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重要性(6篇)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1
【关键词】全程式健康教育;骨质疏松;遵医依从性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最常见[1]。现今对绝经后女性研究较多,而对老年男性疏于研究,我们在入院休养人员查体中发现,老年男性OP病例较多,骨质密度下降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而患者普遍对OP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此前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诊疗建议的依从性较低。我院对2010—2011年度查体后确诊的部分老年男性OP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取得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2011年本院老年男性OP休养患者100人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在69—92岁之间,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式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
1.2.1建立OP患者的个人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饮食习惯、治疗方式、家庭成员配合情况等,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本病的知晓程度,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最适于患者的教育方式。
1.2.2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指导由专科护士进行循环教育,采取连续、循环、追踪的全程教育方式做健康指导。在院期间按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紧密结合老年人听力、理解力、知识程度落后于中青年的特点,采取集体授课、个体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已接受健康指导而仍未掌握OP知识的患者、对疾病潜存危害不够重视的患者、遵医行为差的患者重复进行循环教育,反复强化,保证在院期间行为干预贯穿全过程;出院后每个月对健康教育组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强化健康教育内容,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1.2.3健康教育内容要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饮食、用药、运动等的宣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3.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OP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与治疗护理、用药等相关知识[2]。
1.2.3.2做好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专科人员重视营养宣教,责任心强,详细指导患者改变导致男性钙代谢异常、钙流失的饮食习惯,如抽烟酗酒、过量鱼肉或蛋白质不足、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蔬菜摄入量少等。指导病人科学合理膳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少甜,避免长期饮用浓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维持正常体质指数[3]。
1.2.3.3指导患者保证充分的钙摄入,1000—1500mg/d。现代医学尚不能安全有效的恢复骨骼原状,在治疗预防OP的措施中补钙是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70岁以上的患者除保证1500mg/d的钙摄入外,还应补充VitD400-600IU/d,促进钙吸收。在用药同时建立终身平衡饮食结构,多摄取食物中的钙,如多选择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虾蟹、深绿色蔬菜、麻汁、蛋黄、海带、紫菜、花生仁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并且适当提高钙磷乘积,因饮食中磷过多对健康成年人钙平衡可能无影响,但老年人可能加速与年龄相关骨丢失[4],所以结合中国人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科学烹饪,多采取去除磷的方法,如面食发酵、蒸米饭前适当温水浸泡、绿叶菜焯烫、肉类沸水煮后滤水烹调、减少含磷高的内脏肝脏摄入等措施。
1.2.3.4.适当户外活动和负重锻炼。指导适于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如中速行走、太极、门球、游泳、爬楼梯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骨骼负担过大导致骨折等损伤,同时增加日光照射加强钙吸收[5]。
1.2.3.5.定期体检,检测骨密度、血钙和血磷的变化。教育患者及家属重视检测指标的重要性,以及时进行饮食、药物调整。
1.2.3.6.安全防范指导,防患者跌倒、坠床;改变宜慢;保证环境安全,如改善照明、避免地面湿滑、不穿滑底鞋等;下肢肌力差者备拐杖辅助[6]。
2遵医行为评定方法
2.1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坚持服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定期复查对患者充分解释,患者能理解并按要求执行。休养结束出院后1年内,要求患者遵从以上宣教内容。1年后对100例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OP相关知识问卷及电话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饮食、体育锻炼、服药、定期复查情况。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情况
本调查发现,通过全程式健康教育,一年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坚持服药等四项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式健康教育对OP患者确实有正性影响效果,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依从性,延缓了骨质疏松发展进程,提高老年OP患者生活质量。
3讨论
3.1提高老年OP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老年OP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致残致死,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OP是与生理规律、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意识密切相关的疾病,调查中发现,多数男性患者生活上粗枝大叶,加上老年人认知力和记忆的减退,造成遵医依从性显著减退。部分患者认为该病为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自然退行性变而放任疾病发展[7],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群,生活水平相对低,营养保健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均衡,发病率偏高。所以护理人员要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OP的认知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依从性。
3.2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OP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OP呈阴袭性发生发展,多数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能引起注意,短期内看不到疾病的严重后果,但不及时采取治疗防御措施,待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患者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运动等科学生活方式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加强对长期预防必要性的认知,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身体力行,避免导致OP加剧的因素,从根本上控制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OP发病率近年来在老年男性中有升高趋势,成为一大健康隐患,应引起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医务人员全面早期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坚持用药、平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对疾病的影响,为患者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支持作用,降低OP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在以预防为主要模式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5-838.
[2]张芬燕,闫慧明.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315.
[3]于康.临床营养治疗学.2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91-292.
[4]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2-465.
[5]陈立英,史丽丽.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784-1785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2
说也巧,葛柏浩从事的健康餐饮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不过,知情的人了解,葛柏浩先生的“蒸功夫”餐饮品牌,与另一位做蒸餐连锁品牌的“真功夫”有所不同。
首先,葛先生是学术气质的人。创业之初,他就创办了杭州蒸功夫食品研究所,专注蒸食养生的主题研究和产品开发,并公开出版发行《中国蒸功夫》系列从书。因为葛柏浩觉得,健康餐饮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所以他的“蒸功夫”健康餐饮应该有“美味和健康同在”的理念。
2005年,葛柏浩创建杭州蒸功夫健康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以“民以食为天”古训全新诠释“吃出健康”文明诉求,精心打造“美味是硬道理,健康是主旋律”的新生代餐饮。为此。他把健康餐饮做了以下概括:首先,传统餐饮以地域区分,健康餐饮“有教无类”;其次,传统餐饮以美味为主导,健康餐饮是餐饮品又是健康品。最后,健康餐饮与传统药膳的区分。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健康餐饮“有教无类”
葛柏浩认为,传统餐饮菜系以地域区分,健康餐饮“有教无类”。如今,无论是公认的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还是加上京菜和鄂菜后的“十大菜系”,已难以涵盖和描述我国餐饮的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人们物质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和人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餐饮业,自然也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随着交通的发达,交往的频繁,信息的迅捷,餐饮业打破了地区的限制,口味的限制,乃至民族和文化的限制和国与国的限制,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西餐、韩餐、日式料理、中餐西做、西餐中做,私房菜、创新菜、迷踪菜……,五花八门,各展其姿。因此,蒸功夫健康餐饮应该博采众长,始终秉持“美味和健康同在,科学与传统并存”的做菜理念,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定位,以顾客体验为中心全方位打造顾客的用餐感受,用餐饮为载体传播健康的饮食文化,满足懂得吃出健康的人们日益变化的餐饮需求,引导更广泛的人群懂得吃出健康。
是餐饮品更是健康品
葛柏浩认为,传统餐饮以美味为主导,而健康餐饮,是餐饮品更是健康品。
现代人吃东西越来越注重口味。恰恰忘了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去吃。健康餐饮提倡“用头脑吃饭”,即既要吃出美味,更要吃出健康,两者并不矛盾。因此,无论用现代营养学“膳食平衡”的理论,还是用传统“药食同源”理论指导的饮食,都能达到食养、食补、食疗的目的。实践证明,低温烹饪,水性烹饪,分子料理,返璞归“蒸”,慢餐,注重肠内营养等等概念,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健康餐饮的丰富内涵。
健康餐饮与传统药膳的区别
传统药膳很难回答餐饮是“药”还是“膳”的二分法的质疑。传统药膳可分为“食养、食补、食疗”三种不同功效的药膳,这三种不同的药膳,食养是针对健康人群,让健康人变得更健康;食补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起调理作用;食疗则对相应患者起治疗作用!可见,其概念的宽泛和人群定位的模糊,已经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主导战略的现代餐饮经营需求。而健康餐饮,以“美味和健康同在”的鲜明主张,满足了人们“既要美味,又要健康”的饮食新主张,必将引领食尚,主导21世纪的人类的餐饮市场!
蒸功夫健康餐饮的特色
如果把“健康餐饮”四个字到百度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几乎出来的都是“健康饮食”和“健康食品”相关的条目。可见,健康餐饮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目前,以健康为主打的餐饮企业很多,传统的以同仁堂和胡庆余堂药膳为代表;而现代的健康餐饮,作为概念的提出,蒸功夫可以说是始作俑者!
健康餐饮须懂健康的人来做!作为2004-2005年度浙江省餐饮行业明星企业家、2009年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的“中国杰出餐饮人”、国家高级营养保健师,杭州蒸功夫健康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柏浩从2001年成立杭州蒸功夫食品研究所开始,就致力于蒸食养生的主题研究和中式健康餐饮连锁模式的打造,被媒介称为专业性研究型美食家。2004年,他创作出版、公开发行《中国蒸功夫》系列丛书,倾力打造健康餐饮品牌,已在业内形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蒸功夫不仅是一家以“蒸为手段,养生为目的”的健康餐饮企业。更是弘扬“养生之食,莫过于蒸”中国饮食文化精髓的品牌企业。葛柏浩创立的“蒸的阴阳五行学说”和一整套养生菜系和蒸文化体系,历时近十年,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好。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一股“蒸食风暴”。并在全同范围内征集有识之士的各种形式的合作。
2011年,蒸功夫健康餐饮为了让喜爱他的客户吃出健康,将率先在行业内奉行五大标准:
1、用水:采用天然泉水。用经过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和净化处理的纯净水,都是“人造”水,只有包含天地灵气的活水,才是善利万物的“上善之水”。
2、用油:采用非转基因生态食用油。转基因油的危害在某些动物实验中已经被证明会影响动物的生育能力。对人类的危害虽然还不清楚,但我们广大消费者是没有“做小白鼠”的义务的。
3、原料:采用无公害蔬菜及检疫合格肉类。蔬菜有条件的单位应该自测化肥和农药的残余量;肉类有条件的单位应该自测抗生素和激素的残余量。
4、调料:不用或少用味精等人工调料,更不能用化学调料和防腐剂。慎用各种人工添加剂。
5、烹饪:低温烹饪,倡导低盐,低油,低脂肪,低糖的“轻饮食”。
相信未来,蒸功夫将继续扛起健康餐饮的大旗,以普蒸做市场,雅蒸做文化,全蒸做理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餐饮舞台上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
[相关链接]蒸功夫与葛柏浩
蒸功夫创始人葛柏浩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浙江工业大学MBA,曾在浙江中医学院进修,长期致力于美食和养生的专题研究和实践,是一位专业性研究型美食家,获国家高级营养师证书。
现任杭州蒸功夫食品研究所所长、杭州蒸功夫健康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葛柏浩,以“美味与健康同在,科学与传统并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弘扬“养生之食”的传统精华。他创立杭州蒸功夫食品研究所,专注蒸食养生的主题研究和产品开发;出版发行《中国蒸功夫》系列从书,以“弘扬蒸文化,提倡养生”为企业经营理念,经过十年的发展,蒸功夫品牌已成为集餐饮、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养生连锁品牌。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3
在一项针对250人以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四年研究期间,饮食健康的人和饮食不健康的人海马区的体积差异超过200立方毫米。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针对人类来发现饮食和海马区体积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与之前观察动物的数据结果保持一致。”由FeliceN.Jacka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写道。FeliceN.Jacka博士是澳大利亚吉朗迪肯大学营养精神病学研究学院的副教授,以及营养精神病研究国际社团的主席。他们补充说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饮食调理的介入具有这样的潜能――能够帮助改进大脑海马区的健康,降低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萎缩,防止与大脑海马区相关的不良的健康隐患。”
先前的研究表明――饮食的品质与人的精神状态和认知状态相关。动物的研究表明――这会随着大脑海马区的变化而出现转变。
特别指出――高热量的一类饮食会降低脑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这将会削弱神经元的可塑性,人的学习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在当下的研究里,研究者检查了数据:以60到64岁为年龄范围的255人完成的关于《个体与生命健康研究》的问卷――国民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饮食频率调查问卷。
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精简&健康饮食,饮食包括新鲜蔬菜,沙拉,水果,烤鱼;另一组为:西方&非健康饮食,包括烤肉,腊肠,汉堡,牛排,薯条,炸薯片以及软性饮料。每一个饮食种类消费标准为11分,两种饮食存在一分的偏差。
此外,被调查者接受了将近4年的调查左右脑海马区体积的两项T1-称重三维立体结构MRI扫描。调查者发现在清淡饮食的消耗上每一个标准偏差上升。左海马区的体积扩大了了45.7立方毫米(P=.032)。相反的,在西方饮食消耗中,每一个标准偏差的上升与左海马区体积缩小52.6立方毫米独立相关。(P=.05)
单一的影响
饮食对海马区体积的影响和个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抑郁症状,药物作用,身体活动,吸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无关。
健康饮食者与非健康饮食者的左海马区体积存在203立方毫米的差距,导致四年研究期间的左海马区体积平均值下降62%。
有趣的是,右海马区体积与饮食方式不存在有实际意义的联系,即使它们之间不在研究范围以内。
在Medscape医学新闻的采访中,Jcaka博士指出这个研究在自然现象中可以观察到,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西方饮食就会导致大脑海马区的萎缩。但她说:“然而,有很多在动物上的研究表明――富含脂肪和精制糖的饮食对用来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以及加强海马区新神经元的产生的大脑蛋白有着很消极的作用。”
“同样的,很多研究表明,强抗氧化或保护脂质的食物成分,比ω-3脂肪酸,能够促使这些蛋白质的增长。还有很多研究表明,摄入‘垃圾食品’的动物削弱了海马区的学习以及记忆的独特功能。”
重要的是,Jacka博士坚信从“西方饮食”转向“精简饮食”将会使海马区体积增大。
她说:“据我们所知,神经营养蛋白水平和海马区的体积以及功能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包括饮食和运动。”
“因此很多理由可以相信不健康的饮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来削弱,反之亦然。”
最新的医学期刊ThenLancet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健康的饮食导致全世界范围的早衰以及由精神失常导致的全球残疾。
对公众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Jacka博士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不健康的饮食与精神异常、神经变性病和神经发育异常相关。这样的研究结果对公众健康起到巨大的暗示作用。
首先,人们曾低估了不健康饮食的影响,他们没有考虑到不健康饮食对精神失常的影响。第二,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这是第一次提出一个清晰的引起变化的目标――全民防范不健康饮食的不良影响。
然而,很明显地,通过传播健康信息来催促更健康的饮食方式来改善健康水平,这样的措施的作用非常有限。像Jacka博士这样认为通过注重强调精神健康就能说服更多人吗?
“就个人角度而言,我们相信从精神和大脑层面关注饮食的讨论将会引发很大的反响。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患心脏疾病,糖尿病,或者癌症的威胁只可能在将来出现。这让人们更容易忽略健康信息,因而继续吃垃圾食品,尤其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
她补充道――通过强调健康饮食与精神和大脑健康的关系来传播健康信息,更能让人知道当下改善饮食与自己密切相关,非常重要。
她说:“当前对消化道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的新认识,便于我们提出更明确的膳食建议――比如,注重摄入纤维及发酵食物,避免吃油腻,多糖,乳化以及人工糖食物。这可能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饮食结构。”
激动人心的结果
医学博士DrewRamsey,是纽约哥伦比亚内外科医学院的精神疾病治疗临床助理教授,对Medescape医学新闻的这篇报道的评价是――太振奋啦!
这是第一次将饮食方式与大脑的具体变化结合起来研究。我们很早就知道――饮食方式与大部分大脑疾病风险有着联系,比如抑郁和痴呆,这些联系背后的原理,我们相信,与食物如何影响大脑发育的神经重构过程相关。这是第一次如此全面地展示这个原理的研究。”
Ramsey博士还说――营养学应该与精神健康治疗实践结合起来。他说:“这是我们的医学团队在最近5年来做的事。”
“我们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度会议中进行了很多研讨,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临床医生向病人提出食物治疗,并且让他们对此充满信心。食物是精神健康临床医生应该谈论的话题,因为它对病人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这不仅有效而且还有很多乐趣,因为我们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期很长,像心理疗法,有些精神疾病还需要花钱,比如药物治疗,但它们都有副作用。”
Ramsey博士说:“食物疗法是很不同的方式――在降低心理健康症状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可以让病人增强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我所交谈过的精神病专家与我都达成共识,而且操作起来不难。”
他认为,下一步是教会精神病专家以及其他精神健康专家营养学,并且把它作为医学培训的重要部分。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饮食护理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高血压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不仅要饮食调整,还要依赖药物治疗,定期规律的服药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维持血压的稳定。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也是治疗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2.7±7.9)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3.8±4.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方法
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两个部分。
1.2.1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
①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指导患者针对自身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进行治疗。一般首选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小的口服抗高血压制剂,防止用药过猛引起血压骤降等不良反应。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尽量选用ACEi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尽量选用半衰期适中的药物,防止加重机体损害。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监测治疗效果,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类型,必要时可以采用联合用药。
②指导患者规律服药:很多高血压患者一旦被确诊就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长期服药使患者变的烦躁不安,依从性下降。很多患者发现自己血压水平降低以后就擅自停药或减药,造成血压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向患者介绍长期规律服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改变剂量和服药时间。
③指导患者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以后出现低血压、咳嗽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服药,尽量选择在早晨服药,这样不仅符合人体生理代谢的规律,也有利于一天血压水平的控制。尽量避免睡前或餐后服药,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血压水平本身就会下降,在服用降压药物很容易引起低血压,严重者甚至引起头晕、昏厥等。而餐后由于大量的血液进入胃肠道消化系统,外周循环血量减少也容易引起低血压反应。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一旦出现尿量减少,且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应高度关注,可能为高血压危象,应及早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1.2.2高血压饮食护理
①控制体重,清淡饮食: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肥胖、脂质代谢紊乱等问题,所以控制体重增长对于降低血压水平,维持整体健康水平都非常重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清淡,指导患者尽量少食用高油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炒菜时使用植物油进行烹饪,以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交替炒菜为宜。经常感到头昏、眩晕、颜面潮热,局部麻木的高血压病人,应少吃动物食品如牛、羊肉,可多吃鱼、虾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尽量控制体重的增长,减轻身体负担。
②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嘱咐患者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烟酒可以使机体小动脉调节机制发生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或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诱发小血管痉挛导致血管闭塞,血压升高。同时,烟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兴奋作用,可以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机体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受体的敏感性,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2]。曾有研究表明,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饮酒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以外的概率远远大于不饮酒者。因此高血压患者为降低死亡率应该尽量少饮酒或者不饮酒。一方面,酒精可以直接引起血压的波动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另一方面,酒精对很多药物都有影响,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3]。
③多食用具有降压效果的蔬菜和水果:多食用一些含镁较多的食物如苹果、柠檬、菠萝及山碴等、钾能够有效的对抗钠水潴留作用,减少血管损伤。同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抗氧自由基对血管的损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④适当饮茶,低钠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减少日常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尽量食用低钠盐,防止钠水潴留增加心脏负担。经常食用芹菜、大蒜、木耳、苦瓜、冬瓜、蜂蜜等高钾低钠或无钠食物,有利于协同抗高血压药物发挥降压作用。提倡高血压患者饮茶,因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等多种有效物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的韧性,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肾脏负担。但不宜饮大量浓茶,防止过度兴奋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发生心脑血管意外[4]。
2小结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降低血压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有调查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遗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有关[5]。
本实验中,30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控制较为稳定。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过程的认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定时服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教会其正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减少高血压的病死率。饮食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是基础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也能促进患者健康,延长患者的寿命。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美,周国秀,蔡玉琴.健康教育路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中旬学术版:65-66.
[2]叶肖红,叶莉,叶锐等.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12(4):3406-3407.
[3]王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J].临床护理2013,11(1):310-311.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5
大学生时代是发育身体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形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阶段,在大学时期树立合理饮食的意识,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既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能保证健康的体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重要的使命,拥有健康的体魄,关注自身健康就成为其不容忽视的问题。
饮食能养身治病,亦能伤身致病。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生命体征的正常运作,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无异于透支身体的健康。大部分人虽然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虽然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却不懂得合理的饮食搭配,这样就会自然影响身体的健康。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好。对于每一名大学生,如果想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需要丰富营养知识,而且需要在专业指导下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正逐渐加大,养成的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与情绪,对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在校大学生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及影响
(1)大学生不吃早餐、爱吃油炸食品。根据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会直接影响人一天的精神,致使身体各方面受到影响。大学生爱吃一些油炸的食物,如:汉堡,油条,油炸饼等。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东西虽美味,但会给身体造成很大伤害。油炸类食品的营养成分严重遭到破坏,高温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如:丙烯酰胺,苯丙芘等。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常常用吃零食来打发时间,零食口感美,可以促进食欲,但大部分都是膨化食品,对人体伤害很大,容易发胖,影响正常的进食。也导致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缺乏。很多大学生爱喝含糖高口味好的饮料。碳酸饮料对身体无益,会腐蚀牙齿,也容易发胖。
(2)大学生饮食不规律,不注重饮食卫生。一日三餐应时间合适,比例适当,热量分配均匀,热量分配均匀,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合理的吸收,但是很多大学生饮食严重不规律,一日三餐食物分配不均并且很随意,不规律的饮食不仅会伤害脾胃功能,还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3对大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营养教育的对策
(1)向大学生普及健康与营养的知识。高校可以向大学生开设普及营养与健康知识的公选课,也可以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营养与健康的知识讲座,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合理的将食物进行分类摄入,从食物中获得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大学生懂得健康饮食对身体产生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预防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2)向大学生传输健康合理饮食的观念。大学生只有形成了健康合理饮食的观念,才能将所具备的营养知识转变到真真切切的日常行动中,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成分的摄入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需要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人的身体只有得到全面并且均衡的营养才能保证肌体正常的运转。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水平质量不同,人的身体素质状况也存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形成不同的膳食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理膳食的营养下健康成长。
健康饮食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6-02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物的种类极为丰富,人们在注重食物营养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饮食有节这一重要环节,而饮食失节是未病时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既病之后的饮食失节,又影响着疾病的转归,笔者在长期的护理工作的饮食宣教中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中医饮食有节思想的健康宣教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1饮食有节
中医饮食有节强调饮食必须定时,适量,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内经》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指出饮食应有节制与节度,长期饮食无度对胃肠道等消化系统造成伤害。《东谷赘言》指出:“多食之人者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化。”现代社会人们由于不注意节制饮食,或过饥过饱,或五味调和无度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因而饮食不加节制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2重视对饮食有节思想的健康教育
2.1其对疾病的影响在疾病发展之中或初愈之后不仅对食物的种类应有所选择,对进食的数量也应有所控制,否则会使疾病很难治愈或愈后再发,如感冒患者发热时提倡少食为佳,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烂面条等,而发热初愈有些患者想令机体尽快康复,勉强多食,出现余热不尽,而令疾病反复,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这一点。近年来儿童哮喘及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日益增多,患儿家属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的质量问题,大多数患儿家属认为孩子抵抗力差,于是患病期间过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甚至强令患儿进食,导致患儿胃肠积热严重,胃气上逆迫肺,出现咳喘症状,疾病无好转反而加重。疾病刚愈,又不注意饮食调养,忙急于补充营养,甚至于饮料零食不断,使余热未尽,胃肠道积热不断,导致疾病又复发,因而对患儿家属的饮食护理宣教尤为重要,告知其过多进食的危害性,应予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掌握好少食原则,康复期间逐渐增加量及改善饮食质量这会令疾病的康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目前社区高血压病病例不断增多,这类患者更应注意饮食适量,忌一次性进食量太大,否则可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浊内生,如果痰浊上蒙清窍,可以诱发中风,此外还可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的发生。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失眠症患者呈上升趋势,这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睡眠习惯较差有关,而饮食不合理所导致的失眠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学者认为吃不饱怎么睡得着,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胃不和则卧不宁”由于饮食无度,尤其是晚餐吃得过饱,容易引发失眠。饮食有节思想的应用不仅仅限于上述疾病过程中的健康宣教,还有如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都应重视饮食有节,从而改变一些人“吃得多,身体好”等这类看法的传统认识。
2.2其对老年人的影响《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已总结出饮食有节有利于延年益寿。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委专家近十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百岁老人70%以上的老人有节制饮食的习惯,而且具有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以摄取清淡和低热能膳食为主。老年人因脾胃运化,吸收功能减弱,过多进食还会增加许多疾病发生的几率,适当节制饮食已成为21世纪卫生组织老龄委提倡的最为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因此对这一人群的饮食宣教除了做到饮食清淡、温热适宜、软烂等要求外,适当节制饮食的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2.3饮食失节的不良饮食习惯
2.3.1五味不调和饮食有节才能维护脾胃化源,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注意五味(酸、辛、甘、苦、咸)调和,甚至过度享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如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控盐小勺”的健康指导,人们对味觉的一再高要求,导致了人们不知不觉的过多摄入了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以及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等,为身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加强对社区人群树立科学的饮食观,“气味合而服之”的饮食宣教也是中医饮食有节思想的关键之一。
2.3.2晚餐吃的过饱俗话说“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根据一日三餐的食物分配比例,晚餐应占全日总热量的25%~30%,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早中餐无暇顾及饮食质量,晚餐成了一日三餐中最为丰盛的一顿,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由于晚餐吃得过饱,营养物质过多摄入,得不偿失,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而且日久造成各种慢性病发病的因素之一。
3饮食有节应避免的误区
饮食有节不等同于简单的节食,从每餐吃七八成饱为度,遵循逐渐减少的原则,应注意过度过快节食所造成的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它应以保证全身能量供应为前提,而食物的种类应尽量丰富多样和合理搭配,做到五谷、五菜、五果、五畜兼收并蓄,五味(酸、辛、甘、苦、咸)调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饮食有节,起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