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2-10-02 手机浏览

《草房子》读后感篇1

站在仿佛无垠的田埂上,任凭清风吹着耳边的头发,闭上眼睛,我像是进入了曹文轩老师的小说里。那一幢幢闪着金属光泽的草房子后,是一大片翻卷着阳光的麦浪,在麦浪间,我看见了那个模糊而又年迈的身影。

她,是艾地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坚强的老人;她,是秦大奶奶。

她有自己的梦想;和丈夫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他们付出了汗水,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可惜好景不长,秦大过早的离开了人世。还未等麦子成熟,当地人就为了办学校,夺了她的地。我在对油麻地人生气的同时,也十分佩服秦大奶奶的韧性。她种了许许多多的艾草,把自己埋在对秦大无尽的思念和艾草浓浓的苦味里,可又有谁知道,她的心里苦。

她像一个孩子一样用各种行动抗着人们对她的不公正,我甚至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这个老人的无奈,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她对当地人的怨恨。可是,当那个学校的小学生不慎落水时,她却勇敢的挺身而出,改变了大家对她一直不太好的印象和看法。

从那以后,她竟然成了这里的守护神。照顾孩子们,关心老师们。在一次次的玩闹中,她变的越来越豁达,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太太。太爱这里的孩子,也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就是因为太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竟然只是为了一只快坠到水里的南瓜,她掉落了水中,

就这样离开的她所牵挂的一切。

艾草就像秦大奶奶一样,风雨也摧毁不了她,她有韧性,有毅力,虽然一生都被苦味包着,但她并不因此放弃,虽然从头到尾都不曾留下她的名字,但是她的形象已经深刻的印在我们的心里,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学生所缺乏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像秦大奶奶一样不屈不挠,舍己为人。这就是我读《草房子》的感想。

《草房子》读后感篇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草房子》。

作品写了男孩儿桑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六年生活。在这六年中,他目睹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优雅与悲怆,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这本书我已不知读过多少遍了,但每次给我的感受都是不变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要友爱,人多力量大,我们还得团结。

他们当时社会那么贫苦,那么贫穷,他们还知道那么刻苦的去奋斗,努力地去学习,而我们现在那么富裕,我们坐在宽敞、干净的教室里学习,有一名好的老师来教我们学习新知识,我们为什么就不知足呢?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去刻苦奋斗,努力学习呢? 我以后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草房子》读后感篇3

寒假里,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一本名叫《草房子》的文学小说。在这本书中有一位聪明、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桑桑,还有一位脑袋上面光溜溜的没有一根头发的陆鹤。

但是令我最感动的是秦大太太,她是拼搏几十年才拥有的土地,却被划成了油麻地小学,政府给了她新的房子作为对她的补偿,她却不同意,就成天去乡里、县里告状,后来大家都拿她没有办法就在学校的西北角又给她划了一片土地。她得到这片土地后又开始了报复计划,她养了一些鸡、鸭,等它们长大了就放到油麻地小学去骚扰那些孩子,鸡、鸭在走廊里乱叫,本来有朗朗读书声的校园,却变成了鸡、鸭的乐园。鸡和鸭在班里面小便、睡觉??经过一段时间后,不知怎么她感到了自己的这些行为有些不妥,就开始转变了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学校里有一块蔬菜地,为看好这片蔬菜地日夜坚守,很令人惋惜的是有一天秦大奶奶为抱起河里的一个南瓜而不幸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这样桑桑眼中的一位奶奶离开了他。当桑桑检查出病情的时候,他的爸爸带着他东奔西跑,四处寻医,最终在江南的小镇上找到了治桑桑病的专家,就这样桑桑的病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它有你小时候的梦想,有你玩耍的回忆,但是有些人的童年是不愉快的、他的童年充满了悲伤。

通过读《草房子》这本书描绘的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以后我会

多看课外书,不但自己明白了道理,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