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季羡林作文通用(精选4篇)
关于季羡林作文 篇1
我学过一篇课文叫着《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里面讲的是季羡林与苗苗交流了阅读与写作等问题。
他们首先讨论的是看闲书的问题。季羡林说:“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就是要多看书。”他说他之所以把文章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小时候看的闲书特别多。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时候起就要多看书。
接着季羡林问苗苗:“你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苗苗说:“我觉得应该写真事。”由此,我们应该写身边的事,写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然后他们讨论了学外语。季羡林老师说学外语跟学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学外语,纠正我们的发音。学外语可以把国外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就会把作文写得更棒。
最后他们讨论了学习“三贯通”的问题。季羡林先生说:“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三贯通,这“三贯通”就是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把作文运用到我们的作文里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变得更加唯美。
这就是我从季羡林老先生那里学到的写作文的方法。
关于季羡林作文 篇2
传统文化各美其美
这些年,全国又掀起了一股保护传承文化的热潮,各大博物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文创用品,线上互联网宣传节目、记录片等。中华文化热又火了起来,有更多的像樊锦诗、常书鸿这样的文物守护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眼前的这本书,季老的《传统文化之美》又把我带入到了另一个更多元、更精彩、更真实的中华文化世界。国文、胜迹、美德都是书中所强调的传统文化,作者的笔下,诗词、古籍、历史古迹、风骨等这些表现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活力与使命。
中华文化在名胜古迹中的体现是最直观,也是最受人欢迎的。中华文化已延续了五千多年之久,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秦兵马俑、富春江、敦煌莫高窟、鲁迅故居都是书中所及之处。这些人文景观的背后,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我也曾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敦煌的莫高窟。敦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古丝绸之路贸易盛行时,几乎所有的贸易货物都要经过敦煌。通过几代人的全力保护,壁画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壁画背后的历史与传奇,更是我们需要了解。当我站在这些佛像、壁画前仿佛能感受到都当时敦煌的繁华景象。还有近期申遗成功的良渚文化遗址,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历史的源头,并增强了文化自信。语言是我们当代人交流所必须的媒介,语言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语言素来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小说等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当我读红杏枝头春意闹,便能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便能品出离别愁绪;望古道西风瘦马体会游子在外闯荡的孤独了了几个字便有了道不尽的情与思,凝练之语的背后,是语言文字的魅力。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凭借着自己独有的生命力留存了下来,记载了历史,传承了文化。同时,各地特有的方言也成了当地文化的特殊名片,也给当地的文化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到了现代,更多网络用语的出现,如给力、干饭人等又赋予语言新的生命力,也给了我们年轻一代无限创造发展的可能。语言让书籍的产生成为了可能。书籍作为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少旧书店、老书坊出现在现代大都市中和现代化的书城,图书馆相互辉映。从最初的书籍雏形甲骨文到最早的书籍竹简再到帛书;以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的出现,书以更多元的形式出现在了我们大众的视野中,让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不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在向人们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有了如此之多的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传承好中华文化。作为年轻一代,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亲自学习技艺手工,不让传统文化流失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杭州的博物馆资源十分丰富。杭州的丝绸文化历史也十分悠久,丝绸从上海的松江一带起源,发展到杭州,再到面向全世界的丝绸大市场,传承了丝绸的宝贵制作技艺。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里面展示了制丝的机械、工艺、养蚕的程序,还收藏了许多古代宝贵的丝织品,虽然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但是服饰上面的人物形象仍是栩栩如生,我也不禁感叹于这虽古老但又极精美的工艺。同时,博物馆也顺应当下时代潮流,展示了建国以来我们在丝绸生产、科研和对外贸易上所取得的成就,为推动现代的丝绸之路注入了新的力量。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便是丝绸文化未来!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号召下,将注入新的活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全新的明天!让我们用古迹之美、语言之美、书籍之美、传承之美让杭州更美!
关于季羡林作文 篇3
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题记
他,德高望重,享誉世界。
他,中西贯通,名扬天下。
他,就是季羡林。
还记得小时候在教室里
捧着书本品味季爷爷的那篇
《怀念母亲》,
他一生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生他的母亲,
另一个则是伟大的祖国母亲,
他身在他乡,无时无刻地怀念着中国。
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这是一个华人在异国他乡真正的心情,
这是一个华人在异国他乡思念的诉说。
寒风凛冽的冬天已经过去,
鸟语花香的春天已经离去,
在这个百花争艳的夏季,
7月11日,这个平凡而值得纪念的日子,
天空上划过飞机飞过的弧
谁在这一刻也不知道,
也不曾询问,
中国再次失去了一个文华泰斗、文学国宝:
季羡林!
他是一代国学大师、翻译家、
文学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
但他却有着平常人的心态和生活,
正如子曰:“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有些人可能已经将他忘怀,
他踏着漫长的岁月在文学之路上走过了98年,
他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季爷爷人生的结束,
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我们将从此发愤图强,
做季爷爷这样的文学界大师,
即使我们成不了文华泰斗,文学大师。
但我们有自己的努力,
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知道季爷爷的成功是怎么来的吗?
不少人为之羡慕,
为之崇拜,追悼会上无数书迷吊唁。
正在怀念着这个神秘的老人。
其实季爷爷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任何人生下来都是哇哇啼哭,
以后要牙牙学语,蹒跚学步。
主要是看后天的努力,
只有从小坚强奋斗,
以后才会有成功。
即使有了成功,
季爷爷也是淡泊名利,
视金钱如粪土。
还记得季爷爷说过: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不是要完满才是人生,
但人生要完美。
如果人这一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我想,这就是人生。
请您安逸吧!
季爷爷,等到我们将来步入社会,
一定以您的志学为奋斗精神,
向世人、向世界的人展示中国人的文学,
将来的我们才华横溢,将来的我们不会忘记先辈的教训。
在今后的社会再创辉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季羡林作文 篇4
为什么说他最棒呢?首先,他学习好,因为他上次期中考试他得了全班第一名;第二,他纪律好,说他纪律好的原因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架;第三,他还很团结友爱,关于团结友爱还有一件事情:有一次他看到张家辉和郭家正打架了,他就上前去阻止他们,问他们俩打架的原因,告诉他们以后不要打架。虽然霍晓瑞的优点很多,但是他也没有骄傲,老师说他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他听后也没有骄傲,以后他更加努力学习了。
今天是38妇女节,全校女老师放假,于是学校就放了关于怎样保护自己的教育影片。在看时,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小男孩,他放了学就打电话给他妈妈,让他妈妈来接他。可在电话那头的妈妈却要他自己回去。小男孩正要拿钥匙开门时发现门是开的,他打开门一看,发现家里进了小偷!这时,画面停了下来,出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遇的这种时候你该怎么做?1与小偷打斗。2对邻居家大喊,小偷,小偷!3逃下楼,打110,再打给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