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例(3篇)

来源: 时间:2024-05-01 手机浏览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学校现有教职工34人,招生覆盖四村一社区。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346名,幼儿班2个,学生57名。80载沧桑岁月,厚重了学校的文化。培养出了一大批诸如艾道淳主任等在各行各业卓有建树的优秀学子,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区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特色教育学校”等殊荣,办学水平多次被评为区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但狠抓了学校内部管理,而且在硬件设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随校舍改造工程同步推进的班班通设备和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面我将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给领导们做个汇报:

一、关于设施的配备情况

近两年里,在区教委、区技装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高标准的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

1.学校所有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及投影仪,投入资金39万元。

2.学校所有的教室和功能教室安装知识点测评与学习系统(畅言智慧课堂系统),投入资金20万元。

3.学校所有学科教师配备教学平板电脑,投入资金15万元。

4.学校微机室完成了英语听说模拟考试系统的建设,同学们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完成在线的英语考试,投入资金2.5万元。

以上四项,总计投入资金76.5万元。

二、关于设施的使用情况

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各种信息同城区比较,相对闭塞,但智慧平台的建设,将学校各自独立的资源及服务系统进行了统一,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但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实现了平台软件和学校硬件之间的无缝对接,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落实主体责任,实行专人管理

我校自智慧平台建立后,为了高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了一名副校长分管智慧平台工作,由教导主任主抓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主抓技术支撑和平台维护,后勤主任负责资产管理和设备送修。

2.创新培训方式,教师学有所得

智慧校园设施刚一到位,我校及时与区技装中心和科大讯飞公司一道,就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多次交流。对教师在智慧平台的使用上,进行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教师在使用中的情况及培训需求,既有教师面上的全员培训,满足教师培训共性的需求;也有某个方面的具体指导,满足教师的操作实际,做到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

3.明确使用目标,人人参与应用

学校对全校34名教师明确了使用目标,全体教师在临空智慧教育平台上注册了账号,进行了网上的研修培训,全体教师都能在平台上下载电子教材、教学资源,学校也要求凡在教室、功能室上课,均要使用智慧平台,同时做好班班通使用登记。教师的“教、学、考、评、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均要求在平台上完成,学校进行的定期检查。

4.有效利用科研,提高课堂效益

为更有效的提高智慧平台使用效果,学校专门申报了区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教学研究》,把研、训、教融为一体,最大程度的提高运用水平及教学效果。目前,我校全体教师都能利用教师机上课,教师能在教室的任意角落控制教学,能有效地避免教师在讲台上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的不利因素。通过信息化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5.充分整合资源,做到共建共享

智慧平台实现了教学、教研资源的汇聚共享。学校有计划的将教学课件、课程设计、一师一优课、微课等资源充实完善,教师将优选后的课件、资源为己所用,避免了教师们重复制作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并让老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师还通过空间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分享。不仅能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与讨论,还可以汇聚到校本资源库或资源中心,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辐射。

6.加大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在教师尽力用好智慧平台的同时,学校还将智慧平台向部分有条件的家长进行开放,家长通过平台账号,与教师、孩子互动,实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接收学校通知信息。通过此种方式,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三、对智慧校园工作的一些建议

1.增加网络的带宽。学校现在使用的城域网由于建设年代较远,带宽只有10M,只能满足一间办公室一台计算机,一个网点。现在每个教师都需要平板下载资源,再加上教室、微机室的几十台电脑同时上课,网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要下个资源往往要等上好几个小时。为确保使用效果,现在急需加大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对校园的覆盖范围,教室要有网点,办公室每个老师要有网点,并保障有足够的带宽进行支撑。

2.加强设备间的技术融合,促进设备的高效使用。我们要打破各种设备之间的各自为主的现象,加强各种设备的技术融合与支持,让老师们更加方便、高效地使用一体机、投影仪、平板电脑等设备来为教学服务。

3.建立设施设备的使用保障体系。当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提高设备使用效果。如果一旦出现故障,迟迟没法处理,很容易造成设备的闲置。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化改革;校车数字化;校园安全

目前建德市拥有专用校车55辆,有3500余名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传统校车上下学期间进行学生点名可能会出现错点、漏点的现象;校车是否会经过安全隐患路段、不按原定路线行驶、校车司机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等,存在学校管理的“真空期”。如何有效加强学生乘车期间管理,家长精准接送,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根据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浙公通字〔2022〕3号)[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第一批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浙教办函〔2022〕145号等文件精神。建德市教育局与建德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德华数)探索“上下学服务”数字化场景,由建德华数实施学生上下学服务校车数字化管理(以下简称校车数字化管理)项目。

1项目主要内容

校车数字化管理实现建德市教育局、学校对校园物联设备设施的数据汇集分析、对校车进行数字化管控,推动校园安全、学生上下学服务的数字化管理,重塑管理制度。校车数字化管理项目主要包括物联网接入管控、巡查隐患管理、学生考勤管理、校园访客管理、校园测温预警、智慧校车管理等。1)智安校园总门户智安校园总门户展示学生上下学服务相关静态、动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感知分析。2)智校车对校车进行数字化管理,校车联网管控,通过对校车的高清视频监控、一键报警、学生刷卡信息推送、司机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实现校车的数字化。3)智护学协同交警、家长、教师、保安等各方对学生上下校车进行管控,通过刷卡签到、隐患上报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多跨协同;接入视频监控、访客模块、周界报警模块、人员进出管理模块、宿舍管理、电子巡更等应用进行综合管控,实现校园安全的一体化管理。4)智通知精准推送学生上下学信息至家长,避免家长焦虑,缓解学校校门通拥堵。5)智防疫建立验码测温一体化系统,师生进校入园时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自动完成测温亮码,并在后台保存数据,同时对红黄码和体温超过37.2℃时自动报警。当同一时间段同一学校体温超过37.2℃的人数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将自动推送告警到市教育局,经教育局核验后的数据自动流转至卫生健康局,学校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学生不出校。完善校园请销假数据,对学生请销假数据进行数据归集,同一类型请销假数据超过阈值后一并由教育局审核后报送卫生健康局。防止校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尤其是做好季节性的疫情预警预知。

2校车数字化管理设计

校车数字化管理系统由高清视频监控、健康管理、一键报警、学生刷卡、司机驾驶行为分析、司机清车等子系统组成。数据通过教育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学生刷卡以便后续统计学生人数,避免学生被遗忘在校车内等情况的发生;司机超速(车速超过平台设定的速度阈值所产生的告警)及危险驾驶行为预警,将校车安全隐患实时上报预警,防患于未然;校车司机驾驶校车熄火前、倒车后检查确认没有学生滞留车内后,才能触发清车按钮,熄火关闭车门,规范司机行为、提高责任意识,杜绝学生被遗忘在校车内事件的发生[2]。

2.1应用架构

校车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校车管理、校车司机管理、乘车学生管理等影响校车安全的因素进行系统设计,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统一集成与管理,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机制,满足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共享、功能联动和业务优化等系统需求。校车业务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校车车载设备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实现校车数字化管控

通过前端的车载设备监控车辆的运行实况、车辆的位置、车辆的轨迹,可以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平台,可以随时调取、查验,保证平台管理端能实时查看到校车的运行数据,同时做到事后随时调取、查验数据。具体包括:①车载视频;②地图定位按车牌号码模糊检索车辆节点,可筛选过滤在线离线车辆,支持资源树显示在线\离线车辆数);③车辆定位;④轨迹回放;⑤电子围栏;⑥驾驶主动安全管理;⑦司机人脸考勤;⑧司机动作分析(疲劳驾驶预警、未目视前方预警、抽烟预警、接打电话预警、未系安全带预警、离岗预警、挡摄像头预警);⑨驾驶行为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行人碰撞预警、车距过近预警);⑩超速告警;1司机紧急求助;12语音对讲;13司机行为画像;14行驶里程统计。

2.3学生安全防护

①学生上下车刷卡(考勤)。IC卡刷卡通过RFID技术实现,RFID读卡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到车载主机中。当学生上下车刷卡时,刷卡模块借助车载主机内置的5G/4G通讯功能,将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同时在车载显示屏上司机和乘务员也可以实时查看到学生的上车考勤情况;②校车司机清车防滞留;③学生遗留告警;④学生上车刷卡推送。学生上车刷卡后,卡号和刷卡时间会自动上传到后台,后台再将数据整理成学生姓名+刷卡时间后通过消息的形式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家长手机上会弹出提醒。

2.4管理成效评估

可通过条件检索查看校车司机安全教育管理前后培训效果,观察报警数量变化趋势,支持校车司机安全教育管理成效数据导出。

3项目亮点

校车数字化管理系统运用“智慧广电+教育”的理念引领广电网络公司向智慧广电多方面转型升级[3],该项目是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的第一批创新试点项目,产生的数据同时接入“浙里办”App面向群众办事门户,同时对接到交通部门(交通、交警)“新安护航”平台,与大货车、营运车和游船等一并列入交通重点监管对象。4结语在当前教育系统全面“减负”的大背景下,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监管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点。校车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及管理制度重塑,服务好教育部门、家庭和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广电网络公司需要借助网络数字化实现智慧广电建设,推动广电行业业务融合,拓宽广电媒体的发展渠道,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4]。

参考文献

[1]闻利剑.浅谈富阳华数智慧校园信息化项目的建设[J].中国有线电视,2019(4):373—376.

[2]戴全.有线电视运营商参与智慧校园建设:论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智慧防控体系[J].中国有线电视,2019(10):1100—1102.

[3]刘力宇.浙江华数校园电视台:“智慧广电+未来教育”新模式[J].中国有线电视,2022(3):288—292.

[4]李秀芝.论述融媒体时代智慧广电建设思路[J].中国有线电视,2022(3):37—39.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1.进一步加强对我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各校信息化项目建设指导工作,目前,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建设各项建设项目以初步完工,并开展了一系列培训;

2.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引领学校充分应用好**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韶教云、粤教祥云以及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并教研室联合一起开展了一师一优课课和粤教祥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推广活动,并在全县教学工作会议上,对校长以及有关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开展了数字资源全覆盖音乐美术现场推进会,开展了国家课程数字教材全覆盖培训,实现教师使用100%全覆盖。学生使用全覆盖70%。另外,积极引领各校开展“互联网+学科”有效融合的研究,充分发挥各功能场室的效益,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3.依据县委、县政府提出智慧**建设要求,实现智慧校园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融合的要求,我们展开了调研,目前我县约8个考场的巡考监控系统、28间学校的阳光厨房系统、10间学校的教学巡堂系统及75间学校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部分学校监控系统已经与县智慧平台对接,初步互联互通工作。

4.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危险化学药品安全排查和网络信息化安全检查,特别是国庆期间的安全检查,确保学校安全。

5.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各项工作,如创文活动、质量监测工作、扶贫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