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赤壁赋原文注释(6篇)
古今异义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
3、凌: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越过。今义:欺侮。)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
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原文
1、壬戌(rénxū):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3、徐:缓缓地。
4、兴:起。
5、属(zhǔ):倾注,引申为劝酒。
6、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7、窈窕(yǎotiǎo)之章:《陈风·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8、少焉:一会儿。
9、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0、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横贯江面。
11、“纵一苇”二句: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极为宽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12、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虚,凭空,凌空。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3、遗世:离开尘世。
14、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5、扣舷(xián):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6、桂棹(zhào)兰桨: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
17、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8、渺渺:悠远的样子。
19、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
20、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
21、怨:哀怨。慕:眷恋。
22、余音:尾声。袅袅(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3、缕:细丝。
24、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5、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6、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7、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8、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29、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0、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