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稿信范文(5篇)
约稿信篇1
编辑同志:我看《幸福》看了三年,现在上下半月的《幸福》我都买,每个月我一到楼下的小报刊亭,那里的老头就习惯性地拿出《幸福》来给我。可是最近我发现你们杂志里的那些妙文不如前些年好了。其实读者也很喜欢在看完一些四五千字的文章后读几篇短小的文章,几百字,讲一个小故事,最后得出一些感悟和道理。我希望以后能在贵刊上看到这样经典的小文章,一期三、四个,我想就一定会很受读者欢迎!
山东读者:李欣峰
可儿回电:呵呵,听到很多读者反映,他们更喜欢带着一点人生哲理的小文章,或者是让人看后时常回味的,有深度的一些小故事。我们以后会注意多向作者约这类稿子,同时也欢迎您大胆向我们投稿哦,如果您觉得生活中某一件小事触动了您,也可以把它写下来,五百到八百字,登陆我们的网站在线投稿。
编辑老师您好!我特别喜欢幸福封面的颜色。我觉得你们的封面一直是这样风格很对我的味口,颜色搭配得非常好。只是封面人物有的时候不是很好看啊,不够漂亮,不够有女人味,不够清新自然不过,好颜色和好看的封面风格是你们做的,而模特好不好看是她自己长的,也不能责怪你们,嘻嘻。
北京读者:喻雪
可儿回电:……可儿汗颜。我们以后一定会注意这个问题,找更漂亮的,更有女人味的,更清新的图片来做封面。如果您认识有专职给模物摄影的摄影师,也可以推荐给我们。
哇,我真是好喜欢“妙语情爱”这个栏目!要是再做大一点,内容多一点就好了!如果一本杂志全是这个栏目该多好!
河北读者:陈晨
可儿回电:看完你的信,只有一个字来形容可儿的心情,晕。一个栏目做得再好,也只是这本杂志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一本杂志是要面向大众的,众口难调,我们要虚心听取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寻找最完美的栏目和风格定位的喜好比率,所以只能努力把这个栏目做得更精彩,适当调整大,但不可能把它当作一本杂志的全部啊。
偷拍镜头
我在纽约做猪头
杨倩怡在各大网站上贴了约稿信,于是稿件像雪片一样飞到她信箱里,平均一天一百多封。有时候她上班看不过来,就点那些题目吸引人的先看。星期一早上来上班,她看到信箱里有篇稿子是《我在纽约做猪头》。杨倩怡顿时很好奇,认为这样的稿子还牵扯到不爱国的大问题,于是点开来看。
只见作者写着“……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猪头生涯……”杨倩怡越看越一头雾水,看到最后一句“在纽约做猎头,哭过笑过,最后终于做得风生水起。”她才明白过来。
原来作者通篇把“猎头”写成了“猪头”,只有最后一句写对了。
懒人的绝招
李丽是编辑部出名的懒人,由于杨倩怡喜欢在网站上贴约稿信,又长篇大论以情动人地向作者约稿,于是李丽总是跟在她后面混论坛。这边杨倩怡贴上去个约稿信,那边李丽就跟贴:“约稿信大家也看了,有稿子就支持一下吧,我的信箱是,谢谢。”如果杨倩怡在QQ群里对作者们说:“我是《幸福》杂志上半月的编辑,我来约稿了”李丽就在后面跟:“我也是。”
口误
为了杜绝上班早退的现象,刘总对考勤查得越来越严格。一天快下班时,刘总把毛甲申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去把编辑的人清一下,看看有没有人跑了。”
毛甲申便站在编辑部里大声问:“你们都还在吧?”
众美女冲他翻了翻白眼。他意识到自己这么说不好听,赶紧解释:“刘总让我把你们亲(清)一下……”
k歌之王
唯美的旋律,伤感的语言,唱出女人内心里脆弱而温情的一个角落。
第一次爱的人
歌手:王心凌
灰色的天你的脸
爱过也哭过笑过痛过之后
只剩再见我的眼泪湿了脸
失去第一次爱的人竟然是这种感觉总以为爱是全部的心跳
失去爱我们就要就要
一点点慢慢的死掉当我
失去你那一秒心突然就变老
Thedayyouwentaway
喧闹的街没发现我的泪
被遗忘在街角
Thedayyouwentaway
我看着你走过街
还穿著去年夏天我送你的那双球鞋银色手炼还耀眼
你的世界似乎一点也没有
因此改变有一天
也许我能把自己治好
再一次想起来应该要怎么笑
第一次爱的人它的坏他的好
却像胸口刺青是永远的记号
跟着我的呼吸直到停止心跳
嘻哈信息
一个精神病躺在床上唱歌,唱着唱着翻了个身,趴在枕头上继续唱。主治医生问他为啥,神经病:傻瓜,A面唱完当然要唱B面!
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
一个老伙计丢车,当他把新买的一辆车放在楼下时他上了三把锁并夹了一张纸:让你丫偷!第二天车没丢,并且多了两把锁和一张纸,上写着:让你丫骑!
爱你的心永不悔,想你的情永不退,想你想得无法睡,忘了你我学不会,一只小猪对着手机在陶醉!
我喜欢在你身上爬来爬去,喜欢抚摩你的每寸肌肤,喜欢躺在你的怀抱,我一刻也离不开你,我爱你--沙发!
你勤劳得像蜜蜂,漂亮得像蝴蝶,忠诚得像小狗,乖巧得像小猫,憨厚得像老牛,威猛得像老虎,怪不得别人都叫你……禽兽。
茫茫人海中,为你怦然心动,你好似不在意的表情,却让我隐隐作痛,你的漠然让我不敢表白心迹,可我不能自拔,现在我要你明白……你踩着我脚啦。
饥渴的我无法抗拒你的诱惑。跟你亲密接触时你令我产生了阵阵无法言表的快感,感觉地球在旋转,很想和你大干一场又怕将肚子搞大……亲爱的啤酒。
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牙膏我是刷,你是哈密我是瓜,你不爱我我自杀。
约稿信篇2
第一条全稿字数_________万字左右,初定每千字_________元。
第二条对著作稿(或译稿)的要求:_________。
第三条交稿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著者(或译者)因故不能按期交稿,在半年前向约稿者提出,双方根据书稿情况另议交稿日期或中止合同。
第四条著者(或译者)保证不将上述著作稿(或译稿)投寄其他出版单位或期刊,或违反上述保证给约稿者造成损失,将予以适当赔偿。
第五条约稿者的责任
1.约稿者收到稿件后在_________天内通知著者(或译者)已收到稿件,在_________月内审阅完毕,通知著者(或译者)是否采用或退改。否则认为稿件已被接受。
2.约稿者如对稿件无修改要求,应在规定的审阅期限内与著者(或译者)签订出版合同。
3.约稿者如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著者(或译者)在_________个月内修改退回。约稿者应在_________个人审阅完毕。
4.稿件如经修改符合出版要求,约稿者应在审阅期限内与著者(或译者)签订出版合同。若经修改仍不符合要求,约稿者应书面通知著者(或译者)终止本合同并将稿件退还著者(或译者),但应根据约稿情况向著者(或译者)支付_________元的约稿费,作为给著者(或译者)劳动的补偿。
5.本合同签订后,所约稿件如达到出版水平:
(1)由于约稿者的原因不能签订出版合同,应向著者(或译者)支付基本稿酬_________%,并将稿件归还著者(或译者);
(2)由于客观形势变化,不能签订出版合同,约稿者在向著者(或译者)支付基本稿酬_________%,稿件由约稿者保留_________年,在此期限内若有第三者(出版社)愿出版上述稿件,著者(或译者)必须先征询约稿者是否出版。若约稿者不拟出版,著者(或译者)有权终止本合同,收回稿件交第三者出版。超过上述保留期限,约稿者应将稿件退还著者(或译者),本合同自行失效。
6.约稿者收到所约稿件后,若将稿件损失或丢失,应赔偿著者(或译者)经济损失_________元。
第六条著者(或译者)的责任
1.著者(或译者)如不能按期交完稿件,每延迟一个月,应向约稿者偿付违约金_________元。
2.如稿件由著者(或译者)修改,著者(或译者)不能按期交回修改稿,每延期一个月,应向约稿者偿付违约金_________元。
3.著者(或译者)如非因不可抗力而终止本合同,应向约稿者偿付违约金_________元。
4.著者(或译者)如将约稿者所约稿件投寄其它出版单位或期刊,应向约稿者偿付违约金_________元。
第七条保密
双方保证对从另一方取得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商业秘密(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及其他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未经该商业秘密的原提供方同意,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保密期限为_________年。
一方违反上述保密义务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第八条不可抗力
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克服、不能避免并对一方当事人造成重大影响的客观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和风暴等以及社会事件如战争、动乱、政府行为等。
如因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书面告知另一方,并应在_________天内,提供事故详情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书面资料,双方认可后协商终止合同或暂时延迟合同的履行。
第九条通知
1.根据本合同需要发出的全部通知以及双方的文件往来及与本合同有关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须用书面形式,可采用_________(书信、传真、电报、当面送交等方式)传递。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方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2.各方通讯地址如下:_________。
3.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_________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否则,由未通知方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应责任。
第十条争议的处理
1.本合同受_________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进行解释。
2.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解释
本合同的理解与解释应依据合同目的和文本原义进行,本合同的标题仅是为了阅读方便而设,不应影响本合同的解释。
第十二条补充与附件
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甲乙双方可以达成书面补充协议。本合同的附件和补充协议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合同效力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_____份,双方各执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副本_________份,送_________留存一份。
著者(或译者)(签字):_________
约稿者(签字):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约稿信
一、期刊的宗旨定位:
1、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广告、宣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对内宣传公司文化,展示公司的优秀风貌,吸引优秀人才等
二、相关事宜:
刊名的确定及刊名确定后的设计
刊物形式:杂志
刊物规格:
三、版面规划及基本内容:(注:需给个版块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1、刊首
1)刊首寄语:创刊号为发刊词或总经理致辞,以后每月可根据公司的新举措(政
2)目录:
2、资讯
3)公司动态:即公司新闻,公司内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或是公司新出台的
部供稿,每期一篇)
3、健康广角
5)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注意事项及套餐介绍。(各体检部门供稿,每期1-2篇)
6)关爱口腔:介绍口腔及保健相关内容。(口腔科室供稿,每期1篇。)
7)药房:药品及服用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由大药房供稿,每期1篇。)
8)健康之旅:介绍健康管理相关内容,如个人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管理、健康管
理资讯等。(由健康管理部门供稿,每期1篇。)
9)养生之路:注重实用性的养生知识介绍,尤其是食疗保健、运动等。(有营养科
室供稿,每期1-2篇。)
4、美容天地
10)医学美容:介绍医学美容相关内容。(美容整形科室供稿,每期1篇。)
11)微创美容:微创美容的相关内容。(微创美容科室供稿,每期1篇。)
5、封面故事
12)封面故事:除创刊号外,其他每期封面都将是员工工作生活或公司各项活动现
6、员工天地
13)向一线员工致敬:由于公司行业的特殊性,应体现公司对一线员工的强烈关怀
与尊敬:由一线员工自由撰稿,内容可体现日常生活,投稿时需提供相应图片:
(每期一则图片稿)
14)团队风采: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展示各部门的风采,并烘
7、海外之窗
四、稿源渠道:
人员采写,采编人员不方便旁听的会议由会议记录人员提供材料或是直
接采写撰稿,再由主管领导核定。
2、通讯人员:每期按规定供稿。确定好公司的通讯人员名单,争取得到公司主要领导的
支持。每个通讯员每月至少供稿1篇。
3、员工约稿:员工约稿每期定期向员工发出约稿通知,至少三次。制定高标准,版面尽
可能多的使用员工的稿件,减少选编资料。对每篇来搞合理安排版面。
五、、出版周期:2个月每双月第一个星期内出版。
六、、附件:内刊工作实施流程图:
注:此流程图内无论某各环节不能通过,均返回上一环节重新修改、制作。
约稿信篇4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批我所敬仰的但从未交往过的名人对笔会的支持。1984年建国35周年,笔会决定出诗词专版。这个版面由我负责组稿,当时,定下的名人中有周谷城。其他人都好办,周谷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在北京,我从来没联系过,实在没有把握。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给周老写了一封约稿信,并请他在十天之内将作品写好给我。信是8月25日寄出的,9月4日,就收到了周老的作品及附信,连去带来恰好十天。他在信中写道:“遵嘱写俚语五古一首,寄呈请教,周谷城,九月二日”。还有孙犁,也是大名人,我刚到笔会时,也曾冒昧地给他写去一信约稿,很快,他就将作品寄来了,并附信说:“永昌同志,信收到,寄上小说一篇。如能用,请校对仔细一些。如不合用,仍希分神寄还。祝,好!孙犁,八月一日”。
刘白羽是散文家,我在部队工作时,他是我们的总政文化部长。我转业到文汇报后,马上就写信向他约稿,说实话,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他负责全军的文化工作,那么忙,能不能为我们写,没把握。但很快,也把作品寄来了。并在信中告诉我:“田永昌同志,信早收到,未即复,祈谅。开人代会二十多天,我在会议中,抽空写了随笔一则,现奉上,不知合用否?大安!刘白羽,六月二十四日”。捧着他的作品和信,我激动了好一阵子。他这么忙,照说完全可以不理睬你,或用一个简单的理由回绝你。刘白羽却不。他是利用会议间隙写了随笔给我们的。还有许多作者,如严辰、田间、夏征农、邹荻帆、赵燕侠、马少波、周而复、徐怀中、刘亚洲、刘心武、流沙河、蓝翎、严阵、郭风等等,都是我原先不熟悉的名人,他们收到我的约稿信后,都先后热情地寄来了作品。
这里,我要特别写一写徐迟的书简。1986年,笔会举办全国首届短报告文学征文活动,旨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让笔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我们特邀徐怀中、袁鹰、柯岩、徐迟等做评委,当徐迟收到邀请信后,不仅一口答应,而且抱病认真看完了30多篇初选作品,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写了密密麻麻五张纸的审读意见。他在信中告诉我:“有的作品读了好几遍,文章读完后,列名次如下……”。他在列好名次后,又对所有奖项写了他的评审理由,他说:“在考虑一等奖时,开始想到《面向海洋》和《震区列车》,以后想到《创造万岁》和《雪飘三度》两篇。我对这四篇进行了比较、权衡之后,觉得《雪飘三度》不但意义很大,而且布局、构思也很有诗情画意。不仅很美,而且结尾处有思想高度。‘挣脱金枷锁的人是最有力的’这句警句,衬以‘玉落珠溅,轻扬起一片雪雾’的美景,这篇报告文学既有报告,又有文学,应得一等奖。”不仅对一等奖,而且对获二等奖的作品也逐篇讲述了他的意见,真是令人感动。正是有徐迟等这样的名家认真而又负责地做评委,极大地提高了这次征文活动的档次,也使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如果说上边是我原先不熟悉的名人对笔会的支持的话,那么,还有许多是我熟悉的名人〈WWW.BAIHUAWEN.CN〉,他们对笔会的支持同样让我难以忘怀。我和著名诗人李瑛有着几十年的交往,至今我保存着他写给我的30多封书简,从这些书简中可以看到诗人对笔会工作真诚的支持。他在外边“稿债”很多,但有了新作总不忘笔会。1981年12月初,他写了一组悼念和歌颂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抒情组诗。写好后即给我来信:“最近写了一个组诗,是歌颂和悼念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的。这组诗前后共写了两个月,是我两个月全部的业余时间的结晶。全诗共450行的样子。我强调是抒情诗,主要因为它是以抒情诗的表现方法写的。不是叙事诗,未侧重刻划彭加木同志的具体事迹和情节。只是选择了罗布泊考察失踪,表现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以歌颂彭加木精神不死,鼓舞我们知识分子加速建设四化。歌颂知识分子,歌颂科学家的诗,似还不多见,特别是考虑它是写了彭加木这个上海人民的光荣儿子,所以想问问文汇报能否一次刊用?笔会发这部上海献出英雄的稿件或许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当即将信交给当时的笔会主编徐开垒,他看完信后说:“好,马上请李瑛同志把诗寄来!”并让我代他谢谢李瑛对笔会的支持。这部作品很快就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臧克家、汪静之、黄源、陈伯吹、袁鹰、峻青、徐中玉、严文井、罗洛、辛笛、张志民、叶君健、吴强、陈学昭、茹志鹃、沙叶新、叶辛、沈柔坚、张森、韩天衡、吕其明、赵丽宏、王晓玉、舒婷、何智丽、苗得雨等人,也有许多书简留在我身边。书简上清晰地记录着他们对笔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罗洛同志有首写巴基斯坦的短诗,在笔会发表后,引起了该国领导人的关注。罗洛得此消息,即刻来信相告:“永昌同志,笔会发表了我的写巴基斯坦的诗,引起了贝・布托的注意,她很赞赏,给我写一封信,并送了一张挂毯,信和挂毯现尚在巴驻华使馆,大使说要亲自送到上海给我,特向你作一报告。匆此,祝好!罗洛,五月四日”。看完信后,我也沉浸在喜悦之中,笔会发的一首诗,居然引起了外国领导人的关注,为增进中巴友谊作出了贡献。这是罗洛的荣誉,也是笔会的光荣。
约稿信篇5
一、概述
经过高三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大学,此刻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我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我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我从头学起。
像修改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修改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我毕竟是学文的,在自我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我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我对自我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修改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教师的帮忙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到达或是说基本具有修改的本事。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能够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修改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教师,为我讲解什么是修改、什么是修改应具备的基本本事,修改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资料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我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修改阶段
在约来必须数量的稿件后,在翁教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修改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资料、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修改、更改后才能够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修改的几篇稿件,都顺利经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资料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必须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修改。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所以,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资料如下: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教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并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教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教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景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修改。
(二)修改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适宜运用。如适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修改,它的主要资料是:将篇幅长度修改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终一项实习资料,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资料。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修改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教师的帮忙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修改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四、实习收获
经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本事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修改,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xxx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修改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本事,较高的组织本事和协调本事,并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次实习虽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却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很感激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很感激徐教师对我的帮忙,同时,也很感激《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对我的培养。在将来的日子里,我必须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教师,杂志社对我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