的灯罩在灯光的照耀下,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照在天花板上,整个房间都被淡粉色的灯光笼罩。有了它的陪伴,每晚我都睡得十分香甜。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便被我丢弃在房间的角落,作为了一件装饰品。

临近中考,我每晚都要复习到很晚,压力也很大,我就突然想到了它,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开关,在灯光的笼罩下,仿佛有阵阵花香传来,给我焦躁的心一丝抚慰。可是从此,原本早睡的妈妈竟比我睡得还晚,妈妈的工作并不忙,可是每晚她都会找些事来做,有时给我检查作业,有时看书,有时看报,这样几天下来,妈妈变得十分憔悴,眼下有了黑眼圈,鬓角也浮现几根银丝,看着妈妈这样,我对妈妈说:妈妈,您先睡吧,不用陪我。妈妈只是摇摇头说:不用了,好好学习吧,别分心。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后,妈妈有事出差,空旷的房间中只有我一个孤独的身影,望着面前布满红叉的卷子,心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我突发奇想,想要闻一闻妈妈的味道,便跑到妈妈的床上,闭上眼,却被一个明亮的东西晃得无法入眠,睁开眼,那盏熟悉的莲花灯映入眼帘。霎时,万般滋味齐聚心头,泪水夺眶而出,眼前却浮现出一幅画面: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刚想入睡,却被刺眼的灯光晃得无法入眠,望着桌前埋头苦读的女儿,母亲便拿起桌旁的书,强忍睡意,开始阅读,而桌前的女儿却只知埋头苦读,忽略了身后母亲无私而又伟大的爱。猛然想起小时候这灯也是放在妈妈的床边,脑中浮现那几千个伴着灯光的日日夜夜,在那几千个日日夜夜中,妈妈又是如何入眠,瞬间,泪水浸湿枕边

妈妈回来后,我把那盏灯收了起来,妈妈问我为什么我只是淡淡的说不喜欢了,百般滋味却在心头久久不散。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亲情,可又有多少人为了亲人的爱不愿说,为了亲情的爱不愿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莲花灯,让亲情照亮我们的人生。

《致东里书院序》

商城故都,东里书院,万府之首,名满乾坤。受皇家以尊名,得圣贤而显贵。殊荣之师,有博古通今之识。莘莘学子,拥经天纬地之才。群英盛起,杰才辈出。百年书香,润炎黄子孙。光辉岁月,扬中华正气。承万古之遗风,接千年之重任。鞠躬尽瘁,辉煌再创。如蛟龙出海,虾兵蟹将莫感言。比麒麟飞天,满山禽兽尽低头。承蒙恩幸,高朋满座,喜得一纸,惭书一二。飞龙泳鲨,上有词宗诗祖。蓝田红日,前有尊师名长。幸得盛会,欢入名区,晚生无知,斗胆直书。

时年五月,春夏之交,枝繁叶茂,神清气爽,书香溢园,鸟语花香。临炎黄之故里,得遗圣之学府,浩宇天地之中,毗邻中原六府。金盘出川,薄雾朦胧,青鸟徐飞,紫气东来,霞光万丈。

嗟乎!书香虽满,景气虽盛,名师虽多,吾不发奋,纵有千才,无用之功。今,学稍进,识稍足,思稍正,神稍清。乏悬梁刺股之风,缺囊萤映雪之态,少闻鸡起舞之魄。

盛世神州,名校十中。当,承炎黄之正气,负华夏之重任,圆中国梦,畅华夏情。

呜呼!时将过去,盛筵难再。登高作赋,惭愧万分。盖夜郎自大,犹骄兵气躁。倾泻笔墨,畅所欲言。无感天高,不识地厚。请挥豪情,扬笔泼墨,各洒圣言。

痴迷书法

我是一个学书法近十年的孩子,可以说我是在墨香中长大的。我与书法有一种解不清的情缘,被它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为之痴迷。

我痴迷,为书法中字形的千姿百态而痴迷,也许你认为书法仅是将字用毛笔写出来而已,但我告诉你,你错了。在书法中任何字形都是有学问的,就连最简单的一点也有千种风情。在楷书中,一点就像一滴水,上尖下圆,宛如一位江南女子般温柔贤慧;在隶书中,这一点可就摇身一变,成了一支带有少量墨迹的刷子,它不要循规蹈短,不要被墨汁充满的厚实,却要放荡不羁的自由,要与众不同的骄傲,像一匹烈马,永远追求着没有疆绳的缚束,自由奔跑的快乐。而在柳体中,这一点似乎如大自然攀上亲戚,一副发芽柳条使劲上长的样子,让人感到生命的震撼。字形在书法中的百姿千态,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回味无穷。

我痴迷,为书法的人性思想而痴迷。其实在书法中,并不是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就像在装饰台前的手饰,即使都是钻石也会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记得香港回归时,老师曾很有兴致地用毛笔写了一个归字,但这个归并不是老师平时教我们写的那种。疑惑之时,老师一语道破机关。原来我们平时所练的归出自落叶归根之词,有悲凉之意,而今天老师所写的归则有回归之意,充满着喜爱之情。其实,书法就像一个书架,每一个字都是一本字典,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字的理解寻找字的写法。书法就是这样神奇,总能给我新的惊奇。就像一首经典老歌,即使听了几十遍,但每当它再次响起,却总能唤起我们新的撼动。

我痴迷,为书法穿越时空的功能而痴迷。每当我练字时,书法就会成为一座桥,一座通往古代,让我与书法名家们沟通的桥。透过宣纸,我仿佛看见了王羲之正在他的墨池边洗笔,虽然已是寒冬腊月,虽然池水冰冷无比,但他仍坚持练字,屋内一幅《兰亭序》正安静地躺在桌上,字体的坚韧有力似乎预示着它将来的辉煌;猛然间,我仿佛明白了什么是书法的毅力;瞧,那个挥笔如风的人是谁,他为何如此用力,为何那么有激情?写完了,他将笔扔在一边,凝视着自己的作品,满意地点了点头,甩手走了出去,身后留下一幅被后世喜爱的草书。一瞬间,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书法的豪爽。是书法教会了我怎样取得成功,那便是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十年中,书法早已溶入我的血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在当今如此发达的世界中,即使可以用电脑打字代替写字,我仍会铺开宣纸,倒一砚墨汁,拿起毛笔,再让墨汁慢慢浸入,在黄昏时分开始练字,与书法亲密接触。这将是一个永不会改变的习惯,因为书法使我痴迷。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net/a/227158.html

    上一篇:榆石村作文1500字

    下一篇:诚信——社会的基石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