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历史总结范例(3篇)
高二上历史总结范文
一、吕志宏在讲话中指出:编史修志,资政育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党史研究,他们在治党治国治军和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科学总结并成功运用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从历史高度看问题,党史工作是一件继往开来、关乎全局、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大事,也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的要事。我们作为党史工作者,应该为从事这项高尚的工作而自豪,为推进这一项豪迈的事业而献身。他强调,党史工作涉及征编、研究、宣传、教育和管理等众多方面。在诸多工作中,编写正史举足轻重,可谓党史部门各项任务中的第一要务。经过前些年的努力,我省党史一卷已经编写出版。编写党史二卷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他要求,在党史二卷编写工作中,一要深化认识,把握方向。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要论断上来,进一步深化对建国后29年来党的执政实践和历史经验的认识,更加自觉地坚持为党编史、为党立言的正确方向,使党史二卷成为以史鉴今,促进执政能力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精品力作;二要深入研究,资政育人。以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建国后29年这一历史阶段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二卷中的重要内容作专题研究,对二卷中反映得还不够充分的内容,进一步挖掘资料,同时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成果转化,更好地资政育人,服务大局,推动中心工作;三要总结交流,共同提高。二卷编写是一项探索性工程。富阳等省试点单位走在前列,成绩可喜,经验可贵。这些经验和办法应当认真总结,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借鉴作用。省委党史研究室要在承担省本级二卷编写任务的同时,积极履行全省党史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能,精心指导,热心服务,悉心把关,推动市县党史二卷编写工作不断深入,促进党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金延锋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富阳党史二卷编写工作的经验,并强调:大家在学习、借鉴富阳党史二卷编写经验的同时,不要照搬照套。其他地方的党史二卷,对富阳卷要有所突破、有所超越,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她对2007年全省党史二卷的编写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吕主任这次会议的讲话精神,切实把二卷编写作为党史工作的重中之重;二要深刻领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二卷的写作要求,真正把“成绩写够、错误写透、评价公正”贯穿于二卷写作的全过程;三要充分借鉴富阳党史二卷的编写经验,切实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四要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五要做到“静心不浮躁,精心不攀比”;六要加强指导,形成合力,互相促进。省本级除了继续抓好二卷试点单位的指导工作外,还要加强对另外8个市的指导,努力搭建交流平台,继续开好党史二卷编写工作座谈会,加强交流、集体攻关。市一级要把对县(市、区)党史二卷编写的指导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适应各地编写工作的需要。县一级要加强对各部门专题征编工作的指导。
三、富阳市史志办公室的代表从编撰党史二卷要具备的条件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他们的情况。主要经验有两条:首先,要求从事二卷编写的同志坚持自觉学习党史业务知识,至少从中央到富阳,从本地到外地,各级各类的党史书籍,都要想办法找来看一看,既可以了解历史大背景,掌握不同地方的情况,又可知道别人是怎么写的,各有什么利弊,从而借鉴好的经验,少走弯路;其次,党史工作者积极参加党史业务学习班或业务培训班,是做好理论准备的一个有效途径。他们的体会是:资料征集和专题研究是编写二卷的基础;当地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二卷编写工作的有力保证;一个好的编撰班子,是编写好党史二卷的关键;认识上的到位与否,是能否启动和编写好二卷的重要环节。
四、参加全国二卷编写工作研讨班的同志介绍说:在12月举办的全国二卷编写工作研讨班上,学员们听取了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领导,以及有关部、局专家学者的讲课。总的精神,是要求各地在编写党史二卷时力争做到“成绩写够,错误写透,评价公正”。所谓“成绩写够”,是针对这段时期犯错误多,不能因此而讳言成绩,不能以为讲成绩多就是为错误辩护,更不能理解成是对错误的谅解、淡化。实事求是地把成绩写够,是科学态度。对29年的各方面成就,在二卷中要有充分反映。所谓“错误写透”,即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在工作上、指导思想上,犯过错误,有些是严重错误。错误不能回避,且要实事求是地写透。不仅要弄清楚错误内容,而且要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总结教训,避免重演,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评价公正”,就是要依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6条对建国后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和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总体评价。正确把握好:不能把这29年的历史说成全是错误;这29年与以后的历史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把我们党能够自己纠正错误这一点写充分;要正确理解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要写出这段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另外,中央党研室领导在讲课中曾多次列举、介绍了浙江省党史二卷的编写情况,充分肯定了浙江采取的由各级党委全面发动,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整体推进的做法,应该说是对我省党史二卷编写工作的一个有力促进。
五、参加此次座谈会的代表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编写党史二卷是现阶段党史工作的第一要务,二卷编写是否需要专题基础,如何组织指导专题撰写,如何修改完善编写纲目,编写二卷要不要开门办史、如何开门办史,如何处理好保证质量与保证进度的矛盾,如何加强业务指导;2.对编写人员少、理论基础差、地方特色难找、资料深化细化难、事实史评难等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部分解决的办法;3.对加强指导,增加学习培训名额和机会,省、市、县密切联系,互通有无,增强交流,分片研讨,省、市的二卷纲目是否可以提供给下面参考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4.全省党史二卷编写工作的进展情况:省本级已全面启动二卷初稿撰写工作,基本确定编写纲目,继续组织完成有关专题的撰写任务;宁波已写出书稿;温州、湖州、绍兴已正式启动二卷写作;杭州完成4本专题集;嘉兴、台州都已出版专题集;金华、衢州、舟山、丽水正在查阅档案或组织专题撰写。县(市、区)中,富阳党史二卷已正式出版,萧山等8家单位写出了书稿,其他大多数单位正着手编写专题,拟定纲目,查找资料,准备启动编写工作。
高二上历史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83-02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显得重要,而能否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体智慧和创新意识就成为关键,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变得重要。在各小组之间的开展学习竞争,可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从而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合作教学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努力构建每个学习小组的自信心,除了正确引导小组骨干成员发挥作用,还应该细致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班级中每个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的实情,进行分组
1.为了保证分组后每个小组的结构均衡,多数情况下不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2.细致分析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历史课程掌握的程度,使各学习小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3.为了提高每一小组学习效率,防止不必要的“内耗”,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也要合理搭配;4.根据班级人数科学合理地划分,一般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学习小组的成员不能太少,否则不利于交流;也不能太多,造成不利于控制的局面。
(二)合作方式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由于学生对合作学习具体方法的陌生及合作意识的淡薄,因此这一阶段合作学习“以师生合作为主,生生合作为辅”。组织学生逐步尝试多种合作学习方式,以师生的共同活动来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共同分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作为主要目标,训练学生学会基本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习惯。
二、合作学习通过第一阶段的铺垫,围绕历史教学课标,结合历史课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让学生熟悉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相关过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突出体现合作学习的原则,强调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小组探究成果展示,来理清教材的基本线索;共同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或相关课题。
(二)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结合地方历史教师从教材中挑选1~2课适合进行“团体探究”的课题,让学生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收集、分析、整理资料,提炼观点,撰写探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三)结合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自行组织合作小组,自主选题,协作探究,撰写报告,并于一定阶段后汇报交流。
三、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切实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打造真正的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一)每学期精选若干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课题,在教师讲明总体教学目标后,基本上由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各种教学要求。主要有:归纳重点并说明理由;提出难点,并说出自己的初步见解;对史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历史规律性和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撰写探究报告并汇报交流。
(二)进一步引导合作小组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并强调选题的开放性、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尽可能加大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一般可以采用的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合作学习精心设计,科学布置合作学习任务:1.课前安排各小组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做好合作预习,熟悉合作学习的内容;2.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积极准备相关素材,挑选学生较感兴趣的、了解较多的、与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的、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兴趣的、适合团体探究的课题,让合作小组着手准备,上课过程中由各小组轮流展示历史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究的课题,让合作小组着手准备,上课过程中由各小组轮流上台汇报成果。
第二,积极引导,使合作学习的课堂有序、有效。
第三,合作学习的过程要合理安排,环节清晰,可以将小组合作活动的操作流程设计为: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展示结果。
高二上历史总结范文
那么,怎样运用归纳法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运用归纳法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时,需要做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分类梳理史实。
这是归纳的基础。因为史实浩如烟海,只有依据学习目的将具体史实进行归类整理,才可能进行第一步的研究。在总结历史阶段性特征时,归类整理的方法是,把同一时期、相同性质的重要史实排列在一起,或者按史实的基本分类(如政治类、经济类、思想文化类等)将同类重要史实排列在一起。例如,在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时,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等史实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变法运动等史实归于政治类;把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经济的发展等史实归于经济类;把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史实归于思想文化类。
第二步,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
任何一类史实或一个史实都有若干特点,为了最终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就要找出其本质的内容,分析得出其本质特点。仍以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为例,在分类梳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的瓦解,私田的出现,各国通过变法将封建土地私有制合法化进而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等史实,总结出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封建土地所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根据政治上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等史实,总结出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奴隶制瓦解,封建统治确立,上层建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和政治上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密切相关的。
第三步,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性特征或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