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班教案范文(精选5篇)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小猪一次次地让一些动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饼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动物们的牙印,以此找到那个趁自己睡觉而偷咬自己大饼的动物。该绘本语言重复简短,画面夸张形象,而且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不同动物的不同牙印。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紧紧抓住”齿印”这个线索,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在这块大饼上留下的不同齿印,从而帮助小猪找出这个咬大饼的真正”小偷”,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对于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让孩子们在”设悬–释悬–设悬–释悬……”这样的结构下逐步深入,这样的方式也使得重复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变得生动有趣。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参加分享活动,一起品尝饼干,观察比较自己和别人的齿印。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受不同动物的不同齿印,并能进行匹配活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体验阅读的快乐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谁咬了我的大饼》PPT。
2.动物图片及咬过的饼干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测想象,激发兴趣。
1.出示圆形,猜测。”看,这是什么?”
2.迁移想象。”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二、看看说说,阅读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激发阅读的兴趣。
”有一只很胖的小猪……等它醒来,咦?怎么了?”
”会是谁咬了它的饼干?”
2.感知小猪询问小鸟的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部分内容。
(2)提问:”小鸟咬出了什么形状?原来咬出的是什么形状?是小鸟咬的吗?”
3.感知小猪询问小兔的故事情节。
(1)感受角色,询问小兔:”谁来学学小猪问问小兔?一起来学学呢。”
(2)比较齿印:”哪个是小兔咬的?比比原来的呢?”
4.感知小猪询问狐狸的故事情节。
5.感知小猪询问鳄鱼的故事情节。
6.感知小猪询问河马的故事情节。
7.感受有趣的故事结尾:”小猪咬的在哪里?原来的牙印在哪里?现在你们能告诉小猪谁咬了它的饼干了吗?这是只怎么的小猪?”
三、观察齿印,进行匹配。
1.出示有齿印的饼干图片,观察并表达出是谁的齿印。
”这些饼干怎么了?””没有吃完的饼干应该怎样?””这些饼干都是谁咬的的?”
2.幼儿进行匹配活动。
”仔细看看你手中饼干上的牙齿印是哪个小动物咬的,将这个饼干送个那个小动物,并告诉它吃东西要吃完,不能浪费!”
3.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匹配是否正确。
四、品尝饼干,感受自己的齿印。
”小动物们都吃到了饼干,你们想吃吗?小猪也给你们送来了饼干……”
活动反思:
《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猪的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小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又圆又大、果然、不信你瞧等。
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大胆用语言进行描述。
3、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幽默,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实物大饼制作PPT课件大饼活动教具、图片:小猪、小鸟、小兔、狐狸、河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大饼引出活动。
1、T:这是什么?吃过吗?味道怎样?
2、T:有只能干的小猪也做了这样一个又圆又大的大饼,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示课件前两张引出故事起因。
1、幼儿边看图片边听教师讲述。(一只小猪做了一个又圆又大的大饼,做完大饼小猪太累了,就躺在大饼上面睡着了。可是一觉醒来发现……咦,大饼怎么样了?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幼儿猜测)
2、教师边操作大饼教具边走到幼儿座位问个别幼儿:“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不是我”让幼儿初步感知句型。
三、教师一次出示小鸟、小兔、狐狸、河马的图片边操作大饼活动教具边引导幼儿观看动物的“牙印”,理解故事内容。
1、T:到底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一口呢?我们一起去问问小猪的朋友们吧!
2、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T:瞧,小猪的朋友都是谁?
3、T:快来帮帮小猪问一问小鸟吧!怎么问呢?(学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4、T:小鸟咬了一口大饼,它的牙印是怎么样的?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操作大饼教具,并利用象声词“咔嚓”来增添动物咬大饼的动感,并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牙印,学说:不是我,我的牙印是这样的)
5、它的牙印和大饼上原来的印子一样吗?是小鸟咬的大饼吗?(学说:嗯,果然不一样)
6、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描述其他小动物留下的牙印。尝试学说它们之间的对话。
四、教师出示大饼从开始到最后的残缺图请幼儿将牙印与动物一一对应,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
1、T:小猪做好的大饼是什么样的?醒来以后大饼变成了什么样子?当它问完伙伴后大饼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2、游戏:找牙印教师请幼儿将动物图片放在相对应的牙印上。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大胆用语言进行描述。
五、教师边放课件边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与幽默。
1、T:到底小猪的大饼是谁咬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
2、小结:你们喜欢这只小猪吗,回去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教师带领幼儿跳《饼干歌》离开活动室。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并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通过倾听故事、看图、游戏等形式匹配动物嘴型与牙印。
3.尝试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三角形、圆形、方形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牙印是什么。
课件准备:《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视频;“连一连”图片。
纸面教具:《动物们的牙印》。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频/图片让幼儿感知嘴型与牙印的关系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一、二段,引导幼儿观察小鸟嘴型与大饼上的牙印。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三、四段。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五、六段。
4.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七段,引导幼儿知道是小猪自己咬了大饼。
二
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熟悉故事内容模仿故事对话
――你喜欢哪只小动物?
――你能模仿它的对话吗?请你试一试吧。
三
出示情景图片引导幼儿配对牙印和动物嘴型
1.请幼儿观察不同饼干的缺口形状。
2.引导幼儿将不同缺口形状的饼干与对应的动物头像相连接。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能大胆用语言进行描述。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3体验阅读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四、活动准备:1.小动物们的图片,大饼和被咬的大饼图片
2.《谁咬了我的大饼》绘本PPT
五、活动过程:
一、
课前律动手指操手指变变变
二、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对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本很好看的绘本故事故事名字叫《是谁咬了我的大饼》下面请跟老师一起来看
出示PPT1封面
这是什么呀?饼,哦这么大的饼呀,大饼是什么形状?
PPT2
他是谁,在干嘛?为什么睡在大饼上?这个大饼是他做的吗?
出示PPT3
小猪醒来发生了什么事?发现大饼有什么不同?小猪看着大饼在想什么呢?小猪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呀?小猪到哪去了?
出示PPT4
小猪看到了谁?问了小鸟什么?小鸟又会说什么呢?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又有什么?哦大饼有什么不同?哦原来是小鸟咬的,小鸟咬的是什么形状呢?那这个大饼上的牙印是小鸟的吗?哪里不一样呢?小猪一看真的不是你呀。
二、完整的读绘本(1一5页)
1.小朋友们,从刚才读的绘本中你们知道绘本的名字是什么吗?《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故事里面说的都有谁?说的真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回
忆一下这本绘本,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绘本故事中小猪问了谁呢?幼儿说出
一种动物,小结:通过动物图片的出示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了解到了
一些动物的嘴巴形状特征。)
2.请幼儿根据排列好的图片发现小动物嘴巴形状的特征
三、玩词句
学句式:….咬…..
游戏一、找秘密
2.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找一找这些话里的秘密。
(1)我咬了一个苹果。2、他咬了我。老师说了2句话,你发现了这2句话的秘密吗?对了,
这2句话的秘密是每句话都用了…咬….
小朋友们你记住了吗?你会用…咬…说一句话吗?小朋友们你记住了吗?那请小朋友们
课后和爸爸妈妈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2)出示图片认识理解“好大“词的意思并说一句话。
四、练思维
小朋友们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猪发现它的大饼被咬后问的是谁?(小鸟)
小任务:
请小朋友回忆后,在我们的表当中把我们学的绘本《是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些小动物中小猪问的是谁,请小朋友们帮这个小动物涂上颜色,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棒了!
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x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3.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卡(小动物、大饼)、饼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
1.教师出示大饼,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闻闻看,香不香呀)猜猜看这么香的饼是谁做的呢?(幼儿猜测)
这个香香的大饼是小猪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猪做饼。(和和面,搓搓圆,擀面杖擀一擀,大家一起加油哦)
2.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
师:小猪做完饼太累了,就怎么了?你们知道他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了?(引导幼儿充分想象,猜测各种可能发生的故事情节)
二、讲述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
1.教师巧妙的偷偷拿掉大饼粘合的第一部分,留下齿印。
师:咦?大饼怎么了?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2.出示小鸟图片,教师模仿小猪语气,向小鸟询问。
师:①小猪碰到谁了?你们猜,它对小鸟说什么?
②大饼是小鸟咬的吗?为什么说不是小鸟咬的?
注:引导幼儿注意句式“x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在讲述到小鸟咬大饼的情节时,再将粘合的一部分大饼拿掉,留下小鸟的咬痕。
3.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1)依次出示小兔、狐狸图片,不断拿掉大饼的粘合部分,留下不同齿印,再通过重复句式的对话和不同咬痕的线索,引导幼儿猜测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x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出示鳄鱼、河马图片,教师直接将图片放置相对应的齿印旁,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这又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问一问鳄鱼和河马吧!
(引导幼儿讲述,用完整的语句表述:“x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你猜出来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吗?
4.幼儿观看PPT,完整欣赏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
帮助幼儿继续巩固复习句式:“x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啊?
三、看一看,自己的牙印
以小动物和小朋友分享饼干为情节,请幼儿边吃饼干边观察自己的齿印、同伴的齿印。
师:今天,我们可爱的小猪还做了好多的饼干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1)看看自己牙印并说一说
(2)看看同伴的牙印说一说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