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篇)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看完收获了很多东西。
很多节目很不错,让我喜欢的一部分是高星老师讲述的人类的起源,听的我很入迷。我发现一块小小的甲骨文,一块化石,里面蕴含了百年的历史。今年的节目是一个接一个的好看。下面舒冬主持人出场了
带我们走进了自然世界。有美的一面,也有辛苦的一面。我听着赵亚夫老师讲述农民的不容易,走到了今天。
自然看完了,下面就走进科学的世界。曹臻首席科学家的介绍让我对拉索观测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更是中国人在宇宙观测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到了精彩的部分陶伟老师讲述他与战斗机的故事和张威飞行员的故事,他们让我明白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和牺牲。结尾还有一个讲述宇航天员景海鹏的故事,虽然很短,但是让我明白很多。
通过这节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是多么的自豪,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不辜负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可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在2023年9月1日晚8点,我们又来到了每年一约的《开学第一课》课堂,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相较于我们爷爷奶奶、父母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如今我们的生活可谓幸福太多。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强大,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们的生活条件才越来越好。
当然,祖国的复兴历程有许许多多为之留下汗水的人,他们在各行各业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不管是《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考古学家高星、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和驾驶员新型战机为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等等。
他们为中国的历史传承、航天航空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强国复兴的精神让人深受震撼,也是值得我们鼓励和学习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感自己的使命,要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征程中的一员,我们的坚定信仰将造就中国的未来!强国复兴,我们在路上!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匆匆忙忙,转眼间,我们在里迎来了新的开学季节,每当份开学前,我们都会共同观看期特别有意义的节目,那便是《开学第一课》了,便成为我们开学前必学习的堂课程了。每次都能在这课堂上学习了不少的知识,当然今年也是不例外,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
晚上8点,我便早早吃饭,洗漱好在电视旁边准时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到来,看着这熟悉的画面,回想起每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都记载着祖国些光荣的事件,为此每当看完后,心中隐隐约约的都能感到自豪。
所以我们作为中小学生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学习成长的同时也要弘扬党那份爱国的精神,这份精神将会永远伴随我们成长下去。
祖国发展的道路总是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难关,但在代代先辈的不断努力抗击下,步步的将祖国建设至今。因此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我们虽然如今年纪尚小,但只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终也是可以像《开学第一课》里面的各位先辈样,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盼夜盼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来临了,伴随着份同学们的阵欢闹声中,划破沉睡已久的校园,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学习氛围。
1号晚上8点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机早早的等待了新的年《开学第一课》节目,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开学前必不可少的个环节,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牢记心中,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
虽然我已结束了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踏进了中学的校门,对于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们,心里还是有点害怕。但是我想到开学第一课,它就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勇气,就好像是我的朋友样,在我需要的时候陪伴在身边。
对于开学第一课,它教会我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给我更深刻的感受,激励着我继续前进的步伐,可谓是越来越坚定不移,更是为了肩负起中小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因此,我定会努力学习,成为个能为祖国,为党贡献的人,争取在未来可以做名警察,为人民效力,同时我希望祖国会越来越好,繁荣且昌盛。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秋风送爽,洪波涌起。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九月一日开学日,不知道各位同仁对于开学是怎样的态度,但我知道的是,能让大家期待开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央电视台将会在每年的九月一日开学这一天播出大型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
说起《开学第一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个节目会请来当年度热门的事件当事人来讲述亲历的故事,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开学第一课》早就超越了作为一个节目的本质,成为了学生朋友们开学的传统,精神的食粮。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播出时,我与很多同学一样,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不乏有家国大情怀的叙述,也让我们知道了背后的人物是怎样的,让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变得更加的亲近。从嘉宾们讲述的.亲身经历中,我们感受到每一个小我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大时代的推波助澜,只有国家好,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平台,更高的视角去建功新时代,为新时代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就是《开学第一课》的魅力,他既生动又自然,将小我与大我的故事徐徐道来,让我们在开学伊始,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转眼间,暑假已经匆匆溜走,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随之而来。2023年《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
其中**——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首席科学家,向同学们介绍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观测领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声音。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位于中国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其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和高能天体活动,并寻找暗物质;广泛搜索宇宙中尤其是银河系内部的伽马射线源等。
“拉索”完整记录迄今亮伽马暴高能辐射全过程,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2022年10月9日21时20分50秒,这些伽马光子抵达“拉索”的视场范围,其中,6万多个伽马光子被“拉索”收集到。经过几个月的分析,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这场爆炸事件的面纱。
在一次天文学年会上主持人把我们工作的完全忽略,说这个领域的工作只有国外的才是重要的,这让曹臻觉得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线观测站,面对外国人的质疑,他没有退缩,说干就干,克服地势、寒冷、缺氧等恶劣环境,花了4年建造了“拉索”。
未来我们要保持梦想,保持对宇宙未知的好奇,去**这些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