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收集4篇)
备课组长工作职责通用篇1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最基础组织。教研(备课)组的活动由教研组(备课组)组长具体领导和组织。
(一)期初制定教研(备课)组学期、学年工作计划,确定教研活动的目标内容、指导思想、具体措施等;平时按照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研训活动;期末进行工作总结。
(二)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用书;研究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研究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组织开展学科测试的命题、阅卷及质量的分析工作。
(三)组织开展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实践经验的学习活动,关注学科领域的改革动向,定期开展宣讲型、共享型等信息交流活动。
(四)组织开展学科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学习活动;承担对外公开课教学的筹备、组织和接待工作;做好学科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组织工作。
(五)发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学期(学年)教研专题,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开展实践研讨活动,并及时做好研究课题的申报、研究资料的积累、研究专题的总结及阶段性成果的评估、推广工作。
(六)主动、积极地关心、支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鼓励不同类型的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组织参加、开展校内外学科竞赛活动。
(八)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学教研任务,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教研常规要求,在教务处(教科室)的组织下,定期检查、评估本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内外辅导及学习、教研等工作,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备课组长工作职责通用篇2
一、在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领导下,对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期初负责组织全组教师制定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大纲精神的'学科教学计划和备课组学习活动计划。
二、抓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每次集体备课要有明确的主题、中心发言人和集体备课记载。通过探讨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要明确教学目的、双基内容、重点、难点、关键问题的处理,教法学法设计等。备课组坚持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统一复习、统一检测。
三、配合教研组组长,开展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认真组织观摩教学,互相听课和评教评学,每期听课15节以上并组织教师评课,。
四、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全组教师做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期中、期末检查本组教师教案两次。
五、命好期中、期末考试题,组织教师搞好阅卷、评分、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工作。
六、组织好本组的学科课外活动(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等),对全期活动作好科学、具体的安排,检查落实。
七、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本组教师;在业务上做好“老带新”的工作,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八、协助教务科,作好教师因工、因病、因事请假的代课安排工作。
九、定期向教研组长报告工作。
备课组长工作职责通用篇3
1、根据学科教研组工作要求,制定备课组的执行工作计划。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负责按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进度及疑难问题及时与教研组长沟通。
(1)备课组整体工作目标
a、落实教学基本目标
b、落实教学要点的思路、措施
c、确定交班考试成绩目标
2、按时组织好集体的备课活动(每周一次),保证备课的`时间和质量,要有中心发言,有研讨,组织学习大纲,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重难点。做好集体备课记录。
3、跟踪了解本学科的教学成绩(三年),对薄弱班级要共同分析,查找原因,帮助提高。对本学科整体成果要有计划,有工作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抓年级整体成绩提高。
4、指导、督促、检查备课组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经常深入到课堂(每周至少听2-3节课)发现问题,及时诊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5、每周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备课组统一作业内容、格式、要求、完成标准作业量。
6、负责本学科试题的编写,确保质量。
7、组织阅卷、登分上报等工作。填写试卷质量分析总表。
8、认真落实与本备课组有关的师徒结对工作,主持本学科年段的校级课题研究,积极组织本组教研活动,提高备课组群体教学水平。
9、带领组内同志主动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
10、抓好学科竞赛和课外活动。
备课组长工作职责通用篇4
备课组是教研组领导下的落实学校工作的基层组织开工。备课组长的主要任务是抓好本年级学科的备课工作,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如下:
1、负责本年级学科的教学工作。制订教学计划,组织备课组内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容量以及作业量。
2、开展教学研究,抓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并做好记录。集体备课时,由一位教师中心发言,就教材的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提出意见,其他教师一起研究探讨。
3、每学期要听备课组内教师的课,了解教学情况,听取学生与年级组意见、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
4、组织教师做好单元测验和朝末考试工作,每次测验考试后,要分析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发扬成绩、找出问题、及时补救。
5、组织备课组内的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支持与配合上辅导课的教师和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
6、具体、细致、耐心地帮助青年教师,指导其教学、使他们能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7、负责本备课组织活动的考勤登记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