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摄影师》续写(4篇)
《小摄影师》续写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是“摄影师”?你觉得课文会写什么?
如:小摄影师是谁?他给谁照相?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板书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三、细读感悟第一~五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指名读第一段:
2、投影出示“高尔基”,介绍高尔基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3、有个小男孩非常想见到他,可是高尔基的秘书步让他进,他用了什么办法?
比较句子: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扔到了桌子上。
4、你觉得他的这种举动怎么样?
5、高尔基看到这张纸团为什么没有生气,是什么感动了高尔基?
6、投影出示纸团内容,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
如:“亲爱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尔基;“您、请”写出了孩子的有礼貌和态度的诚恳;“让他们放我进去”向高尔基解释自己为什么用扔纸团的方法实在是迫于无奈;“我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别强调了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时不会耽误高尔基工作,等等都是高尔基感动的原因。
8、朗读指导这张纸团的内容:
如果老师就是高尔基,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
学生自由练──指名读,评议──齐读。
9、如果你是高尔基,此时此刻会怎么想?
学生畅所欲言。
10、对啊,高尔基非常想见见这位聪明有主见懂礼貌的孩子,学生自由朗读2~6自然段。
11、分角色对话:
从对话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如“鞠躬”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等等。
12、学生表演朗读对话。
13、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检查
1、认读词语(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咧开嘴吩咐准备停当
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突然侧过脸
二、细读课文
1、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是怎样的表现?
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体会这句句子:
为什么会仔细打量?为什么咧嘴笑了?说明了小男孩什么样的心情?
3、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____”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这些句子,体会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对孩子的极大耐心。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指导读好这句话。
5、此时小男孩为什么会哭?
6、小男孩跑了,高尔基怎么做,怎么说?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高尔基为什么要喊?
指导读好这句话。
7、觉得孩子听到高尔基的话了吗?那他为什么不回来向高尔基要胶卷?
三、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四、质疑拓展
1、小男孩还会回来吗?高尔基希望男孩再来吗?
2、自由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3、交流所得:
重点理解高尔基说得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说说话中前一个“他”是谁?后一个“他”是谁?为什么列宁要这么做?
4、拓展:
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⑴同桌互相编编故事,也可演演故事。
⑵指名演故事,请同学注意语言表情神态。
⑶续写故事。
教师巡回指导。
【课后分析】
学生续写习作一例。
小摄影师(续写)
义乌私立群星学校三a班周燕子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这时,突然响起了一阵轻轻地敲门声。
高尔基说:“谁呀?”
“是我,小男孩!”
高尔基欣喜万分,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跑过去开门,说:“请进,快请进!”
小男孩说:“谢谢!”
高尔基笑着说:“不用谢!”
小男孩说:“很抱歉,上次我忘了带胶卷,耽误了您的时间,真是对不起!”
高尔基说:“没关系的。”说着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您能让我再拍一张照吗?”
“当然可以。”
小男孩还是让高尔基和先前那样在沙发上看报纸。然后又把照相机摆弄了很久很久,才说:“可以开始了。”
高尔基转过头来对他微笑,“咔嚓”一声,小男孩拍好了照,裂开嘴笑了!
小男孩感激地说:“我要回家了,谢谢您。亲爱的高尔基同志!再见!”
小男孩走了,高尔基走到窗口说:“孩子,再见!”
续写小摄影师作文篇2
小男孩立刻回家去拿电影。
一天后,他又来到高尔基家,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把胶卷带来了,请让他们让我进去,我拍完照马上就走。
高尔基看到纸条,非常高兴。他立刻让小男孩进去,小男孩顺利地给高尔基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他说,谢谢高尔基同志。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
小男孩回去后,把高尔基的照片贴在了学校的墙报上。第二天,小男孩邀请高尔基参观他们的学校。高尔基看到他的照片贴在学校的墙报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想:这个小男孩是个优秀的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续写作文300字左右篇3
第二天早上,秘书又告诉高尔基:“有人又来找您了。”高尔基问:“是不是那个小男孩?”秘书说:“是的!”高尔基说:“快点带他进来!”接着,随着一阵脚步声,秘书带着小男孩进来了。高尔基看见小男孩带着一顶圆帽子,外面穿着一件外套,手里拿着一台照相机。高尔基说:“昨天我告诉你,我这儿有胶卷,你没听见吧?”
小男孩说:“因为昨天早上,我急着为您照相,但发现没有胶卷,照不了,因此着急想回去拿胶卷,所以没听到您讲的话。现在我已经装好胶卷了,可以为您拍照了。请您摆好姿势。”然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对好光圈和焦距,他很认真地拍下照片。为了保险起见又多拍了一张。拍完以后,小男孩说:“谢谢您给我为您拍照的机会。”最后,小男孩高兴地回家了。
《小摄影师》续写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4.学会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与文本对话,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从文中“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两句话中体会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文字投影片、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初知文章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读准生字“摄”。
2、摄影师是干什么的?
3、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呀,让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教师融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使每个学生每读一遍书都有不同的进步。)
3、初读反馈
出示词语抽测:摄影师高尔基阳光明媚鞠躬胶水秘书杂志社胶卷突然摆弄准备侧过脸停当
指名认读、重点正音“当”“杂志社”
交流识记方法、齐读
4、交流课文难读的地方并指导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提醒信的内容为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3、学生交流、简介高尔基的个人资料。
4、分小节朗读课文(关注读书机会少,读书有困难的学生。)
四、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有没有哪里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疑问处打个“?”。
2、梳理问题:
①对字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联系实际、做动作、造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列宁格勒”一词,老师可简介为苏联的一个城市,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去查资料了解。
②对理解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浅显的进行交流,与理解人物感情的问题待至下节课解决。
五、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形结构,重点指导“突、秘、卷”
临写注意姿势,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六、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挑课文的五个新词造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能与文本对话,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
2.课文写了谁?(板书:高尔基小男孩)写了他们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a,“泡泡”例引,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对话人物。
1、为了能给高尔基照相,小男孩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文字投影展示信的内容)
2、小男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
3、从这封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展示泡泡内容。
4、教师小结:是呀,只要我们用心读,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透过这些词语和句子,总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学学课文的做法,把读课文的感受标在旁边,变成一个小泡泡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去认识小男孩和高尔基,看看他们分别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b、自读感悟,对话小男孩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在句子的空白处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自己的感悟。
重点句:
(1)“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从“站起来、鞠躬、请”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
(2)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从“仔细打量、咧开嘴”可以看出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3)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4)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所以当高尔基要主动给他胶卷时,他没有回应,哭着跳上了电车。)
学生抓住这些重点的句子说出不同的话语和体会,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给以肯定与鼓励。
交流过程中,教师板书重点词语,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演一演,读一读,在体验中加深感悟。
总结:小男孩是个怎么样的人?
c、交流感悟对话高尔基
1、小组合作要求:a.读读描写高尔基的句子
b.议议高尔基是个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里看出?
老师巡视每小组的活动,了解孩子们的交流情况,对于薄弱小组进行指导,确保每小组都能正确运用方法找到句子。
2、出示文字投影:
给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
①“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地问。
②“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地说。
③“你怎么了?”高尔基()地说。
④高尔基走到窗口,()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⑤“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指导个性化朗读,体验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情感。)
小结:你从中感受到高尔基是个怎么样的人。
3、除了这几句对话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他对下一代浓浓的爱呢?
4、点拨感悟,突破难点
▲出示句子: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①联系生活实际,用“吩咐”造一句话
②课文中谁吩咐谁?。
③再读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句子:“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①句中的两个“他”分别指谁?
②杂志社记者给高尔基拍照是为了什么?小男孩给高尔基拍照又是为了什么?
③高尔基为什么要见小男孩,却不见杂志社记者呢?
④指导朗读。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化文本。
四、续写延伸、丰富文本。
高尔基是那么希望小男孩能回来,那么,小男孩会再回来吗?发挥你的想象,把故事接下去写。
五、自选作业,开展综合学习
1、访问一位喜欢的老师,注意文明礼貌
2、阅读一篇或几篇高尔基的作品
3、搜集高尔基的名言,制成名言卡。
板书:
6、小摄影师
关心、爱护
高尔基小男孩
热爱、崇敬