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6篇)

来源: 时间:2024-05-03 手机浏览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和在同一条直线上

①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②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b、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注意: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高一物理科目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例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运动图像的含义和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了解图象斜率的含义:

(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