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水上运输的好处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4-19 手机浏览

水上运输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防范

__市地处鄂西北,市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县(市)、3个城区,全市总人口578.8万人,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90万人以上。

__市地方交通运输任务较为繁重。__市辖区通航河流6条,通航里程578.6公里,乡镇渡口78处,其中汉江44处、支流20处、库区14处。各类持证船舶549艘,133288载重吨,其中乡镇渡船120艘,1183.83总吨、5062客位(机动船95艘、非机动船26艘)。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2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0公里、207和316两条国道在境内328公里,寺沙线、新樊线等15条省道境内1113公里,牌隆线、柿条线等55条主要县道通车里程1248公里。纳入交通行业管理的道路客运企业26户,各类营运客车2200台;公路客运站33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7个,三级站6个,四级站19个。城市公交营运车辆525台,运行线路37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22户,危险品运输车辆325辆。

近来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地方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安全与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摆在人们面前。

——交通运输行业的所有制结构、从业人员队伍、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机制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国有、集体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已经打破,民营化、多元化是运输经济的主体;运输生产者的身份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职工身份进行了置换,和新进入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起,形成大量的“社会人”从事运输工作的格局;企业内部的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水上运输工具基本上是个人所有、个体经营或实质上的个体经营,道路运输“公车公营”的比重很小,货运大量存在的是个体经营,客运大量存在的是挂靠经营或者实质上的挂靠经营,车船驾驶人员流动性较大。

——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和监管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特征的监管体系还存在但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监管体系还在建设探索之中,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负有越来越重要的职责。

——安全生产隐患较多,形势较为严峻。水上运输船舶老旧无力更新,非法渡运、非法载客的情况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部分车辆采取挂靠经营方式,安全隐患尚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危险路段整治受资金制约;企业民营后,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等等。

如何加强地方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与风险管理,笔者认为:

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广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安全发展的论述。要继续宣传《安全生产法》,宣传《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宣传好有关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使之深入人心:水上安全,要重点抓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道路运输安全,要重点抓好《道路运输条例》的宣传,明确交通运管部门搞好“三关一监督”(即把住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市场准入关,把住营业性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关,把住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方面的职责;公路施工安全方面,要重点抓好《公路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宣传;危险化学品运输方面,要重点宣传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内容和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其次,要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管理机关、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管理责任。二是交通部门的职责,地方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承担着本市、县所辖水域安全监督管理和水上安全的行业管理工作,履行营业性道路运输的“三关一监督”职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和整治,负责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等等。三是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的水上安全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承担重要职责。四是各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交通行业各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

关的安全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地方海事机构负责内河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在落实各级各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中,要做好稳定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工作。

第三,要突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过去发生的事故说明,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多是责任事故,责任事故多数又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管理混乱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如何落实呢?首先要靠企业家的素质、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但同时必须靠政府和社会,从外部给企业压力和推动力。一是政府要实行严格的监管,对于尚未改制的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的情况考核;对于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政府安监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等部门也要根据职责开展监管。二是行业要实施有效的指导。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和港航海事、运输管理等管理部门,要通过深入调研,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基础管理,提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并认真督促实施,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作为市场准入、业务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三是社会要有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对违法违规、忽视安全甚至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要揭露、曝光,使不法企业和企业的不法行为无藏身之处。

第四,强化企业“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把安全生产的措施落实到车头、船头、人头。一是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落实相关制度。二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三是重视驾驶员的管理与培训。绝大部分交通事故均为驾驶员临危措施不当所致。目前,企业外聘驾驶员占有相当比例。要完善驾驶员聘用和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外聘驾驶员,要严格把关。四是加强车船技术状况检查,严格把好车船检验关。五是召开安全管理研讨会和重大事故分析会,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事故的分析能力。六是加强汽车站内安全管理,注意运行途中安全。七是做好企业自身的安全检查工作。八是建立、健全和稳定安全工作人员队伍,政治上给他们以关心,工作上给他们以大力支持,改变目前部分单位安全人员队伍不稳的问题。

第五,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水上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运输为重点,同时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和险路险段整治,标本兼治,常抓不懈。

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事故多发的交通运输企业,要坚决停运整顿。对不符合安全要求、隐患较大的交通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要立即停业停运;经整改仍然不合格的,要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和运输工具牌照。坚决取缔不符合资质规定的客运和危险品船舶运输经营者,整顿违规经营客(渡)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危险品船等“四客一危”船舶的企业,严肃查处农用船舶、渔业船舶和其他未经交通部门许可的船舶载客营运,取缔无证无照和达到报废年限仍在运营的车船。

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整治方面,加强监督执法,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凡未经批准,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一律取缔并予以处罚。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工具和从业人员资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行为。当前部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规模小,内部安全管理薄弱,单车承包、挂靠经营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专项整治中,要引导企业走集约化经营发展的道路,推广“统一生产调度、统一安全管理、统一经济核算、统一车辆维修、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车辆保险”的“六统一”管理方式。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面,交通部门作为道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专项整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全面落实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安全责任;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加强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严格治理超载违章,超限运输,等等。

险路险段整治方面,结合交通部开展的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安全保障工程,对险路险段情况展开调查摸底,争取安保工程资金投入,设置钢护栏,增设、补设交通标志和标线,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要加强养护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公路损毁、坍塌、滑坡、落石等险情,对山区急弯、陡坡等险要地段,要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国省干线公路要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及标志、标线;要做好水毁塌方路段的修复和维护工作,确保公路畅通。

第六,探索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探索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强化水上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县(市)区政府要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设备,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的县(市)区、乡镇、村和船主四级船舶安全责任制,交通海事部门在通航水域依法实施安全监管职责;二是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规章制度体系,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坚持实行“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两级负责,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原则,同时,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分级培训制度、隐患通报和整改跟踪制度、安全评估制度,等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源头控制体系,控制好经营单位(企业)源头、船舶建造质量源头、海事运政监督源头;四是建立可靠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支持推动船舶更新改造,加快乡镇渡口达标改造,力争通过近一两年的努力,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90以上,积极争取将所辖渡口纳入改造达标计划,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乡镇政府也应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达标改造资金,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加大对义渡、半义渡的资金投入(如有的县、市,按照“一渡一人”、“一渡一船”的原则,对义渡、半义渡的渡工、渡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撤渡等措施,以根本上改善群众的交通条件;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表彰奖励机制,实行安全工作人员待遇从优和安全先进工作者荣誉制度;五是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应急反应体系,制定水上搜救分预案,适时组织必要的演练;六是建立完善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认真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专项安全宣传活动,海事部门定期对辖区内的乡镇船管员组织学习培训,等等。通过水上交通安全攻坚试点,以点带面,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第七,搞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去年以来,我们组织专门力量,编制并经市政府批准下发了一个专项预案,即《__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四个部门应急预案,即《__市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_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_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__市车船交通工具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置预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水上搜救演练,收到较好效果。

第八,搞好交通工具的保险工作。以汽车保险为例,除交强险是一份机动车辆必须购买的强制保险外,有几种组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达到投保效果最大化:(1)基本保障型,即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率险乘坐险盗抢险,其保险范围为一般事故及被盗抢风险,此组合降低无固定停车场所车主的风险;(2)安心驾驶型,即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率险乘坐险盗抢险划痕险玻璃单独破碎险,其保险范围为重大交通事故,可最大化降低车主出险后所承担的经济损失且附加险种保费经济。(3)理赔无忧型,即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率险乘坐险盗抢险划痕险无过失责任险自燃险,其保险范围为所有保险责任事故,是最佳组合赔偿险种,全面履盖保险责任范围及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参考文献

[1]湖南省交通厅.地方交通管理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99-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释义[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__.1-4.

水上运输的好处范文篇2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事故;输送带;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概述

带式输送机用于运输散状物料,是煤矿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连续运输设备,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解决和处理好带式输送机常见故障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维护、保养设备,对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常见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1.1输送带跑偏事故跑偏的原因

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最常见的一种事故。不仅会影响生产,损坏输送带,当使用非阻燃输送带时,还会因跑偏增加输送带运行阻力,使输送带打滑,可能引起矿井火灾事故。输送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输送带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

1)滚筒或托辊上粘结物料或倾斜、变形、表面不平等。2)机身中心、机头中心和机尾中心偏离;3)托辊调节不正常、损坏或缺少,头尾辊与皮带运行角度不对;4)巷道变形使机架倾斜或变形;5)给料位置不正、皮带接头不正或输送带老化变质造成两侧偏斜;6)皮带质量差,受张力程度不一样等等。

1.2跑偏现场处理方法

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输送带的基本规律:偏大不偏小、偏高不偏低、偏紧不偏松、偏后不偏前,为预防和处理事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若跑偏原因复杂,单用一种方法收效不大,要针对跑偏的各种原因,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处理。调整时,应在空载和满载反复调整,直至输送带边距托辊边缘的距离,保持在0.05B(带宽)左右为止。例如:带宽为1200MM则距离为60MM。

1.3输送带火灾事故的原因

井下带式输送机是矿井主要易发火灾区域,由于其发生突然,发展迅速,对井下工作人员造成威胁,甚至有因火势扩大而诱发瓦斯爆炸的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是有足够热量的火源使胶带燃烧。具体原因:1)使用非阻燃皮带;2)皮带严重跑偏、打滑、皮带磨擦高温;3)由于电火花引发火灾:如电气设备失爆、电线短路等;4)皮带触碰矸石、木柱、电缆、管线等运行、磨擦起火。

1.4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1.4.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使用合格的阻燃性输送带,液力耦合器使用合格的易熔合金塞,工作介质符合规定的要求,其他部件为非金属的,其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1.4.2带式输送机机头处前后20m范围内不采用可燃性材料支护;机道的消防设施齐全,要装设消防水管(常流水),每隔50m设一管接头或水阀门。机头部要备有不少于0.2m3的砂箱及黄沙和2个以上合格的灭火器,同时机头部要备有不少于25m长的软管。

1.4.3加强管理,做到文明生产,保持巷道清洁(无淤泥积水),胶带上“四无”:无浮煤、无水、无油、无杂物,管线吊挂整齐,设备“五不漏”;

1_4.4输送机要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

1.4.5注重员工专业知识培训,认真贯彻岗位责任制,提高自身操作能力,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加强电气设备和输送机的维护与保养,保证处于良好运转状态;

1.4.6机道内确需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有安全措施,并报矿主管领导批准。

1.5输送带纵向撕裂与断带事故主要原因

输送带发生纵向撕裂后会直接造成输送带的破损甚至造成报废,增加运输成本,影响正常运输。主要原因是由于输送带跑偏严重,接头在机架或滚筒轴承座上撕带,或机架和滚筒卷有矿石、杂物,或从装料点有金属异物落下并卡住等,致使输送带割裂。

断带是输送机运行中发生的较严重事故,主要是接头强度不够,或输送带运行中阻力较大,压机头、机尾滚筒不转、

输送带长时间打滑等原因造成的。

1.6撕裂与断带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6.1加强维护工作,使撕带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状态。

1.6.2严禁超载运行,及时更换不转动的托辊,清除输送带下面的泥煤。

1.6.3勤检查输送带接头状态,对于不良的接头及时重接。

1.6.4配置输送带接头检测装置,发现故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a.采取临时措施,用铁丝将裂口缝合,维持带式输送机运转;b.利用检修班时间进行冷补或硫化热补。

1.7输送带打滑事故的主要原因

输送带在驱动滚筒上打滑,导致带速下降,因摩擦而使输送带表面温度升高,同时加剧了输送带的磨损,还可能点燃输送带而发生着火事故或引发其它事故。打滑是由于胶带松、负载大或胶带卡阻所造成,根本原因是输送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具体原因:1)运行阻力增大:如输送机超载,输送带挤卡在机架上,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煤泥埋压等原因造成大量托辊不转;2)摩擦系数降低:如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的接触面浸入水、煤泥,驱动滚筒表面铸胶损坏;3)输送带张紧力减小:如输送带因变形而伸长,拉紧装置拉紧力不够或损坏。

1.8输送带打滑的预防

防止输送带打滑,应从两个方面着手:1)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发现输送带打滑,按上面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2)使用打滑保护装置。3)在胶带机启动和制动过渡过程中,胶带机中的张力变化的复杂性会严重影响胶带机的寿命。所以,一种拉紧力能跟随胶带张力自动调整的拉紧装置——自动液压绞车拉紧装置,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拉紧装置。即输送机在不同的工况下(起动、稳定运行、制动)工作时,拉紧装置能够提供合理的所需拉紧力。

2其它事故

此外,还有洒料、飞带(倾斜下运的带式输送机)、逆转飞车、减速机漏油、减速机断轴事故、伤人事故等等。

近年来,不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还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大趋势,国家都把“人”放在了第一位。因此,为防止带式输送机发生事故致使人员伤亡,还应有以下具体措施:1)在机头和机尾滚筒处要有防止人员接触的防护栏;2)巷道中行人跨越带式输送机处应设过桥;3)检修时,严禁站在机头、机尾等运转部位上;4)严禁直接手拉、脚踩、脚蹬输送带点动开车;巡视过程中,禁止用手摸转动部位、发现隐患如卡住物料等,应立即停机,处理后再开车;5)带式输送机运转中,禁止在非人行道一侧及空间较小的输送带下清煤;6)未设计运送人员的带式输送机,禁止运送人员,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7)检修或司机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将隔离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等等。

水上运输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带式输送机;托辊辊子;液力耦合器

中图分类号:TD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2-0111-03

带式输送机在选型设计、安装时如把关不严及使用不当都很容易出现事故,这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可能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预防事故发生,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尤为重要。

1运行时输送带跑偏

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的调整。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的调整是输送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每个滚筒的轴中心线都必须调整到垂直于输送带长度方向中心线且保持水平。

承载托辊组的调整。输送带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部跑偏时可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来调整跑偏。在制造时托辊组的两侧安装孔都加工成长孔,以方便进行调整。详细调整的方法是:输送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就向输送带运行方向前移或另一侧向后移。

安装调芯托辊组。其原理是在水平面上产生横向推力使皮带自动向心调整输送带跑偏。

张紧处的调整。重锺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输送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保证其轴中心线水平。使用螺旋张紧或油缸液压张紧时,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应当同时平移,以确保滚筒轴线与输送带纵向方向垂直。

转载点处落料位置对输送带跑偏的影响。转载点处的落料位置设计对输送带的跑偏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两条输送机在水平面的投影成垂直时影响会更大,我们应该考虑转载点处上下两台输送机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对下层输送机输送带的冲击也就越大,容易导致输送带跑偏。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加大两台输送机的相对高度。受空间限制的散料输送机的上下漏斗、导料槽等件的形式和尺寸要加以考虑。一般导料槽的宽度应为输送带宽度的三分之二以内比较合适。可增加挡料板阻挡物料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

双向运行带式输送机跑偏的调整。首先调整好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确保其中心线与输送带中心线垂直;其次是托辊的调整,每个托辊组中心线都应尽可能调整到与输送带中心线垂直并设置调心托辊组;在硫化接头时应使输送带断面长度方向上的受力均匀;在采用导链牵引时两侧受力应尽可能的相等。以上是双向运行调偏的基础。调整时要仔细观察输送带的运动方向与跑偏趋势的关系,逐个进行调整。先调整某一个方向,再调整另一个方向。

2带式输送机撒料

转载点处的撒料。受料点应尽量设计在水平段,而且倾斜设置也应尽量平缓一些好;物料落到输送机受料位置应是输送带正常成槽位置段,并使导料槽处在一种托辊槽角上,以确保受料顺利,方便导料槽的密封。有条件时,受料段的槽角最好为45°,并在导料槽前后均设置过度段,以便更好地消除导料槽撒料。给料量与输送能力不匹配,使带式输送机严重过载而撤料。

凹段输送带悬空时的撒料。当凹段曲率半径过小时会使输送带产生悬空,设计时要保证凹段起点到导料槽间的距离,确保导料槽出口处的输送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弹起碰到导料槽下方。此时输送带成槽情况发生变化(槽角变小),使部分物料撒出来。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加大导料槽与凹段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及加大凹段曲率半径或增设压轮。

跑偏时的撒料。处理的方法是处理输送带的跑偏。

速度过快撤料。按条件原则选择好带速。

3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输送带的质量。质量是保证输送带预期寿命的前提:质量好则寿命长,反之则短。

清扫器的影响。带式输送机在运行时应保证回程输送带上无物料。否则输送带将会被物料搁坏产生破口,也会破坏滚筒表面上的硫化橡胶层,影响输送带的正常使用

寿命。

输送带打滑受损。如果滚筒与输送带间的摩擦力不够,输送带就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引起滚筒与输送带间摩擦力不够大,常见的有:张力不够、载荷启动、滚筒表面摩擦系数不够等。(1)张力不够的原因主要有:张紧行程不够、配重重量不够、输送带太长等;(2)滚筒表面摩擦系数不够的原因有:滚筒表面包胶磨损太大、带体过湿或粘有油、带体表面粘有易被水容涨的其他物料;(3)由于煤矿条件的特殊性,重载启动是经常发生的事,采用性能(特别是重载启动性能)良好的软启动装置对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井下应采用阻燃型或难燃型输送带,还应考虑耐酸性。

凹凸段机架应设计加工成弧形,确保输送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碰到机架而受损。

调芯托辊组的使用对输送带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较长的输送机设计时,应尽量不使用。

4托辊辊子的使用寿命较短

托辊辊子是带式输送机承载和高速运转的重要易损部件,质量好坏对输送机维护保养及运行成本影响很大。辊子根据直径和承载能力分为轻、中、重型三种,选型设计时应选择高一级配置(因市场上的多为下偏产品),转速控制在600r/min以内的大游隙托辊,特别是凸弧段应更高级配置且托辊组密度应增加一倍(即组间距比直线段缩短一半以上);采购时选用质量有保证的厂家生产且不偏心的产品,做好这些前期工作对辊子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至关重要;另外,选用良好的启动性能的产品(如保护齐全的变频启动器的应用)可成倍提高托辊辊子的

寿命。

5其他故障

液力耦合器的良好软启动性能曾广泛应用于矿山大型带式输送机上,由于其良好的启动和停机性能,因机械强度损坏的故障(如断轴等)大幅度减少,但随之增加了液力耦合器的故障,如发热、漏油、结垢、耗能等,且处理起来又比较困难。随着不断出现的保护性能完善的故障率低且排除故障容易的电子产品(如变频调速装置等)的应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