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暑的作文(整理6篇)
关于处暑的作文
时光之珠捻转,又转到了处暑。暑气至此止矣,北方天已渐凉。草木峥嵘,繁花锦绣,它们也知道出场的时日愈久,离开这个舞台的时间也愈近了吗?故而,极力地展现出最华美的姿态。
在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处暑不出头,割得喂老牛。”是说庄稼这时节如果还没有抽穗,扬花,那基本上也就没用了。任你再怎么容光焕发,青春逼人也是误了节气,终不会结了颗粒,将一无所获。因为,时不我待,朝来寒露晚来风,步步紧逼,奈何!这让多少期冀风云际会,错失在历史河流之畔的蜉蝣人生望洋兴叹,零落栖迟,幽寒呜呃,徒生伤悲。
其实,仔细想想,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只要曾经绽放,又何必介怀名利得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行至山穷,坐看云起。喂老牛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归宿?五道轮回,即使化作一堆牛粪,还不是能滋养一朵鲜花吗?没有牛粪,鲜花还不是开到荼蘼,无可奈何地落去吗?
今晚,月色溶溶,秋虫唧唧。窗前一丛菊花笑意盈盈,檐下扑棱棱倦鸟归巢,这是一对儿早出晚归,为生计奔忙的麻雀。看到过刘心武的一句话:“不要指望麻雀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过得很幸福。”真的,鹰有鹰的高度,让人们赞美去吧!麻雀有麻雀的喜乐。有些生活无法选择,也不必去扮演更高的角色,高处不胜寒,英雄是孤独啊!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烟火人生,风雨交加的苦乐年华,我们一样欣然接受,暗自欢喜。
这么说,是否有些吃不到葡萄的味道呢?非也,人生不如意常九,城市丛林,乡村泥巴,谁羡慕谁呢?人心不足,欲壑难填。你想跻身高富帅,她想变幻白富美;你憧憬纸醉金迷,他向往茅檐翁媪。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份宁静的心灵,和缓的节奏,温馨的情感,从容的境界。舍此,夫复何求?
对于童年,故乡的回忆,人们总是回味甜蜜。好像那时的.时光,一粥一饭,赛如琼林佳宴;一草一木,竟似天宫仙境;一丝一缕,堪比凤冠霞帔。难道现在我们的味蕾失灵,视觉退化,触感泯然?不是!是物欲横流,早将我们平静的心情冲击得荡然无存。追寻靓丽的彩虹,却不知眼前即是良辰美景!都言身边没有风景,要到远方去,远方的远方,追逐海市蜃楼的步履如飞,可曾注目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山山水水?
万籁俱寂,钟表兀自踏踏而行,沏一杯茶,慢慢回味。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有多少,人在旅途,行色匆匆。朋友,无论你在生活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都请你坚信,在灯火阑珊处,总有人为你默默守候,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的太阳。
关于处暑的作文
8月22日,是处暑时节。处暑的“处”意思是停止,就是把夏天赶走,所以很多讨厌炎热的人都在“迎接”处暑,但这一天,有一位特殊的'客人“台风马里龙”,它让炎热更快离开,更是带来了凉爽。
这天下午,我坐在阳台听歌,一曲放完了,当我看向天空,瞬间,白云聚向一起,不一会就变成了灰色,形成了一个漩涡中心,将乌云吸向这里,仿佛是要将天空占为己有。不一会儿,乌云就变成了黑色,黑黑的,越来越低,仿佛给城市戴上了黑色的盔甲,整个城市也忽地暗了下来。
这时,几滴雨珠飘到了我身上,伴着一丝凉快,我又看向天空,很快就骤雨倾盆,豆大的雨珠洒向人间,雨落在车上,“嗒嗒嗒”地溅起水花。
雨珠泼在伞上,“嘀哒嘀哒”顺着伞往下流,如同瀑布一般,把人的视野都遮住了。
雨越来越大,还刮起了风,雨扑向阳台,扑向大树,侵袭着这个城市。
风越来越大,刮在人身上,仿佛是想要把人吹飞,又仿佛是在赶走炎热,让人捉摸不透,许多盆栽都被吹倒,一些小树也在摇晃,而风却迟迟未停。
这位特殊的"客人”用它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处暑的迎接。炎热确实让人讨厌,这不,就连大自然都想赶走它。
关于处暑的作文
快处暑了,怎么还是这么火辣辣,看看天空,一望无云,晴空万里,也达40多度,太阳也鼓足劲,要和人们一争到底,直到傍晚还横挂山头,一点也没有想让月亮婆婆出来透透气的意思,太阳公公呀,饶了人们吧!
地面被太阳公公炙烤着,光着脚丫的小朋友可要小心了,不然的话脚可要烫成“红烧脚丫子”了。这个天,除了清晨起来晨练、办事的人们和晚上8:00后出来散步的人,其余时间里,恐怕只有上班族和公交车才行走于街上和路上。
坐有空调的车还算过得去,没空调的,好心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冰冻自来水瓶放在车箱内,给车内降温,我真想感谢驾乘人员,这么热的天还为人们给予方便,真是太伟大呀!
我听说大伯家的水井的水快没了,今年可是名副其实的大旱灾,庄稼枯了,路边的野草也黄了,拔开稻子一看,田地也裂开宽达20厘米的口子,枯草枯花就算了嘛,为什么还枯粮食和蔬菜,真是苦了人们啊……
我呀!天天躲在空调屋里,因为一踏出屋门,火辣辣的热气扑面而来,烁热的光茫如利剑般射入我的眼睛,让我睁不开眼和透不过气来!只有在早晨和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才能出门,快地跑入有空调的书城呆上一两个小时……哎!这样的暑假太让人难熬了!
关于处暑的作文
处暑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入秋後第二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
话虽如此,但所谓“秋老虎”可不能小觑,尤其在中国台湾,此时的酷热天气绝不亚於夏季,甚至与大暑小暑时节不相上下,更是台风经常造访宝岛的时候,俗话说“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燥热与暴雨交相袭击带来的气候变化,不能不提防。
一般农民在处暑这天有许多事要做。先要收麻。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後面,一捧一捧地抱进院子,堆起来。妈妈拿着一块薄薄弯弯的铁片,把麻一缕缕刮下来。麻收好了,要翻地,“处暑萝卜白露菜”,翻好地,就可以种萝卜了。
这两件事做完,就可以“祭田神”了。然而这只是热闹的开头。在处暑到白露的这15天里,会碰上两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一个是七夕,一个是中元,都是华人习俗里相当重要的节日。七夕的缠绵传说与中元的尊祀鬼神,都富有一种民间的淳朴风情,反映着人们关心的情爱与忧惧。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後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後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後竖灯篙、放河灯招引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後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宜兰头城的抢孤更是全台瞩目的特殊习俗。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亦表现了华人惯有的温厚善良,而当整条河上都飘满了荷花灯,那美景更是一绝。
开渔节:对於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後正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小暑大暑不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在这炎热又多雨的季节,的养生办法可不是躲在冷气房里,而是适当的运动,甚至是种种花草等与大地接触的活动,让自己的身体与世界有所交流,便也较能适应变化多端的气候了,而这样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其实不正是国城规划『高雄小城』的初衷吗?
关于处暑的作文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关于处暑的作文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害,这时的连阴雨是主要不利天气。而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又显得十分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导致穗小、空壳率高。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即将圆秆,应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导致大量烂铃。在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同时,适时喷洒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止或减轻烂铃的效果。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从这点上说“处暑雨如金”一点也不夸张。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