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6篇)
空间设计篇1
毕业设计实践部分所提供建设的空间为尚美楼的公共空间区域。这一实践环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设计和创作。此外每个学生各自完成个人的创意方案设计。室内1201班所选空间为公共展厅的空间建设,建造之初对现有的空间条件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的概念构思和设计工作。在概念构思阶段,班级分组进行设计,并进行汇报选出优胜方案。此阶段因和个人方案同时进行,有同学精力有限,借此较少参与班级空间方案的构思。这是毕业设计分为个人方案和班级空间建设的不足处,可改为灵活的操作选题,将两部分内容相互渗透,班级空间的方案也可作为个人方案的选题,这样对空间建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空间建设方案的设计,也实现从方案到实施的完整性。从教学结果看,确实有对空间建设感兴趣的同学投入非常多的时间以致个人方案较草率完成。通过多轮前期概念构思的推敲,室内1201班空间建设最后确定为日式风格茶室的建设,主题为“诧语”。
二、空间建设实施阶段
空间方案确定后,全班分工协作——有方案图纸细化、材料设备的选择和购买、材料加工制作、软装配饰搭配、主体框架建设、后期布置与扫尾工作等环节。空间建设施工的过程最体现班级的团队协作性和优秀学生的领导能力,同时对教师的管理能力也是一项考验。空间建设的过程就是不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动手建造的过程中,学生们充满了实干的热情。创意方案的实现过程是曲折的,具体到较为复杂的主体框架的施工及电工、木工等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学生的技艺、施工水平难以达到水准,在多次尝试失败后采取与专业施工人员合作方式进行,如茶室主体木质框架请木工制作等。常规有难度但在系里工作室设备条件下可自行完成的部分仍严格要求学生多尝试自行进行设计和制作。如茶室的茅草屋顶制作,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茅草屋顶的编制技巧进行制作。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找寻、工艺的精度要求等诸多问题都容易使学生想要走弯路或退而求其次,空间建设在于按照最初的方案设计进行实施,建造环节需对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进行严格把关。材料选择和配饰搭配在公司就是软装设计师的工作内容。而木工、水电的施工了解也涉及到施工图纸的深化和设计监理及合作的重要性。空间建设按照最初方案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今后实际的设计工作和设计从方案到实体空间都有了切身的体会,反之对前期方案设计要考虑更多的可行性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此环节不足之处在空间建设过程始终在教学楼进行,涉及到噪音较大的木工、金属切割等工艺对正常的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其次因经费的节俭,对于材料环保性能缺乏考虑,造成教学楼空气的污染。此次毕业设计的空间建设实践推动了系里木工制作等工作室的建设,对于今后的实践教学创造了更完善的设施条件。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如陶瓷的烧制或玻璃的加工等,也可尝试与工厂联系对接的方式,探索更为灵活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空间建设成果展示
毕业设计之空间建设从最初的概念方案设计到材料选择、主体框架制作、家具配饰制作及后期的布置摆件的实施是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一次重大的突破,在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取得了实在的设计、制作经验和空间建设的成果。室内1201班“侘语茶室”设计说明——茶室以侘寂美学理念来阐述茶室的意义,茶室的东西都是小而简洁、安静内向的,茶室空间整体是比较狭小孤立而私人的,有助于个人进行哲思,不在任何地方却也处于任何地方,在茶室里每一样事物的实际尺寸恰与其重要性程度成反比。
四、结语
空间设计篇2
关键词:空间景观;景观设计;园林景观;空间分隔
Abstract:inthelimitedlandspace,throughthereasonablespacespace,suchasdesignskilltoeffectivelyimprovethespatiallandscape,thisislandscapedesignerinthefuturelandscapedesignofanimportantdevelopmentdirection,thisarticletocombineproductsurpluslivingareaenvironmentdesignasanexample,thispaperdiscusseshowtoeffectivelydesignspacelandscape,tomeetthefutureurban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strain.
Keywords:spacelandscape;Landscapedesign;Landscape;Spacespace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从目前房地产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土地的进一步加剧紧缺,加上房价高企,尤其是在较多大城市房地产发展中产生一种趋势,就是主要以小型楼盘为主。房地产的这种变化趋势无疑给景观设计师带来了更大难度,其要求设计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通过采取分隔等手法来实现空间的拓宽多变。显然在有限空间基础上充分发挥景观特色,就必须采取合理的布局来丰富空间,这是值得探讨的设计问题。本文将结合实例来对于空间景观的构思进行深入分析。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寓品盈居园林设计,园林面积约2300平方米,其中游泳池占了530平方米,四米的消防车道也占去了不少空间,整个小区园林可设计的空间变得非常局限,再加上整个园林建于地下车库顶板之上,荷载问题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最终可设计的花园空间很小,在如此细的空间设计出精致丰富多变的空间需要设计师花很多心思,这也是本小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点考虑问题。
3.空间景观的设计手法
空间设计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小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本住宅小区土地空间有限居住小区景观特点,为了有效地凸显出小区园林景观的多变性以及丰富空间,根据小区空间原有状态,采用多种空间组织手法,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尽量满足小区居民的各种需要,提高小区居民的人居环境。通过结合实践,笔者分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可适宜采取以下设计手法来丰富园林景观空间。
3.1景观空间的分割设计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为了丰富小区园林景观空间的组织首先通过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进行景观空间的分割设计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而对于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
本项目中采取花架以及景墙来分割,能有效地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同时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同时在本花园中的花架设计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花架的尺度问题,花架设计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则反而起不到分割作用。
另外针对本项目平面空间非常有限,需要开拓立体空间,竖向空间产生视线的延伸主入口部分。为此本项目设计三面高低错落弧形的造型水景墙,增强视觉的可延性,饰面用不同灰调的花岗石做细腻的变化,以石材表面处理的不同,色泽不同,厚度不用,以及相近的模数,营造出低调且多变艺术墙,景墙的周边配合绿色的植物,充满生气。
3.2空间渗透设计
花园景观空间的渗透与分割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渗透的分割将使得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但通过景观空间的渗透可有效地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产生层次变化。空间渗透手法主要是通过采取采取景墙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花架等相互渗透。本小区就是巧用花架的设计,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有效地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通过采取花架等设计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同时设计在休息平台上的休闲亭充满现代气息,钢材、木材、混凝土、花岗石融合在一起,与景墙形成呼应,构成和谐比例,从每个角落观看都具有不同的风景,强化步移景换的感受,提升了环境的品质。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小区花园空间的渗透效果,整个花园的绿化主要以高低错落的花基为主,花基的饰面和景墙的材质采用同一个元素灰色基调,以不同的石材切割和表面处理作出无限的变化,使整个园林充满细腻感。立面采用灰色的基调,地面则应用了温暖的色调,以红色,橘色,黄色组合成亲切的地面色块。
3.3水景设计
水景是小区花园景观空间得到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利用水景可有效地丰富的景观空间。更高的层次还表现在对空间的建构,通过水景表现空间的本质。鉴于此,在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到水景的灵活设计元素。通过水景在其中可以组织景观序列、限定空间布局、联系空间层次。
在本小区景观空间设计上,通过采用水景对视线的引导作用,以联系空间层次,展开空间序列。设计时充分利用水景墙中水的流动性和引导性,发挥水体对人的视觉美化作用,更能强化视觉的复杂变化的特点。通过采用水景墙的人工喷泉的流动性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联系和引导居住区景观空间层次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采用水景墙的水体来引导景观,能使各个空间层次和院落组团相互贯通,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同时要结合景观中的节点处理,强化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水体是活跃而又亲和的景观元素,人本身又具有亲水的天生,所以利用水体来引导景观空间可以避免生硬、牵强的感觉。水的流动会使人产生某种心理的期待,顺着水流行进,观看到不同的水景形态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期待感,于是人们在美的享受中自然地从一个空间层次进入下一空间层次。
4.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考
通过对本小区园林空间景观设计实例以及笔者对园林空间设计的思考,笔者认为要实现园林景观在空间上变化万千,这已经与传统小区环境景观产生了变化,这是未来园林设计发展的新理念。结合笔者实践以及思考,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凸显性质作了分析:
(1)景观空间设计的渗透性。针对目前房地产土地空间的逐渐有限性,加强小区花园的渗透性是未来园林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要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住宅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适当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到。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详和的居家环境。
(2)景观设计适宜强调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而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住宅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
(3)景观设计适宜强调艺术性。在过去的景观设计来看,住宅区的设计与建设时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同时居民开始更加关注生活区周边环境的舒适性。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5.结语
过上述园林设计手法分析可知,空间设计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小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区空间原有状态通过采用多种空间组织手法来丰富景观空间。对景观设计着眼于如何创造和优化空间,将有限的场地规划出尽可能多样的空间,给使用者视觉上、心理上丰富的感受,通过花园空间实现了从一个完全未充分利用的空间到住宅居住空间的完全拓展。
参考文献:
[1]林涛,张景祯.浅谈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空间园林设计[J].科技传播,2011,28(09):118~119.
[2]赵海燕,赵军,闻玉辉.浅谈园林景观空间设计重点[J].价值工程,2011,27(01):31~33.
空间设计篇3
[论文摘要]光作为一种室内的设计语言,和材料、颜色等多重要素共同构成了室内环境的一种表达。本文通过介绍光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室内光设计的原则,以及运用自然光、人工光两种不同性质的光来营造合理的室内环境。
光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光均不能缺少,我们生活在一个光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光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对于光的利用,人类时刻也没有停止过:从“凿户牖”到“外飘窗”,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光的利用;从“烛光摇曳”到“灯火通明”,体现了人类对人工光利用的进步,光语言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不同的烙印。室内设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光的认识,光的作用愈加从室外转向室内、从功能转向精神。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就曾深刻地指出:“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光不但丰富的了我们的造型语汇,而且赋予了我们更为丰富的情感。
一、光语言的重要作用
1.感知事物的需要。英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使其展示的建筑。”的确,光是建筑室内的灵魂,没有光,视觉无从谈起,室内形式元素中的形态、色彩、质感也都无从谈起。所以,光语言不仅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语言,而且是先觉语言。依托光的能量,我们能过感知一个个的空间,进而感受空间。我们知道,这里的墙面是白色的,地面材质是大理石的,顶面的天花造型……
2.正常生活的需要。无论白天和晚上,我们都在利用着光。可以想见:光一旦消失,黑暗使人陷入无所依托的失控状态,对周围事物的不知和对将要发生事件的不测,这是何等的恐怖!人对光具有本能的依赖,黑暗中的一道亮光使人增加生存的希望;冬季的阳光给人带来融融暖意……
3.烘托气氛、传递情感的需要。不同的室内空间应该有不同的气氛要求,比如热烈的、温馨的、浪漫的、严肃的、冷峻的等等,这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所决定的,光语言在这方面的作用可谓神奇。如高亮度的空间感觉明亮,使人兴奋;低亮度的空间使人感觉压抑、甚至恐怖;明暗强对比的空间具有紧张、刺激感;明暗弱对比的空间则放松、舒适。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强弱、光的冷暖,在不同的场合加以合理的选择,可以说,它开辟的了空间性质的新领域。
综上所述,光语言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语言,它不但满足了功能上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它是室内设计功能与情感双重需要的综合设计手段。
二、室内光设计的原则
1.功能性原则。首先应保障良好的光的照度,尽量减轻人的视觉负担,也就是所谓的“照明”。灯光布置应该注意避免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的疲劳,保护视力,还要保持稳定的照明,光源不要时暗时明的闪烁,注意分布合理;此外,光还兼有组织、划分空间和指示方向等其他的功能作用。
2.美观性原则。光的数量、颜色、强弱、以及照射的方向、角度、位置等因素都会有助于显现或改变空间的形象,灯具的造型、排列、布置方式、配光方式,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使人获得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利用光可以强调室内界面、构件的体量、质感和色彩。当前的室内光设计已不再单纯的追求功能性的明亮,光已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3.经济性原则。包括设备的投资、安装、运行以及维护的费用,光源应尽可能的选择耐用和节能的灯具,另外还要考虑防潮、防尘,便于维修等。任何一个成功的光环境都应该是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在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原则上,应该具有针对性。像办公室,就应该以功能性采光为主;向酒吧这样的娱乐场所,就应该以美观性原则为主,兼顾其他。
三、自然光和人工光在室内的应用
1.自然光。“我们由光所生育,通过光我们感到季节的变化...对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自然光是惟一能使建筑艺术成为建筑艺术的光。”(路易斯.康)简短的几句话,流出了自然光赋予建筑内外的美与和谐。自然光从早晨到晚上,从春天到秋天,赋予了人类以不同的表情,使自然界充满了动人的色彩和亲切的质感。另外,还有节能、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的意义。
人类对光有着特殊的偏好,这种偏好在心理学上成为“向光性”,试想一个阳光普照与一个阴暗的房间,他们给人的幸福指数是何等的天壤之别!
谈到光,自然的就会想到影。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微妙的、复杂的明暗变化,明与暗、虚与实的对比,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斜射下的光线与斑驳的影子,交织成一种特殊的装饰艺术语言,丰富了空间的表现手段。中国古建筑的室内装饰中,运用花格、漏窗等方式,形成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月移花影上栏杆”的独特意境,对我们的现代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2.人工光。自然光是我们的首先要利用的,然而,当室内的照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人工光就会补充进来,并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另外,人工光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可冷可暖,可强可弱;而且灯具本身也有着很好的装饰性;在配光方式、布置形式上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就可以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能形成光环境的特殊效果。如歌舞厅的灯光会增加空间的动感;人工光还能调整空间感,如提高照度就会使空间显得大些,相反,降低照度就会使空间显得相对小些;人工光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色彩,组织的图案,成为一种装饰性的元素;人们还可以借助人工光的组织,达到对空间的限定、组织和引导。
光对室内空间的塑造是无形的,但价值却是永恒的,它需要我们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把握光、驾驭光,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空间设计篇4
关键字:家具陈设设计;空间设计;设计风格
一、家具的种类以及家具陈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空间的美感、安全性、舒适度等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家居生活环境还是工作、商场的空间环境,完美的设计感以及舒适度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家居陈设在空间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对设计风格的把控、空间功能的划分、环境氛围的打造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家具的种类与风格
家具的种类繁多,从风格上可以分为中式家具、欧式家具、美式家具、韩式家具、铁艺家具等等,现在新古典风格比较流行,这种风格的家具也比较多。如果从材料上可以分为实木家具、竹藤家具、铁艺家具、木板式家具等。不同的家具也有不同的功能划分,比如有些家具是用在厨房的,有些是用在书房的等等。家具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起来的,设计者不断优化家具的使用功能以及满足人体工程学,现代的家具已经具备了很多的实用功能和美观的特点。
2.家具的陈设
在布置家具的陈设摆放时,需要考虑到活动空间的限制、颜色协调、风格强化等多种因素。家具的陈设首先要满足平时的活动使用需求,比如卧室床的摆放位置是否占用了过道的空间,这就要求家具的尺寸比例要和房间的大小一致。空间里各个家具都具有某种联系,比如书桌和书柜、橱柜和餐桌等,将不同的家具摆放在适当的位置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达到生活舒适的目的。
家具的整体布局大概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规则式的,这种方式适合庄重、肃穆的场合,比如一些会议室、礼堂等。第二种是自由式的,这种布局比较适合年轻人居多的,青春活泼的场合,比如很多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环境就是敞开式的,很轻松自由的环境,这样更能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第三种是集中式的,这种布局比较适合房屋面积较小的空间,这样可以节省空间。第四种是分散式的,这种布局就比较适合房屋面积较大,家具种类比较多的情况。这样可以对家具进行分组,空间有了明确的功能划分。
二、家具陈设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
家具设计在早期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使用的需求,而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家具陈设设计也在空间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具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个性人的心理需求,可以妆点、美化空间以及展示鲜明的时代色彩。
1.家具陈设设计能够区分不同的活动空间
在空间设计中,如何合理地通过家具陈设来区分活动空间尤为重要。人们通常用屏风、隔墙、地台等来区分空间。另外,通过不同的灯光效应、材质等也可以区分空间,而通过适当的家具陈设是划分空间的有效手法。首先,家具在空间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用家具替换隔断墙来划分区域,这样可以节约了成本和空间,而且可以美化空间。其次,家具可以将空间围合起来,这样空间就被分隔成若干个小块的空间,每个小块的空间都具有独特的活动功能。如果采用成套系列的家具这种效果更加明显,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分隔活动区域,还可以美化空间,提高整体的艺术视觉冲击效果。再次,家具的大小尺寸应该和房屋空间大小相协调,要在家具摆放完成后留有走路和摆放其他物体空地。现在,很多家庭都选择定制家具,这样可以依据每个不同的房间规格和特点打造适宜的家具。这种定制家具可以合理地利用空间容量,使空间产生有错落感的效果,产生动态有韵律的美感。在空间设计中,应合理地设计家具的陈设,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空间和丰富空间的使用功能。
2.家具陈列设计引导整个空间的风格
由于家具在空间中占用很大的空间和面积,不同风格的家具能奠定整个空间风格的基调。如今的空间设计风格大概有中式、日式、韩式、美式田园、欧式、地中海式等等,而这些风格主要是受家具的不同造型风格而定。很多家庭喜欢在阳台铺设榻榻米,这样可以在阳台上喝茶休闲。这种榻榻米就是日式风格的代表作品,这样的家具也可以看出主人的文化理念。而中式的家具大多是采用雕花的硬木材质,包括鸡翅木、檀木等红木,这种红木材质细腻,纹路清晰。中式的家具都讲究对称美,很注重比例关系。这种风格的家具充满了中国文人书香淡雅的气息,彰显浓郁的中式文化内涵。
欧式家具是欧式风格的重要体现,欧式家具延续了皇室贵族的雍容华贵,讲究精细的雕刻与曲线的节奏感。这种风格的家具基本是手工雕刻的作品,雕花精致富有灵性。欧式风格的家具通常采用胡桃木、橡木等材质,多有铜色的配饰,彰显整个空间的富丽堂皇和端庄。家具不仅能够起到功能使用上的作用,而且可以营造空间整体的氛围和意境。比如一些仿旧复古的家具可以营造怀旧的氛围,设计个性、轻巧时尚的家具让人心感愉悦,竹藤编制的家具则可以创造优雅、清新的气氛。不同风格的家具配上色彩和灯光效应,与周围的空间环境混为一体,从而达到不同空间风格的独特魅力。
3.家具的色彩是空间整体效果的彩妆师
空间内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而且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而家具是空间的主体,如何处理好家具的颜色和背景色的协调十分重要。
明亮的颜色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暗淡的颜色容易使人陷入悲伤与悲观的情绪。我们可以根据空间的主体背景色来决定家具的颜色,一些体积比较大的家具颜色要与背景色搭配,不过过于突兀,而小体积的家具可以选择背景色的对比色,这样可以产生视觉的对比而更富有灵动性。在配色的同时,还有考虑到空间的光线环境和面积等因素,灵活配色来妆点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三、结束语
家具陈列设计与空间设计关系紧密,对空间设计的整体把控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家具种类的选择以及陈设摆放都对空间的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师要灵活选用家具,正确处理家具陈列与空间功能划分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体现现在生活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更能体现空间设计的艺术魅力和主人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参考文献:
空间设计篇5
关键词:小空间;家具;设计;应用
作者简介:蔡敏(1992~),女,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研究方向为工业造型设计
当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拥挤,人均空间占有率越来越低。所以,受到房价和经济收入的影响,小户型的房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相较于大户型的房子,小空间的家具呈现出功能的多样化和陈设的灵活性。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小户型家具的功能和特点,对小空间家具的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小空间家具的设计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
小空间家具的主要由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组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家具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合理性等。有利于实现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切换。例如,桌子和茶几之间功能的相互切换。另外,还应该注重家具搬运的便捷性,小巧的外观设计,实现了拆卸的简单和方便。
2、造型性设计原则
小空间的家具设计,由于室内的整体空间较小,所以家具要以低矮和灵巧为主。各造型要素之间要进行合理的搭配,线条的选取应该以直线和曲线为主,给人以干练和简约的风格。色彩要以单色系为主要色调,给人以距离感,拉大空间的范围。
3、系统性设计原则
系统性的设计原则主要是实现家具搭配的整体性原则,对空间的各元素进行良好的搭配,通过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注重整体的搭配效果[1]。
二、小空间家具的优势
1、实用性强
实用是家具的最主要功能,也是空间室内设计的关键。家具具有较好的材质和良好的外表装饰,都不能体现出家具的使用价值。所以,家具的实用性是家具的重要功能,也是小户型空间的首选条件。小户型由于自身的空间较小,对家具的实用要求较高,应该充分利用狭小的室内空间,增强家具的使用功能,对家具的各项使用功能进行有效的转换,设计出方便人们移动和多功能的家具。
2、颜色和材质的个性化
颜色和材质是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具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颜色和材质的运用,可以突出家具的独特性能,是外观设计的重要表现。小空间的居室,居住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体现出家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生活需要。家具的材质主要以木质、金属和竹藤类为主,颜色以白色和灰色为主,用其他亮色进行点缀。家具设计的样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由于人们的审美观点不同,所以在家具的选择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设计出的多样化的家具,能够满足人们的选择需求。
3、环保性能强
家具除了要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之外,还应该注重环保性。近年来,家具的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成为当前家具设计的重点内容,受到了广大设计人员的关注,并且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小空间家具的使用者主要以年轻的群体为主,代表着当前的文化潮流,在家具选择上,注重对环保性能的重视,能够通过家具表现出良好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气息。同时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小户型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2]。
三、小空间家具产品设计研究
1、整体化方法的应用
整体化的设计手法主要是对家具的结构进行充分的了解,实现对家具功能的组装,减少家具占用的空间。整体化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空间的充分运用,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对家具的大小和外形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这样的设计手法,能够减弱家具占用的空间,实现家具功能的有效发挥,对于室内的整体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室内的沙发,通过整体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当沙发用,将垫被和床板展开后又可以形成一个床,这样的设计方式既实现了家具的使用功能,又节省了室内空间[3]。
2、隐藏化方法的应用
隐藏方法主要是将室内的不同家具按照自身结构的不同,进行互相结合,亦或者是家具与室内空间的有效结合,通过利用滑轮和铰链的形式,能够实现对家具的升降和推拉功能,进而实现对家具的隐藏,有效的节省了室内的空间,实现了家具的独特,对小空间的家具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空间设计中,将床和墙壁进行有效的结合,在非承重墙上按照一定的标准留出与床相匹配的空间,将床的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利用铰链将床进行固定,使床的一端与墙壁接触,可以达到隐藏化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设计手法,使空间设计更具独特性,减少了床的占用空间,加大了室内的空间面积,并且提高了墙壁的使用效率。
3、模块化方法的应用
模块化方法主要是指,在家具设计中,将成套的家具进行合理的划分,划分后的家具可以充分发挥独立性的功能,另外,还可以与其他家具进行组合使用,体现出了家具的搭配功能的实现。为了使这种设计方法充分的发挥作用,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对家具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室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家具的分割,针对室内空间的特点,对分割后的家具进行单独放置或者重新组合搭配,以便实现家具功能的实现。例如,针对配套的桌椅,应该根据室内空间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将桌子的功能转化为椅子,而椅子通过重新的组合搭配,又可以转换为床或者桌子[4]。
四、空间组合的家具设计探讨
1、二维向度的水平组合
家具的空间组合理论是由西方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根据住宅理论为基础。首先由荷兰的设计专家提出SAR理论,将住宅主要分为住宅设计和建造设计两部分,并且实现了住户空间的开放性。开放性的空间组合方式不是通过分隔墙等硬性分割方式形成的,而是通过家具来实现软性的分隔。对空间实行完全开放,实现了对空间最大程度分隔能力的实现,并且实现了灵活分隔的性能。在空间中,通过使用家具的形式,能够更好的实现组织和利用性能,促进使用功能的实现。在开放的空间内,除了不可去掉的承重墙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承重墙体,并且墙体的本身能够增大原本就很小的空间。家具与墙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且家具也具备较强的分隔功能。例如,中国传统的博古架和书架就具有较强的分隔功能,可以用此物品进行餐厅和客厅休息区域的分隔,除了能够实现墙体的分隔功能,并且还可以增加空间的使用功能。由于墙体本身要占用一定的使用空间,而使用具有分隔功能的博古架和书架等,能够减少对室内空间的浪费,并且还具备储备功能,在视觉上扩大空间。
2、三维空间组合的家具设计
三维空间的组合家具设计,能够使空间变得更加紧凑,以此来达到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空间需求高度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家具在三维空间上进行重新的组合,以此来达到高效利用空间的效果。通过对家具的空间设计研究,可以根据空间高度,来进行空间家具的设计。对于当前的商住房和民用住房来说,大对数室内高层呈现出一致的高度,对于一些高出的空间,则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像沙发和床等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一定的高度,上面的空间大多是空的,并且这一部分空间是无法进行利用的。而对于厨房和卫生间的空间设计,与室内的空间不一致。卫生间通常会显得低矮一点,对供暖会更有利。从这些室内空间设计可以看出,空间高度呈现出不一致的特点。可以实现厨房与卧室的竖向叠加,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又可以实现对空间的节省。例如,书桌的设计,桌子上空不需要与人活动的区域上空保持一致的空间距离,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区域进行空间设计。儿童家具相较于成人要小很多,并且很多家具都是对三维空间的设计。儿童家具主要由睡床、书桌和书架构成的,在空间设计中,根据家具的尺寸和房间的高度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睡床的空间和学习的空间在空间上进行叠加,从而来实现对空间的有效利用。
3、四维空间的组合
在空间设计中,还可以进行四维空间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空间的交错和叠加。四维空间的组合形式能够将单一的空间形式进行多功能的划分,利用时间差来实现功能的多样化。空间在用途上具有多样性,能够适应住户在不同功能上的需求,实现空间的多效利用。四维空间设计在家具空间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沙发的应用,能够实现卧室和客厅在四维空间上的替换。在夜晚的时候,人们可以躺在床上睡觉,而在白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和聊天。沙发和床在使用时间上呈现出不一致的现象,根据这两种家具在四维空间上使用的不同,可以实现在四维空间上的组合和客厅与卧室的空间叠加,促进了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五、结论
家具在发展过程中,是当前经济和文化的主要代表,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艺术性特点。小空间家具的设计理念,在发挥家具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室内空间的节省,并且在家具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家具的功能进行组合,充分发挥家具的使用功能,给人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萌,陈书琴.高校学生寝室家具的人性化设计创意研究[J].包装工程,2013,22:115-118+122.
[2]张国伟,陆翠荣.轻量化拆组式绿色家居设计探索——以瓦楞板家具设计为例[J].科技资讯,2014,28:41-42.
[3]叶柠.浅谈小户型空间的优化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5,24:439-440.
空间设计篇6
开放空间是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行为的主导空间,因此开放空间设计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将城市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联系起来,使商业设计更具合理性。本文将立足于商业开放空间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开放空间设计。
1商业开放空间的特点
1.1私有性
私有性质,是商业开放空间区别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点,是属于所有者管辖的建设用地,因此商业开放空间属于城市半开放空间,拥有一定的私有性,并受法律保护,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也需要注意到这一点。该空间没有办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管理权属于商业所有者,因此政府也应该采取必要的鼓励措施,激励商业所有者开放空间,减少公众在使用中的限制。
1.2城市性
商业开放空间是面向全体市民的,因此拥有强烈的城市性,为消费者提供活动和信息交流的场所,因此也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作为缓冲调控空间,它扩展了商业区与城市公共区域的接触面,从而增大了消•31•费者的客流量,无形之中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自然直接的接触机会。此外,商业开放空间还承担着各种城市职能,包括交通职能、绿化职能,使它带有明显的开放性质,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
1.3复杂性
不同于城市开放空间,商业开放空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功能复杂性与形式的复杂性。所谓功能的复杂性,是指它承载着许多职能,这些职能又分为商业职能与非商业职能,非商业职能不能创造出直接的利益,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交通、休憩地区,能够有效的提高商业的社会效益。而商业职能,则为商业的商业活动提供舞台的地区,例如临时表演、商业活动等。在商业开放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商业职能与非商业职能的比例,从而实现商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商业开放空间设计原则
2.1序列性原则
序列性原则,要求进行商业开放空间设计时,把握好空间的收放、空间的衔接以及空间的韵律与节奏。将商业内的所有要素,按照一定的韵律与节奏结合起来,这既要考虑到人们的视线要求,还要符合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在安排要素时,需要保证开放性空间内的要素形成有起有伏、有主有次的效果。这不仅能够加强商业的节奏感,还能起到沟通商业区的作用,使消费者体验到豁达、舒畅的感觉。
2.2整体统一性的原则
统一性也是商业开放空间的重要设计原则。首先,可以通过赋予某个主题的方式,使空间形成统一风格,这主要依靠细部处理与专题设计来实现。其次,可以使用主从法,次要空间衬托主体空间,使主体空间的设计效果独特吸引人。还可通过统一色调的方式,暗示空间的统一关系。一般用调和色来表现空间的主从关系,使消费者感到商业空间的整体感。如果色彩太过单调,也会使空间设计略显呆板,如何平衡好色彩的使用,是商业开放空间设计能否体现出整体性的关键。
2.3空间有效利用原则
商业开放空间设计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出最大作用。因此设计中需要挖掘使用功能,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常见的手法,是通过空间的多功能化使用,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此外,还可以改变原有空间的层次感,使用飘台、夹层等常规设计要素,增加空间的韵律感,使之互相交叉、交错,从而满足空间有效利用的设计原则。
3商业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
3.1交通空间的设计
交通空间设计是商业开放空间设计的重点,分为步行交通空间设计、机动车道交通设计、非机动车道交通空间设计三种。步行交通空间设计也可以分为水平步行交通空间设计与竖向交通步行设计,商业空间内的消费者步行可以分为有目的与无目的的,有目的消费者通常选择最短的路线步行,而无目的的消费者通常没有刻意的选择路线,因此步行交通空间设计系统,既要满足有目的步行消费者的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路线,也要创造具有观赏价值的空间坏境,为无目的的消费者创造舒适、流畅的空间。此外,为了区分行车道与人行道,应该采用铺装暗示法等设计,使人车自然的分区,提高机动车道交通设计的安全性。也可使用隔离法,增加隔离要素的多样性,例如栏杆、绿化带,从而使步行交通空间与行车道自然的分开,不仅符合商业空间的使用要求,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3.2休憩空间设计
休憩也是商业开放空间的主要功能,按照休憩活动的属性,可以分为必要性休憩与选择性休憩。必要性休憩主要作用是环节消费者的疲劳,因此设计上通常对环境要求不高,空间设计也主要考虑便利性,满足消费者暂时休憩的需要,可在消费者的行走路线上均匀的布设,也可布设在贩卖食品的场所。而选择性休憩,则要考虑到消费者审美上的需要,在保证消费者得到休息的同时,给予消费者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选择性休憩空间,需要保证空间的视野,并且设置沙发,饮料服务,从而提升休憩空间的环境质量。
3.3公众活动空间设计
在公众活动空间设计当中,应该适当的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提升公共空间的商业功能,主动迎合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使用景观界面与商业展示界面的设计方法,将商品自然的展览给消费者,以激发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促进公众活动空间与商业活动的统一,提升公众活动的城市参与感。此外,公众开放空间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弹性,在开放空间周围进行服务设施的配置,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商业开放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应当遵守商业空间设计原则,并根据开放空间的设计特点,进行专项的空间设计,如休憩空间设计、交通空间设计以及公众活动空间设计,促使商业建筑与城市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严雯琪.基于老年人与儿童心理需求分析的商业建筑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13):14-16.
[2]张小玢.城市设计视野下的泰安天庭园地段商业建筑方案设计[J].城市建筑,2009(05):17-20.
[3]陶然.深圳前海三、四单元地下公共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4(13):14-16.
[4]尹楠.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的商业典型空间防火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