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应用伦理学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3-17 手机浏览

应用伦理学范文篇1

关键词:科学技术;应用;伦理

一、科学技术的应用

20世纪以来,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改革及转换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1]。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更加深了对生命奥秘的认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类的研究与实践迈向了太空,开始探索在其他星球生存的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并且,随着遗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消除了不同物种之间杂交的障碍,培育出了种植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又能抵抗病虫害的高产作物,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高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生活,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应用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结果往往不全按照最初所设想的路线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就产生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其中争吵最为激烈的要数科技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了。

二、科学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突现

任何事情都像硬币一样拥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它带给人们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对网络技术依赖程度的加深,使得作为个体解放工具而出现的网络正逐渐沦为束缚个体自由的新型工具;在充满仇恨和敌视的社会里,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成果之一的飞机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克隆人技术将打破人类原有的繁衍的方式,用一个人的体细胞克隆出的人与体细胞提供者之间的人伦关系很难界定,现有正常的人伦关系就会被变形和扭曲,其后果将令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000年8月5日同志在会见杨振宁、李政道等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精辟地指出:“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同志的这个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3]。因此,伴随着伟大科技成就的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这就使得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科技应用上负效应的产生原因

科技应用之所以会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出现违背其本身宗旨、损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本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负效应,其原因大体有五个方面:

1、科学技术认识上的局限性

人类认识事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尤其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整体分成了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去研究,过分的把目光集中在事物的细部,只见局部的事实和规律,而忽略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人类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自然界的规律。

2、科技知识应用范围上的失当

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下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中则有可能是片面的、局部的和错误的。人们以这种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中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认识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就可能潜伏着某种巨大的的危险。

3、科技应用价值选择时的迷误

科学技术产品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都是与人类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不受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有纯粹的、孤立于人类价值之外的创造物。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念,往往使人类容易看到眼前的价值,而难以充分觉察和预料长远价值利益,这就违背了人类道德意志。

虽然高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人类重大问题,但高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经营者往往并不是为了优先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而首先是为了满足本身的利益,这就扭曲了科学技术研究造福人类的根本目的[4]。可见,真正纠结不清的是科技伦理实践中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与充满利益考量的复杂伦理现实之间的冲突。

4、科学技术负效应的直接原因是人的道德观念的问题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与伦理产生负面影响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将科学技术成果不恰当地运用到人类社会,不恰当运用到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现代著名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说过:“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成就的人”[5]。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与道德的矛盾实际上是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人自身的伦理精神问题。

四、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我们需加强科技法和相关政策的强制保障,使科学技术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像其他行为一样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规范的约束;(2)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他具有科技行为选择的自由,因此,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并由国家法律强制要求其执行;(3)对有利于国家建设、发展的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奖励,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科学研究给予严厉的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妥协。将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更好的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了社会秩序的井然。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伦理精神,因此,我们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既要保证科学技术应用开发活动始终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进,又要保持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和谐,确保科学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治东.发展中的科技伦理问题[J].创新科技,2008.3

[2]肖耀根.现代科技发展视野下的科技伦理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08.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17.

应用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护理伦理学临床护理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8-02

TheapplicationRealizationofNursingEthicsintheGynecologyandObstetricsDepartmentNurses.

LIYuemeiYAOYumei

(ShizuishanHuinongareaPeople'sHospital,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zipcode753200)

【Abstract】Inordertoguardagainstthemedicaldispute,reducethenursingrisk,improvethenursingquality,andinstructourselvesbyusingthenursingethicsthroughmanyyears'clinicalnursingmanagementpractice,throughthereviewinvestigation'sway,thisarticlesummarizedfouryears'thegynecologyandobstetricsdepartmentinhospitalinnursingpatterns2515casesfromJanuary,2006totheDecember,2009inmycourtyard.Werealizedthenursingethicstheorytotheclinicalnursingpractice'sremarkableguidingsense,Itisadvantageoustothenursinghealthydevelopment.

【keyword】Thenursingethicsclinical,nursingmanagement,realization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患者对医疗期望值日益增高,护理工作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1]。而眼下医疗纠纷频发,医患、护患关系紧张给临床医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是广大护理人员追求的目标。本人从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发现,只有应用护理伦理学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才能在复杂的医疗护理环境中游刃有余,杜绝差错事故,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所收集病例为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四年中妇产科住院病例2515例,其中:子宫肌瘤切除术406例,卵巢囊肿切除术22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63例,妇科炎症1085例,正常分娩621例,剖腹产120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1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2]。

1.2一般护理方法

1.2.1入院一般常规工作,按外科、妇科、产科一般常规处理。

1.2.2腹部、外阴及阴道手术病人,应在术前3日开始进行阴道准备,一般行阴道冲洗(未婚者除外)或坐浴,每日2次,常用1:5000高锰酸钾、0.2%碘伏或1:1000新洁尔灭溶液等。术晨用消毒液行阴道消毒,消毒时应特别注意阴道穹窿,消毒后用大棉球蘸干。

1.2.3阴道出血者应注意出血量及排出物性质,必要时保留阴垫及排出物备查。

1.2.4术后患者被送回病房时,值班护士须向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详尽了解术中情况,及时为病人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及深度。检查输液、腹部伤口、阴道流血情况;皮肤有无压疮,背部麻醉管是否拔除或保留镇痛泵等,认真做好床边交接,详尽记录观察资料。

1.2.5根据手术大小、病情,认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通常术后0.5―1小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1次,直到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1次。术后至少每日测量生命体征4次,直至正常后3天。尿管通常于术后24小时拔除,年老体弱者可延至48小时,留置尿管期间,应擦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留置尿管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膀胱冲洗,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1.2.6对于阴道、外阴术后患者,要密切观察会阴切口情况,注意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有无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注意阴道分泌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有无异味,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有引流的病人要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定时更换引流袋。

1.2.7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在产房严密观察2小时,重点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并做好记录。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协助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产后可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

1.2.8产后送产妇回母婴同室卧床休息二十小时,此后可起床活动,产后2-3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各一次,将手压住子宫底用力按摩,注意出血量并记录,如有产后出血、会阴血肿、膀胱膨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产后即可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但量不宜过多,以免因产后疲劳,胃肠功能较弱引起消化不良。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和婴儿正确含接及需与婴儿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

1.2.9新生儿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3护理伦理学要求

1.3.1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防治和护理疾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主动协助病人,关心病人,体贴入微,安排安静、安全的环境,操作熟练,认真负责,团结协作,耐心解疑。

1.3.2经常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3.3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热爱专业,具有献身精神。应用礼貌、安慰、保护性语言,举止得体,仪表端庄。

1.3.4护理人员要注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给予细致解释、诱导,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引导她们,以减轻心灵上的痛苦,并讲清家属情绪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而不利于治疗。尊重患者,注重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治疗和手术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以高度的同情感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创造一个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环境,以高度的信任感为病人保守秘密和隐私。

1.3.5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对于缺乏或丧失能力的患者由其家属或监护人负责。要履行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选择的责任。发挥患者家属的积极作用,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1.4结果妇产科四年中无一起医疗纠纷发生,病人满意度达到99.2%。

2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护理对象不但具有血肉之躯,而且还有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只有把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护患关系健康发展,才能让患者获得最大实惠[3]。人是家庭的一成员,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处于复杂多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中,每个人都生活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尤其是现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即使在同一病房,不同的医护人员和不同的病人都应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4]。特别是妇产科病人都是女性,涉及生殖器官、隐私和家庭、生育等,与之相关的不仅是患者个人,而且与患者的家庭、子女和社会有关。Peplau(佩普洛)认为护患关系的发展过程可描述为熟悉、认可、深入和解除四个阶段,并认为各阶段彼此交错重叠[5]。所以,我们在做日常的护理工作时,需确实为病人着想,周全考虑,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措施、工作、家庭及相关的社会关系,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尊重病人的隐私,密切配合医师做好每一个病人的治疗工作。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护士最经常经历的伦理问题包括:在病人的关怀照顾中如何权衡利害得失,如何保护病人的自,如何公正分配护理保健资源等。南丁格尔[6]早就指出说:“在最近40年内一门新的技术和一门新的科学,以及一门专业已经创造出来”(1893)。护理伦理学讲究的就是支持维护(advocacy)、行动负责(accountability)、互助合作(cooperation)、关怀照顾(care),要求护理人员保护病人的生命、健康、幸福、知情选择、隐私、保密以及尊严,不考虑种族、民族、信仰、肤色、年龄、性别、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区别,暂时撇开纯粹是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地履行护理义务。我国医学中曾强调的“保护性医疗”有时会导致“相互欺骗”,在一定情境下权衡不同的价值要求的不是医学知识或逻辑推理,而是道德经验和智慧。不顾一切情境,而坚持向病人透露真实病情,也许难以在伦理学上得到辩护,但不顾一切情境,为了“保护性医疗”而坚持不向病人透露真实病情,也难以在伦理学上得到辩护。因此,做出的临床决定是基于在一定情境下对有关各方的利益和价值权衡的结果,是否坚持伦理原则要视情境而定,即视在一定情境下坚持原则会不会带来积极还是消极的后果。护理伦理学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增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促进了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健康发展,杜绝了医疗纠纷,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它不但对妇产科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适用于其他科室的护理领域。应用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及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有利于实践护理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医院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护士解决护理道德难题,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医院管理杂志,2001,(5).

[2]贝政平.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

[3]周海蓉.个体化心理护理在218例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体会.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0,37(3):238-239.

[4]邱仁宗.医学伦理学.中华护理学杂志,1988,23:247-250.

应用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伦理

一、案例教学法简述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基于案例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1],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金融、法律、心理学、和建筑等工程学专业领域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设计或根据真实事例展示一个从不同的出发点考虑会带来争议的困境(一个案例),然后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角色,通过学生的个人思辩和开展团队讨论,引导他们得到解决方案。案例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截然不同的是,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再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或者对问题的见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设计每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自己的方案辩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显而易见,因为案例源于现实事例,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应用的实体平台。学生通过整理和分析案例中提供的数据,快速检索相关理论,得出结论并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再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讨论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权衡每个解决方案的利弊。这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调研的能力(主要指搜集和分析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评估和审辨对立观点的能力、公正的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合成不同角度的信息经过权衡得到折衷解决方案的能力[2]。最终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更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正向反馈,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对每个案例做深刻的分析,在案例的选取、展示方式、引导案例分析的走向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