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hn禽流感范例(3篇)
预防h7n9禽流感范文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根据市卫计委关于禽流感防控卫生计生工作安排,及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的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召开医疗单位防控工作会议,认真部署我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现将我区禽流感防控自检自查的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应急预案,
完善《经开区人感染流感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成立H7N9流感领导小组,人感染H7N9流感临床救治小组以及人感染H7N9流感防控小组,明确各小组分工职责。同时加强应急准备,提高防控工作能力。坚持领导带班制,保持联络畅通。做到了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二、开展监督检查、落实疫情报告制度
对辖区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落实工作,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等要求,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必须立即上报,决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
三、强化人员培训、做好应急保障
2017年3月7日下午,组织经开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流感”防治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二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三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使全体医务人员充分认识H7N9流感,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诊,早治疗,提高针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强化预检分诊工作,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我区经开人民医院加强门诊的体温测量及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对流感样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医院门诊大厅设立预检分诊台以及发热病人测体温点,护士为发热病人测量体温,配送口罩,做好预检分诊登记。分流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在分诊台发放H7N9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正确引导群众防控、就医。同时要求发热门诊要求医生坐诊,做好登记工作,首诊医生高度重视发热患者,对一周内有禽类接触史的疑似病例尽早隔离、尽快报告、做好转诊工作,尽一切努力切断传染途径。
五、强化物质储备,确保应急处置物质供应充足
预防h7n9禽流感范文篇2
自2013年首次在中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后,我国已先后经历了5次H7N9禽流感病毒季节性流行。这5年里,每逢冬去春来,H7N9禽流感疫情总是“如期而至”,已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季节性“老毛病”。不过,禽流感年年有,相比往年,本轮H7N9禽流感疫情却有一些新的特点。由于我国南方地区去年冬季相对温暖,自去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者79人。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6年年底,中国报告出现季节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不足900例。两组数字对比可以发现,本轮疫情相比往年来势更为严重。
目前疫情仍呈上升趋势,但令人略感宽慰的是,我国H7N9疫情总体形势未发生改变,仍呈散发态势,也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能力,而且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尽管本轮疫情总体可控,但H7N9禽流感“久病不愈”,年年来犯,无疑还是应提高警惕。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H7N9禽流感,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控?高发期我们还能安心吃鸡鸭肉蛋吗?
季节性“老毛病”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亚型禽流感,禽类和人类都会被感染。这种禽流感自2013年我国华东地区首次被发现人感染病例以来,每年都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行。
根据卫生部门的通报显示,去年入冬以来,受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动物禽流感疫情呈高发态势,波及亚洲、欧洲、中东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也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福建、云南、湖南、湖北、浙江等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另外,我国台湾地区禽流感疫情扩大,并首次出现了H5N6禽流感病毒,而接触被感染的禽类或暴露于活禽经营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尚不能造成人际间大范围传播。
从近期报告的H7N9病例来看,以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村群众为主;中老年人居多;多数病例有基础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发病前曾接触过活禽或到过有活禽售卖的市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发病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可能性更高。以北京报告的一例输入性H7N9病例患者为例。患者苗某,男性,48岁,辽宁兴城市人;1月31日在当地发病;2月3日至7日,患者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未见好转;2月8日凌晨,转入北京医疗机构就诊。经调查,该患者在外地有活禽暴露史。目前,在京密切接触者均无相关症状。该患者仍在全力救治中。无独有偶,南宁报告的1例人H7N9流感病例也是因接触活禽而感染。李某某为女性,41岁,原籍四川,长住在南宁市高新区,发病前在西乡塘区某农贸市场从事活禽交易。
那么,H7N9与大家熟知的H5N1有何区别?据了解,H7N9和H5N1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都是主要在动物中传播,偶尔感染人类。据世卫组织称,H7N9在禽类中引起的症状较温和,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风险;H5N1对禽类有高致病性。
本刊医学顾问、第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景民介绍,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通常会有7天的潜伏期,也可长达10天。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H7N9病例早期发病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困难,后期重症病例治疗效果差,所以病死率高。目前报告病例的总体病死率在40%左右。
“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赵景民表示,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妥善处理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
变异或许不是坏事
禽流感年年有,而相比往年,本轮H7N9禽流感疫情更引起民众高度关注,除了其来势汹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毒变异。
2月19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今年1月,对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分离到的病毒分别进行了基因y序分析,发现在该两株病毒的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了基因插入性突变。目前,该检测结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复核确认。中国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研判,并与农业部门相关专家沟通后认为,H7N9病毒在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的基因插入性突变,提示该病毒突变为对禽高致病性的病毒;二是根据病毒序列分析结果,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
据悉,两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暴露史,并在其暴露禽群中先后发生禽只病死现象。目前一例病例已经治愈,另一例仍在救治之中。两病例的全部10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两周医学观察,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从分析结果看,此结果对人感染H7N9的防控影响不大。”国内一位权威疾控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此次的病毒变异或许对人类来说不是坏事。他认为,往往H7N9在禽类是低致病的,而在人类则是高致病的。这次发现的病毒变异株,表明对于禽类也是高致病的。依据H7N9高致病理论,如果病毒变异株流行,对存在疫情的禽类进行早期扑杀具有很大帮助。“而且,从通报中可以看出,两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暴露史,目前一例病例已经治愈,另一例仍在救治之中。这就说明,即使出现病毒变异,对人类的影响也没发生太多的变化。”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情况来看,目前H7N9禽流感既没有大流行的可能,也没有确切证据证实人际间传播。”专家表示,虽然不排除H7N9可能会在有限的人际间传染,但就目前两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来看,也不能排除感染者共同或先后暴露于携带病毒活禽环境,以及病毒污染的高危环境中的可能。
就此,国家卫计委也表示,目前还没有明显证据显示,现有的防控措施需要升级。在全国范围内,对病毒H7N9人群的监测范围仍然是重症肺炎患者和流感样就诊者。由于目前尚没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苗问世,所以,专家再三提醒,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避免接触活禽,不食用未煮熟的禽类。一旦出现发热现象,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这些谣言您别信
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面对来势汹汹的H7N9禽流感,关于“禽”的各种坏消息也开始在朋友圈又疯传开来。为此,本刊也特意进行了收集。提醒读者,以下这些谣言,您千万别信。
谣言一:禽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只需避免与禽类打交道即可。
谣言二:郊游遇到野鸟就会被传染
专家表示,别和动物凑得太近就没事。目前已知的病例感染以禽类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为主,市民到公园和野外接触禽类的机会较少,到公园游玩,感染H7N9流感的风险较小。但是在公园、野外游玩时,建议市民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尤其不要过度亲近野生鸟类。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谣言三:土鸡蛋、泡椒凤爪不能吃了
专家表示,洗干净、煮熟后放心吃。食用煮熟的鸡蛋并没有感染风险,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100℃加热两分钟以上就可将病毒完全灭杀。同理,泡椒凤爪、麻辣鸭脖都是熟制品,对于禽流感病毒而言完全可以灭活。
谣言四:家里的宠物鸟也不能B了
实际上,关在家里养风险不大。养鸟的市民大多将鸟关在笼子里,活动范围不会超出家庭,不与外界交流,与禽流感的传播不直接相关,没有太大风险。家养鸽子经常需要放飞,有可能被迁徙的野鸟污染,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有一定传染风险。不过,目前尚无接触鸽子后患病的报告。疫情流行期间,市民应避免与这些禽类宠物、家禽接触。接触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谣言五:穿羽绒服得禽流感
网上曾有谣言传出,H5N1等禽流感病毒可以在禽类羽毛上存活较长时间。不仅生产羽绒服过程中收集环节的工人是高危人群,穿羽绒服的人也要加倍小心。事实是,穿羽绒服或使用绒毛制品都不会感染禽流感,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谣言六:可打禽流感疫苗预防
据了解,H7N9禽流感并非季节性流感,在人群中分布也不算广泛,目前只有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尚没有H7N9禽流感疫苗。只要注意防护,不接触活禽,不去活禽交易市场,传染风险并不大。
预防h7n9禽流感范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分析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问答人感染H7N9禽流感你知多少第2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治概况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对策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1例及文献复习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连花清瘟胶囊列人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节选)超声在评估人感染H7N9禽流感肺部病变中的应用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药费新农合可报销北京市疾控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或继续出现等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揭开H7N9禽流感的面纱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聚焦H7N9禽流感科学认识H7N9禽流感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3-04-11.
[3]WiwanitkitV.RadiologicfindingsofH7N9influenza[J].Radiology,2013,269(3):948-949.
[4]MarchioriE,ZanettiG,FontesCA,etal.InfluenzaA(H1N1)virus-associatedpneumonia: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pathologiccorrelation[J].EurJRadiol,2011,80(3):e500-e504.
[5]吴照春,李贤相,汪金生,等.安庆市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31(7):939-942,946.
[6]人禽流感专家组.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病例临床管理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5):329-334.
[7]WenYM,KlenkHD.H7N9avianinfluenzavirus-searchandresearch[J].EmergMicrobesInfect,2013,2(4):e18.
[8]秦彦珉,梅树江,谢旭,等.深圳市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8):952-955.
[9]段承祥,潘纪戍,张火俊.胸部疾病影像鉴别诊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10]潘纪戍,张国祯,蔡祖龙.胸部CT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3.
[11]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GaoHN,LuHZ,CaoB,etal.Clinicalfindingsin111casesofinfluenzaA(H7N9)virusinfection[J].NEnglJMed,2013,368(24):2277-2285.
[13]WangQ,ZhangZ,ShiY,etal.EmergingH7N9influenzaA(novelreassortantavian-origin)pneumonia:radiologicalfindings[J].Radiology,2013,268(3):882-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