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公众安全感(6篇)

来源: 时间:2024-04-28 手机浏览

公众安全感篇1

自公安部下发“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以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走访促进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活动收到了阶段良好成效。下面就本人在“大走访”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各位交流探讨,并浅谈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首先,“大走访”并非单纯的走访,它是我们公安民警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对人民群众是否有感情,是决定“大走访”成效的关键。“大走访”不但要走进群众家里,更要走进群众心里,与群众打成一片。没有真情实感,群众就不会相信我们,也不会很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带着感情去走访、带着责任去走访,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能敲开门、能说上话、能交上心、能办成事。我们对待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做群众的贴心人,将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就会得到群众的接待、欢迎、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把“大走访”经常化,公安机关“大走访”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群众,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并且要坚持从为民服务的小事入手,从执法实践的细节抓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助群众所需,通过真心为民的点滴小事,不断累积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同时更以这些为民服务的小事折射和反映“大走访”活动对公安机关服务理念、执法观念、工作作风等的转变。所以,“大走访”还需要我们公安民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走访,这样“大走访”才发挥真正实效和实际意义。

“大走访”要长走访,即,建立“大走访”长效机制。“大走访”活动是加强公安工作、改进公安队伍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建立完善“大走访”长效机制,保证活动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并将其固化为公安机关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持续推进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确保形成党群心连心、警民心贴心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工作,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队伍形象,为争创信阳公安的新辉煌而奋斗!

公众安全感篇2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抽样调查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抽取了987个县、市和市辖区的3729个乡、镇、街道。本次调查共调查了106557个家庭,每个家庭随机抽取一名16岁以上的人员。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61111人,占57.35%;女性45446人,占42.65%;16至29岁的21837人,占20.49%;30至49岁的54986人,占51.60%;50至59岁的15082人,占14.15%;60岁以上的14652人,占13.75%;城镇为49460人,占46.42%,乡村为57097人,占53.58%;受过初等以下教育的35385人,占33.21%;受过中等教育的60946人,占57.19%;受过高等教育的10226人,占9.60%。

群众对公共安全的基本感受

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

选择标准答案“安全”的有34956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2.8%;选择“基本安全”的有62214人,占58.39%;选择“不安全”的有9387人,占8.81%。选择“安全”和“基本安全”两种标准答案的人超过90%,比2002年,上升了7.1个百分点。

您认为当前哪一类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

选择标准答案“刑事犯罪”的有3772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5.4%;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有35517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3.33%;选择“交通事故”的有26142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4.53%;选择“火灾”的有7178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74%。与2002年相比,选择“刑事犯罪”的上升了0.38个百分点,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上升了0.99个百分点,选择“交通事故"的下降了2.67个百分点,选择“火灾”的上升了1.30个百分点。

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基本评价

您认为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

选择标准答案“好”的有32047人,占30.41%;选择“一般”的有66543人,占62.45%;选择“差”的有7607人,占7.14%。选择“好”和“一般”两种标准答案的人共占92.86%,与2002年调查相比,上升了0.54个百分点。

您认为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如何?

选择标准答案“有明显好转”的有42459人,占39.88%;选择“和以前一样”的有56101人,占52.65%;选择“比以前差”的有7961人,占7.47%。选择“有明显好转”和“和以前一样”两种标准答案的人共占92.53%,与2002年调查相比,下降了0.98个百分点。

您如何评价下列几种现象?

对“入室盗窃犯罪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43779人,占41.09%,比2002年下降了8.43%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33284人,占31.24%,上升了7.96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7414人,占16.34%,下降了0.73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12080人,占11.34%,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对“拦路抢劫犯罪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48073人,占45.11%,下降了8.53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27871人,占26.16%,上升了6.66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2703人,占11.92%,下降了0.04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17910人,占16.81%,上升了1.99个百分点。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42883人,占40.24%,下降了7.62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29568人,占27.75%,上升了7.43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4729人,占13.82%,下降了1.66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19377人,占18.18%,上升了1.84个百分点。

对“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35114人,占32.95%,下降了8.54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25691人,占24.11%,上升了6.3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7541人,占16.46%,下降了2.02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28211人,占26.48%,上升了4.26个百分点。

对“吸毒贩毒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37431人,占35.13%,下降了8.83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16744人,占15.71%,上升了3.78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9867人,占9.26%,下降了1.18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42515人,占39.9%,上升了6.23个百分点。

对“流氓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36990人,占34.71%,下降了9.44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23242人,占21.81%,上升了6.00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1146人,占10.46%,下降了2.16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35179人,占33.01%,上升了5.59个百分点。

对“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28730人,占26.96%,下降了8.98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36016人,占33.8%,上升了10.60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26134人,占24.53%,下降了2.64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15677人,占14.71%,上升了1.02个百分点。

对“制黄贩黄、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33199人,占31.16%,下降了8.43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21700人,占20.36%,上升了5.23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3732人,占12.89%,下降了3.22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37926人,占35.59%,上升了6.42个百分点。

对“制假贩假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33033人,占31%,下降了8.25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21782人,占20.44%,上升了5.13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16505人,占15.49%,下降了3.65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35237人,占33.07%,上升了6.78个百分点。

对“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现象”,选择“不严重”的有42852人,占40.22%,下降了8.87个百分点;选择“一般”的有23915人,占22.44%,上升了5.85个百分点;选择“比较严重”的有7462人,占7%,下降了1.99个百分点;选择“不了解”的有32328人,占30.34%,上升了5个百分点。

您认为当地下列地区或场所治安秩序状况怎样?

对“学校周围”,选择“好”的有44782人,占42.03%;选择“一般”的有45050人,占42.28%;选择“差”的有7517人,占7.05%;选择“不了解”的有9208人,占8.64%。

对“铁路车站码头”,选择“好”的有17065人,占16.01%;选择“一般”的有41078人,占38.55%;选择“差”的有12391人,占11.63%;选择“不了解”的有36023人,占33.81%。

对“大企业周边”,选择“好”的有16084人,占15.09%;选择“一般”的有30827人,占28.93%;选择“差”的有5188人,占4.87%;选择“不了解”的有54458人,占51.11%。

对“公共场所”,选择“好”的有20087人,占18.85%;选择“一般”的有47021人,占44.13%;选择“差”的有10796人,占10.13%;选择“不了解”的有28653人,占26.89%。

您的住地是否有治安岗亭(或门卫室)、治安巡逻队?

选择有“治安岗亭或门卫室”的有31905人,占29.94%;选择“无”的74652人,占70.06%。

选择有“治安巡逻队”的有50548人,占47.44%;选择“无”的56009人,占52.56%。

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您最关注的是哪一类社会问题?

选择“社会风气问题”的有21489人,占20.17%,下降了9.54个百分点;选择“就业问题”的有18401人,占17.27%,下降了4.15个百分点;选择“腐败问题”的有16959人,占15.92%,上升了0.09个百分点;选择“教育问题”的有14631人,占13.73%,上升了2.07个百分点;选择“工资待遇问题”的有7338人,占6.89%,下降了0.15个百分点;选择“社会治安问题”的有16649人,占15.62%,上升了4.85个百分点;选择“住房问题”的有4262人,占4.00%,上升了2.04个百分点;选择“征地搬迁问题”的有2003人,占2.07%,上升了1.35个百分点;选择“环保问题”的有4625人,占4.34%个,上升了3.46个百分点。

公众安全感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和谐社会进步年”的总要求,从理顺情绪平衡心态着手,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着眼,从搞好治安维护稳定着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高对社会治安工作的满意度,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创建“全省平安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和责任

全面摸清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掌握对治安工作的真实反映,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我镇公众安全感调查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为进一步明确责任,以片为单位成立四个公众安全感摸底调查组。

三、步骤方法

这次公众安全感摸底调查工作从6月20日开始至8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走访调查,摸清情况。(6月20日—6月25日)

1、组织村委会干部进村入住户,特别是对有固定电话的村民必须每户必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件进行登记。

2、镇综治办对年以来的立案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有关案件当事人,尤其是侵财性案件的受害人进行一次全面走访,反馈案件办理情况,集中征询意见,理顺当事人的情绪。

第二阶段:梳理问题,做好工作。(6月26日—6月28日)

1、各村委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逐件落实领导和专人负责,限期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2、以村委会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所有固定电话用户开展电话调查。对有意见的群众必须每家必到做好工作。对通过工作仍存在不满情绪的,挂村主要领导要亲自上门做工作,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消除不满情绪和怨气。

3、对村委会职能范围以外且无力处理的问题,各村要及时将情况汇总报镇综治办,由镇综治办协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解决。

第三阶段:统一测评,巩固成果。(6月29日—8月底)

1、镇综治办委托有关部门对各村的公众安全感工作进行测评,按照调查的安全感指数高低对各村委会进行排名,并作为年度综治考证的重要依据。

2、镇综治办将公众安全感调查情况反馈给各村委会,由各村委会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3、镇综治办再次对测评中有意见的群众进行电话访问,查看工作成效。对个别仍有意见的,挂村领导、驻村干部协同村委会干部再次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直至满意。

四、具体要求

1、落实责任,镇挂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自己所负责的电话。如有遗漏的电话,由村委书记负责,如有问题,责任倒查。

2、各村委会要高度重视公众安全感摸底调查工作,认真研究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

3、在全镇公众安全感摸底调查工作期间,镇派出所和村委会要加强治安巡逻工作,加大公安民警和治安巡防队的巡逻范围和密度,提高各村见警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4、镇综治办成员要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解答群众疑问,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要进一步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在法律需求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公众安全感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落实治安防范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科学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和谐、幸福、美丽的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实现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部门的满意度在全县位次明显提升。强化正面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等各项措施,为确保今年我县实现社会治安明显进步,公众安全感明显提高作出贡献。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成立县民政局提高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措施

1、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组织召开全局干部动员大会,至少出一期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感、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内容的宣传栏,在醒目的位置悬挂宣传横幅;组织干部对安装了住宅电话的用户进行全面走访,正面宣传我县社会治安形式和我县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提高干部群众的知晓度、参与率和满意率。

公众安全感篇5

近日,长春盗车杀婴案件引发轰动,案件每一天的进展都牵动着素不相识人的心,尤其是婴儿被盗车贼掐死的残酷现实,更让善良的人们无法接受。而当地花巨资建设的道路监控系统对于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在此次案件后饱受非议。

长春盗车杀婴案件的悲剧,其中有很多教训应当总结。但信息化无用论绝对不应是其中一个。网友邓天卓找遍了网上没发现满意的产品,可以给予孩子、老人更好的保护,于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宝贝不丢”的儿童定位移动应用计划,希望能有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此事激发公众的热情关注和业内人士热烈反响,恰恰说明,信息化在家庭和公共安防方面,是可以大显身手的,但现有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很滞后。面对社会的共同关切,信息通信业应当如芒刺在背,拿出实际行动来回应。

“天网”是部署在城市道路上的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长春有关单位尚未对长春天网在30多个小时内未发现被盗车辆的原因作出调查,我们期待来自官方的科学严谨的结论,以恢复公众对城市智慧化管理设施的信心。据媒体报道,从2007年10月开始,长春市斥资1.4亿余元兴建“天网”工程。按计划,长春市天网二期工程将于今年8月完工,届时将实现所有单位、所有路口监控探头全覆盖。目前,长春市监控探头数量已达到5.8万个,今年年底,监控探头要达到6万个。此外,信息化设备终究是人来使用的,即使部署到位了,如果信息联网不到位、业务不熟练、跨部门少互动,也难以做到“天网恢恢”。

事实上,恰恰是借助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我国公安系统这几年快速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各地天网工程对于治安形势的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泛的肯定。以上海为例,2012年12月6日,虹口嘉兴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值守人员在视频监控中发现临平路上有两名男子长时间逗留,不久,两人掏出工具准备撬车。值守人员立即通知民警追捕,嫌疑人很快归案。依托完善的街面监控设施,上海在立案数逐年下降的同时,2012年命案破案率再创新高,达97.7%;入室盗窃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逾两成。上海市民安全感也位居全国第二。

但信息化安防是一个体系,单靠城市视频监控还不能确保安全。仅在儿童移动定位这个细分领域,我们的家用安防产品及服务就存在很大空白。要为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织起一道严密的保护“天网”,应当有更多的产品、服务商和公共体系加入其中,多管齐下,群防群治。

公众安全感篇6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公众安全感有明显提升,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实现全面提升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公众安全感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司法行政机关公众安全感活动领导小组。

三、时间步骤

活动时间为三个月,自9月24日开始至12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准备,动员部署阶段。(9月24日至9月30日)

局机关定于9月底召开全局干部参加的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司法所、局属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使广大群众知悉我们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成果,增强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

(二)宣传发动和集中整改阶段。(10月1日至12月20日)

在进行动员部署同时,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各司法所、局属各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区域,认真开展各自范围内的调查摸排和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三)总结阶段。(12月21日至12月31日)

按照工作部署对前二阶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县政法委,做好迎接县政法委的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做到“三个结合”。

此次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是创造和谐平安的需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司法所、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下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把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五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塑造我县司法行政队伍的新形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

(二)突出重点,抓好“三个关键”。

在此次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力抓好宣传工作。针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大力宣传我局的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的工作职能。二是全力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的200个服务对象的对接服务工作,使他们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员、报道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三是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特点,搞好便民服务。尤其是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工作,切实为广大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