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计算机视觉概论(6篇)

来源: 时间:2024-03-30 手机浏览

计算机视觉概论篇1

公共课(0012)英语(一)(0015)英语(二)(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29)教育学(一)(0020)高等数学(一)(0023)高等数学(工本)(0022)高等数学(工专)(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729)大学语文(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2198)线性代数(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31)心理学(0420)物理(工)

020105金融专(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55)企业会计学(0066)货币银行学(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107保险专(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66)货币银行学(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23会计专(0067)财务管理学(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156)成本会计(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26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0169)房地产法

020227市场营销专(0180)企业定价(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181)广告学(一)(0182)公共关系学(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21饭店管理专(0187)旅游经济学(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0194)旅游法规

030112法律专(0242)民法学(0261)行政法学(0223)中国法制史(0243)民事诉讼法学(0244)经济法概论

030403公安管理专

040101学前教育专(0386)幼儿文学(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395)科学·技术·社会

050102秘书专(0345)秘书学概论(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182)公共关系学(0509)机关管理

050114汉语言文学专(0529)文学概论(一)(0536)古代汉语(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50207英语专(0596)英语阅读(二)(0795)综合英语(二)(0597)英语写作基础(0794)综合英语(一)

050208日语专(0606)基础日语(二)(0608)日本国概况(6042)日语写作(0844)日语阅读(二)(0607)日语语法

050212阿拉伯语专(6754)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6758)阿拉伯语阅读(6759)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6761)阿拉伯文化概况

050405室内设计专(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0707)建筑设计基础(0688)设计概论(0712)建筑工程定额预算(0706)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050406视觉传达设计专(0716)印刷工艺(0688)设计概论(0714)插画技法

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2230)机械制造(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2159)工程力学(一)(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2232)电工技术基础(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60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2269)电工原理(9033)电厂安全生产(2301)发电厂电气主系统(2300)电力系统基础(9036)电气测量(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80706通信技术专(2269)电工原理(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2340)线性电子电路(2360)数字通信原理(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80801房屋建筑工程专(2400)建筑施工(一)(2387)工程测量(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081201化工工艺专(2489)化工设计概论(9902)石油化工工艺(9052)氯碱化工(2066)有机化学(二)(2481)物理化学(二)(9051)PVC工艺学(2175)分析化学(一)

082207计算机信息管理专(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2384)计算机原理(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2382)管理信息系统

100701护理学专(2901)病理学(2903)药理学(一)(2996)护理伦理学(2998)内科护理学(一)(3001)外科护理学(一)

100803中药学专(2932)方剂学(二)(2930)中医学基础(一)(2974)中药学(一)(3046)中药药理学

100903药学与药品营销专(3023)药物化学基础(7952)营销心理学

100905中医推拿按摩专(6101)经络学(2972)中医基础理论(一)(2974)中药学(一)(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金融本(0067)财务管理学(0076)国际金融(0077)金融市场学(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08保险本(0067)财务管理学(0071)社会保障概论(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15经济学本(0143)经济思想史(0142)计量经济学(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26电子商务本(0995)商法(二)(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20222工商企业管理本(0067)财务管理学(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154)企业管理咨询(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24会计本(0162)会计制度设计(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159)高级财务会计(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28市场营销本(0186)国际商务谈判(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55)企业会计学(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20旅游管理本(0199)中外民俗(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200)客源国概况(0194)旅游法规

02022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本(3164)环境科学概论(0055)企业会计学(0182)公共关系学(6569)物业管理实务

020226商务管理本(0939)商业伦理导论(0086)风险管理(0154)企业管理咨询(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896)电子商务概论

020229物流管理本(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30公共事业管理本(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0261)行政法学(0182)公共关系学(5722)公共经济学

020273经济信息管理本(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4224)经济运用数学(二)(0896)电子商务概论(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0282采购与供应管理本(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3616)采购战术与运营

030106法律本(0230)合同法(5678)金融法(0227)公司法(0262)法律文书写作(0263)外国法制史(5680)婚姻家庭法(0169)房地产法(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律师本(0230)合同法(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0229)证据法学(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30203社会工作与管理本(0280)西方社会学理论(0279)团体社会工作(0282)个案社会工作(0281)社区社会工作(0141)发展经济学(0278)社会统计学(0071)社会保障概论

030302行政管理学本(0320)领导科学(0319)行政组织理论(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0322)中国行政史

030401公安管理本

040102学前教育本(0401)学前比较教育(0409)美育基础(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5教育技术本(0432)教育电视系统(0438)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0423)电化教育概论(0419)教育传播学(0434)教育电视节目制作

040107教育管理本(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451)教育经济学(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449)教育管理原理(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10心理健康教育本(1427)生理卫生(5624)心理治疗(一)(5627)职业辅导(4158)个体咨询学(5628)团体咨询(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40112小学教育本(0464)中外教育简史(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230)小学艺术教育

040202思想政治教育本(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0321)中国文化概论(0312)政治学概论(0316)西方政治制度

040302体育教育本(0496)体育测量与评价(0487)体育心理学(0503)体育教育学(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50104秘书学本(0320)领导科学(0261)行政法学(0321)中国文化概论(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312)政治学概论(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50105汉语言文学本(0540)外国文学史(0819)训诂学(0321)中国文化概论(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541)语言学概论

050113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本(6763)素质教育概论(9020)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541)语言学概论

050201英语本(0600)高级英语(0837)旅游英语选读(0838)语言与文化(0603)英语写作

050202日语本(0609)高级日语(一)(0601)日语翻译(0610)高级日语(二)(0611)日语句法与篇章法(0612)日本文学选读

050410美术教育本(0742)美术技法理论(0744)美术鉴赏(0747)美术教育学(0746)美育概论(0745)中国画论(9008)艺术美学

050433视觉传达设计本(5544)现代设计史(5549)视觉传达设计概论(0321)中国文化概论(9008)艺术美学

060102历史教育本(9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史(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901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9009)宁夏地方史

070102数学教育本(2013)初等数论(2014)微分几何(9032)初等代数研究(2015)偏微分方程

070302化学教育本(2053)结构化学(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2051)物理化学(二)(2055)中级有机化学

080105石油工程本(1137)钻采机械(6336)油田化学(1133)油气开采工程(7745)工程流体力学(一)

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本(2194)工程经济(9028)工业造型设计(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

080708计算机通信工程本(2331)数据结构(2194)工程经济(2373)计算机通信网(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2371)程控交换原理(2369)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080806建筑工程本(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3347)流体力学(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2448)建筑结构试验(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2202管理工程本(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2382)管理信息系统

082206工业工程本(2230)机械制造(2194)工程经济(2648)设施规划与设计(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

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本(2142)数据结构导论(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3173)软件开发工具(2384)计算机原理(2376)信息系统开发(2382)管理信息系统

082218电子政务本(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0067)财务管理学(3340)网站建设与管理(3339)信息化理论与实践(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

090102农学本(2676)作物栽培生理(2660)植物学(二)(2677)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2672)作物育种学

090115园林本(7902)园林景观设计(2660)植物学(二)(5042)自然资源学(7894)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90202林学本(3227)森林保护学(2660)植物学(二)(5042)自然资源学(3233)林业生态工程学

090403畜牧兽医本(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2789)家畜内科学(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100702护理学本(3006)护理管理学(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0182)公共关系学(3059)医院管理学

100802中药学本(2899)生理学(3034)药事管理学(3049)数理统计学(3050)药理学(三)

100805药学本(9031)天然药物化学(9029)药学导论(3034)药事管理学(5524)药用植物与生物药学(3029)药剂学(2087)分子生物学(3050)药理学(三)

计算机视觉概论篇2

Abstract:Whenhumansocietyenteredintotheinformationage,theanimationwithonehundredyearslonghistorywereenriched,yetthepopularconceptofanimationisstilloutmoded.Toanalyzethephenomenonofanimationhaveanxo-actionforboththeeffectofanimationteachingandraisingofthepopularconceptofanimation.

关键词:信息时代;动画;逐格拍摄

Keywords:informationage;animation;stop-motion

0引言

1906年美国人斯图亚特·布莱克顿拍摄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这部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宣布了动画片的诞生。在百年以后的今天,各种信息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动画作为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其声画并茂的表现形式、夸张诙谐的表现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由于动画的形式多样、制作方式差别很大,所以包含的种类纷繁复杂,不容易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业界内对动画概念的理解也有很多差异和争议。在教学过程中,只凭一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动画概念的讲授往往不能达到使学生透彻理解动画概念的目的。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主要动画形式从载体和属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1从载体有区别的角度对动画概念的分析

1.1动画概念出现以前的早期动态图像动画被认为早在人类文明出现阶段就已经初现雏形,古代人类的岩画、神庙中的壁画等都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动态效果,反映了人来希望绘制动态图像的愿望。但真正的动画技术制作原理是根据人眼的生理现象——视觉暂留现象,欧洲人发明的“诡盘”、“活动视盘”、“魔术幻灯”和中国人发明的“走马灯”都是根据这一现象制作而成。人们将图像绘制在纸张、硬纸片、玻璃片等载体上,并通过细缝观看、幻灯播放等方式形成动态效果。

1.2跟随电影出现而产生的动画在摄影胶片出现之后,以它的优势占据了动态图像的制作领域,成为了主要的载体;尤其是在连续底片被发明以后,一种依据视觉暂留现象制作的深受大众推崇的技术产物出现了,这就是风靡全球百年而不衰的“电影”。电影拍摄的内容都是真人表演和真实景物,就使在电影出现十年以后使用连续底片拍摄的人工绘制的连续动态图像与电影有了不同,人们称之为“动画”,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动画概念。

1.3计算机技术造就的动画二十世纪后期,计算机的普及速度极快,计算机的数量以几何倍数增长,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动画制作行业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最初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只是引入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便节约人力物力,但后期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一种逼真的三维立体的连续动态图像在计算机中被制作成功,这些连续动态图像以数字形式被保存在磁盘、光盘、存储卡等多种载体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电视甚至电影银幕等多种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直接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立体连续动态图像被大众称为,而计算机出现之前的主要靠人手工制作的动画则被称为“传统动画”。

“三维动画”的出现挑战了以往人们对动画的认识,不但改变了动画的定义,对影视也有一定影响。本世纪初,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一种叫做“flash”的便于网络传送的平面连续动态图像逐步发展以至于占据了计算机网络上连续动态图像传送的主导地位,被大众称为“flash动画”,这种“flash动画”也是完全使用计算机制作,与“三维动画”不同的是只具有平面要素,属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flash动画”等主要使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都是以磁盘、光盘、存储卡等电子设备为载体,实现了内容信息的“数字化”。现今绝大多数的“传统动画”也都采用计算机辅助制作环节,最终制作形成的产品也都采用电子设备作为载体,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

2从动画具备的属性角度对动画概念的分析

2.1动画概念的发展动画诞生在英美地区,在英文中的名称为animation,本意是“被赋予生命的东西”。这个名称来源于英文“animated”,“animated”本意是“使……变成活的”、“有生命的”。由于早期的动画采用的美术形式与当时已经存在的一种静态美术形式——漫画相近,所以在英文中也被称为“cartoon”。汉语中“动画”一词是源于日语中对动画的称谓,字面解释即“会动的漫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动画”一词在使用中与“动画片”、“美术片”为同一概念,其中“美术片”最为专业,被认为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

2.2动画概念的根本属性综合动画发展历史,人们归结出动画可以具备的属性有“逐格拍摄”技法、“赋予生命”、“美术形式”、“叙事性”、“时尚性”、“假定性”、“幻想性”、“象征性”等。一般来讲,概念都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所谓广义是指相对于狭义去除概念的部分属性,使概念的内涵减少、外延扩大,但其根本属性不变。“动画”这个概念的最根本属性就是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采用的“逐格拍摄”技法。

2.3“逐格拍摄”技法的实质所谓“逐格拍摄”技法其实是动画制作区别于电影制作的根本特点,电影制作过程中采用连续拍摄,拍摄过程对时间的掌握并不是十分精确,拍摄之后再对电影胶片进行剪辑连接;而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剪辑的过程,反到是在拍摄之前就制作了整个动画的摄影表,表内每个镜头部分都标有精确到以秒甚至以1/12秒、1/24秒为单位的时间数,然后按摄影表对位制作动画内容再进行拍摄,即使是完全使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也不例外。所以“逐格拍摄”技法已经不止是一种单纯的制作技术,而是动画制作的独特思路,是动画的根本属性。

2.4其他常用属性在动画的其他属性中,最常用的是“美术形式”和“叙事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两大性质对动画进行分类,分出诸如“动画影片”、“广告动画”、“开机动画”、“特效动画”等概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分析出动画的概念是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不断的分析当前的与动画相关的存在,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动画的概念,了解动画所涉及到的范畴,掌握动画的相关知识。当前动画的种类繁多,涉及的产业领域广大,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各个领域上都达到很高水平,只能是在某一领域专研并取得一定成果。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分析清楚当前动画的概念及种类是很必要的,这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计算机视觉概论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概念设计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光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的。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且都并非是脱离总的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目前,人们在具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作为结构工程师不应盲目的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指南、参考,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R,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其实,为什么不考虑降低作用效应S呢?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作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正广泛地深入展开。在日本,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适用效果。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和人们认识的限制,在工程界还未被广泛地应用。

转贴于

同时,在目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应得到延伸。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市加固的2万间民房无一倒塌,但天津第二毛纺厂三层的框架厂房,却因偏重于传统构部件的加固,忽视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判断,造成不合理的加固使抗震薄弱层转移,仍然倒塌。

概念设计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并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单独构件和孤立的分体系的力学概念讲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中,单项计算练习居多,综合练习偏少,并着重体现在考题中,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养成只知套用公式解题的习惯。而且近年来强调计算机应用教育,比如,毕业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图。但由于计算机设计过程的屏蔽,手算过程训练程度的削弱,造成学生产生一定依赖性,结果综合运用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未来的工程师是相当不利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其中,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则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进行共同的努力。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著名的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广泛而又有独特见解的结构概念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例。该书着重介绍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果总体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尖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创造性地相互配合,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奠定基础。这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更好的加深概念设计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概念设计必然会成为今后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这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发展它吧,为结构设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立人,王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概念设计,工业建筑,1999(1)

计算机视觉概论篇4

数字媒体不仅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视觉传达从根本上转变了设计思想。视觉传达受到数字媒体传播改变了人们的视觉心理与阅读方式带来的影响,设计和创作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此同时,视觉传达也因为数字媒体的飞速进步而有了无限的可能,不断地向更加人性化与高互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的应用无处不在,大到路边的高楼大厦,小到一个生活用品,都跟视觉传达设计有关。虽然视觉传达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从人们的喜好习惯出发,但是人们也会受到视觉传达出来的信息所影响,改变一些想法或者视觉心理。数字媒体化时代的到来无疑也加速了这种互相影响,其交互式的性质让视觉传达产品渗透入每个人的生活。基于数字媒体语境,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现在不仅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未来,其传播方式也会跟随数字媒体的发展而创新。下文将着重于数字媒体对视觉传达的影响进行讨论。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其实就是把设计师想要表达的信息通过视觉符号展示给观众,比如说电影、造型、建筑物或者纹章。这种社会活动由来已久,古时候就有部落图腾来表示团队精神之说,骑士这就是视觉传达的应用。传统视觉传达的媒介一般为纸张或者物质的媒体,例如报纸或者各式各样的社会商品本身。他们的传播范围不大,视觉传达的力度也很小,而且也只是单方面进行视觉的影响。在数字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后,视觉传达有了新的媒介,那就是数字多媒体。它使得视觉传达有了新的特性,不仅把原来的引导特性、人性化特征发扬光大,还具有了互动性和时效性。还让视觉传达的应用更加广泛,不仅在广告、平面媒体中使用,还涉及到教育以及计算机游戏中。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下,视觉传达的引导性更加强大。设计师为了表达出一个事物的特征,可以尽可能多展示与这个事物有关的信息,而观众在接受这个消息传播时会自动无意识的寻找这些信息之间的各种联系。在利用了观众的习惯时更为明显,比如在宣传一款香水时,可能不会突出香水本身怎么样,而是表现出一位常使用香水的丽人的生活细节,让有对这种生活向往的观众对这款香水有了购买的欲望。若视觉传达引发了观众的生活习惯且超出了原计划的活动,那么说明这个视觉传达的引导性是成功的。互动性是视觉传达方面因数字媒体的存在而特有的产物,它让设计与媒体的关系更加复杂。传统的视觉传达是单向的,但数字媒体时代,观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所要接受的信息,也可以成为这个信息的传递者并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其实这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表达出事物的特性,还要迎合观众的心理。如果一个事物的视觉传达设计不被观众接受,那么它就是不成功的。数字化生活带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信息每天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有视觉传达的信息产生、接受、消化然后被丢弃。时效性高意味着信息有效性的降低,大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只是昙花一现,就被新的信息覆盖了。

二、数字媒体语境概论

语境是语言学范围中的术语,指多类词交织在一起,实际概念非常复杂,简单的解释起来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全程会受到具体语境的制约。数字媒体的出现与活跃让视觉传达的媒介增加,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物质化媒介成为了最重要的社会传播信息的方式。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之上,既有着传统媒介的作用,还有自有的独特功能。数字媒体语境的存在是客观的,它本身也有很多特点:1.它让人民对要接受的视觉传达有了选择自。因为对传统管辖的冲击话语权被松绑,民利增强;2.信息爆炸。虽然计算机与互联网有着自己的监管制度,但是传播中的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与扩散速度也非常快,所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3.真假并存。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信息的真实度很难确定,也会使用户非常迷茫。

三、数字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在数字媒体的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有了新的发展趋势:1.视觉传达脱离了传统的二维平面图文的制约,不仅可以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现,还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延续,即在四维空间中传播。这样使表达更加深入,也让人们的印象更深刻;2.动态的视觉传达比静态的更加吸引人的眼球,而且使视觉空间的利用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动态的视觉信息传播有效性要远远高于静态的信息;3.传统视觉传达着重于表达一个物质性的事物,但是数字媒体让非物质性信息的视觉传达设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毕竟计算机也是虚拟工具,随着互联网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设计也逐渐成为传播的主体;4.上文中也提到过,数字媒体改变了视觉传达的单向传播性,它使信息传播有了交互性;5.视觉传达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人类的感官,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数字媒体的出现使传统视觉传达不仅限于刺激人类的视觉,还可以超越视觉来刺激人类的更多感官。在信息传递越来越快的未来,单纯的视觉刺激恐怕就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数字媒体也让“设计师”成为了全民工作。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亲民与软件的发展使所有人都可以进行信息包装然后传播,标新立异的视觉传达屡见不鲜。这也是互联网的信息真假难辨,视觉传达设计的层次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抄袭现象比比皆是,模仿的作品也让本来极好的创新作品失去了原来的价值。数字媒体高速的发展也要求设计师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这就难免会成为阻挡他们释放自己创作力的绊脚石。所以数字媒体语境既给视觉传达设计未来发展的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它是一个“双刃剑”。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这些年,我们不得不感叹互联网的力量。视觉传达设计由原来的单一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多元化综合性的专业,全都归功于数字媒体的成长。信息流动性的增加也带来了无限机遇,人们可以更快的吸收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也可以快速传播出自己的声音。当然,在未来视觉传达设计也许还会有更多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的未来之路还很漫长,与此同时也使视觉传达的发展与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2.

[2]索理,李营伟.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12):281.

[3]孙波.浅析数字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界,2013,(9):104-104.

计算机视觉概论篇5

【关键词】校园网基础设施VI设计

前言:随着高校校园计算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建设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开展,进而成为校园管理和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如何以科学、合理的校园网视觉识别系统来帮助校园网用户实现对各类网络基础设施的识别,进而提高教职员工与学生上网效率和上网安全,已成为当前校园网建设的关键工作。

一、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概念

VI,即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概念的提出源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其与当时企业识别系统,即CI的概念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成为了一项独特的体系,即以标准字、标志、标准字体和标准色为主而展开的一项完整的视觉表达体系,又称为视觉识别系统[1]。在网络层面,VI则是通过借助相对静态的且富有视觉化的具体传播方式,对各项网络基础设施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标志设计,使公众能迅速了解整个网络体系,并对其产生深刻印象,进而达到准确识别各项网络基础设施目的一类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构成

(1)色彩。色彩是校园网基础设施VI中的重要要素,其具有较强的视觉导向作用,通过对人的视觉器官进行刺激,从而使人产生视觉的冲动或是联想,通过将看到的色彩与大脑中存储的相应色彩对应的设施进行对比和整合,从而辨认出具体的网络基础设施。(2)造型是校园网基础设施VI的另一重要部分,根据网络基础设施的类型、属性和特点,对其视觉识别系统的标志造型予以设计和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造型的构造不仅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原理,还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在使标志造型美观、得体的同时,给人以较强的舒适度,增强视觉效果。(3)识别导向系统。对于校园网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而言,其需要依据各类设备标志符号来提高自身对设备位置确定的速度和精度,在此情况下,视觉识别系统则是在校园网这一环境中通过构建导向标志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统一和连续的符号。

三、校园网基础设施VI设计

1、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机房是校园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是学生上机操作和教师上机指导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故障发生率和维修工作量最大的校园网基础设施。因此,对其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不仅需要考虑网络管理与维护人员维修和学生与教职工使用时识别的便利性,而且还应注重机房平时维护与管理的效率与安全。为此,分别设计图1与图2相结合的视觉识别标识。

2、路由器。路由器是校园网中的另一核心设备,其以当前信道的具体情况跟为依据,对路由进行自动选择和设定,从而以最佳路径将网络信号发送至用户端,使得用户端能够通过登录服务器实现网络访问。相较于维修阶段计算机机房标识符的红色标识符,路由器大都是供用户上网所用,强调的是网络的畅通性,故将其视觉形象识别标识符的主色调设置为蓝色。在此设计中,不仅考虑了路由器实物的造型以及标志的整体色调,而且也对路由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做出了进一步的标注,为校园网用户的网络接入奠定了良好的视觉识别基础[3]。

3、交换机。交换机安置在校园网的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进行数据的物理编址和错误检验,同时对帧序列进行排列控制。通常情况下,校园网的主干网大都以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吉比特以太网交换机为主,从而对校园用户的用网需求予以较好地满足。其具VI设计形式的交换机标识符,以深蓝色和红色线为主色调,将红色连接线在各以太网交换机间进行穿插,以表示交换机的“交换之意”,即物理编址与错误检验,同时,以多根线条突出交换机的标识效果,也为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人员对交换机的日常监测、维修和养护提供了较大便利。

结论:本文通过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概念进行说明,在对其相关构成要素予以说明的基础上,分别对校园网基础设施的计算机机房、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进行了详细的VI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校园网基础设施VI设计对于提高校园网的运行、维护效率和确保校园网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基础设施的VI设计,为促进校园网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冷俊敏,付国,荆振宇.IPv6试验网络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08(01):1850-1852.

计算机视觉概论篇6

关键词:工业设计,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

0.前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机械设计和制造等技术的告诉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工业设计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工具。虚拟现实技术的广发应用是现代工业实际走向更全面的数字化,是设计部门与企业管理、工程设计与市场营销等产品开发的主要部门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不记打打缩短了企业产品开发的时间,而且也为其产品的宣传、销售赢得了先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添加了筹码,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1.虚拟现实的定义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一种计算机界面技术。从本质上讲,虚拟现实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它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诸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直观、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工具,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根据VR应用的对象不同,VR的作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将设计概念或方案可视化和可操作化,以方便设计评价和优化;实现逼真的遥现场效果等。

2.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各个阶段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在需求分析阶段中的应用

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Web页面进行市场调查,可以激发被访问者的兴趣,所得到的信息更丰富,更准确,并且有针对性,这样在产品设计之前可以真正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同时可以利用给予Web的虚拟设计环境把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尽可能展示给用户,并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获得的个性化需求信息,这有助于设计出符合大批量定制原则的合理的产品结构。。

(2)虚拟现实技术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在概念设计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体验设计思想更好地融于其中,也就是更多关注产品使用者感受,而非产品本身。在不同的虚拟环境中,让他们亲自体验修改模型的感受;利用触摸屏来选择产品的造型、色彩、装饰风格等许多可选部件,在渲染和生成十分逼真的三维模型时,充分感受自己所喜爱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真实”情况。甚至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建议,邀请专家和部分用户一起对模型提出修改意见,观察设计和修改过程,直至大多数人满意为止。

(3)虚拟现实技术在详细设计中的应用

详细设计是概念设计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零件详细设计、工艺详细设计和可制造装配性详细分析等,其中可制造装配性详细分析尤为重要。。在进行复杂产品结构设计时,通过虚拟像是技术可以直观地进行装配分析,避免可能出现的干涉和其他不合理问题,及虚拟装配。

(4)虚拟制造

虚拟现实技术为制造模拟带来了真正的虚拟制造环境,通过虚拟知道可以发现制造中潜在的问题,进而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的目标,从而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奏起,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虚拟制造系统基本上不消耗资源和能源,也不生产实际的产品,而是运用计算机迷你现实中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过程,它的运用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5)虚拟评价和测试

在虚拟工业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环是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和测试。虚拟评价技术主要是在方针的基础上,对产品运行状态与性能进行虚拟条件下的评价,从中获得修改的依据,降低修改和生产的成本。

3.结束语

正如其它新兴科学技术一样,虚拟现实技术也是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这个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巨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但仍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客观而论,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还仅仅限于扩展了计算机的接口能力,仅仅是刚刚开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统和肌肉系统与计算机的结合作用问题,还根本未涉及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感觉信息是怎样在人的大脑中存储和加工处理成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一重要过程。只有当真正开始涉及并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实现途径时,人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隔阂才有可能被彻底的克服了。我们期待这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张立群.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鲁晓波,覃京燕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