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哲学范例(3篇)
医学与哲学范文
微创医疗的决策思考与实践——兼论微创手术最佳适应证的选择
病人的价值取向在诊疗决策中的作用
准确把握微创外科的适应证
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学的发展现状
胸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合理性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治疗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腹腔镜外科医师技术培训方法探讨
理性看待微创外科
肝移植术中氧代谢的平衡原则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研究的思考
对肿瘤患者输血的思考
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
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早期前列腺癌治疗的临床决策
关于一种新疾病“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的研究
术后镇痛的实践思维
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实习医生抓起
对临床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科学分析临床试验结果维护公众健康
医学中的哲学:临床思维
代谢综合征:一个颇具争论的病名
代谢综合征在临床应用中的去留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研究进展
欢迎订阅修订版《知情同意原则指导意见》
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
常见肺栓塞评分方法及临床应用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能否取代ACDF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分析
规范化治疗体系对抑郁症治疗依从性的干预研究探讨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女性正常生理功能的思考
B超与X线影像诊断肾积水的比较
螺旋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比较
临床麻醉中常用中效肌肉松弛剂的比较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哲学发展观
甲状腺激素在脑发育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评异体融合瘤苗表型抗原的共性与个性
外科手术患者的血糖管理
2010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
肾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肾移植术前患者应用大剂量促红素的临床研究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漏斗胸治疗中的应用
带腓肠神经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尺侧缺损
B超配合在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手术中的作用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酒精性心肌损害左室功能的价值
干细胞技术与肝硬化:共性与个性的新实践
重视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医学与哲学范文篇2
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的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辨能力形式。医学哲学思辨能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并发展,现在已日趋成熟。现代医学界与哲学界都在努力寻找两个学科结合的空间与方式,试图构筑一个医学与哲学互相融通的对话平台。医学的特殊性使医学思辨能力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如何加强对临床医学生思辨能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哲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
当人类反省自身的存在,思索生命意义的时候,哲学便产生了。当人类关注自身个体生命的需要,为减少身体痛苦而开始努力的时候,医学便产生了。哲学与医学的产生、发展是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同步的。同时,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自身与周围大环境失去平衡所导致的,疾病可依阴阳平衡与交替反复的演绎理论予以治疗,无不体现思辨。
全球化时代背景对当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医疗实践,不仅呼吁医学与哲学的完美融合,更呼吁医学生掌握哲学思辨能力,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作为自然科学,属中性,但医学应用却有价值取向。事实上,医学的所有重大成就与遇到的重要问题最终都需要提升到哲学层面去理解,因此,哲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
二、临床医学生掌握哲学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医学临床仅靠医学理论知识是不足的,还需掌握哲学的唯物主义思辨能力,以正确的思辨方法为指导,才能尽可能避免临床失误,得出正确结论。中国传统思辨方式本身具有辩证性,在人与世界关系等问题上展现出自身的深刻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传统思辨方式缺乏分析性、确定性,往往走入笼统性的误区。人类对于哲学思辨能力的认识经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达到了对哲学辩证能力的完整认识。
运用哲学原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哲学思辨能力的实践,揭开疾病层层伪装,从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哲学有助于临床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能力的培养。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世界观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不仅着眼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改造世界,在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深化的今天,医疗及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疗科研技术人员创新思辨能力能力的高低与思辨能力方法的正确与否。让临床医学生们在校园里即开始掌握哲学的一般的认知能力,提高理性思辨能力和逻辑加工和抽象凝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临床医学生在学习哲学思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科定位较狭窄。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大部分高等院校,对普通大学生的哲学教育,基本只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大部分学生也仅仅把哲学课作为政治课来对待。
授课方法较传统。目前高校哲学课的授课方法是传统的给予型教育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听讲,机械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机会。
考核方式较单一。目前高等院校的哲学课程考核方式较单一,无视了哲学教育的本性,学生思维停留在概念层面,使哲学教育失去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
四、培养哲学思辨能力的途径
针对现今高等院校哲学教育的现状,从临床的实际出发进行哲学教育,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培养能够胜任未来医疗工作临床重任的合格医学人才。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基于教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三个途径来开展。
基于教学。市场上的哲学教材只是针对某知识点展开阐述,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渗透哲学背景知识。学生可以从多角度了解哲学起源、发展、演进,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提高哲学辩证思辨能力能力。
立足现实。高新生命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医疗技术革命带来新变化,是当代临床医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并感到困惑的问题,将问题意识融入到临床医学生哲学教育中,以哲学思辨能力方式去把握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实事求是为基础,锻炼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