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6篇)

来源: 时间:2024-04-14 手机浏览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

⑴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υ=△C/△t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以mA+nBpC+qD而言,用A、B浓度的减少或C、D浓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必然存在如下关系:

VA:VB:VC:VD=m:n:c:d。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

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定义

①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混合物),叫做分散系。

②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

③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1)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分散系可以分为九种。

(2)液体分散系的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的状态分:当分散剂为液态时,分散系可以分为气液分散系、液液分散系、固液分散系。

②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当分散剂为液态时,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一般来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粒子通常大于100nm,粒子大小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

(3)胶体: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液态分散系。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_氧化物(Al2O3)、_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知识点

氧化还应反应的类型

分析:氧化还应反应是一大类反应,它还可以再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基本型:不同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Fe+CuCl2=FeCl2+Cu.

(2)复杂型:多种物质多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或还原的氧化还应反应。例如,3C+2KNO3+S=K2S+N2+3CO2

(3)自身氧化还应反应: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应反应。例如,2KClO3=2KCl+3O2

歧化反应:同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氧化还应反应。例如,Cl2+2NaOH=NaCl+NaClO+H2O

(4)归中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生成同价态产物的氧化还应反应。例如,2H2S+SO2=3S+2H2O;KClO3+6HCl=KCl+3Cl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