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3)教师引导:李白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里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
(4)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引导学生读这两句话的时候,要读得轻一点,把作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情读出来。
(5)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四两句。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站在高楼之上之所见,借助大胆的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的写出了山寺楼阁的雄伟。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这首诗要求书写的“危、敢、惊”三个生字。
2、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
“敢”是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左低右高。右边是反文旁,四画,不能写成三画。
“惊”也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竖心旁的笔顺是点、点、竖。
3、教师示范书写“敢、惊”两个字,边书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破解课题
师:今天呀,我们来猜一个大诗人,他写了很多古诗,被称为“诗仙”。他是谁?(出示李白头像)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另一首诗《夜宿山寺》。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
师:注意“宿、寺”平舌音。跟老师读,我读一遍你们第三遍。我们来一起读读课题。
师:“宿”——的意思是“住”。所以有个词是“住宿”。
师:“寺”的意思呢?同学们猜猜,对“寺庙”。
师: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李白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师:再给你的同桌说说。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这首诗,请同学结合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大家读的特别认真,谁来当小诗人给我们读读呢?(请两个孩子)
师:注意“辰”翘舌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认识这个字呢?
生:早晨的“晨”去掉“日”
师:你真善于学习。
师:除了“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我们识字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比如“惊”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组词。(抽两个学生说说)
师:同桌相互再读一读这首古诗。
师:你们读地太投入,我都舍不得打扰你们了,我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来配合读好吗?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面的。我们再来换换读。
师:读五言诗的时候,前两个字后面要停一停,诗的节奏美就出来了。
师:在书上画出节奏,试着读一读。
师:读诗就像唱歌一样美啦,我们来拍手读读。小手伸开
师:能不能再加快速度呀,再来!
三、体会诗意,体会“危楼”(楼高)
师:你们读得真好,个个都像小诗人。
师: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李白沿着陡峭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寺庙——好高呀!
师:高的和云彩接到了一起,你从第一行诗哪儿看出寺庙很高呀?
第一句
师:你从“危楼高百尺”的`“高百尺”看出来的,大约有现在10层楼那么高,很高很高!
师: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比如李白在“飞流直下三千尺”也用了夸张的写法。你能读出很高很高的感觉吗?
师:危楼——高——百——尺
师:来,男生试着这样读一读。
师:女生能把寺庙再读得高一些吗?
第二句
师:下面诗句还有表现寺庙高的?啊,你从“手可摘星辰”看出寺庙高。
师:我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来我们一起来试着摘天上的星星,看头顶上有一颗星星,啊,那左手边也有一颗星星。这寺庙真高,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师:抽生读,大家齐读。
师:这种感觉有多美妙呀,伸手就能抓到星星,星星真的能摘到吗?师:不能,看来这里也用了——夸张的写法。
师:快让我们加上动作读一读吧。(师加动作读“手可摘星辰”)
第三句
师:你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出来的。天上的神仙好像在我们身边,不能大声说话,不然会吵醒他们。
师:怕吵醒他们,快来告诉身边的人,读出来?
师:你提醒的声音太大了,再来——
师:可以再低一些吗?神仙们在睡觉,不可以大声说话,再试试——
师: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
师:孩子们真会读诗,老师知道读这么好,是因为你们理解诗意。
师:还可以从哪知道山寺很高?除了文字我们还可以从?你观察真仔细,从书上的插图看出星星就在身旁。
师:看来书上的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古诗。
师:由此可见,这寺庙真高呀,现在有没有理解“危”是什么意思?
师:是“高”的意思。
师:我们来看看“危”字(画出来),在最初的字形中,上面的角字头多像一个跪着的人形,而这个人就跪在高高的山崖之上。相信同学们现在对“危”的理解更深了吧,
师:小手伸开,跟丁老师写这个字,注意从上边的竖中线起笔。半包围的里面,横折勾,竖弯钩,这个就像个长长的尾巴,勾朝上。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练习写一个。我们知道了“危”是高的意思,“危楼”就是“高楼”。
师:理解了寺庙之高,能不能把他读出来呢,让我们一起试试。(师展示朗读)
师:啊,我发现已经有小朋友可以不看书了,打着节拍一起背一背。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篇3
设计理念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在把文学欣赏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设计特色
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情境,引起共鸣。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自主、生动地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学会诗中的4个生字和3个认读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山寺很高。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危”及两个“高”字的意思。
★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及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行吗?(师生对诗)
2、对话导入:大家会背这么多的古诗,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你们愿意吗?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诗人
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一首《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令人感动。人们都爱读。故此,人们称他诗仙。
2、揭示课题
⑴这一天,诗仙来到一座大山前,他抬头一看,啊!好高的山,一眼望不到顶,如插入云里一般。此时,天色已晚,李白决定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中。他奋力向山顶爬去。爬到了山顶,呀!眼前竟然是这样一番景象,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成了一首古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
师:(给宿注音)《夜宿山寺》中“宿”,就是住的意思。‘寺’就是庙宇,和尚住的地方。‘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在诗的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之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多巧妙呀!手指板书:时间——夜宿、地点——山寺)
来,再读一读,把题目中的意思清清楚楚地读出来。(教师可以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停顿)
接下来,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把这称为学习古诗的“秘诀”。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去理解其中一句。
三、新课
1.师:李白在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来学习古诗。
2、出示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古诗,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方式:以学生读做为检查的方式,达到正确、流利
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想读读古诗吗?
指名读
评价:正确(出示课件——诗中的这几个生字,他读得多准确呀!你们也像他这样看准拼音,再读一读!)
读音不准(哪个字音还不准确,你们也再练一练)
再指名读,评读:你最欣赏他哪里?你再读一读!(结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情况,适时提问:
尺——高百尺(尺,长度单位同学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米和厘米,用手比一比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老师告诉你一尺有这么长!那高百尺有多高呢?在古时候可真得是太高了!)
星辰——摘星辰(星辰是指什么?诗中说可以摘到什么?来,大家做一个摘星星的动作。(瞧,有的同学手伸得可高了,看样子,要摘到天上的星星可不容易!)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写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篇4
《夜宿山寺》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出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等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在设计课程时,我用两首李白的诗句导入,引导孩子认识李白,接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孩子根据节奏读好古诗,中间指导孩子用一个主问题来探讨,“你从哪感受到山寺的高呢?”在学生的回答中讲解古诗,最后诵读古诗。
但是整节课下来,老师说的太多,课堂更像是引导孩子学习,并不是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在课堂上,应该抓住寺庙之高,逐步引导学生找句子或词语,看插图,说真实的感受,哪怕小孩儿说的语言不连贯,只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就鼓励。再鼓励小孩儿把这种体会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整节课应该在在找词句,看插图,谈体会,读诗文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一定要利用好课文插图来学习。
设计之外,还应该在课堂上再放开些,亲切些,循循善诱,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