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范文600字
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名叫黄泽元。有着一张每位中国农民都有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脸,手上布满了老茧,头发花白,也没剩几根,皮肤如树皮似的又老又干。看着没有一点能量,但挑水、挑粪等力气活都可以干,煮饭也是个好手。
他出生于1944年6月6日,今年已经76岁了。幼时,外公与外婆是两家长辈,指腹为婚,订了娃娃亲。
外公的前半生并不那么顺利。
说出来可能不信,20世纪40年代一个农村的人出过国,但他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打仗。在1964年12月外公参军,从安徽远赴云南,并在战场上与越南人真刀实枪地干过。至于更深入的我也不清楚,不知怎么回事,是外公将那段历史遗忘还是不愿再谈起,每次一提到便笑着挥挥手走了,当我想再一次深入的时候也不理我了。
那我只能问外婆了,她说:当初打仗的时候,他差一点就死了,特别险。也得知了他战友的死伤。我看到过他曾经的照片,很帅也很精神。
1968年外公退伍了,在湾址干船厂,经过妈妈翻译才知道是芜湖,至于湾址是之前的叫法。
外公在厂里很老实,他就是这么个人,还特别像犟,决定下的事情不愿改变。他在船厂待到退休回了老家,在家里帮助外婆种田,其实他不必如此,他每个月都有退休金,能够保持一家人的温饱。
在每次晚间播新闻的时候,他就将声音调最大,戴上助听器,离电视特别近,专心的看着。并且还有时与我分享他所知道的种种新闻。
这就是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也是传统手艺人
之前每次去外公家,在杂物间总能见到些奇怪的工具,问了妈妈后才知道这是外公做手艺活的一些工具和材料。是什么手艺这么奇怪呢?
妈妈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箍桶匠、木匠、铁匠、篾匠和泥瓦匠一起被称为五大匠人,且箍桶匠列居首位。外公就是当地有名的箍桶匠。原来如此,我想现在大概我们全校学生中也没几个听说过吧!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这项古老的手艺正在慢慢失传。
我的外公箍桶的手艺精湛极了,几块普普通通的木块加上几件简易的工具,配上精湛的手艺,经过刨制、拼合、打滑一般1~2天,一件精致耐用的纯手工箍桶作品就呈现在眼前。
箍桶的作品有好多种,比如农家乐大灶上的木质锅盖、茶盘、祀盘、饭桶等,我突然想起我家也有好几样,用得最多的是洗脚的木质脚盆,妈妈说这是她结婚的时候外公给她做的嫁妆。以前婚嫁还有这种嫁妆。我又一次惊呆了!虽然箍桶制品环保耐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它将渐渐失传,可我会把它铭记在心里我的外公也是传统手艺人!
我的外公
在我四岁之前,因为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没人照顾我,于是把我送到了远在湖南的外公外婆家,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四年时光。
印象中外公总是乐呵呵的,他是那样的好脾气,每当我调皮捣蛋的时候他就会拿着扫帚装着要打我,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打过我。
外公虽然是一个退休的工人,但骨子里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他特别钟爱自己的那几块菜地,仿佛一日不下地就浑身不舒服。只要天气允许几乎天天能在菜地里见到他的身影,而小小的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外公后面。他翻地我也跟着翻地,他除草我也除草,他浇水我也浇水。外公干啥我也依葫芦画瓢干啥,只是我用的是小很多号的小工具。
我记得有次我从外公的库房里翻出一把迷你的小锄头(现在我才知道那个锄头是专门用来移植小菜苗用的),大概只有那个时候我的手臂长。我无比兴奋地拿着这把属于我的小锄头,对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辣椒苗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顿乱刨,顿时土块、杂草和辣椒苗齐飞,接着我转过头一脸得意地对着外公:哈哈,你看,我也会干活了。外公当时的脸上可是表情丰富啊,他既心疼他宝贝的辣椒苗,又得照顾好我这个宝贝的情绪。总之,我至今无法描绘出外公当时复杂的表情。
那个时候老家少用煤气,大部分都还是烧柴火大灶。家里有一间柴房,连着那个大灶,每次我想过去烧火,都给大人阻止了。有次外公看我眼巴巴地在门口看着,把我拉到一边说:烧火对小朋友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你现在太小,绝对不可以乱动,在旁边仔细看看,千万不可以动手的!我看着外公先是往灶眼里塞了一把干草,然后用打火机啪的一声把干草点燃再用火钳往里捅了捅,最后加上他事先劈好的小木棍子,火瞬间旺了好多,整间柴房也明亮了好多。我乖乖坐在外公旁边的凳子上,火烤得我暖暖的。
令人记忆深刻的还有外公的摩托车房兼工具房。因为外公退休前是一个维修工人,那间房除了停着摩托车外到处都是各种工具,甚至还有电焊机和钻机这些机器。外公家的铁门,楼梯扶手,还有他买菜用的菜筐都是外公自己制造的,因为有这个手艺,外公没少帮忙左邻右舍修补些小东西。外公有两辆摩托车座驾,一辆新一些,看起来漂亮时尚,是外公带着我和外婆走亲访友用的;另一辆小一点的,别称狗崽机,已经非常老旧,而且每次启动时都发出如老黄牛一般的轰鸣声,这个是外公最熟悉的老伙计。两个菜筐挂在这个狗崽的车后座两边,蔬菜旺季,外公基本天天都骑着这个老伙计出去卖菜,这个老伙计我也是坐得最多的,小小的我坐在菜筐里,外公带着我出去兜风,蓝天,白云,还有特有的乡间泥土芬芳,和外公并不宽厚的背影,是我心底至今最美最真的风景。
前些日子听舅舅说,外公终于换掉了他那个老人手机,改用了智能手机。要知道之前不管谁劝说外公换手机,他都很固执地拒绝了。这次答应换手机的是因为卖菜时被人嫌弃没有二维码不能电子支付,这对于外公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辛苦种的菜卖不掉竟然不是菜本身的原因,于是乎我这70岁的外公在舅舅的指导下,申请了微信号幸福的老农,开启了微信收款。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用微信和外公视频通话,那肯定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
我的外公
外公今年72岁,看上去特别精神。他高高瘦瘦的,眼睛和嘴巴都很小,鼻梁非常高挺,就像外国人一样。可惜我没有遗传到外公的高鼻梁。
外公与外婆不同,外婆有一颗爱美的心。经常染头发,只要有一丝白头发存在,她就会把它染成黑色。外公倒是无所谓,头发全白了,也没见他有一丝在意。
外公是个比较固执的人。人老了,身体不行,就要吃药。他在网上买了个长方形药盒,药盒里有30个小格子,每个格子放几粒药丸。外公每天吃药的时候,就从一个小格子里拿出几粒药丸来。有一次妹妹顽皮,把所有格子里的药丸全都乱搞了一通。外公瞬间就生气了,把妹妹训了一通。随后拒绝了我来帮忙,硬是要自己放好。他去房间拿了眼镜,戴着老花镜一颗一颗把药丸放回原处。
外婆有很严重的洁癖。她认为,吃剩的东西是不能与其他垃圾放在一个桶里的。而外公就无所谓了,反正哪个垃圾桶不是垃圾桶,没啥区别。两人因为这件事还吵了一次架。场景如下:
我说过多少次了啊戴金鸿(我外公名字),你吃剩的东西要丢掉的时候能不能跟其他垃圾放在一起啊。放厨房的垃圾桶不行吗?多走两步不行吗?外婆站在厨房,特别大声地喊着,嘴里抱怨的话不停。
哎呦不要喊的那么大声好吗,就丢个垃圾有什么区别啊,烦死了。外公在客厅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用更大的音量回着外婆。
我叫你丢个垃圾都烦,你平常叫我做那么多事儿我不烦啊!外婆大声抗议,气得直跺脚。
烦死了,烦死了。
后来无论外婆再说什么,外公都不搭理她了。外婆只好自言自语着,嘀咕外公不好,不断重复。
尽管外婆每次都要说一说外公,外公还是无动于衷,自己该怎么扔还怎么扔,固执得像个老顽童。
外公有时候还真的像个孩子一样。外公总是喜欢带着妹妹在家里到处跑来跑去。外公似乎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老人家了。外公的腿本来就受过伤,跑起来一瘸一拐的,但还是照样跑。我们都不知道因为这个说过外公多少次了,但他还是该跑跑,该跳跳。甚至就算自己的手在不停地抖,还是坚持要把妹妹举高高。外公看着妹妹笑,他自己也笑,笑得眼睛都要眯得看不到了。
我曾看过外公年轻时的照片,是个妥妥的帅哥,乍一看像中英混血。如今的外公72岁,英姿不减当年,不过头发白了,皮肤松弛了,整个人的精神大不如以前。只是眸底的沉稳和慈祥,从未变过。
这就是我那个有些固执又有些孩子气的外公。
我的外公
我有一位可亲可爱的外公,他今年已经84岁了,他看着就很善良,每次见到我和姐姐,嘴边总是挂着微微的笑容。
外公比较瘦,他的头发几乎全部掉光了,只有头顶上还有几根白得发亮的短发,不算白的脸上被色斑、老年斑和各种不知名的痘斑划分着领地。虽然不太好看,但是他还是给我们很亲和的感觉,如果你握着外公的手还会感到很温暖,虽然他的手掌很硬,还会不自主地抖动着。
一次,我望着外公长长的波浪形的指甲,便拿来了指甲刀想帮他修剪一下。妈妈见了特别不放心,连呼朱俊丞,不要剪外公的指甲,你剪不好,外公会受伤的。我一脸失望的哦!了一声,准备放下指甲刀,这时外公却用非常信任和慈祥的眼神望着我,并伸出他的手说:你可以试试看。外公的眼神鼓励了我,我便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刀对准了外公的指甲,用力地按了下去,外公的指甲纹丝不动。第一次尝试没成功,我不服输,重整旗鼓,这次用两只手,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可是外公的指甲好像是一件盔甲般,刀枪不入。妈妈在旁边满脸担忧地看着我,外公也看了看我,并用另一只手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棒棒,你要好好吃饭,再长大点就有力气剪我的指甲喽!为什么外公的指甲会那么硬啊?我满脸疑惑地问外公,外公沉默了一会儿,幽幽叹了口气:是外公老了啊!这时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这就是我那平时省吃俭用,但是每年又都会给我和姐姐每人一个大大红包的可亲可爱的外公,我真的真的很喜欢他。
我的外公
打开柜子,勋章、奖杯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打开另一个柜子,一件件洗得发黄的老军装和一顶军帽一尘不染地叠放在里面。可见这位老军人多么珍惜他从军的时光啊。
这位老军人就是我的外公,他常常给我讲他年轻的故事。
在外公26岁时我妈妈出生了。有一年,外公放假赶回来给妈妈过5岁的生日。已经是很久没回家了,外公一回来就把帽子一摘,乐呵呵地抱起妈妈转了好几圈,逗得妈妈笑个不停。然后外公才想到带着妈妈和舅舅出门买糖,过生日当然要有礼物啦,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谁知道刚走到半路,外公的手机突然响起来了。也不知道电话里的人说了什么,只看外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身子马上站直,五指并拢,中指微接帽檐右角,手心向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对着电话大声喊道:收到,立刻赶到!挂断电话后,外公一手背着妈妈,一手抱着舅舅,直奔家里。回到家,外婆已经煮好了晚饭,正在摆放碗筷。但外公一言不发,放下哭闹的妈妈,戴上军帽,就奔出门外
这就是我的外公,一位尽职的老军人。
- 上一篇:书香,伴我成长演讲稿600字
- 下一篇:换位思考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