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比和比例问题、多人行程、发车问题奥数练习题(3篇)
小学生多人行程奥数练习题
1、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
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
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
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
2、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48千米/时。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他们出发后6时、7时、8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解题思路:
第一步:当甲经过6小时与卡车相遇时,乙也走了6小时,甲比乙多走了660-486=72千米;(这也是现在乙车与卡车的距离)
第二步:接上一步,乙与卡车接着走1小时相遇,所以卡车的速度为72-481=24
第三步:综上整体看问题可以求出全程为:(60+24)6=504或(48+24)7=504
第四步:收官之战:5048-24=39(千米)
小学生比和比例问题奥数练习题
1、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减少25%,要使体积增加1/3,现在的高和原来的高度比是多少?
解析:根据“周长减少25%”,可知周长是原来的3/4,那么半径也是原来的3/4,则面积是原来的9/16。
根据“体积增加1/3”,可知体积是原来的4/3。
体积÷底面积=高
现在的高是4/3÷9/16=64/27,也就是说现在的高是原来的高的64/27
或者现在的高:原来的高=64/27:1=64:27
答案为64:27。
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30元,小客车15元,小轿车10元。某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比是5:6,小客车与小轿车数量比是4:11,收取小轿车通行费比大客车多210元。求这天这三种车辆通过的数量。
分析:
5:6=10:12,4:11=12:33,30:10=3:1,33×1-10×3=3,210÷3=70(辆);大客车:70×30÷30=70(辆),小客车:70×6÷5=84(辆),小轿车:84×11÷4=231(辆)。
小学生发车问题奥数练习题
1、小明家在颐和园。如果他骑车到人大附中,每隔3分钟能见到一辆332路公共汽车迎面开来;如果他步行到人大附中,每隔4分钟能见到一辆332路公共汽车迎面开来。已知任意两辆332路汽车的发车间隔都是一样的,并且小明骑车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3倍。请问:如果小明坐332路汽车到人大附中,每隔多少分钟能见到一辆332路公共汽车迎面开来?
解析:设小明步行速度是1米/分,骑车速度则为3米/分,公共汽车的速度是X米/分
(X+3)×3=(X+1)×4
解得X=5米/分
从而,车距=(5+3)×3=24米。
24÷(5+5)=2.4分。
答:每隔2.4分钟能见到一辆332路公共汽车迎面开来。
2、某人乘坐观光游船沿顺流方向从A港到B港。发现每隔40分钟就有一艘货船从后面追上游船,每隔20分钟就会有一艘货船迎面开过,已知A、B两港间货船的发船间隔时间相同,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均是水速的7倍,那么货船发出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分钟?
解析:设水的速度为1米/分,则货船的静水中的速度是7米/分,顺流速度是7+1=8米/分,逆流速度是7-1=6米/分,由于货船的发船间隔时间相同,所以货船顺流间距与逆流间距为8:6=4:3。
设游船的速度是x米/分,
40(8-x):20(x+6)=4:3
解得,x=2.4
货船发出的时间间隔为40(8-2.4)÷8=28(分)。
答:货船发出的时间间隔是2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