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写作范文

精神关怀(收集3篇)

来源: 时间:2024-06-24 手机浏览

精神关怀范文篇1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政治课教学

一、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在我国农耕社会,由于教育的“重道轻器”,使得“君子不器”的观念深入人心,读书人只屑于坐而论道、也只会坐而论道,落得一个“百无一用是书生”无奈和被诟病。这种“重道轻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片面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技发展缓慢,社会进步迟滞。而在“科技理性与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现当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法则、社会分工和就业目标所切割、所支配、所驱使,人才培养越来越被“实用主义”和“科技主义”所支配,教育片面追求“合格螺丝钉”的目标,而越来越偏离“合格人”的目标。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和短视性越来越明显,而教育的人本性、公益性、终极性越来越被削弱甚至忽视。

“重道轻器”、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坐而论道”式的教育不行,以“合格螺丝钉”为目标的功利性、工具性的实用主义教育当然也不行。真正的教育,不但应传授受教育者生存的技能,更应给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让受教育者明白生存的意义;不但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物质富足,而且更使受教育者打到精神归宿。所以,单纯以传授谋生手段而进行的教育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为它只停留在谋生手段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生存意义的启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架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缺少人文关怀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教育是要塑造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内心关系,和谐发展的人,经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性、终极性人生问题的政治教学更应如此。

二、以人文关怀精神对待政治课教学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类文化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情感、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等的关注。人文关怀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应塑造的核心精神。政治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和精华,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学生前途命运,必然要以人文关怀精神贯穿始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第一,深入挖掘课程本身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十七岁中学毕业时,在其《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青年马克思以天下为己任的无与伦比的人文关怀精神。其实,整个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古今中外,再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具有如此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而政治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服务祖国人民为根本指向的修己尽忠、经邦济世的科学,里面所蕴藏的道理、所提倡和坚守的原则,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有位政治家说“政治是最高智慧”,所有政治课中蕴含着人类最高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如果不能在政治课教学中挖掘出课程本身深厚的人文意蕴,只是生硬地、空洞地为讲课而讲课,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枯燥的、令人生厌的,从而很难吸引学生,当然学生就不喜欢。

第二,对政治课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

政治课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主要靠政治课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去发现、去讲解和阐发。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其自身就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我们知道,在延安时,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去讲课。所讲的课程,是一些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而当时听讲课的学生,大多是未读过书的农民出身的军人,总体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的讲课,学生不仅爱听,而且非常受启发,甚至觉得的课讲到他们心坎里去了。讲课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将政治课和在场每个的人生存环境、生活境遇紧密结合,从而讲得非常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同样,现在学校里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教师,讲课绝不是从一个政治教条到另一个政治教条,而是娴熟运用其丰富的文史哲政等方面的知识,广征博引、融会贯通、寓政于文、润物无声地讲授。只有政治性而缺乏思想性、人文性的政治课学生不会爱听。所以政治课老师,一定要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研究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加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第三,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近年来学校包括政治课教学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都不太理想,除了与社会大环境、教师素质等有关外,更与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密切相关。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文理科过早分家、由于社会生活的日益工具化、感性化、消费化和快餐化等原因,从整体上看,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厚重的、严肃的、抽象的、终极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兴趣程度。为了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政治课教学的深彻而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就必须各种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点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政治课教学就必然要防止以下不良倾向:一是过于工具化的倾向。所谓过于工具化就是过分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而忽视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这种倾向是极不利于学生和谐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过于工具化的倾向,使得包括政治课教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越来越被边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使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很容易陷入迷茫甚至走上歧途,同时还使许多学生由于缺乏人文底蕴而生活单调,甚至迷恋于低级趣味而无法自拔。二是过于媚俗化的倾向。就是老师过于迁就、迎合和讨好学生的倾向。如前所述,较之于以前的年轻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更喜欢工具化、休闲化、娱乐化、感性化、快餐化甚至解构化的东西,而对真正严肃的、厚重的、抽象的、经典的、终极的东西找不到感觉,不感兴趣。不仅如此,由于受社会消极现象和“西化”影响,许多学生对政治课教学不感兴趣甚至比较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上课,学生爱听什么就讲什么、学生喜欢什么活动就搞什么活动,使得课程的质量和含金量大打折扣。有些老师的讲课,尽管学生评价很好,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无益甚至是破坏性的。政治课应当讲品位、有坚守,对一些真正严肃的、高雅的、经典的东西不但不能因为学生不爱听而削弱或取消,相反,更应当强化。对真正严肃、经典和终极的东西,该灌输的还得灌输、该熏陶的还得熏陶,时间长了,自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品味和人文素养。

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引导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精神的政治课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政治课。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精神关怀范文篇2

一、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中特殊重要的岗位。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叫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想胜任班主任工作,就需要逐步走向专业化。

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涵——“精神关怀

作为“精神关怀者,他所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班主任以精神关怀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一)什么是“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就是要从精神上关心人,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引导人,使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生命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终生幸福的人。

(二)为什么要强调“精神关怀?

既然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又必须建立在健康精神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就要关心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丰富和完善起来,从而能够成为会创造人生,会享受幸福的人。

(三)怎样实施“精神关怀?

1、走近学生

(1)了解学生是教育的起点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欲窥童子心,更下一层楼。

(2)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要理解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童心。

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2、认识学生

(1)学生是主体的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发展就意味着不成熟和不完善,只有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只有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因此,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人。

错误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都是在错误中不断成熟起来的。

(3)学生是有个性的人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只有充分张扬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4)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人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不同的,在儿童世界里出版的“字典中是找不到“静字的。

(5)学生是喜好模仿的人

作为“重要他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学生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以班主任为楷模。

(6)学生是富于情感的人

人的学习应当经历这样的过程:从想学习,到爱学习,再到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要会学习,首先要爱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关怀学生

(1)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忽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

教育者要善待每一颗渴望关爱的心灵,任何人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忽视!

(2)尊重学生的自尊自信

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

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他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3)信任学生的自强自立

魏书生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班主任工作banzhuren.cn)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4)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一个人如果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那么,任何人都帮不了他的忙;但如果一个人上进心迸发出来,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5)启发学生自己领悟

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导师的时代正在来临。

(6)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

英国教育家欧文说过:“宽宏精神是一切精神中最伟大的。

宽容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它是感化学生的良药,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7)让学生接受必要的惩戒

惩戒也是一种“精神关怀。我们主张教育中要有惩戒,但是惩戒必须让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惩戒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8)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与公正是千百年来成人世界的不懈追求,儿童世界同样也有此需求。

精神关怀范文篇3

据2006年10月从卫生部的报道中获悉,我国目前共有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总负担的20%。此外受到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高达3000万,所以说这是应该引起全国人民特别关注的事情。在所有精神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是抑郁症。抑郁症有轻、中、重之分,大概有2/3的患者属重度抑郁症,其中导致最严重的不良后果是自杀,约占重度抑郁症患者的15%。但由于多数患者的病耻感(看精神病耻辱),所以影响了很多患者的就医。在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目前存在的“三低”:一、知晓率低如对多数人的抑郁症状未引起重视。30%以上的患者从未就诊。二、知识度低漏诊者达30%以上:三、治疗率低在综合医院中接受合理治疗者仅占10%,因为克服病耻感对很多患者都是一种勇气。专家指出,在我国所有精神病人都是最弱势的群体,精神病人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歧视与攻击,远远多于他们对正常人的攻击。而社会歧视又导致了患者病耻感加重社会隔离,使患者更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慢性化,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康复和回归社会,所以精神疾病患者特别需要社会、家庭的关爱与帮助。

春天容易诱发精神疾病的原因

1.春天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加上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易引起人体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和疾病缠身的老年人,尤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

2.病人机体内褪黑素的相对缺乏,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3.患有精神分裂症等宿疾的病人,没有遵照医嘱维持治疗,擅自停药、减量或换药。

4.心理压力过大,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及社会适应不良等。

春天容易发作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多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失眠多梦;出现一反常态的性格改变。无缘无故发脾气,情绪易激惹,见人见物都感到不顺眼,一件小事也常纠缠不清;孤僻,不与任何人交往,对家人和亲友冷淡;敏感多疑,或有离奇古怪的无目的的行为:话特别多,爱管闲事;或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或思想混乱。胡思乱想。出现幻听、幻视、幻觉:记忆力下降,办事丢三落四,工作能力明显减退;或出现谩骂、伤人毁物等攻击行为。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失调病症,多表现为沉默寡言,总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尤其是本来性格开朗的人出现特别的情绪低落,更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考试焦虑症考硕士、考博士都在春天,决定“命运”的考试,会导致考生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或过度用脑可能造成学生神经衰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烦躁易怒等症状,甚至出现要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

疲劳综合征表现为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郁闷压抑,多梦失眠,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症状。

给你一张快乐处方

有较重的心理压力时,不要总憋在心里,最好找适当的方法发泄出来。必要时应找心理医生咨询治疗,在心理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每天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坚持1~2个小时。特别是春暖花开的艳阳天,宜多参加一些室外运动,如去春游踏青等。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朋友聚会,多与亲朋好友及同事沟通。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重塑自己的性格。加强护理和预防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会。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全面康复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这是康复的准则;而回归社会则是康复的目标和方向。

1.精神病人的康复期,或过去有精神病史的人,在春季应特别加强自我保健。如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极高,而药物治疗依存性差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断治疗、复发率高的首要原因。所以,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使患者明白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特别是在康复期的精神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决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

2.在病人的康复期,若能做好家庭护理,不但能巩固治疗效果,还能防止疾病复发,促进疾病的康复。所以,家属和亲友应给予病人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尤其是在心理方面,要对病人多进行疏导,尊重病人的人格,帮助、同情和理解病人,提高病人的自信和自尊,鼓励病人与社会交往,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因素的影响。

3.在精神病人的康复期,生活上要多给予照顾。避免过度疲劳,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让病人少吃辛辣刺激与容易引发大脑兴奋的食品,如浓茶、烈酒等。

4.对精神疾病患者要重视进行生活、学习、工作方面行为技能(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入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的康复训练,努力使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5.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注意调节好孩子的考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