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11篇)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1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想快点回家看看父母的想法愈来愈强烈。
这几天,女儿的问话一直响在我的耳边,“老妈,你知道亲情计算器吗?”现在女儿看的书比我看的多,很多时尚的词语女儿都见过,就连亲情计算器女儿也知道!
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看到父母的额头逐渐增多的道道皱纹,心里不禁一阵阵紧缩,每每坐在炕沿边上,母亲抬头问我想吃什么饭?是咯咯豆?还是大锅捞的小米饭?我的心里一次又一次涌动着暖流,看着老母亲期待的目光,我会违心的说,自己吃惯了电饭锅焖的米饭,母亲好像看透我的心里所想,按着自己的想法,做着我在自己家里根本吃不到的饭菜!
母亲从来不轻易给我打电话,都是我每周不定时的往家里打电话,母亲就是给我打电话第一句总是说“家里没事,就是你爸让我问问你们那冷吗?给月月多穿点衣服,气温下降了!”父母亲就是这样,心里时刻装着孩子,我们呢?是不是也应该常回家看看?
记得春节回家,女儿先跑进屋里看姥爷,等我们把车上的东西都拿进屋里,看到女儿和父亲的手还紧紧的握在一起,我当时就被眼前这一老一小的感人情景惊呆住了,过后女儿告诉我说是姥爷的手不撒开。老人是多么希望我们常回去看看啊!
我不敢想,年迈的父母亲还能和我们在一起过多少个春节?我也不敢想让人羡慕的父母双全的日子是不是能永远伴随着我,我只是暗下决心,每年的节假日和老人的生日,我是必须风雨无阻的要回去和老人一起过的,我觉得这比起父母亲对自己的疼爱是远远不够的!
常回家看看吧!常回家看看父母!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牵挂——父母亲!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2
咚!咚!咚!随着我的敲门声响起,屋子里面便传来了外婆那纯正的丽水话:“保姆,保姆,快点去开门!有人来看我了!”
吱!门打开了,外婆一看见是我来了,立刻拍手叫好,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说道:“我外孙来了,我外孙来了。”然后转身就掏钱给我。
已至耄耋之年的外婆,是二等残疾,多年前她的大腿就已经截肢了。平日里都要靠轮椅行动,活动很不方便,都要靠保姆推着轮椅走。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家里,很少外出。另外她是一个只会讲丽水话的老人,听不懂电视里说的普通话,所以很少看电视,只能偶尔看看越剧、京剧等古装戏。只有外公有时会陪她聊聊家常。由于她的子女工作繁忙,看望外公、外婆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她为了消遣时间,天天往我们家和舅舅家打电话,来排解寂寞。她这样天天打二三十个电话,使她家的电话费每月都达到一百多元。外婆的生活是单调的,是乏味的,也是十分孤独的。
我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给我钱,对我们很是疼爱;同时也希望我能多去看望她。爸爸一到外婆的房间,便与她交流、闲聊、拉家常。每次她都讲得不亦乐乎。同时还拿这拿那给我们吃,好好得招待我们。过了许久,我刚准备起身离开了。只听外婆说:“这么早就走了?再坐一会儿嘛!”说罢,她只好依依不舍地同我们道别了,然后对着我们离开的.门口喊道:“再来玩啊!再来玩啊!”我们也连声回应:“好的好的。”
有一句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看望老人,这是每个子女后辈应尽的义务;也是位老人对下一辈的心愿。常回家看看吧,为了使家里的老人不再那么孤单,让他们安度晚年。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3
20xx年7月1日起,新修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住的,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禁止歧视,侮辱,或遗弃老年人。
许多媒体在报道这条消息时,不约使用了“不常回家看看老人将属于违法”的标题,呼吁各位,有时间就常回家看看爸爸妈妈。
作为传统道德“百善孝之先”的孝,如今似乎正在遭遇严峻挑战。
一方面,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游动正在迅速抽走农耕社会“四世同堂”下尽都的现实基础,父母与子女各一方所产生的“赡养难道”正日益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我国首部老龄事业发展蓝书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xx)披露的数据,20xx年全国空巢老人规模将突破一亿大关。
另一方面,空间上的距离也在悄然加剧两代人的情感上的疏离,甚至“多年春节未曾”还被一些媒体宣扬成爱岗敬老的表现。以至于有老人不得不发工资请子女回家,有老人因全爱聚会时小辈各自把手机玩,一怒之下摔盘离席,荒诞的情节,孤寂的灵魂令人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平心而论,人们的上述抱怨,诉苦,争论并非矫作姿态。
如果说,物理上的空巢是我们时代不可避免的“社会悲剧”,那么尽量减轻父母心灵上的“空巢感”则是为子女者必须承担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个讲,我们不防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施行为契机,重新审视那久违温存的父子,母女之情,放下借口与抱怨,从今天起,常回家看看。
老人需要我们无时无刻的照看,现在的人啊,清醒一下吧,父母生下你,把你养大成人不图什么,他们需要的只是能多看看你们,看看你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生儿育女。所以从现在开始,多回家看看吧。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4
好久没有回家了,真想回家看看啊,妈妈边洗碗便说道。
咦,妈妈,你在说什么呢?我们的家不就在这里的吗?我有些不解的问到。
我说的不是这个家,是乡下爷爷奶奶的老家啊,哦哦,原来啊,那我们明天就回家吧啊,真好我休息我们一起去看看爷爷奶奶吧啊。
老家其实并不远的,在章镇,只是走上去的山路倒还挺远的啊,除了过节,或者什么忌日我们去一下,上上坟。
车子在山野上开着眼前的景色不再是城市里的乌烟瘴气,而是空气清新,树林茂密。下了车子,碧蓝碧蓝的天空,美好的空气让我愉快,贪婪。
我马上的上山,但是我路线记得不是很清楚,因为不常来,而且有很多的路线,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进了一个弄堂。一路走来,小羊在草地上吃草,也有老爷爷什么的在地里种田,进了家门,我自豪的推开了门大喊:“爷爷奶奶,你们好啊,呵呵!爷爷奶奶一见是我们来了,立马生龙活虎的站了起来,奶奶马上从抽屉里弄了点吃的给我吃,呵呵,我当然会推辞的啊,爷爷这里买点东西还要下山,所以还是留给二老吃吧啊!
我们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啊,奶奶就招呼我们吃饭了,菜挺简单的,但是我们吃的都是很开心的啊,爷爷边吃还边给我们夹菜,但是看着爷爷奶奶的苍老的手,我不禁心头涌起一股情感,我想,我们真的是缺少对爷爷奶奶的爱啊,看着他们都这么的老了啊,哎,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啊,真的是应该好好的对待他们。
现在爷爷奶奶老了,是时候让我们照顾他们了,他们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啊,我们也要做到子女的义务的。
所以,无论多忙,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5
“噔噔蹬”,我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睁开眼一看,看到姑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我惊疑地问:“姑婆你在干嘛呀?”姑婆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对我说:“今天呀,你舅舅要回来呀!”舅舅常年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竟然说要回来,怪不得姑婆那么高兴。
姑婆在家里忙里忙外,终于把房间整理好了。然后姑婆就对我说:“今天你舅舅回来,我们去买点菜吧。”我一口答应了。
到了菜市场,姑婆买了许多的菜。路过鱼摊时,姑婆竟然说:“我们买一条鱼回去吃吧。”听到姑婆这个提议,我十分的吃惊。“我以前想吃鱼的时候,姑婆都说鱼那么贵,吃什么吃,这里又不是城里。可这次她竟然主动提出要吃鱼。”我心里想。姑婆毫不犹豫的买了鱼,领着我回家去了。
到了晚上,姑婆做好了饭菜。等待着舅舅回家吃饭。突然,一通电话打的过来,是舅舅的。姑婆满脸笑容地接了电话,说:“你到哪里的呀?”可是,听到舅舅地话后,姑婆的脸色变了,但依旧强挤微笑,对着电话说:“哎呀,没事下次再回来,好好工作。”我紧紧地盯着她的眼睛,她虽然笑着,但她的眼神分明透露着莫名的忧伤。
接完电话后,姑婆一直都是闷闷不乐的。只是让我先吃饭,自己默默地走进了房间。客厅里,我小心翼翼地吃着饭。我想去问她,舅舅是不是不回来了,却不敢。我吃完饭,假装回房间,却又轻手轻脚地来到姑婆门口,偷偷地往里看。姑婆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我看向那张照片,这张照片我见过,上面是舅舅和姑婆的合照,姑婆对那种照片格外珍惜。姑婆看着那张照片,脸上满是泪痕。她轻轻地擦拭这照片,一只手随意地擦着泪水。我站在门口愣住了:“姑婆以前发生什么都是从容镇定的,为什么这次却泪流满面呢?”
母亲是孩子一辈子的依靠,孩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作为子女,我们怎能让母亲伤心难过呢?常回家看看,也许是我们子女对父母的——最大的孝心。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6
不知有多久没有去那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我的外婆家了。每逢周六,妈妈总是要唠叨地问一句:今天去不去外婆家?而我总是借口回绝。一个人呆在家里真自由呀,这大概是我这个年龄的少年特别渴望自由的缘故吧。
又是周末,我兴奋地和伙伴们聚在一块儿。奇怪,平日里总是“一身轻”的好友阿兰这次却背了一个旅行袋来。我好奇地追问她原因。她说:“这个周末我要去常州,奶奶病重。唉,可能,可能撑不过去了。”说着,她的脸色凝重起来,“奶奶从小把我领大,妈妈总说,这是很不容易的。我想想,的确是这样。直到进了中学,奶奶才把我交给爸妈,自己独自回了家乡。一个人,孤苦伶仃。我们也只有逢节日才去看望她一下,要是她这次……那我,我可真是后悔啊。”我发现她的眼里早已喻满泪花。
我赶忙上前劝慰,阿兰却说要赶火车,匆匆地走了。原本快乐的聚会一下子沉寂下来,我的心弦被重重地拨动了。那间我住了十几年的小屋,那位慈祥可亲的老人,那里我所熟悉的一切,都从我的脑海深处奔涌出来。我看到了,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坐在小板凳上,身旁的外婆边洗着衣服,边用慈爱的目光望着心爱的孩子;我看到了,老人用那骨折过的手抱着胖乎乎的女孩上幼儿园;我还看到。每天中午,老人总是做好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等着女孩上学归来……“你该回家了。”心灵之声告诉我。
又见外婆,她似乎年迈不少,但突然见到我,眼睛仿佛又放出光来。我怀着内疚、自贵的心理依偎在她身边,“常回家看看。”临别时外婆依依不舍。“嗯,嗯,我知道。”不知怎的,一股心酸涌上心头。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7
都说八月十五团团圆,可见,中秋节是一个本该合家欢乐的节日。可惜有些独守空巢的孤寡老人,没人陪他们过节。
中秋节前,我们小记者来到东岳社区为老人们送温暖,捎月饼,
老师带着我们入户探访孤寡老人和贫困户。
“到了!”领路的大婶回头告诉我们。推开门一看,天啊,这房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进门就是小小的客厅,摆着几张凳子,前面有一台还算新的电视机,厨房很小,东西很多,几乎要把整个厨房挤爆了!而且没有吃饭的地方,卧室只有一间,最关键的是很昏暗,感觉阴沉沉的,连个小风扇都没有。
“您……您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只好小心翼翼地说。
谁知老人摆了摆手,做出一连串的手语,我这才意识到,他是个哑巴!
我不禁同情起他来,说道:“老爷爷,我们是玉林晚报小记者,特地来给您送温暖的,给,这是我们的月饼!”说完递出手中的月饼。
老爷爷颤抖着接过月饼,一脸的喜悦。
我又试探性地抛出了一个问题:“您的儿女呢?”
不知是问题太过敏感还是老爷爷累了,他没有回答,眼神瞬间似乎有点空洞。
离开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世界上还会有很多像老爷爷一样可怜的孤寡老人,他们的子女是怎么回事呢?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大,成人后却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愿意看一眼吗?或许正是因为金钱,权利,工作等东西,让亲情褪色了吧。或者,这背后有太多故事一言难尽吧,俗话说每家都有难念的经。
“常回家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如此熟悉而亲切的歌曲,却成了孤寡老人心中无比的痛与奢望。在此,我真心希望所有孤寡老人的儿女像歌词里所说的那样,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而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应该树立起感恩之心,爱自己,爱父母,爱身边关心自己的每一个人。真希望我们生活的周围,每家每户都开心欢乐地过每一个中秋节。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8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陈红的这首歌唱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常回家看看”,这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关心,对于老人来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当今社会,走出大山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人们开始努力的工作。渐渐的,人们的腰包鼓了,可父母的心空了;人们的生活好了,可父母的背弯了。可那些老人呢,那些曾经养育过我们的父母,却被我们遗忘在家里。“常回家看看”已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家把这句话定为我们家的家风。
说起这家风的来历,还得从很久之前说起。大概是几个月前吧,我一家三口一起驱车回老家,开始我是很不情愿的,路上,我不断的抱怨:“前几天才去呢,现在怎么又要去,真是折磨人,我作业还没做呢!”爸爸一听,立刻板起了脸“什么话!回家看看爷爷奶奶不好吗!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开始,我怎么也听不进这句话,可后来,我才明白了,这句话是对的,常回家看看,有什么不好呢?爷爷奶奶辛辛苦苦的工作,不就是为了我们吗?如果没有他们,哪来的我呢?从此,我不再反感去探望爷爷奶奶,还经常缠着爸爸妈妈回去呢!渐渐的,它变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安排的,反正我们家是每一个月就回去两次。我老家离县城并不远,只有三十几公里。这点对于像我们一样的“有车一族”来说,也就大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难道你们连这点时间都出不出来吗?你知不知道,当你们在城里享受着自己劳动果实,你可曾知道,父母是多希望能见你一面。即使你没有能力将父母接到家里一起住,你也应该抽出那半天时间,哪怕只有半天时间,你就应该回家去看看。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9
一大清早,妈妈便叫我们起床。匆匆地收拾好之后,我们出发回老家啦!
一下楼,舅公的车就停在我们的面前,他是专程过来接我们的。一路上,我和妹妹都很无聊。一路的风景,或许,我可以画下来呀!还好我把画本带了过来,我拿出画本,翻开一页没有画过的,拿起笔,开始画了。妹妹看到,也不甘示弱,拿出她的画本,也画了起来。
车上,只有画笔在沙沙地响,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你俩在干啥?”把我吓得差点跳起来,手中的笔一滑,画本上出现了一条小尾巴,妹妹也惊得手中的笔停了。硬是愣了好一会,才慢慢地回过神来,眼睛一撇,看到了画上的小尾巴,嘟起了嘴巴拿出了橡皮,一点点地擦掉。
到了外婆家,一眼就看到了外婆站在门口等着我们到来。
吃过午饭,妈妈带着弟弟妹妹去了菜园,却让我待在家里。在我的脑海中,一个菜园子里,里面不仅种了菜,还有鱼塘……突然,一行人出现了,打算摘菜,蚊子也飞过来了,叮叮叮,咬咬咬……滋味儿不好受吧,幸好我没去,我的嘴角向上翘了翘。
到了晚餐的时间,妈妈喊我下去,带着我们去到了奶奶家。外婆家和奶奶家很近,走几步就到了。每一次,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在奶奶家里,这一次也不例外。
还没等我们跨进屋里,后院就已经闹翻了天。妈妈急急忙忙地赶到后院帮忙去了,剩下我们在原地。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向了后院。哇,在我的眼里,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我想帮忙,却不知道帮什么,他们烧柴的烧柴,炒菜的炒菜,端菜的端菜,配合的极好,我自知无趣,便退了出来。但想了想,又回到了后院,径直走向了柴火,随便弄了一下,突然,姨妈不知从哪冒出来,说了句“加一块木柴呢。”我被吓得不轻,朝着他刚转过去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开餐了,十几号人,十几个菜,自家养的鸡鸭鱼,自家种的环保蔬菜,丰盛无比,其乐融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真好。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10
国庆小长假到了,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回农村奶奶家。一路上我哼着小歌,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转眼就到了奶奶家。
车子一拐到奶奶家门口的路上,就看到爷爷奶奶已经站在门口了。车一停,爷爷奶奶马上迎过来。我叫着“爷爷”,和爷爷拥抱了一下,叫着“奶奶”,和奶奶拥抱了一下,“我想你们了!”爷爷奶奶笑呵呵地说:“我们也想你了!”爷爷拿着我的行李,奶奶拉着我的小手,爸爸妈妈提着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向奶奶家走去。
到了家里,奶奶坐在我身旁,摸着我的小脑袋亲切地问我“你饿不饿呀、渴不渴呀、路上累不累呀……。”问得我都不知道该回答哪个了。爷爷走过来,左手塞给我一个苹果,右手塞给我一个大柿子。说:“这是咱们自己种的,甜着呢!”我使劲咬了一口苹果,真甜呀!我正津津有味吃着苹果时,姑姑带着小表妹小表弟来了。我喊着姑姑,和姑姑拥抱了一下,再一看旁边的小表妹小表弟,哇,小表妹长高了,长漂亮了,小表弟也长高了,长帅了。他大声地叫着我姐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带着表弟表妹在院子里玩了起来,顿时,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听到奶奶喊:“孩子们吃饭了。”于是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到了饭桌前。午饭好丰盛呀,有红烧鱼、可乐鸡翅、糖醋排骨……都是我爱吃的,馋得我直流口水。奶奶往我碗里面夹了一个鸡翅,爷爷往我碗里面夹了块排骨,姑姑往我碗里夹了一块红烧鱼,我的碗里变成了一座小山。看着我碗里的这座小山,我的心里甜甜的,我又给爷爷奶奶夹了一块排骨,给小表妹小表弟夹了一个鸡翅。笑容始终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看着一家人在饭桌上说着笑着,其乐融融,我的心里暖暖的。
以后我要和爸爸妈妈常回家看看,让亲情温暖着家人。
常回家看看_初三作文篇11
一路下来,诸多感慨。踏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大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感;又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觉。思绪涌动,如潮如瀑,无法抑制!尤其目睹前时旧物,情随事迁,物是人非,前时植株苗,今已亭亭如盖、绿意葱茏,怎不叫人感慨俯仰!
乡间路上,车轮扬起的尘灰,夹杂着清风送来的泥气息,土滋味;稻花阵阵香,庄稼迎风扬----沁人心脾,惬意、畅快,神怡心飞,激动万分,无以言表!
儿时校舍,虽露檐角,却也勾起无尽情思,想:前时同窗好友现居何所?各奔东西,劳燕分飞,人事杳杳...........
山,依然是那座山,
树,依然是那丛树,
草,依然是那方草,
坡,依然是那个坡,
路,依然是那条路
......
虽然春去秋来,星移斗转,但这山这水还有这个家,永远都会在这里,这门永远为时归的旅人开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里永远都的我的家-我的根!
“日出日落,方生方灭,在这个大地上有无数的生命出现,亦有无数的生命消失;所有生命都在奔奔波波,在同一个循环里------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妙......”
“人生境界有四分:自然--功利--道德--天地;亦可三分:出世--入世--出世”
因此,人生在世“‘知之好不如用之好,用之好不如乐之好’,就如一条路,你以为它是终点吗?其实它是另一个新的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