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幼儿园数学教案(6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3-02 手机浏览

幼儿园数学教案

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记录纸数张。

过程

1.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交流分享。

――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幼儿园数学教案

一、活动科目:数学

二、活动内容:《小熊请客》。

三、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数数,能将数字符号与具体数量相对应。

2、提高幼儿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四、活动准备

1、小熊、猫、小鸡、兔子图片各一。

2、图:三条鱼、四条虫、两个红萝卜。

3、1~6数字卡片三份及教学课件。

五、活动过程

1、教学课件:

(1)我是小熊笨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请我的好朋友!

(2)我要先去请小猫。

(3)我要去请小鸡。

(4)我要去请小白兔。

(5)小熊给自己的好朋友准备了好吃的分别是鱼、毛毛虫、红萝卜。

(6)笨笨要所有的小朋友来和他的好朋友玩游戏,你们也会有小礼物的!看看我给朋友准备的食物分别是多少?

(7)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教学课件。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教具,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表扬及奖励。

六、活动结束

小朋友太聪明了,那这下和我的朋友一起看看你们的礼物是什么?让老师带我们去教室看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用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2——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美羊羊、喜洋洋等6只羊的卡片;6座房子卡片;1、2、3的圆点卡。

学具:幼儿每人一套操作卡。

活动重难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2——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一起玩游戏“吹泡泡”。调整幼儿情绪,进入活动状态。

2.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游戏“找邻居”,帮助幼儿理解相邻的意思。

师:站在我们旁边,离我们近的小朋友就是我们的邻居,大家找找看你的邻居是谁和谁。

师幼一起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邻居,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是我们的左邻右舍。

二、基本部分:

1.设计故事情境,为美羊羊等找邻居。

(1)复习6以内的数和6的形成。

(2)分别为每只羊找邻居。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一左一右、近等)

2.帮助屋顶上的数字找邻居。幼儿运用知识迁移,找出数字的左右邻居。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活动难点)

教师以“2”的相邻数为例,以“近”为切入点,辅助圆点卡,引导发现。

师:小朋友都说1和3离2近,是呀他们是紧挨着2的,那1和2之间,3和2之间相差几呢?

根据幼儿的反应,适时出示圆点卡,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师幼共同小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少1和比它多1的那两个数。

4.幼儿动手操作,自由选择操作板,为2或3、4、5找相邻数。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5.展示幼儿操作板,集体检验、纠错,加深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认知。

教师要善于鼓励肯定幼儿的表现。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对能力弱的幼儿提出希望,将材料和错误的操作放在区角里,鼓励幼儿反复操作;对能力强的幼儿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到区角里为其他数找相邻数等。此环节要将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紧密结合。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邻居”。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对相邻数的认知,舒缓幼儿学习的紧张氛围,在游戏中轻松结束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操作、讨论中,了解4、5、6、各数的分合方法,学习口述这些数的组成。感知数越大,分合的方法越多的规律。

2、已有的经验积极思考,解决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分合符号、双色雪花片积木若干。写有数字的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砖”。

2、幼儿用书《记录纸》。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介绍幼儿已玩过的组合游戏及记录的方法,帮助幼儿回忆。

2、操作中,总结4、5、6、7各数的分合方法:介绍翻雪花片的玩具:——“用数字记录你和同伴玩雪花片的情况。”幼儿操作,记录结果。(记录纸见图示)交流操作的结果。仔细观察,发现分合数字之间的交换规律。

3、“造房子”游戏,巩固4、5、6、7各数的分合方法:

介绍游戏名称、玩法。

——“用三角形的‘砖’早屋顶,用长方形的‘砖’造墙。要根据屋顶上的数字来找砖造墙。每层楼的两块砖不能重复。”(见图示)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2、愿意与同伴交流,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2.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四、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3)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4)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4.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圈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圈内画“△”。

幼儿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骰子

---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应该看上面)

---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

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上一篇:传播学(6篇)

下一篇:发热电缆范例(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