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初二作文(9篇)
醒初二作文篇1
每天按部就班的练习古筝,如同机器人般的弹奏。起初,我迷惑,不知道学习古筝的意义,我,醒悟不了。
6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乐器,就被它优美动听的旋律所吸引,但是,仅仅如此。我对古筝的喜爱,就如同秋天的树叶,一点点减少,最终消失。我不再想练习古筝练练就行了,完成老师规定的还不行吗?我对古筝的喜爱已经消失,去上课时老师讲的也只是机械的模仿,我为什么要学习古筝呢?我彻底迷惑了
终于有一次,老师发觉了我的情绪,弹奏古筝的手停了下来,她笑了笑,微微摇了摇头,说:“你看,你现在对古筝兴趣全无,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选择学习古筝?”我愣住了,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老师抚摸了一下琴弦,再度弹了起来。她的手轻轻接触到琴弦,轻轻按压,弹奏。旋律时而欢快,时而温柔,整个人仿佛都融入进去,她的神情完全陶醉在旋律中。“要想弹好古筝,就要融入进去。”老师停了下来,看着我笑了笑,说。
我的耳边回荡着那优美,富有情感的旋律,心中一震,当初,就是因为这优美的旋律而学习古筝的啊!电视里,朗诵时,演出中仿佛处处都有着古筝的身影,处处都能听到古筝的旋律。它富有古韵、情调,是一个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啊!我看着自己选择的这种乐器,内心百感交集,甚至有些自豪。人们喜爱古筝,只要是有古韵,有中国古代文化的地方,就总能听到古筝。因为,它的曲调,总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辉煌的汉文化。而我,有幸选择了这样一个经历历史长河的乐器,有幸能够学习古筝,有幸能够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而我,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古筝,放弃一个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的机会。我希望能够像老师那样,真正融入古筝。
也许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而我,最终醒悟进来,真正爱上了古筝。
醒初二作文篇2
我醒了,在母亲弯着腰为我接的那杯水消失的时候。
每当我放学回到家里,门口的鞋柜上放着一杯尚有余温的水。于是我,端起这杯水一饮而尽,清凉的水流过嗓子,却没有任何感觉。
可那天,因为下大雪,学校早早地敞开了校门,把我们推了出来。于是,我回到了家,打开门,只见母亲正拿着我的杯子倒热水,看到我进来,慌张地说:“水还没晾好。”我不耐烦地说:“不喝了。”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又是一天,“啪”,门被无情地打开了,母亲的脸露了出来,温和地说:“今天有点事,晚一些回来。”“哦!”我有一些不高兴,也没有记在心上。我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一天过得非常快,眨眼就到最后一节课了。却是一节体育课,我们都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操场,无奈地站好四列横队。只见体育老师拿着称表和计分表走了过来,只听队里有人说:“不好,要测1000米。”果然,老师把我们扔到了跑到上,我们就像仓鼠一样,疯狂地跑过了终点。“嘟”秒表停了,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倒在了地上,每个人都口干舌燥,叉着腰,喘着粗气,我也不例外。偏偏没有带水,一路狂奔跑回了家。
可当我打开门的瞬间,屋里漆黑一片,我的脑中闪过母亲的话:我晚些回来。当时的我没有醒过来。我打开灯,向鞋柜上抓去,以为会抓住一杯水来解燃眉之急,却抓了个空。我转过头,只见鞋柜上什么也没有放,今天妈妈不在,所以没有给我放水。我这样想着,口中已经发甜的我想到母亲为我而弯腰接的水,曾经,我觉得母亲只是接了杯凉水,可是接的确实是热水。我突然感到愧疚,还有多少细节被我所忽视?
我醒了过来,将我为母亲弯腰凉的水放上了鞋柜,代替了我的位置。
我在精神上醒来了,在长久的沉睡中醒来了,在干渴和空虚中醒来。
这一天,我终于醒来了。
醒初二作文篇3
姥姥坐在窗边,呆呆地望着春天的一片绿色,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从我低年级开始上奥数起,她便固执地要求坐在我身后陪听。每当我们要做一道例题时,身后便会传来沙沙声那一定是她在奋笔疾书。她很快就会停下笔,比我做的快了很多。我非常疑惑:她又不是没学过,为什么要这么做?难不成她刷题是为了寻求一丁点儿的优越感么?如果真的如此,岂不是很可笑?越去想,我就越发疑惑了。
回家后,她也和我一样,做着下课后发的补充讲义和作业。此时的姥姥与平日的她截然不同,埋着头在台灯下飞快地写着解题的全过程。她好像越做越兴奋,竟充满了活力,像是个“老孩子!”我已经极为不解,想要问些什么,却又觉得问出来的话会很可笑而没有问出口。慢慢的,这些不解、疑惑被我渐渐淡忘,埋在了心底。
上学期,老师布置了一篇“为长辈写传记的”的作业,而家中最为年长的姥姥就成为了我的写作对象,从妈妈,姥姥,姥爷的口中,我慢慢认识到了一个小时我不曾了解的姥姥。姥姥一直都非常热爱学习,当年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她依然热爱着知识和学习,成为了一名教师,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退休后因为无所事事,无从汲取知识,继续学习而发愁,因此有些忧郁。
我在一刹那间醒悟了:我居然误解她那么久!她陪听时的认真,做题时的愉快并非是什么复杂的原因,而是因为她享受着学习,享受着动脑的快乐,单纯地热爱着学习和温习知识!在这之前,我并不认为“学习使我快乐”是真实地存在于我身边的,殊不知姥姥正是这样的人!自己在之前的不解疑惑等感觉显得如此的无知,如此的可笑。取而代之的是我为拥有这样一个好学的姥姥而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
渐渐地,我似乎终于明白了她所需要的是什么,我开始教她用电脑,用微信,为她下载了扫雷,数独,围棋,20xx她也逐渐开朗了起来,没有再次沉浸于退休带来的的失落和空虚。
姥姥坐在窗边,笑吟吟地望着春天的一片绿色,不知在想着什么。
醒初二作文篇4
“我回来了。”接着,家门被关上了。我急忙跑出去“姥爷,姥爷,您今天不会还没钓到鱼吧。”“真无聊。”
这在暑假和周末是一件让我习以为常的事情。姥爷酷爱钓鱼,基本上一上午都待在附近公园的野湖边。他还交了一群“鱼友”,天天跟我谁谁谁钓到雨,但他每次都空手而归。我觉得十分无味,可姥爷却坚持如此。
一个周日,妈妈,爸爸和姥姥去逛商场,留下了不爱逛得我和姥爷。无奈之下,便陪姥爷一起去钓鱼。拎起大包小包的渔具,来到湖边。
那里已经有不少人在钓了,姥爷去了也纷纷与他们打招呼。我便在旁边看了姥爷的准备工作。他拿起专用座椅,固定在淤泥中,然后组装钓竿,完后调试了好一会儿。拿出之前逮到的蚯蚓,挂到钩上。他又拿出几个盒子,把其中的饵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扭成一个球,往水中一拋。它便在水中分散开来,负责吸引鱼群。最后姥爷才戴上遮阳帽,将浮漂连线一起用钓竿甩到湖中。
我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真没想带钓鱼还这么复杂。姥爷一直闭目养神,呼吸声微弱。我也大气不敢喘,屏气凝神,望着钓竿。
周围静的出奇,我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望着姥爷,他悠闲的神情似乎与这宁静的环境相融合。我也慢慢融入进来。蜻蜓立在苇杆上,细风在平静的湖面上漾起细小波纹,天朗气清,这一份悠然自得,一份闲情逸致,一份敞开的心扉。
这一刻,我醒了。姥爷钓的不是鱼,而是一个“静”,一个享受自然的过程,是过程的美好。
这一刻,我懂了。做事要沉下心来,不要急躁,也不要刻意去追求结果,说不定过程之中有你想要的。
之后,我变了。我变得更加沉稳和冷静了。也喜欢上了陪姥爷去钓鱼,我只是静坐着,融入这使人不忍打破的环境之中。
醒初二作文篇5
打小,我就十分喜欢爬山这项运动。香山、白石山、黄山、华山等名山都印上了我的足迹。在我的心目中,一座山的“伟”,就在于它是否景色优美,云雾缈缈,或者高大险峻。
泰山,乃五岳之首。它的出名,可以追朔到秦始皇时期。那时的泰山景色秀丽,却少有人至。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则将其定为求仙拜佛必去之地。每逢重大节日,定要上山祭祀。小时候不懂,就没有对它有什么感觉。
但随着心智的提高,再加上看了一些文人大家对此山“有意思”的文章,我对它渐渐产生了一种厌恶之感,这些文章不约而同地充满了对古代名人旺族们的阿谀奉承。例如:汉武帝每每上山之际,就会发出高、大、险、雄的四字感叹,而随及便有众多文人墨客对泰山之美大加夸赞。甚至有人未曾爬过此山,就道听途说,写下澎湃的诗句,误导了众多后人。
今年寒假,父母决定带我去爬泰山,我心想,也许他们也是众多被误导的人之一吧。冷笑了一下,就同意了。
到了那儿,想都没想直接冲上了中天门,一点儿也不累,顿时又感觉泰山是如此的虚伪。一个个山头转来转去,不经意间,我抬头看到了通往南天门之路:弯弯曲曲,如卧龙一般倾卧在半山腰,中间的台阶密密麻麻,根本数不清。我于是奋力向上冲,刚冲到三分之一就吃不消了,我累得气喘吁吁,看来我小看此山了!我走走停停,回头望去,一个个小小的人头成片地绘出了一条巨龙,再加上此时云雾飘渺,真好似神龙在茫茫云海中穿梭。终于,我到达了南天门。天街上我向北鸟瞰,江山尽收眼底。此时天空又下起了惬意的小雨,在平静的心情中,我又重新审视了脚下这座名山。它让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仿佛置身于当年盛大的游行之中。我终于明白了泰山真正成为五岳之首的原因不是那些“阿谀奉承”的颂文,而是在于那十八盘的雄与险,也在于那山道小渠的秀丽。
我终于醒了,感受到了泰山的情怀,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醒初二作文篇6
家里的老辈从我出生开始似乎周周带我去戏院儿里看戏,我却十分不明这咿咿呀呀的声音有什么好听的。老辈们却沉迷至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时心情不好,会径直走上楼去对老辈们吼叫将自己憋了一天的气全部发泄出来。我有时候又会感到诧异这老辈的生活中只有秦腔,她的内心充实吗?
这天又来到了古香古色的戏楼,四边角落里金黄色香炉散发出温柔如水般的感觉,精致小巧的紫砂壶散出缕缕乌龙茶香浸入我的鼻中。可这看似平静如水的环境在我心中并不是如此,这空间仿佛是一间拥挤着十万人的小屋,那种闷燥和单调充斥着我的整个大脑,秦腔的咿咿呀呀声频率时高时低的挤压着我的内心,这里时光无聊又烦闷我反感这里的一切。
我坚持着自己努力坐在硬硬的木椅上,头来回转动看着周围的人,身体内时不时有几丝困意袭上胸口,脚不停地烦躁的敲打着地面,想宣泄些什么,我转过头,瞥了一眼老辈。
我从未见过之前那慈祥的奶奶我们家族里最坚强的女人会有如此感性的表情,她的身子向前探了探,她的双眸闪闪发光如同孩童一般,眼珠如同磁铁一样紧紧地锁定着舞台。
这时场上的音乐忽然变柔如同那潺潺流水抚摸着我们的心灵,前面换急骤的快板和二胡逐渐变得柔和,营造出寂静夏夜的美景,我仿佛看到闪亮纯真的星星在我的头顶上,柔和的月光好似银光色的纱窗一般笼罩着大地,我竟不由自主的融到了这个意境之中,戏中的角儿手指向星空,那角儿在月下翻翻转转的舞蹈,那曲调儿犹如心中的怨念抑扬顿挫,时而悠长时而短促,青衣长叹到:对月长相思故乡。
这时,旁边的奶奶的眼眶湿润了,悲凄宛转的音乐伴随着奶奶的两行清泪。“能给我讲讲它吗?”我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奶奶止住泪欣然一笑,向我讲述了这历史往事。
这古香古色的楼似乎不再拥挤,悠长的曲调在我的耳边流淌,我于奶奶依偎着,直到曲终。
醒了,恍惚地,在那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醒初二作文篇7
我坐在书桌前,呆呆地看着书本上的数学难题,任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我不想继续做了。两天前立下的那个“每天五道题”的目标早就被我抛之脑后。我是个“常立志”的人,却永远都做不到“立长志”。从小学时的古筝到现在即将失败的“难题计划”,我不能,更不想坚持,房间一角那早已落满灰尘的古筝就是最好的证据。
正当我要把练习册扔到某个角落时,一阵清越的琴声忽然从窗外传来,一个个音符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把人们带到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古筝,那是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古筝古筝发出的声音!回想儿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能让古筝焕发出生命的女孩,做一个只要轻轻拨动指尖,就能给人带来美得享受的女孩。
我走向古筝,用胶布缠上玳瑁指甲,却发现胶已然失去粘性,拨弄琴弦,古筝发出的声响杂乱无章,像是在向我抱怨这些年它的遭遇,与窗外传来的优美琴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我当时坚持练习古筝,会不会现在已经实现梦想?如果我当时忍受了老师的责备与妈妈的喋喋不休,会不会同样弹出优美的琴声甚至更胜一筹?只可惜“如果”永远都不会变为现实。
当初选择了放弃,所以现在没有一技之长。当初选择逃避,所以现在只能听着别人弹奏暗自烦恼。
我忽然惊醒,所谓的成功,是长期的积累,不懈努力所得到的结果。我们往往只看到了“winner”成功的一面,却永远都忽略他们的付出与默默坚持。
现在选择不做题,那一年之后我将面对的是什么?过去我选择放弃,现在我自食其果,而现在,我又面临选择,我选择坚持。
成功,是注定坎坷的旅行,我能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
迅速摘掉玳瑁指甲,捡回练习册,我又一次坐在书桌前,如梦初醒,拿起笔飞快的演算起来。这时,琴声也停了。
我们追求许久的纯真就在眼前。
我不愿做行尸走肉一样的梦游人,只想用记忆去留住那一个个瞬间,满足地醒来。
醒初二作文篇8
奶奶的爱始终在我左右,使我惊醒,伴我成长。
题记
那是一个冬日的早晨,我和奶奶吵了一架。
奶奶不停地劝我在家吃早饭,起床气刺激着我的脑子,奶奶絮絮叨叨的声音无可抗拒地穿入我的耳膜,是我烦躁不安,一股无名火腾的从我心中升起,“不吃不吃就不吃!早上来不及了!“看着奶奶有些愣住,逐渐暗淡下来的眼神,我蓦的有些后悔,却什么也没说,奶奶不再言语,扭头走进房间。
我拿起书包就要上学,抬眼间,我看到了奶奶口中的早餐,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两篇抹上草莓酱的吐司面包,一个金黄的摊鸡蛋饼上面放着炸到焦脆的火腿肠,四瓣切好的橙子,我拿着书包的手不禁抖了一下,那早餐刺得我眼睛睁不开。奶奶几点起来做的早餐呀,她自己也还没吃呢!
我的鼻头开始发酸,缓缓放下书包,脑海中回忆起一帧帧画面:深夜里,奶奶小心翼翼给我盖被子;早晨,奶奶偷偷往我书包里装水果;我写作业时,奶奶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周末中,奶奶忙里忙外洗衣做饭种种情景一个接一个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猛然醒悟,没有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亲人的爱也不能视而不见,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需要我们去珍惜!去回报!
我走进奶奶房间,满怀歉意的对奶奶说:“奶奶对不起,我刚刚态度不好,乱发脾气,下次再也不会了!我们一起吃早饭好不好?”说罢,我拉着奶奶一起入座,把鸡蛋饼递给奶奶,说:“奶奶和我一起吃才香!”我郑重的端起牛奶,在指尖碰到辈子的那一瞬,我笑了,因为牛奶的温度,恰好是我最熟悉的温度,奶奶的爱的温度,奶奶满脸笑意的看着我,我一口口的品着这热气腾腾的早餐,让这份爱流入心田
感谢奶奶,是您无微不至的爱感动了我,使我惊醒,让我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像一份早餐,像一句问候学会去爱,学会珍惜,让我们用一点一滴去温暖身边的的每一个人吧!
醒初二作文篇9
醒,就是那一瞬间,当你开始去观察醒后的世界,才发现它如此美妙
在九寨沟游玩时,置身于青山绿水环绕间,好似走进了仙境中。那“长海”四周环树,异常茂盛,一望不到尽头,它不像海那样宽,没有海浪那般汹涌,反而平淡无奇,但足以让你感叹!走下楼梯,观察近在眼前的“长海”,微微漾起的波纹,展现出一种静态美。它没有清澈见底,却蓝得很纯,绿得和谐,蓝绿结合,一幅景象就这样印在了你眼前,印在了你的脑海里。“五彩池”更是抢眼,远远地望去满满地蓝色,岸边的树很茂盛,虽不高,但也正好应和了“五彩池”的盛。走近看,原来还真是“五彩池”。确实如此,五种颜色像变戏法一样呈现在你眼前,浅蓝、深蓝,还夹着一丝丝不明显的“黄”色。原来“蓝”也可以如此美丽,过渡得如此自然,丝毫不显唐突。而匆匆拍照的人们,又会有一人愿留下来欣赏着美景吗?人们只是惊叹于这漂亮的颜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罢了,对于现时代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来说,恐怕见到美景也不懂欣赏吧?
当你走在大街上时,看到那么多的汽车,你可曾想过它或许是污染空气的一份子?当你看到烟囱里滚滚浓烟升到空中,你可曾想过它或许也是污染空气中一员?当你偶然看到一次蓝天而惊呼时,你可曾想过“蓝天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了?
当你看到有人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时,你会惊讶地张大嘴巴吗?当你看到有人拒绝一次性筷子时,你会为他的环保意识而为之动容吗?当北京连续几天都是蓝天时,你会怎样做呢?原来,我们身边有保护环境的人,原来,北京还有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长年累月的力量却是强大的。“滴水”可“穿石”,但显然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责任,一个人是不够的
在雾霾之中,我感到我突然惊醒了。九寨沟的山水,北京的雾霾,没有人乱丢垃圾的九寨沟,少数人尽自己力量去保护北京。这一丝丝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改善环境的希望,人们都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