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高中作文集锦8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2-09-16 手机浏览

高中作文篇1

家乡,在我心中总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令我眷念,难以忘怀。尤其那巍巍群山,蜿蜓起伏,连绵不断。山崖下有一泉龙眼潭,汩汩的溪流每日每夜默默流淌着,滋润着山脚下点点散落的村庄——我的家乡。偶尔山顶掉下些块小石子,打破了龙眼潭的静寂,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犹如白鱼肚一般,更是激起我心中那悠悠的情思。

记得以前时候,常瞅着家对面大山发呆,幻想山顶也许有一块孕育又一个齐天大运载的三丈怪石呢?每这时,父亲便摸着我的头顶说:“淼儿,快长大吧!长大就能登上山顶,看到北京城了”,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燃起了对山的渴望。父亲是一个在黄土地里耕作了一辈子的老实农民,他每每说这话时,总眼望着山顶,望着遥远的山的那一边,父亲一生没有走出过大山,他希望他的儿子能走出大山,更有出息些——当然,这是我以后才领悟到的。

后来,我便进入了学校,在书本中我见到了许多巍峨挺拔气势的山的图景。便知道了杜甫那“把酒临风,杨声而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放学后,摊开书本放在膝上,远眺对面青山,憧憬遥远的梦便成了我童年最大的乐趣。

多少沧桑岁月,群山依旧,默默环绕着家乡,滋养哺育着我,父亲整日忙碌于群山之中,早出晚归。山里人朴实憨厚,不善于表达爱意,在我成长记忆中,父亲给我的总是一个淡淡的背影,一个凝神的眼睛,然而,我是能理解的,那平淡中看似淡漠,实则却是充满了关爱。父亲会在晚饭后在院里老柳树下陪我看那遥远而闪烁的星空,飘渺而美丽,父亲给我讲一位先祖身残而力学不辍,最后高中进士的故事,于是我便倚在父亲宽大温暖的胸膛上尽情想象着先祖寒窗苦读的情景。我暗下决心,要像先祖一样刻苦求学,敢于面对困难,坚强地站起来,然后便是带着美好的梦甜甜地睡去了。

再后来,我走进了高中的校门,开学那天,父亲送我,一直攀到了山顶,当然我已知道那是看不到北京城的,临别时,父亲眼望远方,意味深长地说:“淼儿,你在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读出书来真正到北京城看一看。”我点点头,默默靠在父亲那结实的肩膀上,一句话也说不出,父亲的身影随着巍峨群山越来越高大,飞呀飞!一直飞到了我心间,充满了我心海的每一个角落。

沿着巍峨群山,我走出家乡,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群山和那山顶为我默默祝福的父亲被我抛到了身后,在那群山的背梁上留下了我一串串清晰的足迹。一直延伸到远方……

高中作文篇2

序言;十五岁已经成为我的过去,而要迎来的是我的十六岁,花季的到来。

无奈的初三

不知等待了多久的冬天终于到了,没有伴随一丝的惊异,无声无息的来临了……

初三了,慢慢的有了一些奇怪的感觉,不知道是多了还是少了些什么,初三的日子像是风轻轻的吹过一样,淡淡的,有点忧伤的味道,仿佛是真的经过了,又仿佛没有,可是却又有着明显的痕迹。

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也早已没有了凝聚力。看着那些挥洒自如、胸有成竹的学子,我竟也不知所措了。当他们信心满满的谈论着自己梦想的高中时,我把视线移到了窗外,不知道怎样去面对这个问题。或许只有跨过去,闯过去,才能看见蔚蓝的天空。我知道,就算我折合了所有的白天黑夜,超负荷的学习,我也无法挥洒出昨日的风采。面对人生我最终无奈了。人生的无可奈何又岂是我等可以事事预料呢!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世间本没有路,可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初三就像是一团雾笼罩着我,让我彻底的迷失了方向,就连永恒的北极星也消失了。

每个人都一定要变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悲伤这个词渐渐进入了我的生活。我不明白,难道这就是长大的意义吗?长大了就不可以再简单的活着,要学着变复杂,变残忍,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吗?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颗简单的心去追寻简单的生活呢?肮脏的世界就不可以存在一丝纯洁了吗?所有的一切都要变得肮脏了才能活下去吗?

曾经熟悉的人陌生了,没有一点的办法再去了解,渐渐的与周围的人都无法再去交集,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说服我融入你们的世界。或许正如你们所说这是我在自命清高吧,不过早已无所谓了那些流言蜚语。面对你们的盛情邀请,我只要冷漠拒绝。你们的世界绝不会有我的存在,那样的世界会让我窒息。抱歉,孤傲本就是我的灵魂。只好跟自己说声对不起,对不起我把你变得如此冷漠、残忍。

人格分裂

有时候像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孩子,笑声可以感染身边的很多人,天真得让人觉得很傻,想要说很多的话,一刻也停不下来,像是阳光一样可以温暖每个人。有时候又太过冷酷,无论怎样的大事也能很淡定的去面对,淡定得让人无法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联系起来,那样的淡定尖锐的让人害怕,每一刻都无法言笑甚至是惜字如金,这样的我就像你们说的心机很重吧。无论怎样的形容我,我也能够一笑而过,不置可否就算是人格分裂又如何呢?

似乎我的脾气总是不好,一副高姿态,高傲得像是天不怕地不怕。其实这些都是我,这些组成了一个真实的我。既然接受不了最坏的我,又怎么看见最好的我呢?

一个人的生活宿命早就决定了,我应该是个孤独的人,或者可以说是我自己决定的吧。像我这样的人,孤独是个最完美不过的结局吧。

一个人沧桑,一个人天荒地老,一个人黯然神伤,一个人我也可以活得很好。我一直是个安静的女子,只想在最深的红尘里守着自己。守住最初的萌动和欣喜,或者陷在一本光影流年中。翻着那些依稀旧梦,时光仿佛一杯静水。依然深刻依然可以深流。而一份心情却与风月无关,水逝惊鸿去。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世界里有规律的起伏。却在一个不被任何人察觉的瞬间。或许对这个世界来说我的确微不足道。

无论什么时候,总想一个人呆着,哪怕一个人会有淡淡的恐惧感。因为一个人可以好好的享受这个世界的孤独。每一次都总是习惯孤独到可以听见时光击碎生命的声音。一个人的感觉真的很享受。或许正如你们所说,我是害怕被伤害,所以把自己圈禁在自己的世界。或许我真的是个胆小鬼,因为我恨这个世界……

抱着回忆生活的人

我喜欢怀念过去,因为我看不到未来。曾经太过纯洁,没有一丝的杂质,干净得让人无法不爱。你们走了以后我常常发呆,想着我们过去的事,有时还会不经意的大笑出声,或者总是会“呵呵”的傻笑。这时的我在别人眼中也许是个十足的疯子吧。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饱经沧桑的爱上了回忆。

尾声;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要学着面对生活,笑着面对生活。十五岁的我,十五岁的风风雨雨,十五岁的一切,都就此别过。梦中好像盛开了很多的花,十六岁就是如此美妙的花季吧。等待十六岁的第一缕晨光将我唤醒。

高中作文篇3

小时侯,思想的种子正在萌芽……

那时候就希望自己这一辈子活得自由自在,那是我的一个目标,一个永远的目标,不希望今后有什么地方被约束,没有一切束缚,自由自在。

可是思想的芽儿一天天长大……我才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无奈、忧郁、彷徨……生活并非童年时般美好。或许,我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为生活本来就应该有困难、失败、挫折、悲伤、眼泪、痛苦……可自由自在的生活,坦然面对一切生命所给予的却又是我的目标,生活就是这样,就要给愿意品尝它的人一个五味瓶。

难道,我的目标永远不能实现吗?我不住地问自己。

蓦然回首才发现,命运之神主宰了我的一切。可它并没有束缚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仍能自由自在,展翅高飞,我的思想与灵魂依旧,在繁忙的学习无奈的世界中得到升华,使我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周围的一切,更加自由自在地去追寻鹰翱翔后留下的快乐与清纯的气息,为了灵魂的自由,我可以付出一切。

坦然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失败了,没有关系,重来一次;跌倒了,不要紧,站起来;成功了,别骄傲,继续努力;忧伤了,无所谓,坦然一点,别让自己的灵魂凌空飘荡。我们原本天真纯洁,别因为一些人或事而改变了自己那颗原本善良而正义的心,珍珠永远是天然的最好!

鹰从我的头顶飞过,它在鹏程万里,展翅飞翔。而我追随着鹰留下的气息,展翅飞翔!

高中作文篇4

忘却了离愁别恨,换来了伤心欲绝。

我,一个匆匆过路的行人,一个如同大多数人一样被上帝遣送到这片大地,拥有各自的家人,留着不同的血液的人。

或许是家庭的缘故,抑或是我多愁敏感的心,使我过早地懂得了尘世间的爱与恨。

眼泪,在我的生命已成定局。伤心,难过时,我会哭;自尊受伤时,我会哭;喜出望外时,我会哭;甚至某一个字勾起我的想念,我也会哭;我……

想必我很脆弱吧!我不是多情的女子,只是多了一份敏感;我不是坚强的女子,只是偶尔也是执着;我……

高中作文篇5

微小的草籽埋在地下,无人知晓,有一天一滴雨滴触碰了这些草籽,它便抓住这可贵的机会,奋力生长去感受那阳光的温暖。

瘦弱的幼蝶在茧中拼命挣扎,“作茧自缚”并不是蝶的无知,它知道这是大自然的馈赠,终有一时,破茧成蝶,享受经历痛苦后的自由。

悬崖上的苍鹰从见到阳光那一刹那便在与风雨拼搏,无情的狂风,呼啸的暴雨,怒吼的海涛,这一切它都咬牙接受了,并以此换取强健的双翼,丰满的羽绒,以及翱翔于蓝天白云间的自由。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才会有改变,但是需接受精华。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便派遣了许多使者前往日本去宣传中国的文化。当时尚为“蛮夷之地”的日本将中国文化视若珍宝,但是他们却不是茫然地接受。在日本文字的基础上他们吸收了汉字简洁易懂的特点,创立了新的日文体系;在日本传统服装的基础上他们吸收了唐服的精华,制作出传统而不失庄严的和服。正是因为日本人这种明智的做法,才能让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为世界所知晓。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曾毫不避讳地坦陈自己的作品受到哥伦比亚作家的极大影响,莫言将外来的魔幻现实主义加以修饰、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魔幻主义,这才使得山东高密成为继小镇马孔多的又一处文学圣地,使得诺贝尔奖垂青中国人。

接受可以改变。可以变得更好,但是,也有可能变得更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久闭的国门终于向世界敞开,于是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中国。面对这色彩缤纷的文化,有些人不知所措,有些人一概拒绝,有些人囫囵吞枣,全盘接受。进入了中国,使许多少年从踏入社会起便染上了毒瘾;可乐等苏打饮料进入了中国,使得许多中国人抛弃历史悠久的饮茶之道,也给中国带来了“肥胖”之忧;圣诞节来了,许多人沉浸于圣诞老人的礼物,驯鹿拉着的雪橇,床头系着的袜子,却全然不知中国春节的关于年的传说,放鞭炮时的喜悦,新年的祝福。接受外来文化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要明智地接受。

接受能够引起改变。一枚硬币可以让身无分文的流浪者从无产阶级跃为有产阶级;一片茶叶可以让普通的水散发悦人的清香;一个字可以为诗作增色许多。

从“僧扣月下门”到“僧敲月下门”,我们是否能遇到高人的指点而改变自己呢?其实改变不在于高人,而在于自己。

高中作文篇6

妻曾和我说过一件事,说她有一个工友,她母亲下葬后几年开棺,发现她的尸骨竟然是俯卧的,这真是一个悲剧中的悲剧。闽南人之前土葬,人死之后,埋葬五到七年,就会重新刨墓开棺取骨,然后将骨头放入一个土瓮之中,这种土瓮俗话就叫“皇金”!再然后重选墓地或者在原来的旧地埋葬。

妻的工友在开棺时看到母亲的尸骨俯卧,这当然不是什么迷信导致的,因为她母亲当时只是医学上的假死,并没有真正死了,竟然让人给活活埋了。后来她清醒过来,做了一些什么样的挣扎,我们就不可知了,总之,那是悲剧之中的悲剧,实在令人为之扼腕。

我的父亲是传统土葬的,所以我经历过为父亲“拾骨”的事情。虽然开棺之后看到可怕的骷髅,但因为那是我的父亲啊,所以我没有犹豫地蹲下身子,按照(大哥不在了)二哥擦头骨,三哥擦中腰骨,我擦脚骨的方式,一块一块擦好,然后由下往上放入土瓮之中。

后来政府殡葬改革了,开始禁止土葬,改为火葬了。四十多分钟之后,一把火,我们看到的只有洁白的骨灰。我的母亲就是火葬的,当我们把她从前门送进去的时候,从后门出来的,就是她老人家温热的骨灰。师傅们帮忙装好之后,捧在手上的是,是还带着温热的,母亲曾经的体温!

人死之后,似乎只剩下怀念!不管用哪种方式,作为他们的亲人,由于亲而改变对尸骨的恐惧,最后终于温情成为一种贴心的爱。所以古人提倡祀奉,佛家解释因果,就是让人们对先祖的怀念,由恐惧变成对灵魂的尊重;让爱,远远超过死亡。

当然,如果人之死了火葬,是否假死,那就不可得知了。像妻说的,她工友的母亲死后身体俯卧的悲剧,自然就不会发生。而且将来,我们死了之后,就不会再给后人留下那可怕的木乃伊了。只因为那一把火,世界变得清净,我们的因果,变得相对自然和坦然。

猛然想起我们的古葬仪式,怀疑其中似乎还有一些远古、并不为人知的科学。在人死之后停尸并且敲锣打鼓,这大概不只是一种传统的迷信,或者还有一些科学吧!因为别人母亲开棺之后俯卧的事,让我想起的,不是葬之礼的'封建迷信,而可能是先人为了预防假死而设的习俗。

所以我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也理悟到了,在我们把这种旧习俗的敲锣打鼓和停尸数天当作迷信时,其实它有一种防止假死的必要。虽然大部分人死后都不能复生,但总有偶然的人,他们正处于假死的状态,那种就算现代医学,也无法绝对证实一些人是否真正死亡状态。

于是,大张旗鼓的敲锣打鼓,多半有唤醒亡灵的意思;加上不盖棺盖停放,或许会让假死之中的人,在一个清晨的阳光下突然醒来。我没有让妻去问她工友母亲是否死后有停尸,是否有做丧事敲锣打鼓,因为我怕她工友会伤心。但我却想起了有关古风俗的葬之礼,这,应该不完全是一种迷信吧?或许,这里还有一个未知的科学原因?

我说的只是一个故事和一件俗事,剩下的,就留给医学界和古研学者们去考究吧……

高中作文篇7

人生是一个无法旋转的沙漏,一旦流完便没有了回头路;人生是一次不会再升起的落日,一旦落下就是永远的消失;人生是一条向东涌流的河水,一旦汇入大海就永远没有了回头的余地。人生……人生没有草稿没有回头路。

人生没有回头路,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无悔而逼迫就是使人生无悔的良药。

逼迫使人生变得美丽。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而他取得如此成就恐怕一半要归功于孟母的逼迫。话说“孟母三迁”后,终于给孟子选了一个好的邻边环境,孟子呢也乖乖走进了学堂。但不多久,学堂的新鲜劲消失了,孟子也步入了逃课打架闹事的行列。孟母知道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用剪刀把织好的白绫剪断。她告诉孟子,半途而废就像这断了的白布终了一事无成。这就是断杼教子的故事。在孟母的逼迫下,孟子踏上了文学的方舟,点燃了人生的灯塔,使原本碌碌无为的“航行”,欣然转航,给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逼迫使人生走向成功。

人生许多无法做到的事,逼迫往往使之做到。司马迁,一个集屈辱与荣耀于一身的天之骄子。虽然在未获得耻辱之前他已经开始了《史记》的创作,但是宫刑的耻辱却使他的创作登峰造极。宫刑后的他,没有了回头路,《史记》是他唯一的支柱。或许宫刑给他的人生蒙上了阴影,但宫刑的耻辱却逼迫着他不得不走向成功。古人流芳百世有三种方法:立行,立德,立言。受了宫刑,前两种早已与他失之交臂,唯有立言才能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足迹。他无路可选,只有立言。这种逼迫,使他走向了成功。

逼迫使人生登峰造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凄冷愁美人——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浣溪沙》是她前半生快乐的写照。尽管词句优美多情,却也只赢得了“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的美誉。再看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十四字重叠,把她描绘成了愁的化身。历史长河三千年,她依然独放光彩。后半生的三大苦难造就了她的《声声慢》,同时也造就了愁仙子。使之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苦难逼迫了她传奇的一生。

人生需要逼迫,就像木舟需要船桨,鸟儿需要翅膀。逼迫为人生提供动力,提供希望。人生爱“逼迫”。

高中作文篇8

一个人,一双脚,一世界。

——题记

人类靠自己的一双脚,从非洲腹地的茫茫草原走向世界的五湖四海。走过千山万水,越过漫漫黄沙,经历风雨惊涛,走出一条条文明之路。我们一直在行走,在行走中探索与追求,在探索与追求中成长,在成长中领悟到了脚比路长。

脚比路长,我们一直在缤纷的世界里探索,探索着,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诚然,只有创新,只有锐意进取才能找到活路;而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只会走成绝路。商鞅一心报国,胸怀大志,在烽烟四起的年代中,废旧法,立新律,大胆创新。使秦国一跃成为群雄之首,为大秦一统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商鞅走着,为大秦走出了一条富强之路。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晚年在艺坛早已名声大噪,在古稀之年却五易画风,只为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达到超然的境界,最终也成就了他那收拾人追捧的艺术风格。齐白石也走着,为自己走出了一条鲜活的艺术之路。

相反,那些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之人,只将自己置于山穷水尽的窘境。满清八旗军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却在清朝入关后不愿推陈出新,最后制度与思想腐朽不堪,面对列强的铁蹄毫无招架之力。八旗军走着,却走成了一条亡国之路。在数字技术时代,那曾经称霸市场的胶卷早已被人们淡忘。那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柯达,早已淹没在市场的潮流之中。从曾经坐拥几百亿资产到最后亏空至几亿,柯达不得不宣布破产,吃下自己故步自封的苦果。柯达也走着,却走成了一条亡企之路。

创新者,一直在寻路,寻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因为脚比路长,只要敢想敢做何处不是路。故步自封者,却是在弃路,丢掉了自己的生路,无论当初的路多么通达,最终也只会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脚比路长,我们一直在匆匆的人生中追求,追求着。走出一条奋斗之路。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因信念而勇敢追梦,一双犹太人的脚从小小书桌走向文坛巅峰,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走向诺贝尔奖台。被人埋没又如何,不过验其心态;受刑煎熬又如何,不过炼他意志。他坚定地走着,走成了一座丰碑。农民朱之文靠自己的脚从田间小路走向春晚舞台;总统靠自己的脚从受人鄙弃的黑人家庭走向万众瞩目的白宫议院……他们都是追求者,他们坚定地走着,走出一条通向理想的路。因为脚比路长,只要坚定地走何愁道路坎坷。

我们一直在寻路,寻找着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我们也在守路,坚守着那条理想之路。探索与坚守,只因我们相信人比山高,脚比路长。

一个人,一双脚,一条路,走出一方世界,走成一道风景。上路吧,我们的脚比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