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范例(3篇)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医药化工;产业化;发展
1.医药化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医药化工生物技术的现状
我国的医药消费水平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其中,进口药占的比例大,国产药的市场很小。近几年,我国已经成为原料药的出口基地和成品药的销售市场,因此,加速我国药物的研发和市场的拓展是我国重要的国策。已经批准的基因工程药物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等。近几年,还研究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因工程新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
1.2药物化工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并且成为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大量的药物生产,我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未得到根本解决,其中,废气污染是其主要问题,并且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废弃的排放量大,其中主要污染物是苯类、醚类等有毒且有难闻气味的气体,进入自然环境后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纷扰络绎不绝,目前已经成为废气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1.2.1清洁水平低
我国医药化工行业的清洁水平较低,大多数工人不注意厂内的清洁,与其他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我国入门标准较低、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欠缺、创新能力不强,并且生产管理和工艺等方面也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1.2.2废气处理方法不当
据调查,目前我国处理废弃的方法有冷凝法和有机溶剂吸收法等,缺少经济有效的处理废弃的方法。我国对废弃的技术水平低、投资成本低,但是有机溶剂吸收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开发和创新经济、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已成为今后医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点。
1.2.3监管部门管理松懈
由于缺少经济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大多数企业为了应付环保单位的检查,采用一些简单的废气处理技术,但是,这些简单的废气处理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并且不能达标。因此,要严格管理医药化工企业的生产,对其产生的生产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甚至通过停产等方式来保护环境,一旦监管部门有所放松,就会出现反弹污染加重的现象。
由于医药化工行业的废气种类多、成分复杂,并且环保部门监管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废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尽管一些医药化工企业能达到排放标准,但是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还是很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要加强监管措施,对医药化工行业加强监管。
1.2.4环保措施不足
医药化工产品的种类繁多、更新较快且采用小型的批量生产,一些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逃避责任,随意排放污水和废气,从而导致环保部门难以掌握生产的实际情况,造成执行困难。由于废气的排放扩散快,因此,发生废气污染时,无法准确确认排放废气的企业。我国的环保标准和技术都不完善,对医药化工废气的污染特点和治理技术不够了解,造成了环保执法简单,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1.3废气排放的特点
废弃的排放点较多,无污染的排放较为严重。医药化工产品对溶剂的消耗量大,几乎每台设备都会有几个废气排放点,且都无组织的排放,厂子里的废气浓度较高,并且间接性的排放多、排放不稳定、废气的成分复杂、影响范围广。由于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的物质多,反应过程过于激烈且风险大,加上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水平极低,因此,造成事故增多。
2.医药化工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我国的废气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有效的治理,一些生产方式落后、污染极其严重和治理无望的一些企业也已经被强行关闭。医药化工企业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但是,要彻底解决废气污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1源头控制
要结合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排放的特点,对其进一步加强严格的环境执法监督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并且建立完善的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据调查,大部分的医药化工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清洁制度,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技术的改造,冷凝法等废气处理方法得到普遍的应用。采取清洁生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控制废气治理技术路线,优先采用能源、资源节约型的废气治理技术是现在较为有效的废气处理方法。
2.2完善的技术
医药化工企业的数量多、更新快,事故性的排放时有发生,并且废气的种类复杂,因此,需要迫切开发经济有效的废气治理新技术。现如今,新的废气处理技术相继涌现,其中碳纤维吸附法最具代表性。碳纤维吸附法适用于几乎所有溶剂废气处理,采用碳纤维作吸附剂时,回收的溶剂品质高,但投资、运行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回收溶剂的场合。应用最广泛的废气处理技术是冷凝法和吸附法,通过对它们的改进,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尽力解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效率最高的废气处理技术是催化氧化法,在新技术研发时,要加强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提高其利用效率。现如今,等离子技术的处理技术较高,设备维护简单,资金投入较低,适合处理浓度较低的废气。
2.3提高入行的门槛
在招收车间技术人员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的考评,通过多项技能测试确定从业人员。提高入行门槛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医药化工企业废气污染防治行为,全面提升医药化工行业生产和环保装备水平,防止一些应付环保检查的措施或设施被滥用,有必要制定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2.4政府要大量扶持医药化工行业的发展
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医药化工行业的企业,政府相关的部门都要与企业建立责任制度,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并且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知名的医药化工企业。
2.5制定相应的废气排放标准
企业要结合生产、环保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制定具有指导作用的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相关监察部门要制定废气排放标准,实行排放制度在环境保护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环境监管的技术依据。由于缺少完善的排放标准,并且没有确定的控制指标,因此,要对医药化工行业制定相应的排放控制标准,并对废气实行总量控制。
由于医药化工产品种类多,新产品更新快,制订溶剂回收率控制指标,以提高有机溶剂回收水平。制订区域医药化工行业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废气实行总量控制,防止溶剂废气稀释排放。
2.6其它
要从医药化工企业的选址、工艺方案和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安全、事故应急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从废气防治技术、废气处理技术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规范废气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3.医药化工的发展方向
针对一些重大疾病,开发一些能够治疗神经系统、艾滋病、心血管疾病等新生物技术产品。选择一些市场市场前景较好的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开发,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开发治疗抗肿瘤的药物,利用抗体对癌细胞进行全面攻击,把药物准确的引向病原而不伤及其他组织和细胞。进行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开发,并且把血液替代品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4.结语
目前,我国医药化工行业的发展迅速,医药化工企业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待解决,要运用各种新技术对医药化工行业的废气污染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并积极研发新的生物技术,以解救更多被病痛折磨的人类,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凤仙.含制药残液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0.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无害化处理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根据国家卫生部及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将医疗废物分为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1]。
据调查,医疗废物中含有多种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部分医疗废物的抽样检测,医疗废物中含菌量大,大肠杆菌数高达0.84×1010个/L,细菌总数范围在8.65×105~8.121×1010个/g[2]。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3]。因此,如果我们对医疗废物的种类不明、处置方法不当的话,就会使其成为传染源,给城市、社区和农村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处置工艺技术要求中首先是灭活,其次是减量化和无害化。
为规范我国的医疗废物排放与管理,截至到2004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目录、国家标准、国家政策和国家规划等,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分类、收集运送、包装标志、处理处置和贮存等管理和处置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规范。
1医疗废物主要处理处置技术
1.1焚烧技术
医疗废物与一般生活垃圾的主要区别在于医疗废物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具有较强的腐殖性,比一般生活垃圾更易于传染人体和污染环境。焚烧法是医疗废物最基本、最有效的处理方法,焚烧技术在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中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医疗废物经过高温焚烧,基本已经消除了废物的传染性及臭味,可以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而且医疗废物较生活垃圾具有较高的热值,适宜于焚烧,因而该技术颇受青眯。
医疗废物焚烧系统与一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最主要的区别突出体现在进料系统的要求、焚烧炉的焚烧控制要求、烟气净化装置以及残渣处理系统上:
医疗废物的进料系统与一般生活垃圾的进料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上料方式。由于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不允许在非密闭环境中打开或破碎废物包装袋及容器。
焚烧炉是整个焚烧技术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废物的无害化程度以及后续尾气处理的任务。根据国外经验以及WHO的建议,进行医疗废物焚烧的焚烧炉,一般要求具有两个燃烧室,控制一燃室的温度≥850℃,废物停留时间≥1h,控制二燃室的温度在1050±50℃,烟气停留时间≥2s。医疗废物在一燃室已基本实现了消毒灭菌,并去除了绝大部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同时也因不完全燃烧产生了一些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与较难去除的污染物一同进入二燃室,在二燃室的高温下,进一步燃烧一燃室产生的有害气体,并销毁难降解的污染物。
焚烧易于产生二垩英等剧毒的气体,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巨大威胁,鉴于此,一套合格的焚烧系统必须配备有烟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急冷装置、活性炭喷射吸附装置及袋式除尘器。通过急冷装置使烟气在短时间内急速冷却至250℃以下,跃过二垩英的形成阶段(450℃~250℃)。烟气在进入袋式除尘器之前,应通过一个活性炭喷射吸附装置,该装置用于吸附气体中二垩英等有害污染物。该装置一般设在烟气管道内,向通过的气体喷射活性炭,并使烟气和活性炭在管道中强烈混合,一起进入袋式除尘器进行最终除尘。
医疗废物焚烧产生的残渣包括炉渣与飞灰,均属危险废物,应送至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处置[5,6]。
2008年6月李华等:我国固体医疗废物的处理技术与处置现状第3期2008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3期1.2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高压蒸汽灭菌法(或湿热法),是将医疗废物置于金属压力容器(高压釜,有足够的耐压强度)以一定的方式利用过热的蒸汽杀灭其中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它的灭菌效果主要取决于温度、蒸汽接触时间和蒸汽的穿透程度,但由于医疗废物的种类繁多且差异性大,因此有可能无法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
蒸汽灭菌法,是除焚烧以外应用最广的技术。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焚烧前的预处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作为最终填埋处置前的处理手段[8]。
1.3微波灭菌技术
一定频率和波长的微波作用,能将大部分微生物杀灭。通过微波激发预先破碎且润湿的废弃物以产生热量并释放出蒸汽,微波将废物中的水分加热到95℃,从而完成对医疗废物的灭菌。
微波处理技术最近几年才被加以应用,既可用于医疗废物的现场处理,也可用于废物转移处理,它能大幅度降低废物体积。
1.4化学消毒技术
化学处理法,在消毒和灭菌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和较广泛的应用。它的实质就是将破碎后的医疗废物与一定浓度的消毒药剂(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戊二醛、季铵化合物、臭氧等)反应,并保证废物与消毒剂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在消毒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传染性病菌被杀灭或失活。
化学消毒过程适合处理液体医疗废物和病理方面的废物,最近也逐步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加热或润湿进行消毒灭菌的医疗废物的处理[8,12]。
1.5电弧炉处理技术
炼钢电弧炉是以电极电弧加热的批次式反应炉,其燃烧温度约为1650℃~3300℃,停留时间约8~10min,电弧炉的电极棒透过交变电流产生强大磁性搅拌作用,废弃物与钢液能充分混拌,废物在极高温度情况下被裂解氧化成CO2和H2O,从而传染性病菌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完全破坏。[6]
1.6卫生填埋处理
填埋处理医疗废物需经过科学的选址,并用粘土、土工布与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铺设防渗衬层,还必须设置填埋气的收集和输出管道。采用填埋处理法必须非常慎重,一定按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的预处理[8]。
1.7热解技术
热解技术的原理是将医疗废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产生可燃性气体;然后热解气在二燃室的很高温度下燃烬,并最终将医疗废物转变成高温烟气和中性灰渣。
1.8辐照技术
辐照处理系统是利用了电子束所具有的杀灭微生物和广泛的杀菌作用。电离辐射源(如Co60)激发出来的电子与处理对象分子结构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所积累的能量可以破坏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从而将微生物加以裂解破坏[6,7,13]。
上述各种处理技术均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由上述分析,在诸多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只有高温焚烧处理法具备对医疗废物适应范围广、消毒杀菌彻底、技术成熟等多方面综合优点,是国内外首推的处理方法;同时,就焚烧法而言,焚烧技术处理范围广,能有效破坏医疗废物中的传染性物质和有毒物质,真正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彻底毁形的处理效果。另外,尾气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也给焚烧炉技术的推广创造了一定条件[4,6,7]。
2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医疗废物产生量
我国大中城市医院的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产生量之和计算,住院部为0.5~1.0kg/床·d,门诊部为20~30人次产生1kg。2002年末,我国有医疗机构29.7万个,共有医床床位310万张。目前,全国医疗废物的产生总量高达65万t/年,预计到2010年,医疗废物产生量将随之达到68万t/年[10,11]。
2.2目前,医疗废物处置方式主要是简易焚烧,占总产生量的64%[3],我国许多医院都是自己配备小型医用焚烧炉分散处理可燃医疗废物,但由于处理量少,运行费用比较高,因此,实际使用率都很低,能连续正常运行的极少。由于医用小型焚烧炉基本上都是低温燃烧,设备的技术水平很多都没法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21999)要求,各医院目前都采用间歇式固定床焚烧炉,不配置烟气净化装置,许多焚烧炉管理和操作人员都没经过严格的上岗前培训,管理和操作很不规范,经常会因燃烧不正常而产生黑烟和恶臭,二次污染比较严重,因医院焚烧炉污染,扰民的纠纷也日益突出。
2.3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基本上都是自行分散处置医疗废物,许多传染性医疗废物只经简单的化学消毒处理,有的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混入生活垃圾运走。既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国内大部分填埋场简陋,无防衬层结构,当混有医疗废物的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后,带有致病菌的渗滤液也可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4包装容器和运输设备亟待规范
医疗废物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实施分类包装,包装袋薄而易破,利器盒密封性能不够好,很容易导致污染物泄漏。运输设备简陋,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低,尚有待进一步规范[6,12]。
3对策
3.1提高公众对医疗废物危险性的认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及处理措施,努力提高广大公众尤其是医疗卫生职工和乡村医院、个体诊所职工的医疗废物危险性的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
3.2集中焚烧和区域焚烧相结合
目前,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废热,节约资源。但是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费用高,运行成本大,因此,我们应当对人口集中、医院集中的地区实行集中焚烧处理;对人口相对分散、医院相对分散的地区应用区域焚烧,即分片设置焚烧点[13]。
3.3开发投入新技术、新设备
由于我国对医疗废物处置处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规范不够完善。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鼓励进一步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对一些参加集中焚烧处理和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医疗单位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医疗单位对医疗废物无害处理的积极性。[1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
2孟祥和.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及焚烧处理工程实例[J].中国环保产业,2003,9(8):2627
3马俊伟,聂永丰,白庆中.中国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3,4:1618
4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S].
5王华著.医疗废物焚烧技术基础[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31
6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7赵县防,王喜红.几种医疗废物处理工艺的比较及尾气净化方法的选择.中国资源综合利用[J].2004,23(9):1415
8胡建杭,王华,马媛媛,等.昆明市医疗废物的集中焚烧处理[J].工业加工,2005,34(1):58
9吴舜泽,孙宁.中国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现状与对策[J].污染控制,2005,1:3638
10张虹,王立群.医疗废物处置方法的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6):1921
11张学才,陈明功.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生物气化[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20(2):3437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化工废水;物化处理;生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X78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国的化工产业已逐步脱离了单一发展的模式,逐步地向工业园区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化工园区被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也使得我国的化工领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而在化工园区逐步推广的过程中,对于污染的处理,成了约束其成长的重大问题。化工园区中所包含的企业有染料行业、医药行业、农药行业等多个化工类相关行业,涉及的废水所包含的有害物质种类也繁多。通常,均有相对较高的酸性、较深的色泽、氨氮含量也相对大、盐浓度也很大以及生化性能相对差等特点。在处理的过程中因其毒性大、不易降解且有机质多等因素而会出现不小的困难。在园区中相关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水,首先在工厂里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在符合相应的要求之后,再排放到废水处理厂,进而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因为不同的化工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具有差异性的化学组成,并且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较多。采用一般的废水处理手段不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很难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要求。因此,探索并研制适宜的、高效的、经济的废水处理工艺,对于化工废水的处理来说尤为重要。
1.化工废水所具有的特点
我国大多数的化工区均处在一些靠近江河以及海边的位置,并且和人们居住地相隔较远,同时化工企业所属行业复杂。所以,其废水的处理通常拥有下面的特征:
(1)在所接收的废水中,大多数是化工生产的废水,而一些生活所产生的废水相对较少。同时,废水量的数目相对来说很大。
(2)化工处理的废水,在水质方面以及重量方面不具有稳定性。
(3)废水处理虽然均是化工企业已先期处理完,也符合相应的要求。但其中所含有的物质繁多,还拥有大量的有毒害以及不易降解的物质,具有相对较差的可生化性能。
(4)在废水处理所涉及的废水中,一般情况下水中的COD指标可以符合相关要求,不过其具有相对较深的色泽、氨氮含量相对多、所含盐的浓度大,对于其在处理过程造成不小的困难。
2.化工废水的物化处理对策探析
现阶段,通常对于化工废水所采取的物化处理手段包括隔油处理手段、气浮处理手段、吸附处理手段、电解处理手段等等,这些处理手段也能够在一些深度处理工艺中所应用。通常化工园区所涉及的废水总数相对较多,而一些物化手段,例如吸附手段、电解手段等只适合在相对数量小的废水处理厂使用。因此,对于园区的化工废水处理不太适应。
2.1均质与调节技术
对于化工园区废水来说,其废水成分以及数量相对不稳定。而正是由于以上的变化,使得一些处理装置,尤其是生化装置无法充分地展现出应有的效率,也极易导致一些不良结果的出现。如果用同一种处理装置,所处理的废水成分以及数量越不稳定,会使处理过程不易管控,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而是相反,如果所处理的废水成分以及数量相对稳定,会使处理过程容易管控,就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我们通常会安装相应的调节池,以便对废水成分实施净化处理,也达到控制废水数量的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废水的处理过程得以管控。调节池具有以下功能:
(1)能有效地改善系统对于有机质的缓冲作用,避免生化环节出现较大的水质波动。
(2)降低废水处理中废水的数量,预防废水组成有较大的变动,更利于后续废水处理中相关药剂的使用量控制。
(3)当个别的化工企业出现排放超标的情况,能避免一些较高有害物含量的废水流入其系统中,因此,对于调节池要进行科学、适宜的安装,这样才能够提升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效率,减少设备成本投入以及系统运行成本投入。
2.2隔油技术
在所排放的化工废水里面,通常都包含大量的油性污染物质,这些油性物质一般会吸附于物理以及生物膜之上,导致一些好氧型的微生物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导致微生物的活性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生物处理效果。因此,应当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将这些油性物质除掉,而隔油技术因此被应用。在隔油池中也能够完成废水的初始沉淀过程,以达到使废水中较粗颗粒沉淀去除的目的,使废水的下一步处理工艺所使用的药剂数量有所降低。
2.3气浮技术
所谓的气浮指的是通过采取极为分散的一些细微气泡,使之转化成废水里有害悬浮物的载体,让这些有害物质和细微气泡一起上浮至水表层,达到废水分离的效果。其可以将一些油类和一些疏水性的悬浮颗粒加以分离。之前大多会采取加压溶气的方法,而目前涡凹气浮技术已被逐步地推广与使用。如果废水没有采取相应的隔油措施,就会导致在后续过程中,一些油类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明显。另外涡凹气浮技术对于废水中的硫化物也拥有非常显著的处理效果。
2.4混凝技术
所谓的混凝废水处理技术,指的是将特定的化学物质添加至沸水中,在物理或者化学作用之下,让一些难沉降及难过滤的有害物质,凝聚形成相对大的颗粒,以便于分离的技术。在化工废水中,一般处理流程均是将混凝和气浮技术一并使用,也被称为混凝气浮技术。由于不同的混凝剂所针对的有害物质有所差异。所以,在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运用复合混凝剂的手段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2.5内电解技术
内电解技术也被叫做微电解技术。内电解技术又可以分为铁碳法以及铁铜法。在现阶段开始被大量地应用在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处理化工废水,明显的去除废水中的色泽以及保证废水的COD值,改善化工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内电解采取电化学的手段,采用的铁刨花包含了纯的铁以及FeC成分,当废水呈现一定的酸性时,在铁与碳或者铜间就能够组成很多的小型原电池,从而经过电化学作用,而生成铁离子与氢离子。形成的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且铁离子还具有较好凝聚效果,在凝聚、中和、网捕等作用下,让废水里相对微小的颗粒聚集,而转化为相对大的颗粒。同时,还能对化工废水里一些悬浮成分进行吸附,从而形成较大的不溶物,从而形成沉淀,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化工废水的生化处理对策探讨
在对化工废水进行生化处理过程中,通常采取厌氧技术与好氧技术。而厌氧技术又含有完全厌氧技术和不完全厌氧技术。一般所采取的完全厌氧技术包含IC、EGSB等技术。而不完全厌氧技术包含水解酸化技术以及兼氧技术。现阶段对于化工废水处理中IC技术水解酸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相对广泛。好氧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技术、A/O技术以及A2/O技术等。而化工废水中,如果属于较不易降解的化工废水,通常会采取厌氧技术与好氧技术并用的方式。
3.1水解酸化技术
所谓的水解酸化技术,是指将厌氧的反应过程调节于酸化阶段内,使化工废水中含有的不易降解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相对较小的物质,从而使化工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得以提升,以便于对化工废水的进一步处理。采用此技术,能够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完成,具有相对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以适应COD变化较大的化工废水处理,对于废水所具有的pH值要求不高,处理效率快,系统具有相对大的稳定度。另外,如果将水解酸化技术与好氧技术同时使用,如果能使废水处理条件保持适宜,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3.2A/O技术
对于化工废水处理来说,具有相对高的COD值、氨氮浓度以及较深的色泽,并且一般也会包含数量巨大的有毒物质、不易降解有机物等。而采取A/O生化处理技术,对于处理过程中的A段以及O断HRT采取适宜值,调节好废水处理的酸碱程度、废水的溶氧量以及回流比例相关因素,能够明显改善化工废水中的COD值、氨氮含量以及色泽等,使化工废水可以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是现阶段最新发展并被逐步推广应用的技术之一。
3.3PACT技术
将具有活性的粉状炭颗粒,投放至活性污泥废水处理设备中的处理工艺又被叫做PACT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被称作是AS-PAC技术。此技术是杜邦公司首先研制并使用的,采用PACT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化工废水处理的成本投入,并且还拥有相对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近年来被大量地用在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中。采取PACT技术要比单一采用活性污泥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由于微生物进行氧化作用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有密切关联,而加入粉末状的活性炭之后,其能够吸附大量的废水中有机物质,而使其表面的有机物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也会使微生物的氧化作用更为完全。另外,活性碳与活性污泥都保留在曝气池中,也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延长了污泥龄的时长,使废水中一些不易被降解的物质获取了更加大的降解几率。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指出对化工废水处理中所采取的技术对策。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技术手段均对化工废水有着理想的处理效果。这是由于化工废水通常在组成以及数量上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并且在废水前期预处理中,已将一些能被降解的物质大量处理完毕,而对于一些不易被降解的物质相对含量会较大。所以,在进行化工废水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化工废水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以实现对化工废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