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收集3篇)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kg/hm2,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6]刘永安,刘雪峰,郭坤友.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应用技术[j].大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篇2
1.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概念
这一种植技术是在三垄栽培技术的优势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基础上适当的减小行距,扩大株距,促进群密度的增加,利用现代化的空间,改善植株群体的布局,使其更加合理与科学,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实现了我国大豆密植的种植产量与效率。下面就对其优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下该技术的推广价值。
2.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优势
一直以来,大豆都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不仅满足我省大豆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全国大豆的供应,甚至远销海外,我省的大豆在世界都是知名的,但是近年来种植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关部门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就是一次创新。
2.1密植新品种的研制促进产量的提高
前几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备案分局科研所与北安市华疆种业曾经做过一次实验,研制出了北疆96-711产品,从试验数据和试验情况来看,对提高大豆种植的产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这一品种与传统品种相比,具有早熟、高产、高油的特征,而且大豆杆的强度与韧性非常好,非常适宜密植,而且比较喜水;通水具备较好的抗旱性,而且耐贫瘠的能力较强,比较适合我省的情况,在进入到成熟期后,迅速脱水,减少成熟时间,另外,该产品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比较适宜机械收获,可以提高收获的效率。
2.2与我省的土壤情况十分相符
大豆密集栽培技术比较适宜土壤肥沃,含水量较多的地区,我省的环境跨度大,经过测试,土壤的有机含量较高,约为4.15%,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呈微弱的酸性,比较适合豆科植物的生长。我省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无霜期的时间较长,大概约为95-110天,年平均降水量大概在450~550mm。从这些数据来看,种植大豆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我省多以草甸黑土为主要土壤,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是大豆生长的最佳环境,这也是我省大豆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传统品种相比,新品种的种植将会使产量与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3大垄密植技术的产量增加
大垄密植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与三垄栽培相比,大垄栽培工艺的垄距大概在105cm,在垄上播种4行的大豆,中间宽行距约为20cm,两边的小行距约为12cm,从种植情况来看,保苗率大概可以达到40~42万株/hm2。但是三垄栽培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三垄栽培的垄距约为70cm,垄上种植双行的大豆,最终保苗30万株/hm2。可见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加大豆的产量。
2.4田间管理
任何的种植技术都不能忽略田间管理工作,以我省的气温为例,在进行大豆种植的季节,首先要温度大概稳定,约为5-7℃的时候方可进行播种。在播种的时候必须要提前处理好土壤及种子,播种初期要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进入到开花初期则可以适当的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进入到开花盛期,适当的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主要是为了防止大豆植株发生徒长、倒伏与花荚脱落的现象。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也可以采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在生育过程中要进行3-4次的中耕。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5收获期的管理
进入到大豆的收获期,大豆种植管理人员不能轻视,除了要做好收获工作外,要注意与上一年的收获相比较,同时要做好土地的平整工作,为下一年的种植奠定基础。
首先,产量要较传统方法有一定增加完成上述工作后,等待收获,一年的辛苦即将看到收成,从产量来看,采用大垄密集栽培技术的方法要比传统方法收获更多,而且其收获期短,效率高,因此,这一方法在未来的种植中也值得推广。
其次,经济效益上得到很大提高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这一工艺后产量迅速增加,这也使得经济效益提升,这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大豆栽培技术种植方法范文篇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kg/hm2,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