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6篇)
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篇1
【关键词】
护患关系;沟通;和谐
在新的医学模式中和谐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它能使患者的心情愉悦,能有效的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能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所谓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理主体和病员主体相互信任、理解、亲和、协作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猜疑,彼此戒备的关系[1]。护士是和谐护患关系的主导,所以在工作中应该掌握了解沟通的相关理论和沟通技巧,从而达到有效的护理沟通,产生和谐的护患关系将沟通技巧的几点粗浅建议现总结如下。
1掌握沟通的技巧
1.1倾听是人们通过视角,听觉媒介接受、吸收和理解对方信息的过程。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能安排一定得时间去倾听患者说话,将患者的话听完整,同时护士要注意患者所表达的非语言信息,并采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信息给予回应,表明自己在倾听。
1.2反映是信息接受者将部分或全部的沟通内容返给发出者,使发出者能对自己的讲话和表现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有效的沟通,反映是帮助患者控制自己的情感技巧。护患沟通中,还应做到正确运用表达情感的词汇,应用引导性的谈话,鼓励患者表露自己的情绪、情感。
1.3提问激励性的提问,同时是护士激励患者或给患者通气。征求性提问,询问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护理的建议等。证实性提问,护士对患者的一些讲话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提问,以证实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护士在提问时要掌握一定得技巧,所提问题应少而精确,并适合患者的理解水平。尽量将学术术语解释清楚,选择提问的时机、方式。
1.4重复重复包括对患者语言的复述和意述,复述是将患者的话重复一遍。尤其对关键内容,但不能作评价;意述是护士将患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但保持原意,护患沟通中,护士要全神贯注,并恰当的运用重复,使用患者增强对护士的信任。
1.5澄清和阐明澄清是将患者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够完整的陈述弄清楚,有时还能获得意外收获,澄清有助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增强沟通中的准确性,阐明是护士对患者所表达的问题进行解释的过程,是给患者提供一个新的观念。
1.6沉默沉默可给患者以思考的时间,及护士观察患者和调适自己的机会,适当地适用沉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患者悲愤、焦虑时,患者会感到护士是在认真地听,在体会他的心情。
1.7触摸触摸是一种常用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在不适于用语言表示关怀的情况下,使用适当地触摸可起到治疗的作用,能表达关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平静下来,也是对视觉、听觉有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
2在沟通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不恰当的沟通技巧,会导致信息传递受阻,甚至完全被扭曲,或沟通无效等现象,从而影响和谐护患关系。
2.1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端庄、稳重、亲切、温和、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护士要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稳定态度去感染患者,给患者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
2.2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提高护理技能和沟通技巧。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社会心理学、人文科学等知识,才能坦然面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情绪,从中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2.3护士的言行可治病也可致病,要想达到理想的护患沟通效果,一定要掌握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避免刺激患者,影响患者情绪,延长治疗时间,该说的一定要给患者讲解清楚,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话,避免患者疑虑心理加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不该说的一定要守口如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4护患沟通时态度要真诚,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角色等决定沟通内容。要具有同感心Rogers指出:具有同情心的了解和回应,会促进当事人更实际而透彻地探讨自己,以致能够增加对自己的认识,也能体验到被了解后的释放感[2]。护患沟通时要善于表达同感心,站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些有利的建议,患者及家属会把护士作为精神支柱。更愿意向其倾诉内心的感受,客观上释放了他们的压力,促进护患和谐。
2.5护患沟通时要选择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时间,并不是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沟通的开始,护患沟通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如测量体温时,告诉患者一声“你的体温不高,病情不重,不必担心”。同时介绍一下使用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说话间拉近了护患距离,同时补充了因护理工作中忙而没时间专门坐下来与患者交流的空缺,同时沟通的平易近人贴近生活,护患双方容易接受,拉近护患双方心灵间的距离,有利于护患和谐。
3提高护患沟通技巧的意义
在呼唤沟通中,只有掌握沟通技巧,正确运用倾听,反映,提问,重复,澄清和阐明,沉默,触摸等技巧,才能达到和谐护患沟通的目的,和谐护患沟通中,护士起了主导作用,应主动耐心与患者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话语表示格外敏感。一定要掌握好有关注意的问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才能达到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护士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解释工作是护士工作中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在就诊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存在多疑,猜忌心理往往会提出一些疑问要求,护士要认真听取,对所提问题给予耐心恰当的解释,谈吐要严谨,切勿因语言不慎而加重病情,同时要重视语言对患者的心理作用,正确地运用语言,巧妙地适用语言,利用语言艺术,密切护患关系,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患摩擦,杜绝护患纠纷,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4效果
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拉近护患之间距离,促进护患之间接触,让患者及家属更多地了解护理工作的艰辛。同情理解护理人员,同时也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消除患者就医过程中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减轻患者思想压力,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减少护患间摩擦,护患矛盾,杜绝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保障。
参考文献
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篇2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患沟通技巧;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8(c)-0150-02
急诊输液室是各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具有病种复杂、患者停留时间短、用药品种繁多以及患者人流量大的特点,所以急诊输液室成为各个医院中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科室[1-2]。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急诊输液室的服务质量,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有效性,本院组织急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习,使其在急诊输液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诊输液患者,男性8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44.53±12.14)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急诊输液室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方法如下:护士要注意自身的仪表妆容,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是护理人员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保持良好护患沟通的基础;医护人员保持亲切和蔼的微笑和热情的接待,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紧张感,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降低注射后疼痛;护士要充分尊重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言语[3],对患者进行呼唤时要使用恰当的称呼,如果护士态度生硬会使患者有被轻视的不良感觉,对于连续到科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护士要尽量记住患者的姓名,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时,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选择恰当的语言,尽量多采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提高语言的艺术性;要重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要多采用坦荡、鼓励性的眼神,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注意细节性的安抚动作,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不要打断,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的患者,护士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接待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4-5]。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主要用来评价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的过程中,是否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沟通方式问题,而使患者出现退缩、心神不安等问题,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越多;焦虑因子主要用来评价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是否出现烦躁、易怒、不安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重。②患者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结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能给予患者充分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沟通效果的优劣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有密切的关系,娴熟的沟通技巧可以在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既能在治疗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又能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作用[6]。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艺术与肢体语言,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两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焦虑因子得分比较的结果显示,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后,护患之间的主观纠纷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后,患者没有明显的压抑或愤怒的情绪。在急诊输液科室,患者的就诊经验较少,所以治疗前心理负担比较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够降低患者由于过度紧张而造成的输液意外[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对于急诊输液工作至关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妹,周兰姝.护患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1,26(6):39-40.
[2]钟娟,谢小华.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10-112.
[3]游丹丽.护患关系分析及改善护患关系的建议[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956-957.
[4]高岚,薛艳,俞秀艳.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护理论著,2011,33(13):218.
[5]黄丽红.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认识现状及实施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8B):2087.
[6]刘丽娟.浅谈护患关系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51-2052
[7]陈惠芳.基层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1,9(3):631-632.
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篇3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沟通健康体检作用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维权观念悄然发生改变,尤其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当前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已成为社会敏感话题。因此,如何在开展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由于体检中心每天面对这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体检人员,医务人员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满足工作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人体是一部复杂的巨系统,像机器一样,人的各个组织,器官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运转着,天长日久,其功能必将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更何况人体还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天气的冷热、衣食的温饱、住行的舒适与否、精神的高度紧张、刺激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都会使人体出现不可预料的损伤和疾病。
一、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作用
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如何提高护士和客户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成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和谐护客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提升,在沟通过程中,客户既希望得到心理安慰与支持,也希望了解更多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因此,实行沟通技巧,可有效缓解客户与护士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和降低投诉率,提高满意度。
二、沟通技巧分析
1.语言技巧
在护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语言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在语言交谈时,护士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1)尊重客户,尽量使用礼貌用语;
(2)沟通语言直白易懂,语速适当,减少过于专业化语言;
(3)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以此提高客户体检的信息,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4)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尊重客户隐私,尤其对于较为敏感的话题,需征求客户意见,实现有效沟通,应注意语言的含蓄型、委婉性,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5)考虑不同客户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现语言沟通。所谓差异性,主要包括客户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此需采取不同的语言内容与表达方式。
(6)运用语言艺术,如果客户将不满发泄给护士,需要护士提高心理素质,做到察言观色,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化解矛盾。
2.非语言技巧
(1)仪表着装。要求护士必须得体着装,不佩戴首饰、仪表端庄,不涂抹浓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提高满意度。
(2)面部表情。在护士和客户沟通过程中,要求表情自然,耐心倾听,同时配有微笑、点头等回应动作,以表示对客户的理解。
(3)姿态。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应与职业规范相符,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应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体谅客户,获得客户信任,树立职业形象。
(4)肢体动作。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接触客户是一种无声的帮助与安慰,如抚摸哭闹的幼儿、搀扶老人、轻拍咳嗽痰多的客户背部等,通过关心、呵护客户,可取的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三、健康体检护理的全过程沟通
1.体检前的沟通
由于健康体检中心的客户并不是医务人员,因此对体检工作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护士事先了解客户的年龄、工作、检查项目等,确定体检日期、体检量,并告知客户具体的体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耐心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只有争取客户的积极配合,才能确保体检事项的顺利完成。
2.体检中的沟通
护士对客户的关爱与呵护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服务行为,如倒上一杯水、披上一件外衣等,要求医护人员端庄举止、笑容温馨,统一着装、保持干净。在冬季听诊时,先用手捂热听诊器;如果遇到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客户,主动搀扶、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无声的交流,给客户传递了关心、理解的信息。如果客户产生疑问,应主动解释;客户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客户在体检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轻松地完成体检过程。
3.体检后的沟通
当完成体检之后,每一名客户都希望第一时间拿到体检结果。因此,体检结束之后,应将结果及时告知客户,如果需要复查则尽快安排时间;需要在门诊就医,帮助客户预约专家,提供方便;如果客户需要住院,则事先安排好床位,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另外,健康体检中心还应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提醒客户定期复查,随时观察身体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客户如同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讨论
1.转变观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设立体检科室及体检中心之前我们主要面对的是有疾病的人群,而在健康体检中心主要面对的是自诉是健康的人群,他们没有明显的疾病和不适,但是希望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主要职责不是传统的打针、发药、生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急危病人的抢救,而是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
2.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
体检中心面对的是健康人群,避免肃穆紧张的环境,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体检中心采用暖色地板,墙报要有幽默轻松的健康提示和箴言,让体检中心充满了暖意,也缓解了体检者的紧张情绪,使得体检者充分感觉舒适温馨。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效的健康促进的手段,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我们对1500人某单位体检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在体检者当中有98%的人群希望得到健康指导;2%的体检者认为自己经常注意卫生保健,熟悉卫生常识,除非是特定的情况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4.重视体检工作中的护理流程管理
体检科的护士工作量大,在重视护理质量的同时必须强调护理流程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体检科的护理管理程序化、科学化。对体检流程的合理化并不断改进,强调护士与体检者的协调、护士与医生的协调、护士与护士的协调,针对岗位设置配备人员、组织分工,职责分明。
由上可见,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提升客户对护士的信任感与满意度,减少纠纷或投诉,树立良好的健康体检中心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燕.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4).
[2]马建英.健康体检3起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8).
[3]方惠霞、黎瑞莲.开展人性化体检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5).
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沟通
现就护士在健康教育的沟通问题总结探讨如下。
1日常沟通
1.1了解患者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进行健康评佑。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爱好患者注意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有的放矢,提高沟通效果。
1.2尊重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该将患者看成一个具有完整生理、精神、社会需要的综合体。让患者感受到尊重,拉近情感与空间距离,有利于深层次的沟通与理解。
1.3掌握谈话技巧(1)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一次谈话围绕一个主题,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和要求等。(2)语速适当,自觉停顿,给对象思考、提问的机会。语言交流时应采用商量的口吻,适中的音调,自然大方的表情,使患者感到悦耳、亲切、体贴,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1]。
1.4应用倾听技巧谈话过程中,除询问外还有部分是要倾听,对于患者诉说不要打断提问。同时注意目光、表情的应用,让表情在交流过程中传递关心与温暖。
1.5把握反馈技巧在一般情况下,护患沟通传递当时特定环境下的需要及信息。(1)肯定性反馈。对患者的正确言行,应表示赞同和支持。(2)否定性反馈。应先肯定患者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使对方保持心理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评与建议。(3)模糊性反馈。当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问题时,可做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如“是吗?”“哦”等。
1.6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交谈过程中,有可能会触及患者的隐私,医护人员应当加以保护,不可当作谈资来渲染传播。
2治疗性沟通
2.1治疗性沟通的概念与特征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沟通。其特征有(1)以患者为中心;(2)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的过程中,护士应掌握到一定的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把握治疗性沟通的“3W2H”原则(1)“3W”为:Who(谁是你沟通的对象?)、What(沟通实现什么变化?)、When(沟通实现的期限?);(2)“2H”为:Howmuch(沟通变化的程度)?Howtomeasure(沟通测量的方法)?
2.3掌握治疗性沟通技巧(1)评估个体差异,恰当运用沟通。明确沟通目的,达到有效沟通,同时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避免或降低影响沟通的负面因素。(2)说服他人的三个步骤。首先,要让对方了解你所说的话;其次要对自己的主张必须充满信心和热忱;最后,必须明示自己所主张的事能使对方获利。(3)具体行为,针对目标进行反馈,把握反馈时机,确保反馈信息的准确性。
3与特殊患者沟通
3.1与愤怒的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提供必要的安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3.2与抑郁、悲哀患者进行沟通时,要陪伴在患者的身边,鼓励患者倾诉悲哀。
3.3与病情严重的患者沟通时,话语要简短,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4与感受知觉障碍的患者沟通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或障碍,应加强与此类患者的沟通技巧,如对听力障碍者,可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对视力障碍者,可用触摸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篇5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手术室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男156例,女144例;年龄19~72岁,平均(43.2±5.6)岁。手术类型为:阑尾切除术53例、疝修补术46例、骨科内固定手术40例、扁桃体切除术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胃大部切除术30例、甲状腺切除术29例、其他手术29例。根据围术期护理中沟通技巧,将2011年之前进行常规沟通的患者150例记为常规组,2011年后护理中强化沟通技巧的150例记为沟通组,两组在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沟通效果评价
患者出院前采用该院自制问卷,从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沟通有效度、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护患关系5个方面衡量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其中≥85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组别间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的常规沟通仅将沟通视为进行护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并未将之视为护理的一部分,不重视或未意识到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整体沟通手段上具有随意性。该院手术室自2011年开始强调将沟通技巧视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高效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具体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实施方法如下。
3.1树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容易获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要举止端庄、稳重大方,姿态协调优美,谈吐亲切温和,着装得体美观,这样有助于给患者带来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建立护患双方的良好关系打下基础。
3.2强化护士沟通技巧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已经不再以单纯的护理操作技巧为重点,而是开始逐渐强调以患者围中心,强调护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为适应此种变化,该院手术室强调:①护士要向患者全面介绍手术要点、围术期注意事项、护理举措、预期治疗效果等,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②护士要全面掌握和分析患者的手术顾虑、心理状况、个性特征、职业、行为习惯、年龄等信息,并进行对症心理护理。③护士要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困难境遇等,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护理中充分尊重患者,以使其获得安全感和可依赖感。④加强对护士进行人际沟通学、心理学、高效沟通方法与技巧等系统培训,来提高护士的言语表达和语言沟通能力,从而帮助护士将高效沟通溶入到护患沟通中,避免和减少低效沟通、错误沟通和无效沟通现象的发生,提高沟通质量。
3.3掌握适当的沟通时机
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适当掌控沟通内容、进程等,沟通时机上,选择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心境平和且有沟通意愿时进行。沟通中要积极向患者传递正面信息,若沟通过程中患者情绪低落可暂停交流,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3.4注意沟通方式
一方面,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沟通时注意用尊称,语气要温和,避免生硬;语速适中,不可过快;内容要简练易懂,避免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非语言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表现,对异常表现及时进行沟通,从细节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3.5控制沟通效果
高效沟通的实用技巧篇6
关键词:护患沟通概念技巧
一、护患中沟通的概念
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疾患的过程良好护患关系,完成护理和治疗目标的重要条件。因而,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可以使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和需求,给病人提供相关信息,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的护理人际关系。
沟通的对像包括病人、家属和与病人相关的第三方。
㈠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1.客观因素
①噪声:在医疗环境中有很多噪声,如电话铃声、喧哗声、脚步声,医疗
操作的声音等。这些声音会使接受者无法听清信息的内容,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
②环境氛围:沟通场所的光线、温度、气味、色彩等都可能影响沟通的效果。
③隐秘性: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的隐私性的保护,否则患者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告知护理人员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甚至是虚假的。
2.主观因素
①护理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沟通的效果;
⑴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关注不够,沟通内容和形式肤浅。
⑵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以往的护理教育当中缺乏相应的护患沟通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在工作中也缺乏有效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培训沟通的技巧造成能力不足。
⑶沟通语言不当
⑷服务态度差
②患者及家属的影响因素
③对护理人员的不尊重,认为疾病的治疗是依赖于医生的作用,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健康恢复没有什么作用,对护理人员的询问不愿回答,对护理计划的实施不能有效配合。
二、护患沟通的技巧
㈠语言沟通的技巧
⒈开场使用得体的称呼
合理的称呼是绝对必要的,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身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称呼,不可以床号、疾病的名称为代替呼唤病人。
2.交流时使用美好的语言
⑴礼貌性语言:礼貌性语言的使用是对病人的尊重的体现,能够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利于双方建立融洽的关系。
⑵安慰性语言:对于深陷疾病痛苦中的病人应该安慰,平复患者的心情。使患者摆脱由于疾病而带来的烦躁、易怒、悲伤、忧郁和怨恨的不良情绪。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内容和语言方式。
⑶鼓励性语言:医学科学证明,人们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一个人的生理变化,当一个人处于忧郁的心理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外周血的白细胞数也会减少。面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所患病种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鼓励性语言。
⑷解释性语言:当患者或家属提出各种问题时,因人而异,恰如其分的给予解释。
3.倾听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行为表示在全神惯注的倾听患者的讲话: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维持松弛的、舒适的和姿势;保持眼神交流;避免分散注意的动作;不打断对方谈话或转移话题;不轻易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4.沉默
“沉默是金”,护患沟通中沉默是超越语言的一种沟通方式。
5.护患语言沟通中的禁忌
⑴语言的使用:不要使用俗语和粗俗的语言;不要使用方言和患者不熟悉的医学专业词汇和术语;不要使用意思含糊的词语;不说谎,不敷衍;不高声、也不窃窃私语;不要随意跳跃改变话题。
⑵在倾听方面: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话;倾听时不要心不在焉应付了事;不要与病人发生争执、口角。
㈡非语言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