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疾病的概念(6篇)
兽医疾病的概念篇1
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幼畜的养殖尤为关键。而幼畜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幼畜身体的各方面的机能和功能尚未完善,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实际的兽医诊疗中,对于幼畜的疾病诊疗要尤其的细致精确。
一、幼畜的概念及其特点
幼畜就是我们长春养殖户一般土话中所说的幼仔儿”,一般是指那些新生的或者还年幼未到初情期之前的幼年家畜。这些家畜因为还未完全长大,从生理机能到状况都与成年家畜有着很大的不同,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有的动物种类甚至能一天长十几斤,但是在生长的过程中就像成长的孩童一样,因为身体机制未能完全发展,
他们往往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体质嫩弱,抵抗力低。我国古代中医理论总结幼畜的生理状况曰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而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他们较成年家畜容易患病,但是在治疗时又不能像成年家畜一样诊断、用药,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二、幼畜的常见疾病分析
1.先天性幼畜疾病
先天性幼畜疾病主要是由于幼畜先天发育过程中由于器官发育不健全、母体患病、病体遗传或生产问题导致的一些幼畜患有的疾病,例如幼畜呼吸器官发育不健全造成的幼畜肺炎、母畜受孕期间营养不足患病等问题导致的幼畜孱弱等疾病都是幼畜先天性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出生便应接受兽医治疗以便康复。
2.感染性幼畜疾病
新生幼畜生理机制还未健全,身体抵抗能力差,因此较容易感染疾病,使幼畜患病甚至死亡。例如因新生仔畜脐带断的那一断受到感染,幼畜可能会感染脐炎,患畜常弓腰,不愿走动。
3.病毒性幼畜疾病
病毒性幼畜疾病和感染性幼畜疾病一样,主要是由于幼畜体制较弱而引起的,不同的是,感染性疾病只要是由于幼畜在治病过程中或者有伤口的时候而造成的,而病毒性疾病则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常见的有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传染病、脓毒败血菌引起的脓毒败血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严重腹泻等等。
三、幼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幼畜的方法与成年家畜一样,也要求四诊合参,做到望、闻、问、切,但因为幼畜和成年家畜的生理机能和体质有着很大的不同,治疗的时候则绝不能什么都向成年家畜看齐。
1.诊断
在诊断幼畜疾病的过程中,兽医需要先观察幼畜的形体、神色、口唇等,通过其基本外相了解幼畜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后和畜主了解幼畜的疾病反应,这一步很关键,因为幼畜患病后的反应、幼畜所处的生长环境都都是判断其病情的方法之一。
在基本的了解后,一些简单的疾病已经可以诊断而出。但因幼畜的很多疾病都存在隐藏性较大、辨别性较难等问题,在幼畜疾病诊断时还需可以解其口舌气味、呼吸状况等,必要的时候更需要观察其粪便等,准确了解幼畜存在的疾病。
因为幼畜的生理机能不健全,很多疾病表现也和成年家畜不一样,所以切忌在诊断的时候根据成年家畜疾病经验妄断幼畜所患病。
2.治疗
对于幼畜的常见病,一般兽医会经常用到的常用治疗法主要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病情较轻的幼畜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就是针对幼畜的病情选用正确的药物让幼畜通过口服、输液等方式进行治疗,而针对患病较重或者有需要的疾病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幼畜的生长迅速,其身体内各构建的成长也很快,因此对幼畜疾病的治疗一定要反映迅速,争取时间治疗。在经过诊断,能够确切的肯定幼畜所患的疾病后,所从事治疗的兽医一定要快速反应、及早治疗、用药。
3.用药
幼畜和成年家畜不同,他们对药物的反应要比成年家畜敏感很多,因此在对幼畜用药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除了要比成年家畜用药量少以外,更要绝对适合其体质,防止致病不成反对幼畜身体造成迫害。
在幼畜用药的原理,中医曾总结了三个要”,即一要精,选方用药要精,药味宜少不宜多,以使药力集中;二要轻,药量宜轻,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三要清,取其味轻清,以流畅气机;四要灵,灵活机动,不死守成方。”
此外在对幼畜用药时还需特别注意幼畜自身的发育状况、病情缓急、体质强弱等,在用药的剂量上做好充分的把握。
4.注意
在幼畜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多兽医都存在有经验观”的问题,或者根据成年家畜病况反应为幼畜定病、或简单观察便以经验定病,这些在多年从事工作的老医师身上可能是真确的,但是大多数兽医不能正确判断,因此切记经验说”。
一般来说,幼畜患后天性疾病多与其多处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可不分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后期兽医也因和畜主进行交流,对幼畜疾病复原所要求的成长环境进行普及,防治二次病害的发生。
兽医疾病的概念篇2
关键词:畜牧;实践;健康传播;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往对于健康进行传播的相关概念以及方式已经不能迎合人们的发展需求。此外,对于健康的传播工作为畜牧兽医的重要工作内容,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当前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将健康传播当成了主要工作之一。
1健康传播的内涵概述
在传播科学当中,健康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基本的内涵为全面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利用各项有效的手段以及方式实施保护健康的具体流程。其中,对于健康传播的内涵十分丰富,会涉及到较多的学科和不同领域的知识,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传播学以及健康学,并将两个学科当中的知识进行交叉和结合,构成全新的体系,结合情况对医学和社会学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另一种层面进行分析,健康传播在我国还是一项非常新的研究课题。经过各个学科的交叉和结合,健康传播面临的环境会比较复杂,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对于健康传播进行探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十分丰富。因此,研究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多角度和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例如:在传播学的维度当中,包含了自我进行传播的维度、人际、组织以及大众进行传播的层次。从社会学的维度进行分析,包含了在健康传播这项行为本身、传播的实际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的场域。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关于动物的安全事件当中,对其的总结和反思非常深刻,众多的学者开始对人畜共患病的情况进行了探究,促进了医生和兽医的工作一体化。此外,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区域当中,兽医肩负的责任非常大,需要为社会提供卫生、安全的动物产品等,其中对于健康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价值
2.1减少畜牧疾病避免疫情蔓延
随着畜牧业的高度发展,畜禽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也容易导致疫病的产生,并为疫病的变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兽医的实践工作产生了影响[1]。此外,现在人们也喜欢饲养宠物,人畜共患病的机率明显上升。因此,健康传播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产生的概率,避免疫情发生和蔓延,保障了健康传播的有效性,其他区域在接收到信息之后,可以迅速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之上,极大的减少了患病的风险,并提升了畜牧兽医相关的实践效果。
2.2推动动物卫生事业的进步
对于健康传播,需要以畜牧兽医的相关实践工作为指导。尽管在乡镇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构成了有效的防御制度,使乡镇兽医的相关工作有重要的依据,但存在较大的不规范性,所以不能对疫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对疫情进行控制时,健康传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疫情进行控制,以便推动卫生事业的全面进步。
3畜牧兽医实践中健康传播的应用路径
3.1增强健康传播的宣传力度
对于健康传播工作的影响力,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提升影响力,利用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强化人们对健康传播内涵的理解[2]。在实际过程当中,可应用报纸、杂志、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的形式,使其有非常广的传播范围,以便更多的人能有所了解。
3.2建立疫情预警机制
乡镇畜牧兽医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好具体的工作内容,将已经具备的疫情预机管制进行补充和完善,将数据库进行更新。如果没有预警机制,则需要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实践的具体形式作为重要的基础,建立具体的疫情预警机制。当前,由于人们活动的范围正在慢慢的扩大,对于乡镇畜牧兽医的实践需要从整体进行认知,避免疫情的范围扩大,影响畜牧兽医实践工作。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要严格构建预警机制,满足乡镇畜牧兽医实践的工作。因为疫情有着突发性特征等,如有疫情要立即控制,采用预警机制确保疫情不会扩散,而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起到良好的防范效果。
3.3建立系统评估机制
由于疫情的种类非常多,并随着动物的增加,疫情的种类也开始变异和增加。健康传播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较多的知识,所以乡镇畜牧兽医在实践中要脚踏实地的做好相关的评估工作,确保最终的效果,将真实的情况作为基础,制定防范的具体机制。此外,受众会严重影响健康传播的结果,尤其是在控制的后半段,要鼓励受众加入到控制的过程当中。
3.4减少人畜之间的病毒传播
健康传播工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减少人畜之间的病毒传播包括:提升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如发生新生的病毒要立即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乡镇区域要在政府的带领下采取相关的防疫措施,并进行正确的宣传。
3.5加强信息交流
乡镇兽医要对各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进行细致的学习。医疗机构不但要对人们的疫病进行探究,也要对畜禽传染到人身上的疫病进行探究,兽医和医生要针对各类疫情和病情特征等进行信息的交流和研究,为避免人类与动物患病共同努力。
4结束语
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旦动物发生疫情便会严重影响其他动物以及人们的健康。对于健康传播的相关工作,要以疫情的具体特征为重要的依据,及时传播疫情信息,发挥好健康传播的作用,减少患病和疫情的扩散。
参考文献
[1]穆伟峰,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OL].乡村科技,2016(32):16.
兽医疾病的概念篇3
关键词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8-0283-01
随着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紧接着,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相继开设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建设,但截至目前,仅有上述2所高等院校获批开设此专业。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那么,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所对应的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专业有何区别和变化,值得从事相关教研工作的教师不断思考。笔者作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现将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1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教学导向
2009年,农业部在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执行。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增设水生动物类。我国的执业兽医体制正在与国际接轨[2],培养与之适应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的责任。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在日常授课中应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作为一定导向,并与之适应。
此前,大连海洋大学仅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不适于本科生教学,更无法贴近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针对以上问题,大连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教研室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级体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希望通过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更多合格的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
2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是兽医免疫学还是水生动物免疫学,其基础理论、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主要来源于目前完善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体系。然而,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相对于人类以及家畜,其差异十分明显。笼统地照搬人医以及兽医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内容应用于水生动物医学的免疫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为初学者打好理论基础,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提高。
为此在水生动物免疫学的讲授过程中,在借鉴基础医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特色,详细讲述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动物免疫学特点,以及其免疫学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应物种的免疫学研究进行综述。当然,有学者认为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最新研究的讲解更适合研究生教学。但笔者认为,在本科生教学中高度总结,合理归纳,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生活,并非笼统照搬实验结果和学术概念,会取得较好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研究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要求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创新学习。
3采取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水生动物免疫学的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对学生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厌倦、懈怠。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正式课程授课之前,需要提前让学生复习基础生物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结合案例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3]。例如,在讲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理论时,引入目前在鱼类疾病防控中利用灭活疫苗来防控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在注射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灭活疫苗后会引起怎样的免疫应答进行拓展讲解,以及引入鱼类的主要抗体类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等。
通过引入实际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现场教学探讨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将抽象的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学生的W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相关理论知识,体会到免疫学的实用之处和独特魅力。
4利用互联网思维,引入微课教学
伴随数字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教育资源程度日益提高。其中“微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时间灵活、形式多样、内容短小精强、主题突出[4]。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自主学习的时间远多于课堂时间,利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顺应当前高教改革背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水生动物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目前,笔者通过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课程。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更容易掌握的微课形式,利用碎
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例如:在讲授鱼类适用性免疫系统时,由于学生学习了鱼类主要免疫球蛋白IgM的微课视频,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形式非常新颖,学生对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以及鱼类免疫系统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产动物养殖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各种病害频发,免疫防治目前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热点,被认为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6]。可见,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水生动物免疫学方向的专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专业的迫切需求下,构建更符合实际、更高效的专业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专业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就业能力,是目前相关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10]。
6参考文献
[1]韩存志.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73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2(3):5-8.
[2]但学明,刘丽,孙媛,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14(3):99-101.
[3]温建新,任慧英,刘文华,等.应用型高校兽医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0-5341.
[4]程志波.大学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1):48-51.
[5]李文坚.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31-232.
[6]肖克宇.水产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王蓓,王忠良,蔡双虎,等.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色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71-73.
[8]王蓓,鲁义善,蔡双虎,等.英国《动物免疫学》教学模式对我国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6):1-3.
兽医疾病的概念篇4
【关键词】畜牧业;健康养殖;现代畜牧业;质量安全;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饲养的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规模养殖成为畜牧业转型期发展的主要方式。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占73.2%,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占79.64%,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户)占86.67%,存栏5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场(户)占61.92%,出栏10头以上肉牛的养殖场(户)占23.3%,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占48.21%,其生产能力已超过全国畜牧业的半壁江山。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鼓励政策和项目的实施,社会资本的大量注入将继续助推规模养殖的发展。面对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如不树立健康养殖的理念,推行标准化将会带来生物安全、生产效益、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索健康养殖对促进我国畜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健康养殖的理解
1.1对健康养殖概念的理解
健康养殖就是树立“以人为本”、“以畜禽为本”的理念,根据畜禽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组织畜牧生产,在首先满足人类的需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畜禽健康舒适地繁殖、生长发育和生产,达到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大化、生态环境保护最大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1.2对健康养殖内涵的理解
健康养殖的核心,是在畜牧生产全过程中要紧密围绕人类与畜禽健康和环境保护来组织生产,主要包括养殖场(小区)的选址、规划布局、环境评估、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控制、劳动保护、投入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控制、疾病预防控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节能减排、生产效率、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内容。健康养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畜禽疾病防控,更不是单纯的畜禽疾病治疗。归纳起来,其主要包括从业者劳保与待遇、畜禽基本福利与保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内容。
2当前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1主要问题
2.1.1规划布局不到位
据2010年调查,从养殖场选址防疫要求看,选址同时满足离村庄、养殖场区、生活水源、交通主干线500m以上的场区仅1028个,仅占全省规模养殖场的21.2%;场区有整体规划布局的有3238个,占66.8%;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有2059个,占42.4%;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有隔离设施的有3321个,占68.5%;有消毒池的有1945个,占40.1%;生产区净、污道分开的有1553个,占32.0%;有独立兽医室的有1347个,占27.8%。整体规划符合NY/T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的不足10%。
2.1.2动物福利不到位
动物的福利主要体现在饮食、生活环境、行动自由、医疗保健和无应激生活几个方面。在饮食方面,有些场区饲草饲料储备不足,致使畜禽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很多场虽能提供足够草料,但因原料存在质量问题或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而不能满足各类畜禽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有些场区不注意水质卫生和水温,不注意调节自动饮水器压力等,致使畜禽饮水不足或引水不卫生。在生活环境方面,由于选址规划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实施设备和管理不当等,畜禽圈舍存在饲养密度过大、阴暗潮湿、空气污浊等问题,致使畜禽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行动自由方面,对某些畜种和类群采取限位栏或拴系饲养,且不提供必要的运动,甚至将几头公畜放在一个栏内,导致发生撕咬争斗的想象,造成互相伤害。在保健方面上,有些场区依然重治疗、轻预防、轻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过度使用消毒剂强制消毒、有病乱投医和滥用药,致使牲畜久治不愈,忽视动物保健。据了解,由于忽视奶牛、肢体的保健,我国奶牛利用年限比发达国家少了2年左右。在无应激生活方面,有些场区位于铁路、工厂等附近,深受噪音污染。有些场区饲养犬类,有些场区允许生人随便出入圈舍或频繁更换饲料等,这些常常引起畜禽应激。
2.1.3投入品生产和使用控管不严
在投入品的生产上,商品饲料生产总体检查结果较好,但仍有部分产品不合格。据农业部办公室通报,2012年共抽样各类商品饲料6616批次,不合格的有284批次。在饲料抽检中,铅、镉、铬、沙门氏菌、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时有超标,另外还检测出2批次隐形孔雀石绿、1批次赛庚啶、2批次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超标。许多自己用预混料或浓缩料加工饲料的规模养殖场,一般只重视配方,而忽视原料质量,生产的饲料基本不送检化验,而且自产自用的这部分养殖场的饲料问题较多,抽检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此外,一些兽药生产企业不按兽药典和标准生产,超范围添加抗生素和生产假冒伪劣兽药。据今年1月27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2012年11月份,山东等13个省抽样确认有216批假兽药。另据今年1月13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山东省日照市在2012年畜牧综合执法中立案查处兽药饲料案件81起,收缴假劣兽药饲料1500kg、原粉200kg、违禁药物100kg。在投入品使用上,很多场(户)对畜禽饮用水没有化验,在饲料应用上使用未经处理的霉变玉米现象也较为普遍。陕西正大奶牛服务中心对关中一些牛场饲料进行化验,发现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毒素和呕吐毒素等超标。有些养殖场(户)依然使用高铜、高锌和有机砷添加剂等;在兽药使用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有些场区甚至应用违禁药品,并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据今年3月14日《华商报》报道,一个中美合作研究团队对北京、福建和浙江3个养猪场的粪便、粪便堆肥和附近使用堆肥的农田土壤进行样本测试,检测出149种耐药基因,证实了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上的严重滥用。
2.1.4畜禽疾病时有发生
不健康的养殖必然导致畜禽疾病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的死亡率甚至超过正常病死率。据2010年2月5日“渭滨农业信息网”题为《关于我区生猪发病死亡情况的调查》报道,通过对全区6个乡镇、14个村、77户养殖场(户)的调查发现,该区存栏生猪6585头,发病率为12.5%,死亡率为11.4%。石鼓镇某庄生猪发病死亡现象尤为严重,27户存栏1589头,发病率达19%,死亡率达14.22%。据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2011年调查,某猪场当年3、4、5、6月份分别生产仔猪512、594、386和414头,因病死亡头数分别为289、217、129和157头,当月死亡率高达56.4%、36.5%、33.4%和38%,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嘉兴市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出现猪大量死亡的现象,仅养猪大村竹林村今年1~2月份就死亡了2万头。上海市动物疫控制中心4次采集了死猪的内脏样品共20套,其中,13份检出猪圆环病毒阳性。浙江方面也对36份死猪病样进行检测,检出16份圆环病毒阳性,7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
2.1.5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
从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到苏丹红生产红心鸭蛋事件,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从广东问题猪肉事件到山东速成鸡事件等等,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据新京报报道,2011年7月,福建省对涉及6个集收、运、制、销“一条龙”的制贩病死猪肉犯罪网络进行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缴获病死猪肉及其制品132t。据2013年2月10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广东佛山问题猪肉案牵出非法产业链,宋某和李某收购病死猪3500kg加工成腊肉等,更甚者是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的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动物防疫站站长李某介绍屠户收购病死猪从中牟利的案件,像这样性质恶劣的事件常见报道。无公害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众消费品牌,但陕西省获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场(户)累计仅有266个,认证规模和产量都不足5%。
2.1.6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畜禽存栏数量的增加使得圈舍产生了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基本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吸收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去,产生的大量粪污也只有少部分得到无害化处理。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和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和25%、占农业源的95%和79%。另据调查,陕西省2009年规模养殖场的粪便直接使用或销售的场区有2073个,占全省规模场区的42.7%;污水直接排放的场区有2808个,占全省规模场区的57.9%。近年来,有关养殖场(户)抛尸河流和垃圾场的事件时有报道,特别是今年黄浦江漂猪事件数量之大、危害之重,令人发指。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截至3月20日,黄浦江水域共打捞死猪10395头,嘉兴打捞5528头。无独有偶,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河流又打捞上千只死鸭。
2.2规模养殖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思想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惯性思维的影响,面对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在行政管理、技术推广和生产组织等方面难免存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滞后;在政策扶持和工作考核上,依然偏重于养殖数量规模;在行业管理上,没有及时将规模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在用人观念上,认为养殖就是农民干的脏、累、苦活,有人干就行;在技术研究应用上,侧重于传统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轻视环境控制和环境保护;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真正树立“以畜为本”的观念,重病轻养,重治轻防,忽视畜禽基本福利;在产品生产上,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和安全。
2.2.2技术力量极其薄弱
近年来,规模养殖场的快速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彰显,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据今年2月24日《中国畜牧兽医报》头版头条的《畜牧养殖业面临人才匮乏困境》报道,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转行,真正从事畜牧兽医行业者不足10%。另据调查,陕西省养殖场的场主为农民的占66.4%,工商业者或返乡农民工占19.1%,只有极少数是专业人士。全省规模养殖场有从业人员32285人,其中畜牧兽医的专业人员有3413人,仅占全省专业人员的10.6%;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249人,所占比例仅为10.1%。
2.2.3管理和技术推广与生产脱节
行政管理在政策制定、项目论证评审和验收等环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业务部门在围绕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地提供科技支撑方面也发挥得不够,导致有些企业只偏重于项目资金而忽视项目技术含量。
3健康养殖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畜牧快速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若基本福利得不到保障,畜禽就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不能充分发挥正常的生产性能,这必然导致企业自身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降低;养殖场选址和规划设计不到位不仅会给养殖场自身疾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隐患,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还会给周边居民带来环境污染;不合格投入品的使用导致畜禽产生耐药性,致使疾病防控难度加大;药物残留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养殖场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甚至给不法之徒造成可乘之机;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影响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和社会安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七成民众不敢购买国产奶粉,大量内地居民涌入香港、澳门抢购奶粉,致使新西兰等国外企业奶粉大量涌入,导致我国奶业一蹶不振。
现代畜牧业应是健康舒适、高效节能、优质安全、生态环保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新型畜牧业。健康养殖的理念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如出一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健康养殖解决畜牧产业大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严格动物疾病防控,为动物提供舒适生活环境,还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无论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类现代生活需求,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4实现健康养殖的主要措施
健康养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行政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和生产等方方面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要解决健康养殖的问题,就要从行政管理、技术支撑和企业生产这3个层面入手,统筹兼顾,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4.1发挥行政职能,强化执法管理
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执法和管理。一是落实养殖场备案制度,将规模养殖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农业部下发的《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农牧发(2001)1号文件,对养殖场(小区)建立备案制度,将规模养殖场(小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对其生产场所、生产工艺、配套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动物防疫条件、环境保护实施等进行审查,落实备案制度,对审查合格的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对审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勒令关并停转;二是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畜牧兽医行业的业务单位和生产企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涉及的畜牧兽医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要求持证上岗;三是加大生产企业质量监管。建立兽药、饲料和养殖企业检查员队伍,赋予检查员一定的职能职权,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实行检查员包抓制度,加强对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组织各类经常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四是大力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农贸市场、超市的畜产品实行先检测后入市的准入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鼓励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五是做好定点屠宰管理接管工作,加大对定点屠宰的监管,坚决取缔和惩处黑作坊私屠乱宰,斩断病死畜禽非法加工畜产品的利益链;六是建立病死畜禽公益性无害化处理机制。按照“行政规划、财政补贴、事业监督、企业运营”的思路建立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对辖区养殖场(户)病死畜禽进行统一规范的无害化处理;七是围绕健康养殖下达科研、推广和生产项目。
4.2加强科研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应各尽其能,围绕健康养殖加强科研、培训和推广,为畜牧生产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涉农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围绕健康养殖做好教学和培训。农业大专院校应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增加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参加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其动手能力,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职业学校、农广校和事业单位要借鉴德国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教育经验,要面向生产重点做好技能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守诚信、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二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应围绕健康养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加大研发力度,多推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针对畜禽养殖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研究开发降解减排的生物添加剂和有毒有害气体降解与吸收的工艺技术;针对药物残留,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的兽用药物;针对动物福利和减少疾病,研究开发新型圈舍设计方案、环境控制系统;针对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研究开发经济实用的新型实施设备;针对粪污、病死畜禽污染,研究更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加工技术;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等。三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单位要按照健康养殖的要求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先进设备和生产模式,要及时获取科技信息,掌握畜牧科技前沿动态、最新科技成果和行业管理法规政策,深入养殖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生产情况,为养殖企业提供法规政策和技术咨询。将先进的规模养殖场规划设计、现代设施装备、环境控制、发酵床养殖、粪污处理等单项技术和工艺进行熟化、提炼、集成和组装配套,完善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方式方法,并将其总结成经验模式进行示范推广。此外,还可引导具有第三方认证和检测职能的事业单位积极介入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认证工作。
兽医疾病的概念篇5
早就听说:在河南兽医界有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成就和地位,常人难以媲比。春日的午后,记者慕名来到了李文刚教授所在的办公楼,记者等了一会,直到适应了实验室散发的药水气味后,李教授才匆匆忙忙赶来。“不好意思,太忙了”,他满脸的歉意。他是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主任、教授兼河南农大研究生导师,像他这样的人,大家有事都信他、找他,怎能闲得住呢?
提起预防兽医学,李教授感慨颇深,说自己这大半辈子,与兽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出生于1964年,经过了的十年浩劫,百业待兴。由于经济复兴的需要以及长期的知识贫乏,促使社会上形成了比着学抢着学的良好风气。李文刚很勤奋,一心想考大学。在报考专业的选择上,他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兽医学。家人很不理解,在那个年代,“兽医”的名字不好听,大家都很忌讳,他的父辈从事这个行业,深知其中艰辛。本希望儿子要考大学,等着他出人头地,可他却又选了这个老行当。李文刚耐心地为家人解释说,随着社会发展,要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化过渡,粮食转化需要平台,牧业是最好的途径。畜牧兽医这个行业,社会需求量大,一定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再说,跟着父亲,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个行业很熟悉,自己以后会有作为的。他有理有据的解说,让家人认同了他的选择。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李文刚终于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
对知识的渴求,让李文刚在大学里勤奋苦读,生怕比别人学得少。1986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工作。安逸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奋发向上的志气。1991年,他又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尔后,他又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又赴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整天与水稻分子打交道,他觉得不踏实。兽医是自己学了几十年的、具有深厚感情且割舍不下的专业。于是,2000年他选择了归国,回到了家乡河南。
河南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经济大省,牧业占农业的4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比重在不断加大。大量的消费需求,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农村小规模的、散户养殖条件很差,养殖密度高,疾病很容易传染,极易造成极大损失。遇到问题,大家就想到了李教授。“要说给农民解决了多少问题,那数不过来。很多猪场发生问题,都请我去查原因、找问题、拿方案,可以说我已经把全省走遍”。
新乡辉县的一个养猪户,在自家地里养了五六十头母猪。由于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猪场的安全存在着隐患。再加上养猪户对科学养猪认识有偏差,不敢打疫苗预防,认为一打疫苗就把病带到了猪身上,造成猪疾病的蔓延。李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以孩子打疫苗防病的道理解除了养猪户的忧虑。他用周围众多事例证明了疫苗的预防作用,给养猪户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疫课。
2007年夏天,养猪市场形势大好,猪肉价格节节攀升。看着刚刚出栏的猪圈空着,中牟县三官庙乡的一个养猪户禁不住诱惑,想趁机多捞一把。当时在河南市场已经买不到小猪了,他就跑到安徽买进了200头。为了避免外部多种疾病交叉感染,猪场养殖要求必须是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因此,他犯了养猪大忌。没多久,一场高热病袭来,他养的小猪几乎全部死亡,并且波及到了自己原来的保育场及母猪。这下,养猪户慌了神,赶紧请李教授出马。经过一番诊治,病情得到了控制,经李教授耐心讲解,他的饲养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广大养殖户对养殖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掌握技术、减少损失,李教授多次深入漯河、新乡等地的乡村,给大家实地讲解,进行技术推广。这仍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让他陷入了深思:如果只是一个医生,那他救的病人就非常有限;但如果他用自己的科学技术生产出治病的药品,那将使受益人群大大增加。本着这种思想,他找到了解决供需不平衡矛盾的途径:把自己的技术物化,以此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于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办了安普美猪病防控中心、联美利华郑州力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猪病诊断、化验和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和培训,利用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兽医疾病的概念篇6
[关键词]动物防疫现状问题对策浅谈
[中图分类号]S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4-0216-01
自从我国加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过去传统的兽医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对当今国际形势发展进行了适应,这也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完善当前兽医的工作模式。伴随着我国新《动物防疫法》的实施以及颁布,我国的兽医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法律法规保障,与此同时,对于我国的兽医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格以及更高的要求,我国实施动物防疫、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动物卫生监督这样三位一体的动物疫病预防全新的模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是对于我国兽医工作的完善以及补充,更加是科学、合理预防动物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是新动物防疫法全新的体现。动物的防疫是我国新动物防疫法规定具体的体现以及概念,不仅仅包含了我国动物产品以及动物检疫,更加是对于动物疫病流行、传播以及预防的重要工作。
一、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动物防疫过程中存在着村兽医待遇低,补贴少,近些年来,村级畜牧兽医每个月仅仅有三百元补贴,财政不能落实到位,已经成为了阻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良好开展的根本因素。除此之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人们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存在缺陷
动物防疫过程仅仅是针对某一个特定传染病而研制出来的疫苗来实施免疫,这也就从本质上导致了有些动物养殖户将由于其他病毒所引起动物的死亡归类为防疫措施没有起到自身的效果身上,进而,这些养殖户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有一些养殖户轻防重治以及重养轻防的思想十分严重,养殖户也没有一定的全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群众并不了解我国检疫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所以,在养殖户对于动物产品以及动物实施采购的过程中并不会向相关单位索要有效地检疫证明。
2.动物防疫人员缺少责任心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不管是对财力还是对人力和物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些兽医站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很少,有些兽医站从事防疫工作的财力有所欠缺,有些兽医站从事防疫工作检测治疗的手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并不能够真正起到自身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动物防疫人员没有很强的责任心,这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最为有效和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保管疫苗的过程中,有些兽医站的防疫人员将几瓶疫苗放在了自己的挎包里面,在二十摄氏度温度里面从早上带到晚上,采取这样保管方式所保管的疫苗早就已经失去其自身的效果。
二、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健全基础设施
想要保证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很好地实施,就要求各级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意识,进而对动物疫病操作的规程进行规范,以便能够很好地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对于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其进行领导,进而从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以及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人们从事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以及责任感,以便能够尽快对新形势动物防疫的工作进行适应。动物疫苗的使用、储藏以及运输等等过程都必须要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所以,我国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必须要积极努力争取到我国政府支持。
2.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做好技术工作
想要充分利用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实施流行病学的调查能够为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提供一个信息以及数据,以便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前沿阵地作用。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云南省昭通市动物检疫人员实施业务方面的培训,对于各项工作职责都要很好的明确,只有配备一个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很精湛的技术,才能够真正使我国动物检疫工作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此同时,想要做好疫情报告工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就必须要加强云南省昭通市兽医站的建设工作,兽医站主要负责动物产品以及动物自身的检疫以及防疫工作,不断推广新的兽医技术。动物卫生一直都是对动物卫生进行监督和执法的基层组织,起科学性很强、工作难度很大、涉及面很广,具有法律性以及政策性,兽医站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情况以及我国动物检疫情况,因此,要求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动物卫生工作。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从人们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存在缺陷以及动物防疫人员缺少责任心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又从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健全基础设施以及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做好技术工作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欧阳艳,许小成,隋士元,马明筠.浅析畜禽粪污的生物发酵床处理模式——湖北省宜昌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模式之四[J].业.2012(05).
[2]陈甜甜,程福亮,梁瑾,宿志瑞,范群平.猪瘟和猪蓝耳病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