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新零售解决方案(6篇)

来源: 时间:2024-04-12 手机浏览

新零售解决方案篇1

主人公:SonicWALL系列安全解决方案

症状:

自从2003年在澳大利亚市场推出其在线支付系统BillEXPRESS以来,BillExpressLimited公司的业务获得了巨大增长。现在,BillEXPRESSLimited在澳大利亚已经有近3000个零售点。通过这些零售点,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支付各种账单,如水电费、服务费以及其它费用。此外,客户还可以通过这一服务购买预付费手机卡以及为这些卡充值。在遍及澳大利亚的2500多个报刊零售点或者通过450多个Coles超市中的ATM,客户可直接完成这些操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客户的私人资料,付费是否安全实现,等成为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BillEXPRESS零售商还可以连接到另一个创新的服务形式,销售点屏幕(PoP)。他们可以在店内的LCD屏幕上显示低成本、完全针对目标受众的销售点显示广告。由于销售点屏幕是通过管理中心管理的,因此广告商可以方便地修改显示的信息,以适应不同地区客户的需要,并推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是广告资料是否可以安全地进行无线传输也成为一大问题。

处方:

需要通过连续可靠的因特网连接为所有零售点提供完全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VPN)支持。

治疗及康复:

BillExpressLimited最终选择了SonicWALL的安全解决方案。并成为SonicWALL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托管安全服务供应商(MSSP)计划之一。现在整个网络包括通过加密VPN隧道连接的6000多套SonicWALL安全设备,同时每个零售店都配备一台支持无线的SonicWALL防火墙。这些防火墙通过VPN隧道连接到总部的SonicWALLPRO5060千兆级防火墙。由于通过VPN传输的业务流量极大,每天都需要处理成千上万的交易,因此通过建立冗余数据环境来保证最优的正常工作时间并提供全天候的故障切换和恢复以及备份功能。

同时,SonicWALL的全球管理系统(GMS)平台能够方便主动地对数以千计的设备进行管理。利用GMS系统,BillExpressLimited可以从单个中心站点控制所有远程站点,从而保证每台设备都始终使用最新的固件和签名文件,保证网关防病毒、防间谍软件和入侵防御功能的正常发挥。

BillExpressLimited很快享受到了SonicWALL解决方案的益处。SonicWALL解决方案的可扩展能力和方便的部署能力使得BillExpress能够快速建立和扩展其客户群。利用SonicWALL简单的调度和部署流程,BillExpress可快速部署安全设备,并同时通过ADSL开通客户站点。只需轻点鼠标,SonicWALL设备就可以上线并建立与网络的连接。

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该解决方案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因为零售商可以从处理的每次支付业务、销售的电话卡以及充值卡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同时还可以通过PoP广告向本地企业和供应商收取一定费用。

很显然,SonicWALL为BillExpressLimited提供了全天候可用的完全安全的连接,同时:

基于IP的安全连接为业务关键交易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保证。

冗余数据中心环境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从故障中自动切换和恢复,从而保证了可靠的连接和最优化的正常工作时间。

通过SonicWALLGMS集中远程管理2500多个零售点,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管理成本。

建设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泛的高度安全的无线和有线基础设施,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提供了带来利润丰厚营收流的潜力,为BillExpressLimited带来竞争优势。

新零售解决方案篇2

零售业也同样如此。外资超市的进入、本土企业的并购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我们看到,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根链条,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自己在这个链条上的位置,当链条向前发展时,企业需要与时俱进。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由单个企业的发展逐步演变为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也就是说,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共赢。

打造中国流通领域的软件国际化,强化零售业自身的管理水平,需要零售业提升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手段,这也是整个行业一直关注的话题。我们带着这一话题,对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东来博士进行了专题采访。

记者:做大做强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海信网络科技公司与SAP(思爱普)公司的合作,对方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海信网络科技公司的强项又在哪里?

牛东来:在国际上,SAP(思爱普)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在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34,600家用户正在使用SAP的解决方案,财富500强80%以上的企业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1995年,SAP在北京正式成立SAP中国公司。十多年,SAP本着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知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宗旨,充分满足了中国企业追求管理变革的要求。SAP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不断推出适应企业管理需求和符合企业行业特点的商务解决方案,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帮助中国企业进行管理改革,增强竞争力。SAP在中国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包括IBM、HP、Sun、埃森哲、毕博、凯捷中国、德勤、源讯、汉得、高维信诚、神州数码、东软软件、汉普、新波信息科技、北京龙象信益、清华紫光,方正科技、华软新元、广东新盛通、明基逐鹿等。SAP在众多的项目中与这些伙伴密切合作,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转变为切实帮助中国企业成功的现实。

海信网络科技是海信集团信息产业的核心力量。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流通信息化的企业之一,海信不断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对零售业经营管理的深刻理解融入到软件产品开发中,致力于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和提升中国零售业的管理水平。

以上这些就是促成我们双方成为合作伙伴的条件。海信网络科技公司与SAP公司,双方在优势集成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为中国零售和分销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记者:近日,海信网络科技与SAP合作,联手为中粮集团西单大悦城商业智能系统提供服务,这是你们双方合作以来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中粮集团看中了你和SAP的哪些优势呢?是否三方的这次合作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一个经典?

牛东莱:此次签约中粮集团西单大悦城商业智能系统是海信网络科技与SAP合作在提供商业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第一次发力,这一合作显示出的强强联手态势给中粮集团以强大的吸引力。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国际粮油食品市场享有很高声誉,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的西单大悦城项目是中粮集团商业项目的起点,该集团已拥有西单大悦城、天津大悦城、北京朝青大悦城以及中粮广场四个商业项目,总资产达到100亿元。他们正在操作的项目包括商业地产比较发达的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和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成都、厦门、长沙等发展空间较好的二线城市。所以,考虑到中粮集团长远的发展,中粮集团在选择商业智能系统合作伙伴方面非常严谨,他们需要选择一个既有丰富零售行业经验、又能进行长期战略合作的公司来负责中粮集团的商业智能系统建设。

经过对众多国内外商业智能方案提供商的反复考察论证,考虑到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在商业领域十多年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SAP商业智能系统在全球商业决策分析系统中的领先地位,中粮集团最终选择了SAP商业智能系统和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提供的系统实施相接合的合作方案,这就充分发挥了SAP和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在商业领域的优势,为中粮集团商业智能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为商业智能在中粮集团发挥强大的作用提供了保障。相信此次三方的成功合作,一定会成为行业合作的又一典范。

记者:我们大家都知道,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在IT技术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您如何看待信息化建设?在国内,有众多的零售企业已经成为海信网络科技公司的服务对象,他们大多集中在哪几个业态?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牛东来:目前,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具体讲,就是信息化水平的跟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世界范围的信息化是同时进行,且相互影响的,可以说,信息化直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又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随着多年来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已经主动走向国际化,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化程度。

在中国,我们的信息化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在政府主导下,由企业配合,从高层向基层、从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推进,这就造成了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在信息化水平上的差距。

海信作为中国零售业领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商业管理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资生堂、屈臣氏等在内的200多家大中型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截至2007年9月,海信签单继续保持较高的比例增长,签单总额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十六年来,海信坚定地站在中国零售业信息化的最前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没有动摇。海信的理想是,把公司的商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打造成流通行业的主力;海信的信念是,帮助零售企业更好地成长,这种理想和信念一直激励着我们。

在涉足零售业信息化的十六年间,海信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积聚了大量的行业人才,以及过硬的解决行业问题的技能。正因为如此,海信能够给自身的产品不断注入新的理念,不论零售业如何变幻,海信始终有能力和用户站在一起。

零售企业是海信的主要服务对象,客户需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产品和服务,要么马上解决管理中的问题,要么立即提高运营效率。我们根据零售企业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商定天下、商海导航、商海纵横、等系列产品,为不同规模、不同业态的用户提供完整的管理解决方案。

记者:这些系列能为零售业提供哪些服务呢?

牛东来:商定天下系列,主要针对大型连锁商业集团开发的管理平台,重点突出总部的集中管理功能,强调门店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营,支持多级组织架构,根据业务协同思想设计工作流驱动机制,追求管理过程的可视化。

面向中端用户的商海纵横系列,秉承采购、收货、销售、结算相对分离的设计原则,可使业务处理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该系统业务逻辑严谨、数据准确、报表丰富,为企业规范业务流程、降低内部损耗、控制运营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商海导航系列专用于中、小型零售企业,其固化了中小零售企业的最佳业务实践,系统简洁实用、稳定可靠、易学易用,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海信还设置了行业顾问部,潜心研究零售行业,把用户的需求源源不断地导入产品设计和规划,并实行预研机制,用以保证产品的升级和新产品的开发。

新零售解决方案篇3

“了解你自己”使你一生顺利,而“了解你的产品”则使你获得销售额。考虑到威瑞森品类繁多的设备、应用软件及其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的商业解决方案,这就成了一项离谱的要求。但同时它也为公司带来巨大销售额的机遇。为了把握这个机遇,威瑞森需要一个精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部门,其中的销售人员要能够轻松地辨别客户未被满足的欲望和需求并熟练地将这两点结合起来。

在2011年5月,当时身为威瑞森无线通讯首席运营官的JohnStratton试图建立具备这样程度的专业技能的销售部门。这意味着掌握另一种不同的销售技能,并且升级全公司27000多名销售专员的销售技巧。致力于销售改革,Stratton任命纽约都会区的零售总监MattCarr为销售小组开发总监。

设计和开发过程

Carr先发的举措之一就是给零售通道开发和执行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销售流程,并提供相应的技能课程。为此,Carr向时任无线员工发展副总裁的我求助。于是我就挑选了一个小组的课程开发师,让他们专注开发一套无线解决方案销售技巧的课程。Carr还把地区总裁、零售总监以及L&D资深领导者组成一支咨询核心团队。他们的职责包括:运用集体专业技能审核新的销售流程;选择一个第三方的销售培训供应商;批准新的解决方案销售课程;积极拥护销售和L&D团体的变革。

在咨询小组和课程开发小组到位后,Carr的下一步就是直接到员工工作点了解并获得他们对学习的反馈。Carr领导课程开发小组开展多个“中心”小组讨论,该小组由威瑞森零售部门各层次的高效职员组成,包括一线代表、商户经理、区域经理以及总监。小组洞察了这些高效职员和一般职员的区别及其获得销售成功和客户正面反馈的原因。这些高效职员的可观察行为不仅成为了新的解决方案销售流程的基础,也被认定为转变销售力量的必需新技能。

学习的解决方案

在评估了几家受好评的第三方销售培训和商务变革供应商之后,Carr、咨询核心小组和课程开发小组选择了威尔逊学习公司协助开发两款客制化课程。一个是针对一线零售代表的为期两天的项目,叫做“获得权力”(ETR)。另一个是针对零售领导的为期一天的同步课程,叫做“指导如何获得权力”(CETR)。“获得权力”这个名字直接来自于那些高效代表。他们再三强调在挖掘客户需求并提议解决方案之前要先与客户建立关系“获得权力”。

ETR关注高效销售代表的独特的可观察行为:

获得向前发展的权力

花时间,步入正轨

理解客户如何运用技术

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实践,实践,再实践

简短的视频中高效代表分享最佳实践、小贴士并且示范有效的客户互动。学员们完成很多活动和实践回合。这种实践回合被称为“技能挖掘器”,旨在促使他们尝试走出舒适区,尝试新技能并且彼此做出有目标的建设性回馈。为了突出ETR是一种新的销售方式,研讨会被特意设计成与无线通讯其他学习经历不同的形式,具体体现在培训师花费极少的时间做讲座,转而引领讨论,展开活动,指导技能训练,以及引导旨在强化新的销售方式的点评。

CETR教授零售领导者如何通过对员工可观察行为进行辅导来强化ETR方案,而非通过指导其行为标准。零售领导者要先参加ETR,再参加CETR。通过CETR,领导者学会如何运用辅导观察报告和绩效报告确定最大程度影响每个代表的机遇,并且以有效的辅导对话对这些机遇做出回应。领导者们借助代表们和客户互动的视频情景练习他们的辅导技巧。为了帮助在职员工强化这些技能,课程开发小组在新的辅导门户网站创建了一个文库,其中包含用于技能训练的各种客户情景和课程精简温习模块。

执行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2011年10月,核心团队成员和资讯中心小组参与了初次试用,参与者对ETR和CETR的总体设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11月,ETR和CETR的第二次试用在全国五个地区进行。整个区域都测试了两门课程以及执行由上而下的策略,从而产生了最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教授方式的修正。然后,课程开发小组授予250名培训师资格证书。他们都参加过由30名顶级培训师之一执行的第二次试用课程。在试用课程结之后,培训师们应要求在12月,也就是公司最忙的月份,加入一个零售商铺工作以获得应用新的销售流程和技巧的第一手经验。2011年12月,ERT正式在全公司进行推广,首次课程的培训对象是公司高级销售代表,高级销售代表官们对于ETR的第一手经验令人兴奋不已并且传达出强烈的领导支持信息。2012年2月开始了两个项目的全面部署。截至6月底,逾千场研讨会成功举办,超过20000名销售专业人士参加。这个项目也归入到零售新人培训中。

结果以及后续步骤

销售技巧改革创举代表着在销售专业人士身上的重大投入。试用人群的初步结果显示了41%的投资回报率。2012年4月,威瑞森在J.D.Power无线通讯购买体验研究中名列第一,因为其销售部门在客户体验和满意度上有很大改善。基于之前零售方面的成功,ETR和CETR的各个版本也在我们的间接销售和电话销售渠道中被开发部署。

为了确保ETR嵌入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做生意的方式,现任威瑞森无线通讯首席运营官MarniWalden任命了一支ETR“老虎队”。该团队由高效代表、商铺经理、区域经理、主要市场销售运营领导者和L&D小组成员组成,旨在寻找能够把ETR观念融入我们的商业实践的非培训式机会。这个跨职能团队处理很多问题,包括酬劳结构、一线代表的雇佣要求、新员工试用培训一体化、季度型强化和销售点的流程。课程开发小组领导一个独立的ETR内容管理小组。该小组每季度审阅为了维持ETR生命力而提出的提高和改变方案,但始终坚持那些带给ETR成功的最初的目标和观念。

这项创举极好地展现了商务领导者、一线员工和L&D之间的合作对有效学习方案的开发和执行影响甚巨。它也建立先例,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新的技术改革不断前进。

新零售解决方案篇4

斑马的产品包括热敏条码标签打印机、收据打印机、塑料证卡打印机、嵌入式/kiosk打印机、RFID智能标签打印机/编码器以及通过认证的智能介质,斑马并同时为所有款式的打印机提供全系列的原厂耗材、标签设计/集成软件以及整套连接和网络解决方案。斑马客户分布广泛,《财富》500强和全球2000强中90%以上的企业都在使用斑马产品。

请你大体介绍一下斑马产品在物流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

HughGagnier:斑马目前最关注的行业应用主要有六个领域,分别为现场服务自动化、政府部门、医疗保健、制造、零售、运输与物流。其中制造、零售、运输与物流都同物流应用相关。

在制造业,斑马打印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资产跟踪、产品标签打印以及实时和整体的资产监控;此外,还能对原材料管理、在制品管理、最终产品管理等整个流程提供所需的跟踪、打印和监控能力。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成本、避免错误,同时准确采集数据用于及时补货。

在零售业,斑马打印解决方案可以帮助零售商更有效地管理客户、商品销售、货架、工作人员以及配送中心运营。斑马在零售业的打印解决方案包括优惠券打印方案、购物/会员卡计划、个性化礼品卡打印方案、自助服务信息机、货架贴条和标签打印方案等等。

在运输与物流业,因为货物运输采用了空运、水运、铁路和公路等多种方式,使得企业对资产跟踪的要求越来越高。借助斑马RFlD智能标签,客户能做到端到端的跟踪。

制造业一直是自动识别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你认为目前的制造业应用有什么新的变化,将有哪些新趋势呢?

HughGagnier:的确,加工制造业一直是我们的核心市场。

就细分领域来看,由于目前全球经济环境不太好,一些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业、飞机制造业的发展有放缓的迹象。但因为社会对一些新问题的关注,比如环境保护,使得新能源等行业发展起来,它们将带来新的需求。

就产品应用来看,在制造业供应链领域,一般采用的产品系列是工商打印机,这类打印机能适应巨大的打印量,性能很高,代表产品为斑马一直在推广的zM400产品系列。除工商打印外,还有一些新商机,比如移动的打印需求,在装卸、搬运等现场操作环境里都需要应用。

就地域来看,北美很多制造业都转移到了例如中国等其他国家,因此北美本地的物流量和仓储量增加了很多。相应地,斑马产品在物流仓储领域的应用也随之增加,比如无线设备在仓库里的应用,移动式打印的应用,等等,即使是最普通的条码,其应用模式也变得更多更广。

在中国,类似烟草这种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正在应用一些打印速度非常快的高性能工商打印机,甚至是RFID打印机。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无论什么时期,斑马都能在制造业中找到新的应用。

你认为在零售业的应用推广中,将会有哪些新的趋势?

HughGagnier:先总结一下斑马产品在零售业的应用。首先是店内的运用,斑马产品在美国、欧洲等主要的大型超市里面,以及亚洲的一些超市,都有使用。据我们分析,店内打印以后会非常多,将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比如条码的当场打印、货架上的标签打印、定价的修改打印等等,这方面需求在全球都将增长。

除了店内打印外,零售商在运输物流环节上的打印需求,也将越来越多。这种需求的打印应用在美国、欧洲、亚太等地都是新兴领域。虽然目前此引用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我们认为其后继提升空间很大,同时我们也相信这将是斑马在零售行业的主要增长点之一。目前我们在美国已看到此应用的上升势头,相信欧洲和亚洲也会跟随这一趋势。

目前业内新出了一些移动打印产品,你认为移动产品的成长性如何?斑马准备怎么行动?

HughGagnier:从自动识别领域的成长性来看,我认为在全球市场上会有三个突出的增长点,分别是移动打印、卡件打印与打印站。这三个点的潜力都很大,其中移动打印在亚洲的增长速度可能是三个点中最快的。因此,未来一、两年内,斑马会专门设计一些针对移动打印的产品。而且,因为亚洲的应用可能与北美或欧洲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还需要专门设计一些适合亚洲市场的产品。

在移动打印领域,斑马计划主要做两类产品,一类是标签打印机,另一类是交易式打印机。所谓交易式打印机,与常见的标签打印机不太一样。比如应用于交货时的一些数据打印。

自动识别产品作为专业性很高的配套产品,其售后维护是应用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请问斑马的售后维护是如何做的?

HughGagnier:斑马产品的维护,主要由经销商提供。经销商与客户签订整套的维护合同,斑马产品的维护是其中一部分。当产品出现问题时,经销商除了自己维修外,也可以把产品送到斑马的服务中心修理和维护。

在北美和欧洲,斑马有专门的维修服务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经营主体,它不但可以为斑马产品提供维修服务,也可以为其他品牌的产品提供同样的服务。这种模式以后也会复制到亚太地区,但是目前对于亚太地区而言还是新兴事物,处于尝试建设的过程中。

在中国,斑马产品的维护由经过培训和认证的专业做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和合作伙伴提供。同时,斑马在上海设有维修中心,斑马产品可以送到上海维修中心维护。另外,斑马的生产工厂已经搬到中国,随着制造能力逐渐转移到中国,中国地区的服务维修会越来越好。目前市场上的软件产品种类很多,自动识别产品品牌也很多。这些不同的产品和系统在一起应用时,有时可能出现相互数据传输不兼容,或者传输重复等种种整合不利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新零售解决方案篇5

在家电零售领域,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络平台,都有着行业的“痛点”,这种“痛点”,也是需要创新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

《现代家电》在针对传统家电零售企业的调研中,企业普遍反馈出毛利低、供应链、关并店、服务难、周转慢、客流稀、促销枯、成本高等“痛点”,基于这些痛点,编辑记者们也采访了众多的家电零售商,以期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价格战、价值战、服务战、物流战、体验战还是、内功战,背后比拼的都是零售企业的硬实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领先企业在进行战略变革后势必将放大战略优势。未来,零售业的发展格局将如何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企业战略创新的程度。作为渠道价值链条上的关键要素和整合者的平台提供者,家电零售企业应该着眼于提供各个“痛点”的解决方案,而非在价格战中搞内耗。

因此,企业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积累核心竞争优势,就需要树立以终为始的思维理念,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创造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改善消费者的“痛点”,消费者自然会聚集而来。

中国传统零售企业,包括苏宁、国美等行业领军企业,还有遍布各地的区域家电连锁,在O2O转型时所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但是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却殊途同归。

目前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将O2O定位于新型渠道,通过O2O解决线上渠道缺位的问题,寄希望于通过O2O模式扭转原有产品运营的颓势,由此必将导致O2O转型的失败。因为O2O对传统零售企业的影响是属于“横风效应”,是对传统零售行业运营模式的颠覆。

新零售解决方案篇6

中国的损耗损失高达1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3.9%,占零售销售额的1.06%。其中最大的货品损失源自店铺窃匪,估计造成5.17亿美元,员工偷窃及诈骗令零售商损失2.03亿美元,供应商、厂商诈骗差不多1亿美元。

虽然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零售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然而13.6%的中国零售商却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店铺盗窃事故,导致的损失占零售盗窃总金额(68亿元人民币)的47.5%。

零售研究中心总监和报告编者JoshuaBamfield教授指出:“零售商将店铺盗窃1/3的升幅归咎于经济衰退。另外,很多零售商已注意到行窃者类型以及被偷取产品类型的转变。”

调查报告赞助商保点系统公司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德明表示:“经济衰退为各行各业带来重大影响,当中零售业所承受的冲击特别严重。许多零售商纷纷削减开支,然而调查报告显示,防损开支的大幅缩减却带来了适得其反的后果。零售商减少驻店员工及培训开支后,若能对防损解决方案作出明智的投资,可令其防损措施事半功倍,对舒缓货品损耗带来正面的影响。”

JoshuaBamfield教授续称:“2009年的调查报告发现,受经济影响,零售商削减9亿美元(约人民币61.4亿元)的防损及保安开支,同时导致货品损耗额上升i00亿美元(约人民币682.7亿元)。由于减少盗窃是零售商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和改善防损措施刻不容缓。”

2009年的防损开支相等于销售额的0.31%。

全球零售货品损耗率

截至2009年6月的12个月期间,受调查的41个国家中共有38个国家录得货品损耗率上升。货品损耗(以零售销售额的百分比计算)于一年内增加5.9%,全球平均货品损耗率为1.43%。过去两年的调查均发现货品损耗下跌,与今年的数据有天壤之别。

尽管北美洲及欧洲分别占全球货品损耗率40%和38.4%,印度、摩洛哥和墨西哥却录得最高的损耗率。香港、台湾及奥地利的货品损耗率则为最低。

JoshuaBamfield教授表示:“虽然有评论家将零售盗窃视为无关痛痒的社会现象,或将其简单定义为商业的代价,但他们却忽视了零售业罪行对公众造成的危害。2009年的零售罪案令受调查的41个国家5.53亿家庭平均多付208美元(约人民币1420元)。”

虽然中国的平均货品损耗率为零售额之1.06%,若与亚太区平均1.24%比较,看来可能较低,但似损耗金额而言,则超过10亿美元(约68亿元人民币)。换句话说,零售业中各方,即制造商、零售商、员工及消费者正间接地分担着此金额费,令中国每个家庭平均多付27.58美元(约人民币188元)。

全球各市场类型的损耗

零售损耗随着不同行业、市场类型和国家而有所不同。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最高损耗率的零售类别为成衣、服装及时装、配饰(占1.84%),其次是化妆品、香水、美容产品、及药品(占1.77%)。

在成衣、时装类别中,最高损耗率的产品为配饰(3.85%)及时装、订造服饰(3.64%)。这些产品在所有受调查地区的损耗率均为最高(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亚太区、中东及非洲)。此外,有别于其他地区,鞋袜于亚太区亦是在成衣、时装类别的高风险产品,损耗为1.61%。

在亚太区,最高货品损耗率变动为便利店、天然及专门食品店(占6.9%)以及化妆品、香水、保健及美容产品及药品(占6%)。而家具、纺织、地板及窗帘(占1%)和酒类及酒类外卖(占1.1%)的升幅最少,可是,没有一种业务类型的损耗率有下降的趋势。

全球零售业罪行所导致的损失

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零售业罪行所导致的损失,包括防损费用达1205亿美元(约人民币8226亿元)。此损耗包括店铺盗窃损失(40.5%)、员工偷窃损失(33.8%)、供应商的损失(5.3%)以及防损支出(20.3%)。

在损耗上升的同时,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却减少保安开支。在较为成熟的市场,如北美洲及欧洲,防损开支较新兴市场为高。北美洲2009年防损开支为销售额的0.40%,较2008年减少了8.11亿美元。欧洲零售商2009年防损开支为销售额的0.29%,2008年则为0.34%。

亚太区的零售保安支出为0.17%,亦是所有受调查区域中最低的。

Bamfield教授评论道:“值得留意的是,零售商的保安系统及设施开支跌幅远远超越聘请保安人员的支出。采用多种保安形式固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采用全面的损耗管理解决方案和严紧的防损措施亦有助提升保安人员的效率。”

在中国,防损开支为1.85亿美元(约人民币L2.6亿元人民币),占零售销售额的0.18%,仍远低于全球平均值的0.31%。

2009年商品盗窃损失高达646.1亿美元(约人民币4411亿元)。当中店铺盗窃和员工偷窃的商品价值占损耗总值72%。店铺盗窃造成的损失最大,总值488亿美元(约人民币3331亿元)。打击有可能发生的店铺盗窃对货品防损有莫大帮助。

经济衰退的影响

Bamfield教授指出:“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罪案增加,种种迹象显示现今零售犯罪案件对零售商带来的影响较过去两三年更为严重。”

Bamfield教授又表示:“部分窃匪真的面临经济困难。但有些人却因失业或就业不足而面对家庭收入减少,他们觉得需要通过盗窃来维持以往的生活质量。许多国家的金融及政治体系失败,令很多人感到迷茫,由于没有其他人可依赖,他们因而不惜犯案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调查发现货品损耗和盗窃在过去一年正持续增长。零售商将店铺盗窃1/3的升幅及员工偷窃逾1/5的升幅归咎于经济衰退。

Bamfield教授表示:“盗窃方式已经开始转变。店铺盗窃的可能性较员工偷窃更大,由于职位空缺不多,员工均希望保住现有工作,因此他们选择行窃的机会较少。”

盗匪通常集中偷取体积细小、易于隐藏、贵重而又有一定受欢迎程度的品牌商品,因为这些产品易于转售。高失窃风险商品包括:电子游戏、Wii、影碟、iPod、MP3播放器、衣服、化妆品、面霜、香水、酒、鲜肉,以及贵价食品。其他较多失窃的商品包括剃刀、剃须产品、手提电话及手表。

逮捕之盗匪

2009年零售商逮捕触犯店铺盗窃和员工偷窃的窃匪数目接近58075元,比去年上升50万元,这亦可能成为零售罪案上升的证据。其中,店铺窃匪占85.6%,员工窃匪占14.4%。

在亚太区,店铺窃匪之平均盗窃价值为69.27美元(约人民币473元),而员工窃匪之平均盗窃价值为376.15美元(约人民币2568元),全球平均值则为1889.02美元(约人民币12896元)。

保点系统公司防损管理方案主席PerLevin表示“经济衰退令防损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同时亦增加防损的重要性。2009年虽然揭发了580万宗盗窃事件,挽回价值接近60亿美元(约人民币410亿元)的商品,但防损工作仍未足够。其实零售商可采用一些快捷有效的方法来防止零售损耗。例如,28%失窃风险高的产品仍未得到保护。我们见到业界正不断新,时至今日,市面上已经出现崭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涵盖全面的产品防损战略以至以先进的防损管理系统。集合这些全面的方案将有助保障零售商并为盈利增长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